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1)舍利弗(2)、摩訶目犍連(3)摩訶迦葉(4)摩訶迦旃延(5)摩訶俱絺羅(6)、離婆多(7)、周利槃陀伽(8)、難陀(9)、阿難陀(10)、羅睺羅(11)、憍凡波提(12)、賓頭盧頗羅墮、(13)迦留陀夷(14)、摩訶劫賓那(15)、薄拘羅(16)、阿nu樓陀(17)、如是等諸大第子(18)。
解 他們是道行高、出家的年數多的舍利弗等十六位長老,有這樣的許多大弟子。(這一段是說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其中不某某等這幾位,並說明他們都是佛的大弟子、是阿羅漢,都不是平常的出家人。)
釋(1)長老:「長」字是說道行高;「老」字是說出家的年數多。「長老」兩個字,不獨是稱「舍利弗」一位,從「舍利弗」起至「阿nu樓陀」總共十六位,都是道行高的,還有出家的年數多的,所以都稱他們做「長老」。
但是「道行高」和「出家年數多」兩種,其中只要有了一種,也不可以稱「長老」的。
(2)舍利弗:就是「舍利子」。在佛的許多弟子中,要算「智慧」(19)最高,所以稱他智慧第一。
(3)目犍連:就是「目連」,神通最大,所稱他神通第一。
(4)摩訶迦葉:專門苦修的,佛哀憐他年紀大了,勸他休息,他仍舊苦修,所以稱他頭陀(20)第一。
(5)摩訶迦旃延:同旁人講起道理來,能夠使得大家相信他、佩服他的說法,所以稱他論議第一。
(6)摩訶俱俱絺羅:口才最好,隨便問什麼,都能回答的,所以稱他答問第一。
(7)離婆多:他的心情很正的,沒有一些顛倒的念頭;又是很定的,沒有一些散亂的念頭,所以稱他無倒亂第一。
(8)周利槃陀伽:他的根機是很鈍(21)的。佛教了他兩句偈(22),就一心一意的讀這兩句,想這兩句的道理,後來竟然就明白一切的佛法了,所以稱他義持(23)第一。
(9)難陀:是佛的同胞弟,最講究禮節,並且相貌也好,所以稱他儀容(24)第一。
(10)阿難陀:是佛的堂弟,就是編集這部《阿彌陀經》的。他做佛的侍者(25),做了25年。佛每次說法,他總是聽到的。並且佛從前所說的法,他也沒有聽到的,佛也重新給他說一遍。他所聽的佛法就比大眾格外多了,所以稱他多聞第一。
(11)羅睺羅:是佛的太子,他的功行秘密的很,只有佛知道他,所以稱他密行第一。
(12)憍凡波提:因為他過去千萬世的時候,嘲笑了出家人,所以經過許多劫數的時代,墮落在畜生道里做牛,後來報應滿了,做了人,吃起東西來,還象牛倒噍的樣子,佛恐怕旁人看見了要嘲笑他,就造成輕慢聖人的罪了,所以教他長在天上、受天人的供養,所以稱他受天人供養第一。
(13)賓頭頗羅墮:佛吩咐他長久住在世界上,受這末法時代(27)的供養,所以稱他福田(28)第一。
(14)迦留陀夷:是佛常常差他出去教化人的,所以稱他教化(29)第一。
(15)摩訶劫賓那:懂得天文的,所以稱他知星宿第一。
(16)薄拘羅:因為他從前周濟過一個有病的出家人,並且還能夠守不殺生戒,有了這兩種功德,就世世做人,都是長壽的,所以他壽命第一。
(17)阿nu(非常抱歉,這個字打不出來,一個少、一個兔,上下結構)樓陀:也是佛的堂弟,因為眼睛瞎了,佛教他修一種定心的方法,就得了「天眼通」(30),比旁人的天眼更加特別,所以稱他天眼第一。
(18)諸大弟子:照這部經里說,同佛在一塊的羅漢有1250人之多,若是把他們的名字,一位一位都提出來,那就煩得不得了。所以只把這「道行最高」、「出家年數最多」、並且各有一樣「特長」的十六位大弟子提出來,做個榜樣的。
(19)智慧:「智慧」和「聰明」,雖然差不多,但是究竟不同的。聰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是能夠分明邪正的道理的。
(20)頭陀:是梵語,有「除去」和「洗淨」的意思,總共有十二種刻苦修行的規矩,都是出家人學的,大概都是除去種種煩惱、洗淨心思的方法。
(21)鈍:就是沒有智慧。
(22)偈:是梵語,就是中國的一個「頌」字,是稱頌,頌揚的意思。在佛經中,凡是句子有長短的叫做「長文」;句子的字數多少一樣的叫做「偈」,也叫做「頌」。有一句三個字的、有一句四個字、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的,各樣的偈,同我們中國的詩差不多。
(23)義持:「義」字就是道理,「持」字就是守牢的意思。
(24)儀容:「儀」字就是禮節,「容」字就是相貌。
(25)侍者:近身服侍的叫做「侍者」。
(26)倒噍:是咬嚼。牛吃東西,吃過後,往往停了一刻,再吐到嘴裡咬嚼一回,就叫做「倒噍」這位憍凡波提羅漢,有這樣一種的形相。
(27)末法、像法、正法:從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算起,叫做「正法」時代,總共是一千年;過了一千年,叫做「像法」時代,總共也是一千年;又過了這一千年,叫「末法」的時代,總共是一萬年。現在正是在末法的時代,已經過了九百五十多年了。
(28)福田:「福田」是說修了功德,一定能夠受到享福的報應,同下了種子在田裡,一定得以收成一樣的意思。
(29)教化:「教」是教導的意思,「化」是勸化的意思。
(30)天眼通:在下面解釋「其土眾生,常以清旦」一節里,會說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