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無有妄想


時間:2019/7/17 作者:佛在相對論中

妄性就是這樣,只要不分別因何而在,則妄性自然消失。

分別產生妄想,因為本來沒有分別,是一不是二(比如色空不二)。分別產生妄想,接受就是放下。

心隨萬物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識得性,無喜亦無憂。心隨萬物轉,但要知道萬物的空性,心才能無喜無憂,色空不二啊。

無風不起浪,煩惱也是。記住不管如何管理煩惱,都像風一樣。所以不想有也不想空。

有一些些煩惱,還有一些些,似乎沒有盡頭,但當下即心即佛,不用想太多。想太多就是煩惱。

妄性就是這樣,哪裡是因什麼而存在的呢?

一切都是對比(分別)出來的,所以諸法無我。

不住就是離一切相,不執著任何現象,真正做到像一面鏡子一樣,對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別心,來了不執著,去了不牽掛,也就心無掛礙,遠離了顛倒夢想,達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我們感覺的心累,其實還是執著於虛幻不實的意識心,或者通俗來說,就是不能放下。

上面說了,相的特性是不能反映無常。那為什麼會有無常?因為一切事物的緣是不斷生起,又不斷滅去的。所以要萬緣放下。

以致他們有目的性學佛、功利學佛,其實為了求佛菩薩保佑好運、長壽、成功……所謂有求皆苦,無求即樂,要為眾生想,要渡眾生,不為自己考慮。如如不動。

入靜要進入深處,須忘我致虛極,達到一靈常明才是入靜。

如果說三世之心不可得,那還是自己的心空了,與心外之物無關!

遇事去求一個結果還不如把事情看空。因為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都空無自性)。

舍亦無所舍,得亦無所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實不論欲望滿足與否,只要有貪求的心理,則同樣是在貪慾煩惱的纏縛之下,身心不會有真正的安樂。

一切痛苦產生於分別,分別好壞,美醜,大小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空也是虛妄,那也就不用思考怎麼去空了。

放下了欲望,才配得到。放下才能得到。

眾相本空,相不可得。我所執著的真相,實相,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實際上,煩惱的本性即是菩提(這樣就是沒有分別),所以沒有什麼可斷的。因此,斷除煩惱去希求一個清淨的涅槃的想法並不合理。

沒有分別,就會依對方的行為借勢而為,這樣的判斷更為準確。

其實一切根本就沒有,只是分別之後才有了相。

不要有欲望,因為欲望是苦。傷精氣神。沒有欲望之後才發現這才是我。

不住而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住就是有煩惱。什麼都不住,只住清淨心。

萬物本就一體,沒有分別。

不要向外求,一切都是與自己的這顆心有關。返聞聞自性,聞自己能聽聞的自性。自性里什麼都有。

應無所住」給我們指引了一條路徑,告訴我們,不要給自己再套「枷鎖」。也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從內心裡什麼都不要,就什麼都有了,自性里什麼都有。

見色起意是有煩惱的,應該摒棄。

善報惡報,都是報應,都應該看空,都是一種煩惱。萬法空無自性(包括對我的執著),既然空無自性,那何來煩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然客塵煩惱也是這個樣子。

無眼耳鼻舌身意:在分別好壞,而這種分別,直接通到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起煩惱。心境永遠是平靜、安詳的,不因外在的聲色而擾亂了你的心境。

無明就是錯誤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這也說明了無常):住就是煩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沒有煩惱的心(不住心)去解決問題,就是用清淨心解決問題(就是無所住而生心),有情緒皆苦,有了情緒去看、解決問題是不準確的。

我,就是恆常,但本就無我,也就是無常。不要有我執,這是煩惱。

對神祇的信仰,有一種是建築在有所求,有所得之上。這樣就有了煩惱,有求皆苦,不如念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所追求的道何嘗不是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先無所住而後發清淨心。

放下一切後沒有了痛苦,放下才是王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想有,也不想無。這才是真正的寂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