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一路走來,口渴身乏,見木桶中有清淨流水,便就著喝起來。待到喝足了,便舉手指著木桶說:「我已喝夠了,水你不要再流出來了。」雖然說了這話,水依然流個不止,這人就大怒道:「我喝夠了,叫你不要來了,為何依舊來?」有人見了,說:「你這大愚痴,沒有智慧,你為何不離去,卻說水不要再來?」隨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出於生死渴愛的緣故,暢飲那色、聲、香、味、觸這五欲鹹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滿足,就如那人飲水飽足了,便疲乏厭倦起來,說:「你們這些色聲香味,不要再來讓我見到了。」然而這五欲相續不斷,綿綿不絕。世上的人見了,便怒道:「叫你們速速滅去,不要再產生,為何依然來,讓我見到呢?」這時有智人對他說:「你想要離卻五欲,應當收攝你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產生的情識,關閉心中的思量,這樣,妄想就不會出現,便可以得到解脫。何必眼不見,方可不生貪戀呢?」就像那飲水的愚人一樣。
這故事比喻∶世人常在生死渴愛中飲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常常使人們顛倒迷惑。)有時,感到厭倦了,希望色聲香味等不要再來相擾。這就應該收攝六根,從內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緣,不生妄想。不這樣從自心遠離作功夫,而只要求外面五欲的境界不來侵擾,那是既不可能阻止聲色等顯現,也不可能得到煩惱的解脫,這是徒勞無益的。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無。如今無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38、飲木桶水喻
昔有一人,行來渴乏,見木桶中有清淨流水,就而飲之。飲水已足,即便舉手語木桶言:「我已飲竟①,水莫復來。」雖作是語,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飲竟,語汝莫來,何以故來?」有人見之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語言莫來?」即為挽卻②,牽余處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死渴愛③,飲五欲④鹹水。既為五欲之所疲厭,如彼飲足,便作是言:「汝色聲香味,莫復更來使我見也。」然此五欲相續不斷。既見之已,便復瞋恚:「語汝速滅,莫復更生。何以故來,使我見之?」
時有智人而語之言:「汝欲得離者,當攝汝六情⑤,閉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脫。何必不見,欲使不生?」如彼飲水愚人,等無有異。
注釋:
①飲竟:竟,本義為奏樂完畢,引申為完、盡。
②挽卻:挽,牽引;拉。
③渴愛:非常愛慕之意。此喻凡夫希求愛樂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
④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的五種情慾。即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⑤六情:舊譯經論多譯六根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具有情識,故稱六情。而實際上六情應該是指六根產生的感覺及思想意識,即指喜、怒、哀、樂、愛、惡等六種感情。
源流:
《大正句王經》卷上:往昔有一聚落,其中人民不識螺相,亦復未曾聞其螺聲。忽有一人從外而來,到彼聚落,而便止住。是人常持一螺,以為功業,每日執螺,詣於聖像,鳴螺供養。一切人民,忽聞螺聲,鹹悉驚怪,共往螺處,問彼螺言:「爾從何來? 可依實答。若不言實,我當破汝。」螺既無情,豈能言答?(《大正藏》第一冊第八三三頁)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