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聞德經
說法地點:勝林給孤獨園
參加人員:生聞梵志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生聞梵志講說有關「博聞誦習」的差別及其功德。
這裡的「聞」,是指博聞,通俗地講,就是見多識廣,懂得知識多,但是它指的是對佛法的見識,是對善知識的親近,是對佛典的廣泛而深入地誦讀與研習。而這裡的「德」,是「功德」之義。若將「聞德」二字聯繫在一起,即「博聞的功德」之義。
這部經典是佛陀與梵志生聞之間的問答語錄。梵志生聞所問的問題,可謂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很有邏輯性。讓我們來看看其中的談話內容:
問題1:「沙門瞿曇弟子或有在家,或有出家學道,以何義故博聞誦習耶?」意思是說,佛陀的四眾弟子,博聞誦習的出發點是什麼,或者說他們為什麼要博聞誦習?
回答1:「所以博聞誦習,欲自調御,欲自息止,自求滅訖。」意思是說,通過自我禪定修煉,最後達到除滅生死。
問題2:博聞誦習是否有差別?
回答2:博聞誦習肯定是有差別的。
問題3:既然博聞誦習存在著差別,那麼這種差別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回答3: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十四個方面:
1、多聞聖弟子白天會盡心盡力地努力工作,目的是為了求取物質上與精神上的利益。如果沒有達到求取利益的目的,他們不會因此而憂愁煩惱甚或啼哭——此處是指佛弟子在工作或事業(工、農、士、商等)方面如果遇到不順利,他們也會泰然處之。
2、多聞聖弟子有時會遇到一些生死離別或者失去關愛的情形,但是他們不會因此而憂愁煩惱與懊悔不已,更不會為愛念而發瘋發狂。
3、多聞聖弟子皆能認識到財務乃身外之物,所有財物皆悉無常,唯有思念出家學道。
4、多聞聖弟子觀察到財物為無常之後,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而去學道。
5、多聞聖弟子出家後,能夠忍耐饑渴寒熱、風吹日曬等各種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哪怕是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也能夠忍耐到底。
6、多聞的聖弟子在忍耐各種艱難困苦之後,能夠做到心無所著,了無痕跡。
7、多聞的聖弟子能夠忍耐各種恐怖之事或恐怖之念,當恐怖生起之後,內心能夠做到「心終不著」。
8、多聞的聖弟子若生三惡不善之念(貪、嗔、痴),便會將其滅除,並能做到「心終不著」。
9、多聞的聖弟子能夠離開慾念,遠離惡不善之法,從第一禪一直修證到第四禪的境地,並自作證成就游。
10、多聞聖弟子能夠將「三結」全部滅除乾淨,從而證得須陀洹果位——三結是指:身見、戒禁取見、疑。
11、多聞聖弟子能夠將三結斷盡,並將淫、怒、痴都已消除得十分微薄,從而證得斯陀含果位。
12、多聞聖弟子能夠將五下分結滅除殆盡,得不退法,不還此世,而證得阿那含果位。——五下分結是指:貪、瞋、身見、戒禁取見、疑。
13、多聞聖弟子能夠「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游,慧觀斷漏而知漏」。——其中的「息解脫」,是指「無色界定」,包含「空無邊處」到「非想非非想處」。「慧觀斷漏」是指運用自己的智慧觀察,從而斷除細微之惑。
14、多聞聖弟子具備「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此處所講的就是證悟到阿羅漢的果位後,自然而生起的六種神通,獲得了徹底究竟的最高解脫。
上面所講的,就是「博聞誦習」的十四種差別。有的人或許只能做到其中一種,而有的人能夠做到二、三種乃至八、九種;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能夠做到全部的十四種。如果能夠把十四種差別全部做到了,那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大阿羅漢!
問題4:「此博聞誦習有此差別,有此功德,頗有更有差別,更有功德,最上、最妙、最勝耶?」意思是說,在修持境界上,還有比阿羅漢更高的嗎?
回答4:「此博聞誦習有此差別,有此功德,更無差別,更無功德,最上、最妙、最勝者。」就是說,阿羅漢是個人修持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沒有比阿羅漢更高的修行層次了。
在本文結束之際,我忽然打了一個妄想:佛陀既然說在阿羅漢之上,再也沒有「最上、最妙、最勝」的修持境界了,那麼佛的境界與阿羅漢的境界,它們之間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佛的境界比阿羅漢高超呢,還是與阿羅漢處於同一個層次呢?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還是不思考不討論為妥罷! (09.07.16,界定,於南海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