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生價值在於利他,在於奉獻!


時間:2018/6/8 作者:東華禪寺

學佛比學做人難哪!但是,學佛必須以做人為基礎,開悟的佛要立足於娑婆世界,進入紅塵才有價值。學佛如果脫離了人群,脫離了社會,也就沒有了價值。任何一種思想,任何一種行為之所以有價值,都是因為社會需要,人類需要。如果你所做的一切僅僅是你個人需要,社會不需要,你所在的單位或團體不需要,你的存在也就沒有了價值。

人有兩種選擇,一是非你不行,二是你可有可無,就看你作何選擇了。如果你肯發心,願意做事,有奉獻精神,有責任心,那麼在這個團隊裡面沒你就不行。相反,如果你得過且過,濫竽充數,在這個團隊裡面你可有可無,那麼你的存在也就沒有價值。實際上一個人有沒有價值自己就可以決定。但是,你是不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還需要他人的認可。

為什麼大家這麼推崇佛,這麼敬重佛呢?難道僅僅因為他高高地坐在佛壇上讓我們禮拜嗎?我們禮拜他,是因為他能為我們解惑,讓我們受益。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到任何地方,首先要讓他人受益。只有當我們讓他人受益了,我們的出現和存在才有價值和意義。在奉獻的時候,從表面上看,是我們讓對方受益了,實際上真正得到、真正受益的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地奉獻。一個人只有在不斷的奉獻中才能成長,成熟,然後超越一切。

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就,無論是世間的成就,還是出世間的成就,都要經歷種種磨難。成就越大,磨難越多。如果沒有磨難,也就不存在「成就」二字。過去我們佛教裡面有個說法:一個比丘、比丘尼的成長不得少於三到五個師父。同樣,今天你們成為一個皈依弟子,成為一個在家菩薩,你皈依的師父也可以有幾個,並非只允許拜一個師父,你們在不同的階段也需要不同的師父。比如你們讀國小的時候需要國小老師;到了高中就需要高中老師;什麼時候你讀到研究生,你就需要教授了。

我們今天的修行問題,過去的前輩們早就碰到過了。他們是怎麼修,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呢?他們入門的時候就找一個啟蒙老師。等修行入道了,就找個過來人當老師。當處在百尺竿頭的時候,就找一個大徹大悟的明師,請他指點怎麼在這個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過去的明師分四種:第一種只會畫龍不會點睛。因為他的層次不夠,只能做一些普及性的教育。第二種明師只點睛不畫龍,只帶研究生。這樣的明師一生當中只帶幾個學生。什麼時候你成了一條龍再到我這裡來,我給你眼睛一點,你就飛了,就能起妙用了。第三種明師是從國小一直陪著你到大學畢業,直到把你培養成才。當這種明師非常累,他從國小就開始培養你,從修行的第一步怎麼盤腿,怎麼調呼吸,怎麼調意識,怎麼觀想,出現禪病怎麼對治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他都一一告訴你。還有一種人,他什麼都不懂,但也是個「名師」。因為他很會包裝自己,很會忽悠,很懂策劃,手下還有一幫吹鼓手,所以他很快就成了「大師」。而且這一類「名師」手下的信徒是最多的,凡夫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名師」。什麼樣的師父就收什麼樣的徒弟。

佛教有一個堅持不渝的觀點,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關閉你的眼睛,關閉你的耳朵,用你心靈的眼睛和耳朵去看,去聽外面的世界。當你關閉了外在的眼睛,你心靈的眼睛就打開了,你就知道,有形是受無形的力量在主宰和支配。

人生價值在於利他,在於奉獻!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