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八章 法施福德無量  


第五十七章五陰根源五種妄想

內容提要:

堅固妄想是色陰的根源,虛明妄想是受陰的根源,融通妄想是想陰的根源,幽隱妄想是行陰的根源,顛倒細微精想就是識陰的根源。色與空是色陰的邊際,觸及離是受陰的邊際,記與忘是想陰的邊際,生與滅是行陰的邊際,前四陰是否湛然是識陰的邊際。

原文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複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並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淨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白話解

阿難聽了佛的示誨,全都記憶分明。即時從座起身,向佛頂禮歡喜奉持。阿難當眾再對佛說:「正像佛所說,色受想行識這五陰的根源,在於我們以五種虛妄作為自己本來的心。在此之前,我們平常還未聽過如來作這麼詳細的開示。至於修行者想滅除這五陰的障礙,是同時消除抑或是漸次滅盡?這五陰互相之間,有什麼界限?惟願如來,發宣大慈之心,使在這會中大眾得清淨心目,利於度濟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原文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溫陵曰:生死妄業,塵垢妄緣,真淨性中既無所留,全因妄起,猶如迷頭。則五陰相中,五妄為本,從可知也。)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白話解

佛告訴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生滅與無生滅、種種塵垢,乃至虛空,我說的這些種種名,都是為了分析妄想而方便施設的名詞。人們本來妙明精真的覺性,緣塵垢起妄想,生出種種器世間,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一樣。

妄想無因,為了分析妄想,便施設種種因緣。對因緣有迷惑的,便說是自然。都像虛空一樣,都是幻生幻滅的現象。所說的因緣,所說的自然,都是人們妄心計度的見識。

阿難,對那些從妄相所起處說的因緣,若明白了妄相本是虛無,則可知因緣亦歸於無所有。至於不說因緣而說自然的,同樣歸於無所有。因此,如來讓你明白,五陰的根源,都是妄想。

一堅固妄想

原文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白話解

譬如先因父母想有你,才有你的身體。意識的生滅也是一樣,如果你心不想,意識這個命便不會傳下來。前邊我說過,談說酸梅,口中便生涎水。心想登臨懸崖,腳心便有酸感。口中沒有酸梅,足下不是懸崖,如果不是你身體的妄覺,怎會有口中流水、腳心發酸之事?因此,應當知道,這稱為第一種堅固妄想。這就是色陰的根源。

二虛明妄想

原文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白話解

以前面的例子分析,當你登臨高處,心中感到危險時,會渾身酸軟,因受陰的作用,你的色身對當前的境界會產生順益違損的感受,這稱為第二種虛明妄想,這就是受陰的根源。

三融通妄想

原文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白話解

你心中思念的、考慮的事情,並不都是色身當前面臨的事物,而你的色身總會隨你的思慮發生變化。以前接觸過的色、聲、香、味、觸,都會隨念顯現。醒時心生幻想,睡著時見於夢境。你的想念搖動妄情,這稱為第三種融通妄想,這就是想陰的根源。

四幽隱妄想

原文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發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白話解

身體的生理變化及因藏識與現識結合的活動,潛移密化,指甲慢慢生長,氣血時刻運行。容顏,慢慢變皺,新陳代謝,你卻無感覺。阿難,若不是你自己的事,你的身體怎麼會有變化?若一定是真實的事,為什麼你無感覺?這稱為第四種幽隱妄想,這是行陰的根源。

五顛倒細微精想

原文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妄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1,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注】

1罔象虛無似無說是網,似有說是象。藏識種子變現的幻相,虛無縹緲,所以說是罔象虛無。

白話解

又當你處在湛然寂靜之時,如果你是真的常寂滅,應當沒有任何見聞覺知,不容許出現任何因虛妄習氣而顯現的情景。但是,很多年前見到的一件不尋常的事物,你早就不想它了,已對此不存在任何妄想了。它卻忽然在你的心境中跳出來,而且還記憶得清清楚楚。這是過去薰習而成的潛藏心底的藏識種子在起作用,你怎麼理解?

阿難,應當知道,這個湛然寂靜是不真實的。譬如急流水,看水面很恬靜,不見下面的急流,不是水下沒有急流。這不是想陰所生,怎麼會有這種虛妄習氣?這與六根互相開合不同,這種妄想沒有消滅之時。這是微細虛妄習氣在你的見聞覺知出現的罔象虛無妄想。這稱為第五種顛倒細微精想,這就是識陰的根源。

六五陰界限

原文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1。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妄,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2。理則頓悟3,乘悟並銷。事非頓除4,因次第盡。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吳興曰:所指前說,亦有漸頓二義,巾體是一,以喻真性,悟則成頓也。巾結有異,以喻妄想,除則成漸也。原夫天巾由次第而結,亦次第而解,所譬六根及以五陰,生之與滅,一往相類,再研有殊。何者?以六根義橫,五陰義豎故。且如六根迷真起妄,因妄成根必無先眼次耳等異,至於返妄歸真亦無從粗至細之理,豈非義橫耶?前以解結次第為喻者,但取六根差別,及選圓通,謂之次第也。並明五陰亦迷真起妄,既雲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豈非義豎耶?若以解結喻之,則兩番次第,宛有倫緒,當知前文舉喻不可以喻難法,此中引例,不可以根難陰。適時之說,須曉大綱。)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注】

1因界淺深即五陰的界限淺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名詞概念,都要規定一個定義,這個定義,是為了研究、探討、交流的方便,人為地定下來的。在自然科學範疇,在局部的小範圍內的問題容易定出嚴格的定義,在巨觀的及微觀的問題上,便很難給出準確的定義了。在社會科學範疇,自古以來,人們認識問題,都是以我為主,東家與西家,南國與北國,概念難以統一,各說各的理,各劃各的定義。特別是在探討人的認識問題上,要對一個名詞概念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定出能令眾人公認的的定義,是十分困難的事,或者可以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我」研究「我」,以「我的認識」研究「我的認識」,誰是主?誰是客?我是主嗎?我是客嗎?究竟我是誰?這已經是一個很痲煩的問題了。不過,為了研究、探討、交流的方便,名詞概念的界,還是要劃的,即使是很模糊,有界總比沒有界好。若不然,人們都將不知所從。但是,必須明白,這些界都是方便施設,事實上並沒有一條真正存在的界線。五陰界限怎麼劃?看清眼前的色相是虛妄的,消色歸空,便說是色陰盡。六根接觸六塵,便是受,六根離塵,便是不受,便說是受陰盡。對眼前的幻相,不記掛在心上,把他忘掉,便說是想陰盡。妄想相續便是生;妄想不相續,便是滅;離了分段生滅,再不起粗重煩惱,便說是行陰盡。前四陰都盡了,眼前清澈湛然,細微精想也滅了,便說是識陰盡。要注意,說諸陰盡,都是「說」的,都是方便施設。至於這些界限,這些標準,誰做到了什麼程度,可打多少分,五十分?一百分?只有各人自己去評判了。你自己打的分,算不算數,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2生因識有,滅從色除如果第六識意識不起作用,識陰已盡,一切妄想不生,十方十二類眾生都無生之理。心中一切眾生都從識陰流出,所以說生因識有。先要離色陰,才能離受、離想、離行、離妄識。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則一切妄識都不生,便說妄識滅了,所以說滅從色除。

3理則頓悟量變的積累會產生質的飛躍,忽然眼前一亮,心中豁然開朗,這就是一次頓悟。

4事非頓除要滅除各種煩惱事,不是朝夕功夫,而是長期刻苦磨練的事情。這是量的變化與積累的過程。

白話解

阿難,色受想行識這五陰,都是從五種妄想而成。你現在想知道這五陰的界限深淺,聽我跟你說。色與空,是色陰的邊際,觸及離,是受陰的邊際,記與忘,是想陰的邊際,生與滅,是行陰的邊際。前四陰是否湛然,是識陰的邊際。

這裡說的五種陰,互相重疊而生。所以生,是因識而有。所以滅,是從色而除。理則是頓悟的,一念悟時,五陰齊消了。事則不是頓除的,要做到煩惱止息,只能因次第而除一步步達到徹底止息。

我已用巾結同你作過比喻,同你分析過六解一亡的道理,還有什麼不明白,要再來詢問呢?你應將這五陰妄想的根源,想通想透,對將來末法之中修行的眾生傳示明白,讓眾生識其虛妄,厭離妄根,不戀三界,發心趣向大涅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