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蓮花生大士:蓮師心要建言 第二章


時間:2020/1/22 作者:心荷

第二章

對赤松德贊的忠告

奇異哉!上師蓮花生受赤松德贊國王之邀,去淨化一塊建築地,建造“吉祥無盡願,任運圓滿成”的桑耶寺。之後,在進行開光儀式時,國王邀請身著暗褐色織錦披風的上師,坐在位於上方中央廳堂的絲織軟墊寶座上。赤松德贊用米制的酒敬侍上師,左右手上各放了裝滿酒的金銀高腳杯。國王供養了種種物品,將一腕尺大小、以松耳石製成的花,以七珍的方式排列在金制的曼達盤上。國王從自己的頸上,拿下一個名為“閃耀瑪盧”的松耳石飾物,置於其上象徵太陽;又拿下另一個名為“坎盧無上密意”的松耳石飾物,擺放於上象徵月亮。他在黃金曼達盤上配放了其他珍貴寶物,作為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的象徵,並配合著讚頌詞,把這個曼達供養給上師:

非依憑父親和母親所生,您的化身相自蓮花中出現,

此化身以切斷生死之流的金剛身,感化著眾生。

透過無束縛的無垠體證,您向具器堪配的人們揭示了佛心。

嫻熟於種種方便來調化,您將高傲的神靈惡魔系縛於誓言下,

擁有三身圓滿的事業之故,您的化身相更勝於其他諸佛的色相示現。

我向金剛頂顱鬢的蓮花相頂禮,並以虔敬來讚頌您。

雖然您在受用五根欲樂時,沒有任何執著或貪戀,

但是您卻以悲心接受五欲之樂,使得一切眾生能造作功德。

當我向您祈請賜予無上深奧之義時,請仁慈地眷顧我!

上師回覆說:“國王陛下!您歡喜我現在的色相示現嗎?”國王回答說:“是的,我很喜歡。”然後繼續說道:

無有四大種之疾,超越生也超越死亡,

您具有高潔的悲心,為著眾生的利樂而行,

您的心以法性的固有本質恆久安住,

是的,我歡喜您的體相,眾生的怙佑主!

然後上師說:

你應該知道,行者的上師

甚至比此劫的千佛更加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此劫中的諸佛

都是追隨上師之後才出現的。

在上師存有之前,

“佛”這個名相也未曾存在過。

接下來並說道:

上師是佛,上師是法,

同樣的,上師也是僧;

因此,上師是三寶的根本。

無須再崇拜其他的,

盡力地服侍你的上師吧。

若能使上師歡喜,你便會領受到所求的一切成就。

然後,國王向蓮花生大師詢問:偉大的上師,當我們想要從因位來成就果位、佛果時,對一位有情眾生而言,首先,了悟的見地顯得格外重要。但“擁有了悟的見地”又是什麼意思呢?

上師答道:一切見地的頂峰,即是正覺心的菩提心精髓。廣大無邊的百萬宇宙世界、十方一切善逝和三界所有眾生的本質皆是相同的,其中,一切的一切皆被含攝於正覺心的菩提心精髓之中。“心”,在這裡指的是從無生之中生起的種種不同展現。

然後你可能會問: “佛與有情眾生的差別是什麼?”這無非就是了知或不了知自心的差別。覺醒的境界或佛性就存於你內在,然而你卻不認識它。眾生因為不認識自己的心,走岔了路,因而進入了存有的六條川流之中。接著你可能還會問:“那么,了知心的方法又是什麼?”若要認識自心,經典中教導,你會需要上師的口訣。

關於這點,我們說,“心”即是思考者與辯識者,的確是有某種經驗者。不要在外界尋找此心,要往內觀照!讓自心來尋找它自己!要對自心本性的實況達到確信!

心最初由何處生起?現在又駐留何處?看看最後心又去了哪裡!當你的心往內觀看心自身時,心發現,心自身並不從任何一處生起,不駐留在任何一處,也不去向任何一方。要解釋“心就是如此這般”是不可能的。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內在或是外界,心都是毫無實質存在的。心沒有某個觀照者,心也不是觀看或觀照的行為。體驗這心時,它是廣大的、沒有中央或邊際的本覺;心從本初以來,便是空性與解脫自在的無垠遍處。此本初覺性是本來具有(俱生)且本自存在(自生)的,它並非此時所造,而是從本初以來就存於你自身之中了;而見地就是去認證這點,對此要有堅定的決斷。

對此“具有確信”意指,我們了知到從本初以來,心就如同虛空一般任運顯現;心就像是太陽,沒有任何無明黑暗的基礎;心就像是蓮花,不受任何過失所垢染;心就像是黃金,自身的本質是不會轉變的;心就像是大海,是不移動的;心就像是一條河,永不停息;心就像是須彌山,是完全不變的。一旦你了悟了心的狀態就是如此,並穩固這種了悟,那就稱為“擁有了悟的見地”。

國王問道:“擁有禪修的體驗”又是什麼意思呢?

上師答道:仔細聽啊,國王陛下!“擁有禪修的體驗”意指讓自心處在無有戲論造作、不陳腐、且鮮活嶄新的狀態中。讓自心安住在其自然、不受羈束且自由解脫的狀態中。不要把自心置緣於外在事物上,也不要專注集中向內,要保持無所緣的狀態。在你俱生本性的大平等性中,讓自心保持如如不動,猶如一盞無風吹動的酥油燈焰一般。

在這樣的狀態中,種種體驗便能生起:你的心識可能會變得強烈滿溢、鮮明或全部中止;或是喜樂、明亮光耀、離念;心也可能會感覺到渾濁、無參照點、或是超出這個世界慣常的模式。如果這些體驗生起了,不要認為它們有任何特別的重要性,因為它們只是暫時的經驗罷了。切莫攀執或是固著在這些體驗上!若能如此,這就稱為“擁有禪修的體驗”。

國王問道:“擁有行持的平等味”是什麼意思呢?

上師回覆說:“行持”在這裡指的是,不間斷地處於禪修之中;儘管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正在禪修的對境,我們也不要分心散亂。無論是行走、移動、躺臥或是坐下時,你都要像溪河川流不息一般,在一切情境中將此牢記於心。“平等味”意指去接納你所看見的、或是任何五根欲樂所展現出的一切,同時認出你的固有本性,遠離任何貪著或攀執;你對任何事物既不取受、也不排拒,就好比到了珍貴黃金島上一般,這就稱為“擁有行持的平等味”。

國王又問:什麼能讓我們“穿越動念的危險狹路”呢?

上師回答說:禪修安住時,若是有概念想法浮現,無論生起了什麼,這些都是從你自心中生起的。既然心並非由任何實體所構成,因此這些心念本身也沒有真實的實體。舉例來說,就像是出現在虛空中的雲靄,又消失到虛空一般;心念在心中生起,又消融於心中。概念想法的本性,即是本然的法性。

“穿越危險的狹路”,意思是說,當自心驛動到種種念想之中時,你應該把注意力導向此心自身。就好比小偷進入空屋一樣,空性的念頭無法以任何方式傷害空性的心,這就稱為“穿越動念的危險狹路”。

國王問上師說:我們如何“對果生起不變的確信”呢?

上師答道:注意聆聽啊,國王陛下!菩提正覺心並非是由“因”所創造的,也不會因為環境而被毀壞。覺醒心並非由足智多謀的諸佛所造,也非由靈巧的有情眾生所生產。它從本初以來就存於你內在,是你的自然資產。既然心即是諸佛的源頭先祖,因此當你透過上師的口訣認出它時,就好比認出一個你本來就熟識的人一樣。

三世諸佛都是在得到穩固的禪定力之後,相續不斷地實悟上述道理,終而覺醒證悟的,就好比王子登基王位一般。醒覺而悟到這本初以來就自然任運而存的境界,這遠離一切恐懼與脅迫的境界,就稱為“擁有對果的確信”。

國王問上師說:什麼能讓你“斬除偏歧及過失的捆縛”呢?

上師回覆:國王陛下,無論是懷有希望或是感到恐懼,都是因為“不了悟見地”的過失所致。覺性的正覺菩提心既不會希冀成覺證悟,也不恐懼會落入有情眾生的存在狀態中。

執著於“有修行者和禪修”的種種概念,是因為“沒有斬除二元心的投射”的過失所致,你的法性的固有本性實是離於戲論造作的,其中沒有所謂的禪修對境、沒有禪修者、也沒有需要鍛鍊培養的禪修。

取受或是排拒的心態則是因為“沒有斬除貪著或執著”的過失所致,自心原本自由解脫且空性本質,既沒有能讓你執著的事物需要完成,也沒有能讓你懷有敵意的事物需要排拒。自心本然的狀態中,並沒有必須取受的美德或是必須排拒的罪惡。

貪著所擁有的事物,是因為“不了解如何修持”的過失所致。無論是作什麼樣的修持,就是要遠離所緣和執取,並且要了解,貪著與執著其實沒有所依基礎與根本。

若將以上所說濃縮為單一句話:見地即是遠離確信或定見①,禪修即是不要把心置緣於任何事物上,體驗是要離於回味,而果則是要超越獲取。三世諸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教導,都不可能有別於這些內容,這就稱為“斬除歧路及過失的捆縛”。

(編譯註:①其他版本來源說的是“散亂”,而非“確信”。)

國王問上師說:“淨除確信或定見的過失”是什意思呢?

上師答覆說:即使你已了悟自心是佛,也不要離棄你的上師!即使你已經了悟顯相即是心,也不要中斷緣起有漏的善根!即使你並不希求佛果,還是要崇敬殊勝的三寶!即使你並不恐懼輪迴,但是連最細微的罪行都要避免!即使你已經對自心本性有了不變的確信,也不要輕視任何心靈教示!即使你體驗到了三摩地的功德特質、較高深的境界等等體驗,也要戒絕自滿與自負!即使你已經證悟了輪迴與涅柴是無二無別的,也不要停止對有情眾生持有悲心!

國王又再提問:“得到確信或定見”指的是什麼呢?

上師答覆道:要確信從本初以來,你的自心就是覺醒的佛果。要確信一切現象都是自心的幻變展現。要確信“果”就在你內心,不會在他處尋獲。要確信你的上師就是佛自身。要確信見地與禪修的本質就是諸佛的了悟。為了得到如此的確信,你必須修持!②

(②《上師密意集》這個版本說:要藉由如此的確信來修行!)

國王又再問道:“擁有口傳的傳承”是什麼意思呢?

上師回復道:透過加持的善巧方便,普賢王如來將這些秘密言教傳釋至金剛薩埵耳中,金剛薩埵將這些密語傾注到嘎惹多傑(勝喜金剛)耳中的小盒裡,嘎惹多傑又將這些密語托囑於師利星哈(西日桑哈,熙日桑哈,即吉祥獅子)的心間,而師利星哈則將這些密語賜予給我——蓮花生。赤松德贊,把這些密語保存在你的心靈深處吧!③

(③《上師密意集》這個版本在此處不只是少數用字上的差異:“普賢如來的這些秘密言教對大家來說,並非是普通常見的知識。擁有強烈虔誠之渴望的人們,自然而然會了悟本初智慧心的廣袤無邊,因此這些人不需計算串線上的念珠(傳承上師),就會領受到傳授的指令。既沒有信心也沒有虔誠心的人,以及不修持的人,就算追隨九種傳承,卻不曾擁有過任何傳承。國王陛下啊,要在你心靈的廣袤無邊之中,穩固那含攝著修行體驗的強烈虔誠渴望!”)

上師指示國王:國王陛下,除非你證悟了法性的無生本質,否則,即便生為君王之身,生命的流逝也如同水中泡沫一般。

除非你體驗了超越念頭之法性的固有本質,否則,當你那如彩虹般毫無實質的王國和世間權力褪微和消逝時,你將會受苦。

除非你與自生本覺長相為伴,否則當你離開此生時,你將無法斬斷自己對后妃、僕從以及臣民們的執著,而這些人只不過是一趟旅程中被留諸身後的熟識者罷了。

除非你已嫻熟於見地和禪修的本然境界,否則你將會從一世輪轉到下一世,就像在水車的輪圈上一樣,於出生時進入,在死亡時離去。

除非你以寂靜和平的真理治理你的王國,否則嚴苛的律法就如同一棵有毒的樹,將會摧毀自身。偉大的國王,我懇求你以符合佛法的方式來統治王國!

上師還教導國王:國王陛下!在這個時代的終末,人們渴求殊勝的教法,卻不會了解這些法教。許多人並不遵循佛法言教,卻自稱是修行者。那時將會出現許多說大話的人,但成就者卻非常稀少。當佛法在中國、西藏和蒙古消失,如同鎧甲碎裂一般,那時的人們將是難以調伏的。在那個時候,我們必須以這些教法來守護佛法,所以你現在必須以伏藏的方式封存這些教法。

國王陛下,在你最後一生,你將會值遇這些教法以及那些保護佛法的人,那時你將會止息再生之流,並進展到持明者的位階,因此現在先不要弘傳這些教法!

國王十分歡喜,供養了一個黃金曼達壇城,並做了無數次的頂禮和繞行。

寶藏印。

埋藏印。

囑咐印。

出處:《對赤松德贊的忠告》取自《大寶伏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