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是怎麼樣?05


時間:2019/12/18 作者:清淨心

星雲大師 : 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是怎麼樣?05

二、涅槃之後安住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我們眾生住在世間,住在五欲六塵的煩惱里,住在夜眠八尺的房子裡,可是大家知道涅槃之後的菩薩、羅漢住在哪裡嗎?佛經裡面說:「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就是說涅槃的菩薩是在虛空之中。各位一聽到住在虛空之中,心裡也許立刻就會想到「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消失了」的那種虛空,心裡會感到害怕?不要怕!因為對證悟涅槃的菩薩來說,這個虛空是無所不在的空,無處不有的空,無相無不相的空,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那種千古亘在常存的空,住世時是一種清淨滿月的人格,出世時是一種自在明星的天慧;你如果懂得涅槃,那麼,虛空宇宙之間,無處不為你的法身自性所遍滿,畢竟空的境界,就是「處處無家處處家」的安住之所。

佛經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段典故:有一次,唐順宗問佛光如滿禪師佛涅槃後的情形說: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無住,佛今在何處?」

禪師就回答他: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意思就是說:佛的法身遍滿虛空,理體常住於清淨真如海里,是無為而為,無住而住的,不可以一般識見忖度。而唐順宗不了解「無住而住」的涅槃境界,就繼續問禪師:

「佛向王宮生,佛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皈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因為順宗只從一般世俗的色身生滅去體會佛陀的存在問題,不能了悟佛陀的法身理體是無所不在的,因此佛光如滿禪師又再一次開示他說: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

佛陀的法身等然虛空,沒有生滅缺漏,只是我們一般人用世俗膚淺的眼光去分別,起了迷妄之情,以為佛陀也有生老病死的生滅現象,反而不能體悟這個等然虛空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滅的。事實上佛為了救度眾生的一大事因緣,從真如而來應化於世;因緣既盡則滅向真如而去,而法身「如來」、「如去」,不增不滅,佛陀這種不住一法的涅槃境界,縱然是禪定功夫深厚的大菩薩,如果還有一絲不毫的迷情貪住,也無法到達涅槃的清淨世界,金碧峰禪師愛缽幾乎失卻慧命的公案,就是一個佐證:

他雖然成道證悟了,能夠放下對其他諸緣的貪愛,唯獨對於這個吃飯用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的境界裡。

有一次,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終了,便差幾個小鬼要來捉拿金碧峰禪師,金碧峰預知時至,就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裡,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得;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王交差,就去請教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計謀,使金碧峰禪師出定。土地公想想說:「這個金碧峰,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裡掛念,就會出定了!」小鬼們一聽,就趕快找到金碧峰的玉缽,拚命地搖動它;金碧峰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澎澎地響,心一急,趕忙出定來搶救,小鬼見他出來了,就拍手笑道:

「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王吧!」

金碧峰禪師剎那間大徹大悟,了知一時的貪愛幾乎毀了他的千古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並且留下一首千古名偈:

「若人慾拿金碧峰,除非鐵煉鎖虛空;

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當下進入了無住涅槃的境界。

所以要進入涅槃的虛空境界,必須不染一絲迷情妄念,如此進入涅槃空境,則凡情不能擾,世道不足慮,就能無處不安住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