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六)
老子就看出此兩者,整個法界就是如此奧妙的變化著,白天會變成黑夜,黑夜會變成白天,生命有生、也會老死,有老死、也會有生命,整個法界就是這樣不斷的生生滅滅,從中你才能體悟不生不滅,而你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怎麼體悟不生不滅?這樣是絕對無法體悟不生不滅的,所以要看到此變化中的不變,也就是《易經》跟我們所講「變異中的不異」。老子也講:「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要慢慢去照見那些界線,你的很多框架、是非、好壞、對錯道德…種種價值,需要重新檢驗,生命才會過得越來越自在。 我們會看到很多的界線、很多的框框,都是我們自己所劃分、設定出來的,包括如果你是依據吃素食才是修行人,這樣所界定出來的框架標準,於是如果一個人不吃素食,則無論他的道行、德行或體悟的智慧是怎麼樣高,你都認定他不是一個修行人。事實上,這些都是我們人類所界定出來的,如果你覺得素食好,對身體有健康、有益助,覺得自己比較能夠適應素食,你就選擇素食,但是你也要尊重別人,不要用自己所要的框框去衡量別人,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身體,也要尊重其它的人。
「因此,我們難免會這樣想,如果能夠除去相對中不好的或不想要的那一面,我們的生活就會快樂美滿多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消除了痛苦、邪惡、、死亡、疾病,那麼生活自然就會變得美好、健康、快樂而且充滿生命。這正代表了許多人的天堂觀念。他們的天堂並未超越對立,只是由相對的、正面那一半特質堆砌而成:地獄則由另一半負面價值如痛苦、折磨、煩惱、疾病等等堆砌而成」。
天堂到底是虛構中的天堂,還是實際存在的天堂呢?如果否定真實法界的存在,你所謂的天堂要何時才能夠到達?何時才能夠呈現?眾生無知,就一直否定實相的存在,認為這個就是不好的、這個就是「苦海」、我就是受業報而來、我要去構築另外一個天堂…。所以在生命的過程中都是很苦,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化外之民,你是被拋落在天堂外面,你的心就不安、痛苦。
如果把白天與黑夜劃分開來,你就只要白天就好,而不要黑夜,請問:你要把黑夜趕到哪裡去?又能把黑夜趕到哪裡去?不管你再怎麼消災,再怎麼法力無邊,你能夠把黑夜趕到哪裡去?無論多少招數都讓你「耍弄」之後,你會發覺自己再怎麼厲害,也都還是一樣!白天該來的時候照來,黑夜該來的時候也還是照來,我們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到後來你的「自我」在十八般武藝都「耍弄」過之後,才會平等心的接受白天跟黑夜,這時才能夠體悟到何謂「無修」?何謂「無為」?
你原本很多的修行及作為,都是要將「黑夜」趕走,而「黑夜」只是一個代表而已,你很多的努力、很多的作為,都是設法要把「黑夜」趕走,「黑夜」就是你所「不想要」的,就是你所界定成很不想要的那些。但是對法界而言,白天與黑夜是平等的,當有一天真正覺醒過來,你才會用平等心接受法界實相,也才會真正溶入一體世界,來到淨土的世界,此時天堂才會真的現前。
「一向以進步為鵠的的西方文明,不論在宗教、科學、醫學、工業上,都是明確標出正負的界線,若是正面增加,負面減少,則代表進步。」(第36頁)這是人類的物質觀、價值觀,但是「人類不斷致力於正面的發展,設法消除負面的因素,然而我們卻絲毫看不出人類有愈快樂、平安、滿足的傾向。事實正好相反,這是個充滿著焦慮不安的時代,承受著未來的震盪,感染了疏離症與挫折感,人們在富裕的物質中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人類的科技愈發達、物質愈豐盛,你內心的苦有更減少嗎?內心的不安有更減少嗎?現在的防盜體系這麼多,警民在線上也如此便捷,但我們現在過得有比以前更安全、更安祥嗎?在鄉下都不必鎖門,大家互相串門子,現在到鄉下,大家左鄰右舍也都是打招呼、溶為一體,白天在鄉下真的不必關門。但是我們住在市區里,一進門馬上就「乓」門關起來,但問題的關鍵非在此啊!而是我們的內心世界有沒有愈來愈來自在?你的界線是否愈來愈多?你生活的空間、世界是否越來越狹狹小、越不安?還是越來越自在、越快樂、越安祥?所以科技的進步與不快樂,事實上像銅幣的兩面,我們越渴望進步,卻越顯示出我們對當前的不滿。
「我們的文化盲目地追求進步,不滿的情緒已深深潛入我們的社會體系。當我們全力加強正面而消除負面時,根本忘了,若沒負面,正面也不存在了。正反兩面雖如日夜有異,但是,沒有夜晚,我們也不會認識白天;清除負面的同時,也毀去了享受正面的機會,難怪人類愈進步,挫折感愈重」此些都在幫我們深入的找出痛苦的原因所在。「癥結即在於我們老是把正負兩面視為互不兼容的二極」這一點我們能不能有所突破呢?
「正負兩極之間擁有同一個現實,不論現實的兩端具天壤之別,卻仍是無法分割的整體,相依相存,若一方消失,另一方也無法存在。我們應這樣去看:沒有內在,便沒有外在;沒有上面,也沒有下面;沒有得,就沒有失;沒有樂,就沒有苦;沒有生,就沒有死」(第37頁)沒有「生」就沒有「死」,有人的修行觀念修到後來,竟是否定自己的生命,他就是要修啊!修…修到後來就是認為不可以出生為人,一出生為人就是苦啊!因此就變成修到否定生命的存在,認為出生是一種業報、罪惡、罪孽!認為修行修到後來,如果境界能夠來到不會出生,這樣就不會有苦。
在這樣的修行觀念過程中,你是否把「死亡」當做一個很恐怖的境界?把「死亡」當做一個很不可意、很恐怖的境界?在生命的整個過程中,因為你不能包容「死亡」,不能以平等心包容「死亡」,你也厭惡「生命」、不喜歡「生命」,你的生命是在「半死」(「一半死去」)的情況下,生命是活在苦海里,就好像你一直要把「黑夜」趕走,因此在「白天」的時候,你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及生命能量設法趕走「黑夜」。
問題是:「黑夜」仍照常到來。當「黑夜」來臨之時,你就會很痛苦、很不安,好不容易熬到「白天」到來,早上的「白天」光明普照讓你很高興、很快樂!但是來到下午之後呢?你又開始想設法逃避、設法對抗「黑夜」。所以生命都是處在四分五裂的境界中,生命潛能如何發揮出來呢?生命意義又如何貢獻出來呢?你當然就是活在「苦海」的世界裡。
在無邊無際的法界大自然中,眾生常常是在井底青蛙的視野、世界,當有了身體之後呢?你就落入「身見」,「身見」就出來了。「身見」是怎麼產生的?因為在廣大無邊無際的世界裡面,你就劃分出這個世界才是我要的,結果就一直在鞏固你所要的這個,然後這麼廣大的法界大自然這些呢?你都享用不到,會認為外面的這些都是苦海。
難道躲在這裡面,你就是在天堂裡面嗎?再深入解析你所圍起來的這個世界,還是一樣有很多的劃分,因為所劃分出來範圍的外面,都不在你的生命、認知裡面了!結果你在所劃分的世界裡面,又再把它劃分出來,就是:這不是我的、這個才是我的、這是我要的…。當你躲在我要的世界裡,就眞的快樂、自在了嗎?還是沒有啊!在「我所要」的裡面再劃分,還又有分成這是我的財產、這個才是我。這是我的家人、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父母、我的國家、我的宗教、我的種族…,這邊呢?不是我所要的宗教、不是我要的種族、不是我要的國家,這邊是跟我敵對的國家,這邊是我敵對的種族,這邊是跟我敵對的…種種境界。
於是就鞏固你所框圍的這個「我」,之後還是一樣啊!如果在這裡面取捨,你還是一樣以這個「我」為優先考慮。因為這個「我所」有很多的變化,還是有你仍無法掌握的因素,當「我所」變異更多、更大的時候,你就痛苦更多了。有時候無法順遂自己的願望,如小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不聽父母親的話,或是太太所展現出來的,不符合先生的意思;或是先生展現出來的,不符合太太的意思,這時候就變成外面的都抓不到,於是你又放,又來到這個「我」的世界。
你在「我」的世界裡面,有沒有四分五裂?你還是一樣繼續又把它劃分出來--這是我的身、這才是我的心…,所以你的身、心又是分裂的。很多修行人的觀念裡面,還是很厭惡這個身體,包括在「自我」的世界裡面,你還是四分五裂的,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個身體,認為這個身體就是罪惡、這是業報、充滿污垢、這是業障。你又討厭這個身體,難道這個心、內心你就統合了嗎?就統一了嗎?還是沒有啊!
在你的內心世界裡,還是又把它劃分出來,這邊是我不要的…,我怎麼可以生氣呢?!我怎麼可以有那些人家認為不好的念頭、觀念呢?!我怎麼可以有那些呢?!這不是我啦!那不是我啦!所以你所要的,又是內心裏面的一個角落。當所做出來符合你的欲求時,你就會很快樂;當你的身、口、意展現出來的,不符合你內心欲求那個界定的時候,你就又很痛苦,然後又自責。這不是局限在身體方面的現象而已,現在這些外面的情境可以放到你來到心的方面來說,但是你把心又四分五裂,難道你所要的世界裡面就很統合了嗎?你還是一樣有潛意識、有表面意識方面的,也一樣又分裂。
本來這個範圍已經是夠小了,現在那個很厲害的「自我」,它躲在哪裡?那個本尊就躲在這個小小的角落裡面。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就是躲在小小的世界裡面;只要你的抓取愈多,就沉陷的愈深,你的世界也就愈狹小,不要以為你得到的愈多愈快樂啊!你得到的越多,痛苦煩惱就越多,你的內心世界就又是充滿了痛苦、衝突、矛盾。
有些人一直在找尋的靈魂--很深層的「我」、「真我」,佛陀就講說:你連「自我」都不是本來就存在,還是種種因緣的緣起啊!你看不到這些,結果「自我」就一直很怕「無我」,然後躲在狹小的世界裡面。只要這些境界所展現出來,不符合自我欲求時,你就都在苦海里,你的親人、你的「我所」種種親人,他們所展現出來的,不符合你所要的時候,你就在苦海里。如果你不想要這些境界,包括宗教、種族、國家,當它產生的時候,你又都是在苦海裡面。這就是種種界線,眾生一直在劃分、劃分,包括這個「自我」也都是這樣四分五裂。在解脫之路的過程中,佛陀為什麼一直在告訴我們要來到「無我」的世界,就是要把種種的這些界線、這些城牆,以及十個結,就是那十道牆讓你的「自我」躲在愈小的空間裡面,你今天修行解脫,就是要把這些牆一一去除,解脫的過程就是這樣。
第一,要先讓「自我」慢慢的統合起來,如果你的內心「自我」世界裡面無法統合起來,身、心分裂本身就是苦的,假如你本身痛苦就沒辦法真的去包容這些境界,因為這些境界展現出來不符合我意的時候,你就是起瞋、就是痛苦;如果符合你的意思,才會高興、快樂。
所以,你必須先從「自我」慢慢統合起來,把這些所劃分的界線慢慢消除。這只是表面意識跟潛意識慢慢的溶合,再來內心世界這些呢?這個界線慢慢能夠接納自己的醜陋,敢願意如實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醜陋,這樣你的生命才不會廝殺,才不會浪費掉。
所以,你的內心世界必須要慢慢的統合,必須要有很深、很深的反觀覺察力,你才能夠看到內心裏面深層的鴻溝,內心世界慢慢的統合,你才能夠跟這個身、心統合。當身、心統合之後,身體的界線慢慢消除了,這時候你的生命才會來到一個有機生命體的完整世界。當你的生命慢慢統合完整,你不再互相廝殺,不會在身心、物質或是精神方面,比較哪一個比較重要,你會以平等心來接受這些,所以當你身、心統合的時候,生命潛能才會慢慢的發揮出來,開發出生命的潛能。你的生命本身來到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格,潛能漸漸的發揮出來,就會有更大的雅量去包容。你以前所在主宰的種種那些,就不會用著自我意識去套、去框,你會有更大的雅量。所以這時候你會以愛己之心去愛別人,你跟家人、眾生的這些隔閡,會慢慢的去除掉,界線也會去除掉。
把內心的這些慢慢統合之後,你的心胸愈來愈寬大,就會來到超越宗派、宗教、種族。宗教、種族、國家界線的隔閡是很不容易超越,還有人類跟植物之間的隔閡也不容易超越,人類跟法界大自然的隔閡也都很不容易超越,你以前所漠視否認的這些,會慢慢的跟這些溶合,這是來到逐漸來到「超人格」的層面,當你慢慢再深入、再深入,「自我」跟整個法界就是完全的消失,來到佛陀所講的「無我」。當「自我」消失,種種界線沒有了,就跟整個法界、跟整個大自然、跟眾生就是一體的世界,因為你沒有種種的隔閡,所以你就沒有種種的對立,真正的淨土、真正的天堂、真正的極樂世界馬上就現前。所以,整個身、心、靈的統合,只是在前面過程,再來心靈不斷的成長,智慧型不斷的成長,心胸不斷的成長、開闊,到後來就是來到「無我」的境界,整個解脫之路就是這樣,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是協助大家能夠真的很快速的邁向究竟解脫。
我們對佛陀的尊不尊敬不在於形象、語言上,而是在於你怎樣去「為法做見證」,這才是真正對佛陀的尊敬,也是對佛最大的供養。
KenWilber 一樣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相當的大的瓶頸,後來接觸到了老子、東方的神秘學之後,發現整個人生的大疑惑這樣解開了,KenWilber真正最後的突破就是接受老子的很深的啟示,才能夠跳脫出二元對立矛盾之中。本書的37頁也有列出【老子道德經】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為什麼皆知美之為美會變成惡呢?為什麼「皆知為善之為善」是不善呢?我們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說,要是非、好壞、善惡分明,老子卻認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因為人類本來是活在一體的世界裡,但是有「自我」之後,就用「自我」去界定,就很糟糕了,然後順我則是、逆我則非,順我則生、逆我則亡,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當「自我」一標出來之後,無邊的苦海就這樣產生了,但是一般眾生不容易覺察到,這真的要有很深的反觀、很深的深觀之後,才能夠看到最深層的矛盾、最深層的問題之所在。所以老子就講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但是真正能夠體會到箇中深義的有幾人呢?你以為老子是倡議愚民政策,不希望我們有智慧…,但是絕對不是這樣的,是最高的智慧來到一體的世界。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道德經》真的可以參研,其中有很深的涵義。莊子此述「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就是你只是要崇拜,你要什麼呢?「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人類都只要一半。「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人類的苦就在於我們都只是「要一半」包括為什麼夫妻的衝突會不斷呢?因為你只要你要的一半,但是每個人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如果你不能夠包容他的缺點,衝突就不斷了,而且很多你所排斥的及認為是缺點未必一定是缺點。
比如先生下班回家喜歡先看報紙,然後再做其它的事,你就認為這樣不符合你的期待,覺得先生應該要幫你洗碗、幫你洗衣、要幫你做什麼…,但是你有沒有體諒他一天在公司裡面所承受的種種壓力,以及種種的是是非非、各種的考驗。人們總是常常站在一個我們想要的角度、我們預盼的角度,希望對方能夠符合我們所要的角度,這就是那種衝突不斷的原因。
另如我們在尋找善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是帶著你要的框框標準去找,就是所謂的心態,更具體深入的剖析就是:如果一個嗜賭之人,就會去找喜歡賭博的人;如果你喜歡玩股票,就會去找股票分析師;如果你喜歡打網球,就會去找網球高手成為你的老師,這就是你什麼樣的心態,就會去找這方面的的善知識。
修行上也是如此,當你找到最初認為是一個善知識,但是後來沒多久呢?你一直希望這個善知識他所展現的,都要符合你所要的框框標準,如果他有某些展現出來不符合你所要的時候,你馬上就翻臉、馬上就否認,包括聽經聞法也是這樣,一般眾生常常是找自己要聽的法,對一個善知識的期待也常是認定他所講述的,應該符合我要聽的角度。如果這位善知識不是真正的明眼人,剛好你們兩個就在那裡互相纏縛,你喜歡什麼,這位善知識就講你喜歡的,你高興、他也歡喜,這就是佛陀所講的「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縛」。
你是要找尋所要的善知識這種框框模式,還是真的要解脫呢?如果你真的要解脫,一定要跟過去很多的觀念習性,都要有無限可能的空間,否則當你在找尋善知識的時候,現在假設你覺得這位善知識很不錯,當你聽聞他所說的法不錯,想要多親近他。當一段期間之後,因為你以前聽聞的訊息是認為修行人都是吃素,但有一天當你發現「奇怪?我的老師怎麼沒有吃素呢?他怎麼也有吃葷的呢?這個太失望了啦!」很失望就覺得這個不是我所要的,就為他有沒有吃素,你就把他從原來你所景仰的善知識角色把他推翻掉了,因為你心裏面的框框,認為修行人、善知識就是要吃素。以上是舉例。
為了堅持的一些觀念,然後否定掉其它的優點,就像一個人有百分之九十的優點,如果你把他當做是一個善知識、偶像,去崇拜他、去尊敬他、去恭敬他,但是只要他有百分之十展現出來不符合你意的時候,尤其這方面又是你深層裡面最在乎的,甚至只要百分之一是你最深層裡面所不想要的,你馬上就推翻掉。只要這個「一」不符合你的意思,你就會否定其它百分之九十九。
在夫妻之間的相處、同事之間、師生之間的相處,以及上司、屬下之間的相處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優點、都有缺點,能不能讓他的優點發揮出來,我們多包容他的缺點,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不要總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要超越二元對立,你才能夠真的看到真理實相。因為眾生常常訂一個很嚴苛的標準去找善知識,慢慢找到符合你所要的善知識之後,然後又鎖定在這個人相上面。
如果你鎖定在人相上面,就看不到真理實相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跟我們講的。如果沒有超越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真的看不到真理實相。所以佛陀也都一直希望我們能夠破除那些人我相,不要抓住某個人,真的是要見法、依法,到最後你還是一樣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假設你現在聽我講的課都不錯、很法喜,有一天當你發現我的某些觀念不符合你所要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把我過去所講述的推翻掉。因為對這個人印象不好,所以他講的法就全部一概的全盤否認,人類常常是這樣。
我們要體會到人方面的善知識認定為是「指月的手指」,是協助我們去看真理、看到實相,至於他所講的是真?是假?我們從法上去求證,從法上去求證。如果你從這個人上面,現在假設你界定我們修行人就是要素食,以前我以為這個人是我的善知識,當我還沒有見過他的面、聽他的錄音帶、看他的光碟,覺得好歡喜,覺得他好像是一個善知識,但是當我後來了解他之後,他竟然有吃葷,這個就不是我所要的善知識。
今天你能不能單純回到「法」上?因為包括佛陀本身也是不會強調葷素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要怎麼樣選擇,能不能就是尊重自己;而別人怎麼樣,我們也一樣尊重別人。他為什麼這樣做,你有興趣可以去探討,但不要因為他所做出來不符合我們的意思,我們就把他否定,這樣會阻斷掉我們跟真理的認識。這一點提出來跟大家勉勵,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
像我以前跟人家學習的時候,都是抱著如果這個人他有某方面的優點,我覺得他這方面的優點可以彌補我的不足,能夠協助我成長,只要他有這方面的優點值得我吸收、學習,我就一定是真心的認他為師跟人家學習。如果你不真,不會學到真正的東西,不要用一種懷疑的心在跟人家學習,很多人因為被騙怕了,所以還是常常用一個很懷疑的心要來學習。如果你不真,就沒辦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能不能反正只要是他的優點,我們就吸收學習,到有一天發現到他沒辦法再繼續協助你成長了,這時候「吾愛吾師,吾更愛吾真理」,只要他沒辦法真正協助你成長,就要繼續再突破、續續再學,要依法不依人。
「不只是東方的玄學」(第38頁)「東方玄學」講的是老子的「道」跟禪宗方面,還有佛學、佛教方面的為主。「或是西方的神秘學才有這種『相對中的內在統一』」佛陀一樣有講「相對中的內在統一」,但是在【阿含經】里所留存的並不是很詳細,【老子道德經】老子把這方面做更完整的詮釋。
「西方的高等物理,便會找到另一種對『相對中的統一』的解釋,就以相對論為例:人們已看出靜與動乃是無法分割的狀態,每一邊都具有兩者的性質」「粒子與波之間的差距也消弭為一個波子或分子波」以前我們總認為一個電子、一個原子就是固定的一個框框、一個模式,但事實上現在科學家發現不是這樣的,原子本身不是一個固定的形狀,它是不斷的一直在變,不斷一直在變化,而且原子跟另外一個原子也都不是不相干的單獨存在,它都是有相連性的。
「人類的推理能力只能顯示出終極境界(庫沙稱之為天主)的一面而已」也就是一般眾生的頭腦、思維都只能夠理解到終極境界的一面而已,一般眾生就像「瞎子摸象」一樣,「瞎子摸象」的比喻故事很傳神。不要以為說我兩個眼睛好好的,瞎子摸象的故事對我來講是不切實際、不重要,認為我不會這樣。但是你認為不會,而偏偏你就是如此,除非你真的來到一體的世界,除非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不然都活在「瞎子摸象」的世界裡面,這一定要照見到,才能夠虛心的學習、才能夠跳脫出來,如果你認為我沒有、我不會,就很糟糕啊!
「他根本無法畢陳無限境界的多面性。因此終極境界必然是相對兩極的統一」因為在這世間能夠體會到終極境界智慧的不多啦!在《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有提到「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所以老子在人間真的是很孤單,他的內心世界當然是不會苦,但就是說知音有幾人?真的在這個地球上,能夠了知老子弦音的,真的沒有多少人啊!不管哲學家或玄學家再怎麼解析、怎麼探討,用人類的頭腦知見要去解讀,是沒辦法了解的。所以老子還是這麼的孤單、這麼樣的孤獨,真正老子的體系里,老子沒有什麼徒弟,也沒有什麼他的宗派,也沒有什麼山頭、宗教,一個體系都沒有。
我們常會講說老莊,要知道莊子是不是老子直接教授的?莊子不是老子在上課的時候,來在老子前面聽課,然後當他講完,莊子就開悟了?並不是這樣。莊子也是老子過世之後,看了老子的這些智慧《道德經》,他才大徹大悟。當老子在世的時候,真正知道老子心音智慧的,沒有幾位。莊子也是隔代再傳出來,在中國歷史上二千多年來,我們還是把老子歸納為玄學、哲學這方面的,因為人類沒辦法理解老子的智慧,認為他就是很玄。又有的認為老子講的是一些權謀,講的這些是屬於「世間法」,這是錯誤的理解。
是人類以「瞎子摸象」的心態來解讀老子的內心世界,真正在這世間上面呈現出最完整、最高智慧的,就是老子啊!據我所了解,在人類地球上,除了佛陀能夠真正了解老子所指述的涅槃、無為、空的境界之外,就是你要來到阿羅漢那種真的解脫自在的世界,你才能夠真正了解老子所講的世界,這都一定要經過實修實證,絕對不是用頭腦來解析的。
在此我們大家要互相勉勵,千萬不要再以「瞎子摸象」的心態,來否定我們所不了解的,誠如佛陀很明白講過: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都被自己所欺騙都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聰明。你不要聽聽之後就沒信心了,事實上講得更深入、更露骨一點,希望能夠提供一面鏡子,讓我們如實來照見,這樣你要脫胎換骨才會快,所謂「真言不美,真言不美」。
「根據這個觀點,一向互不兼容的對立現象,頓時變成梵伯特蘭費所說的『同一現實中相輔相成的兩面』」我們如果認為白天好、黑夜不好,都是在二元對立裡面。事實上,白天跟黑夜都各有它的優點,在法界裡面都是平等,而且是同等的重要。所以佛經裡面,尤其在大乘很喜歡講「煩惱即菩提」。但是如果沒有來到一體世界,在那裡說「煩惱即菩提」你是在自我欺騙、在遮掩自己的我慢,還是真的已經來到安心自在呢?這個涵義都很深,但是那句話的確是非常的好。「無常法印」都是在告訴我們,整個現象界都是在流動、波動變化,這就是佛陀一直跟我們講的「無常」「無常法印」。
「明亮的星星加上黑暗的天空。此說的要旨就是:無此則無彼」(第39頁)【阿含經】裡面有提到「此有故彼有」都是講一些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而此處所講到的「此無則彼無」,意思就是如果沒有另外一個對此,另外一個觀念不會呈現出來。我們一般都把聖人、凡夫來一個對比,把佛跟魔又來一個對比,還有把天堂跟地獄又來一個對比。要知道如果以整個法界而言,真理實相的存在是沒有這樣的區分,這些是人類所劃分出來的,你不要以為這樣就沒有是非、好壞、道德,千萬不要馬上就套進,絕對不是這樣的。
這就是為什麼亞當最初在天堂極樂世界裡面,後來當他有善惡、是非、好壞…分別心之後,就被驅逐出伊甸園、被驅逐出天堂。因為當他有了是非、好壞…種種分別之後,他就落入了無邊的苦海裡面。所以,如果人類一直界定這些出來:凡夫是不好的,聖人才是好的…,一生一世就認為修行人是這樣,你就一直要離開這個,然後一直要去追逐「聖」方面的。問題是你會越追越遠、越追越遠,追到後來三大阿僧只劫的距離出來了。
本來是沒有距離的、本來是一體的,但是越追越遠,追到後來就是三大阿僧只劫,就這樣修個沒完沒了,這個涵義很深,要慢慢去體會。包括佛、魔,這個「佛」本來就是告訴我們成為一個覺悟者--覺悟真理實相的人,而眾生把這個「佛」變成一個超級大力神、法力無邊的超人,然後又把佛陀界定出種種什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人類一個一個標籤又把它貼上去界定出來,結果呢?越對立越是分明。
只要你心裡一直嚮往著某種框框形式的時候,記得這個「魔」一定永遠存在,「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對立出來,不是歷史上的希達多太子、釋迦牟尼,不是的。「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對立出來;「地獄」是被你心中的「天堂」把他分割出來;「凡夫」是被你一直想要成聖、成賢的心態,把他催建、把他打壓、把他踐踏、把他分割出來。所以眾生就一直活在那種逃啊!避啊!追啊!趕啊!這邊也是一樣一直逃啊!避啊!追啊!趕!這就是顛倒夢想的世界、無邊的苦海。
《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一樣有提到「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此處的力道都是非常的強。「證實相」就是看到法界宇宙存在的真理實相,這時候那些「人我相」都消失了,也沒有種種比較我的法才是最好、這個法是不好的、這個法才是最高的、那個法才是最妙的,沒有那些種種法,包括所有眾生的這些名相也通通消失。「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這個距離剎那之間就消失了。如果這方面沒有突破,你會背著很重、很重的包袱、很重的罪業、原罪在修。
「苦樂就像是高峰與低潮一樣,原是一個知覺的兩面,所以想要強化正面,消除負面,實際上你已毀掉了知覺的整個浪潮」(第40頁)「至此,我們逐漸了解,為何我們的相對世界如此令人沮喪!為什麼科技文明的進步,不僅無益於我們的成長,反成了致命之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