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
(卷第一)
守培法師著
楞嚴經妙心疏自序
釋迦如來。應化世間。不為別事。為欲令眾生識得自己本來面目而已。我等眾生。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遺真。將奴作郎。妄起貪嗔。自招罪業。如蠶作繭。自縛自纏。無解脫時。愚者安愚。不求解脫。智者求解。不得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今之科學哲學。研究萬物之本原曰。唯心唯物。曰一元。二元。無有是處。吾佛教中。言萬物之本原。言之爛矣。但則。欲買無處買。欲賣無人要。良可慨耶。首楞嚴經。顯密圓通。頓漸俱備。印度國王。秘為至寶。禁止外傳。我國古德。謂之教網宏綱。禪門要關。余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燈。照本來面目之寶鏡也。為本經詳明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乃至人之五陰身。如何組織而成。人身之六根性。如何分別而有。如是種種奇談。要聞。非佛不能說。他教無所聞。諸經雖說。略而不詳。非若此經詳細分明譬喻而解說也。以此經對於世界眾生根本問題。有切體之關係故。古今諸大德沙門居士。鹹喜研究。由唐迄今。注釋此經者。其人數百。其書數千。廣說略說。總說別說。節要說。談玄說。橫說豎說。順說逆說。無說不有。無微不至。更有何義而復著此疏耶。大藏之中。未疏之經。多且眾矣。不疏他而獨疏此。使繁者益繁。而缺者任缺。智者用心。宜如此乎。然乎此經之疏多矣。但已闡之經義固多。未闡之經義亦不少。嘗聞一字之義。海墨書而不能盡。況此十卷靈文。豈可疏盡乎。諸疏中非特闡揚經之微義不能盡。而經之大義亦未能盡。又不獨大義未能盡。而謬解經義者有之。疑而不能決者亦有之。經雲。阿難見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是為阿難請問三大問題。如來答覆此三。而成此經。楞嚴十卷。不外此三問題明矣。從何至何為答妙奢摩他。從何至何為答三摩。從何至何為答禪那。如是大義。是經之綱要。首當發明。從阿難請示起。至第四卷尚留觀聽止。此中佛答阿難最初方便。妙奢摩他之問。發明九法界虛幻不實之理。此即理經也。從阿難請賜華屋之門起。至第九卷即魔王說止。此中佛答阿難三摩之問。發明十法界造因感果之事。此即行經也。從罷座再來起。至第十卷不戀三界止。此中佛答阿難禪那之問。發明破五陰之魔境。此即證經也。以上理。行。證。三經中。各有主要。理經妙奢摩他為主。其中雖說三摩禪那。乃奢摩他中所具之三摩禪那也。行經中以三摩為主。其中雖說奢摩禪那。乃三摩中所具之奢摩禪那也。證經中以禪那為主。其中雖說奢摩他三摩。乃禪那中所具之奢摩他三摩也。如是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三即一。一即三。其中主賓。非明眼者不能分別。如是經義。求於諸注。渺有發明者。以是余謂經之大義。猶未顯盡也。阿難七求心處。諸注謬為如來七處征心。十二類生與十類生。乃生起與還滅之不同也。非有色。非無色。為眾生之真元。從此起妄。即生非有想。非無想。由有妄想。而有卵胎濕化。由卵胎濕化。而有有色。無色。有想。無想。故有十二類生也。眾生還滅。非有色。非無色不起妄。即無非有想。非無想。想無故。卵胎濕化亦無。胎卵濕化無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亦無。非有色非無色。離妄歸真。名為成佛。是故還滅。只有十類生也。諸注不解此義。謬除無色無想。而成十類也。經雲。流變三迭。一十百千。六根功德。各有一千二百。諸注不解流變之義。所解皆謬也。經雲。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此解等覺所居之地位也。諸注謬為如來出涅槃。菩薩入涅槃。出入相交。名為等覺。如來不動道場。周遍十方。有何出入耶。如來出涅槃。與菩薩斷惑證真。有何關係乎。經雲。重重單復十二位。方盡妙覺。此釋妙覺義也。諸注不解單十。復十。二位之義。謬為單複合成十二種位次。經雲。上歷六十聖位。經中只有五十五位。諸注不明六十之義。謬以非位為位。湊成六十之數。如是等謬。諸注皆然。以是余謂謬解經義者有之。三漸次增進。有時以他為聖位。有時以他為非聖位。究竟是位非位。諸注不能決定。五十五位菩提路。考其修行位次。實有五十七位。諸注加減。疑惑不定。等覺妙覺。有時以為位次。有時以為非位次。究竟是位非位。諸注不能決定。諸大乘經。凡言菩薩修證位次。皆以十地為盡位。別說等覺妙覺。略露重修。義不明顯。是以學教者。對於等妙二覺。含含糊糊。不能切實明了。天台智者大師說。十地後有等覺。等覺後有妙覺。菩薩地盡於妙覺。賢首教亦學此說。後來學者。皆依此說。而忽略諸經。本經對於等妙二覺。有分明指示。曰。覺際入交。名為等覺。重重單復十二位。方盡妙覺。義是從乾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向。暖。頂。忍。世第一。十地。此單十位之果地覺。名為等覺。復由金剛乾慧。金剛十信。乃至金剛十地。此復十位之果地覺。名曰妙覺。是故經雲。重重單十復十二種位次盡。名為妙覺。瓔珞經雲。等覺報修凡夫事。亦言等覺重修凡夫所修之聖位也。仁王經雲。等覺以前伏煩惱。等覺後。以金剛智。方能斷煩惱。皆同此經等覺復修前位義也。諸家註疏。明知此經文義。不合台賢教義。而依台賢教義。強釋此經。以致百病叢生。余疏此經。不但欲糾正此經文義。亦欲糾正佛教全體教義也。如是等經文。諸註疏者。不得真像。亂起猜疑。聚訟紛紛。莫衷一是。此余所謂疑而不決者亦有之也。又法相宗學者。以此經文義多反彼宗。而謗此經是偽造。其實法相宗。不但反對此經。乃反對全體佛教也。以佛說一切法皆空。彼說一切法皆有故。有相法。是生死的根源。為佛法之大障礙。我佛出世。專為破此。今之佛徒。提倡法相。毀謗楞嚴。實即是提倡邪宗。毀謗正法。衲子不識邪正。以正作邪。以邪為正。而望佛教興盛。嗚呼悲哉。或問。佛教一切法空。不立一法。我觀一切經文。以及一切註疏。皆是名相。何言佛教反法相耶。答。佛經常說。佛法離一切相。離文字相。離言說相。此即表示佛法之真實相也。今人即以經文為佛法。而不知經文是佛法之註解。非佛法也。經文與佛法相差甚遠。而經之疏。則於佛法又遠之遠矣。佛說經文。表示佛法。猶如標月指。今人以經文為佛法。豈但不識佛法。亦復不識名相。猶如執指為月。豈但不識月。亦復不識指。自已執指迷月。而復毀舍指認月者。余於此者。安忍緘默而無言乎。經文既非佛法。然則。古人為何而解經文遠離佛法耶。爰上根利智者。終日行藏。語默動靜。無非佛法。不須經文解說。自然與佛法不相違背。若中根之士。不能親見佛法。必須經文說明。從經文而悟明佛法。若下根之人。非特不能親見佛法。亦復不能領會經文。於是古德曲垂方便。註解經文。俾下根者流。從註疏而會經文。從經文而悟明佛法。佛法以經文為門戶。經文以註疏為先導。則註疏於佛法不無小補焉。但註疏者。不了佛法。即不能解經文。是以註疏者。欲解經文。先須了知佛法。若畫竹者。胸有成竹。乃可畫竹。若胸無成竹。任筆成形。是竹非竹。自不能知。焉名為之畫竹者乎。至若未會經文。而強作註解者。此又不但不能闡明佛法。而反為經文作障礙。如畫竹者。不知竹是何物。濡筆塗鴉。示人曰竹。知者固不值一笑。而不知者即以彼為竹。轉以竹非為竹。迷人正見。莫勝於此。觀今之法相宗。多與此經相牴觸。然人不非法相。而獨非此經者。即不識真竹之類也。然法相雖非楞嚴。而楞嚴終不為所非。惟誤解楞嚴者。障礙楞嚴。又一人誤者。其障猶輕。一誤眾誤。其障至甚。是故余著此疏。以補前人之未備。而作後學之階梯。正為楞嚴除障礙。而顯佛法之真象。破世間之昏暗。見自己之本來也。若見真象者。吾疏亦非矣。此如佛說之經。如標月指。見佛法者必舍經文。若執經文為佛法者。猶如執指為月。讀者依疏而求經。見經者當舍疏。若執疏為經者。亦如執指迷月。殊違余願矣。夫余雖明諸疏之非。非欲廢棄諸疏也。如於長材指其寸朽。不以寸朽而棄長材。余之所得。亦從諸經中來也。古人開荒。余耕熟地。難易若此。不得謂余之智逾古人也。至余不疏他經者。以他經未生障礙。或已生障礙。未若此經之多故爾。此經疏於鎮江玉山超岸寺妙心精室。因以名妙心疏焉。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佛誕日沙門守培印光疏後序
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卷第一
鎮江玉山沙門守培疏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
將釋此經。大義分三。初解釋名題。二懸示綱要。三正解經文。今初。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此一經之名題也。名從體立。體由名彰。今欲顯楞嚴之理體。故先釋楞嚴之名題也。此經本有五名。譯者截取五名之要義。總成一名。以便稱也。所謂五名者。一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此名依體而立也。大佛頂。總喻一經之理體也。悉怛多般怛囉。咒名也。無上寶印。顯咒之功用也。十方如來。果人也。清淨海眼。顯果人之功用也。此十四字義。在從體起用。今將用攝歸於體故。但取大佛頂三字。而略去其餘也。二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此名依事而立也。阿難。性比丘尼。皆所度之人。今攝入諸菩薩中。得菩提心。即所證之道。今攝入首楞嚴中。入遍知海。是所明之理。今攝入大佛頂中。是故此名全略也。三亦名如來密因。修正了義。此名依解而立也。謂解如來之密因。而了修證之大義。依解起行。是一經之關要。故此名全取也。四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此名依咒而立也。大方廣。表理體之周遍也。今攝入大佛頂中。余皆攝入如來密因中。以顯攝密故。此名亦全略也。五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此名依證而立也。諸菩薩修行萬行。而證入首楞嚴之妙定。此是一經之結果。故取之。灌頂章句。亦密咒義。故略之。於此五名之中。要者取之。繁者略之。總其所取。共成今名。今名雖一。義實該五。原名雖五。義實同一。釋此一名。即釋彼五名也。釋此名題。義分二類。初別名。二通名。別名者。上十九字。別於諸經。故名別也。下經之一字。通於諸經。故名通也。
初釋別名又分二。初分釋。二合釋。分釋又分三。初釋大佛頂如來密因。二釋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三釋首楞嚴。初又二。初釋大佛頂。二釋如來密因。今初。
大佛頂。
大者。狀法之詞。佛是果中之人。頂乃最高之處。然一切法。莫不有頂。有在此為頂。在彼則不能為頂者。非其頂也。諸頂之中。以佛頂為最。華嚴九地菩薩。欲見佛頂。終不可得。故稱佛頂名無見頂。即無法能高過佛頂也。取此以為經名者。有義存焉。考檢古今解釋此大佛頂者。約有五釋。一約法釋。謂此法是大覺世尊最勝頂法也。二約事釋。謂由如來頂中化佛說咒。故名大佛頂也。三約理釋。謂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頂即解脫也。四直指法釋。謂大即眾生心。佛頂乃顯勝之義。五約喻釋。謂喻之佛頂。不滯於見相也。此五種釋法。初觀之。各有所得。細察之。有得有不得。且試言之。初約法釋曰。此法是大覺世尊最勝頂法。其義雖可。不切經文。有理無事。有實無權。攝義不盡故。二約事釋曰。佛頂化佛說咒。故名大佛頂。事實固然。有事無理。義亦未足。三約理釋。曰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頂即解脫。此系果上三德。無關修行。不唯義不相合。且又割裂句義。大佛頂。乃一名詞。非三名詞。縱許三字各立。而亦不合三德之義。如大字。本是狀法之詞。有名無實。何以合符法身德耶。佛是萬德具足之人。何以但合般若德耶。頂乃最上之義。何以合其解脫德耶。此解過於穿鑿。不合經文。而又割裂句義。不可依據。四約直指釋曰。大即眾生心。佛頂乃最勝之義。以大為眾生心。無有考據。五約喻釋曰。喻之以佛頂。不滯於見相也。此義甚然。以眾生不生不滅為本修因之心。實有而不可見。不可見而決定是有。正是佛頂義故。余於此五種解釋中。兼取事釋。正取喻釋。何以故。此經名題。含因行果三義。大佛頂因名也。佛頂化佛說咒。是本經重要之事實也。佛說此經。發明眾生本具之真心。為本修因。義如佛頂。雖有而不可見。雖不可見而確實是有。故喻之以大佛頂也。如是二釋。理事俱到。顯密皆圓。是故此經以大佛頂為名。正義如此。
二釋如來密因。
如來密因。
如來。是佛之德號也。依古釋有三義。初依金剛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此系法身如來也。二依轉法輪經雲。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系報身如來也。三依成實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系應身如來也。依本經明如來義。亦有三曰。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此法身如來也。又曰。明極即如來。此報身如來也。又曰。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此應身如來也。此如來乃該括三身而言也。密者。秘而不可見也。因者。果之對稱。能生義也。以此生因。不同世物之生因。可以相見。故曰密因。密因者。誰耶。即眾生本具之心。經雲。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此因能結如來之果故。非九法界之密因。乃如來之密因也。此句釋大佛頂。以大佛頂是因名。此系因名之實事也。問。密因雲者。為在眾生一邊言密耶。為始終皆密耶。答曰。此法究竟不可見。故名為密。若今不見而後見者。或愚不見而智見者。皆非真密也。古說。密因有三義。初曰妙密。始終皆見也。即諸佛常見自心故。余謂既曰常見。何以名密耶。若曰。眾生不見。故名之曰密者。然則。當雲眾生密因。何以雲如來密因耶。二曰微密。始雖不見。而終必見也。即菩薩因中不見。而果上能見故。義如物之初生。微細故不見。長大故見也。余謂此乃大小之關係。非顯密義也。三曰秘密。始終皆不見也。如凡小之人。始終皆不能見自心故。余謂此如杳然絕跡。亦非密義也。當知。所謂密者。如人有物。藏之於家。不使他人知得。是名為密。若他知自不知。此名為失。非密也。若自他皆知。此名為顯。非密也。若自他俱不知。此即無物。何密之有也。問。若此密因。始終皆不可見者。云何經中說。眾生有明心見性時也。答。明心見性之見。非尋常之見。諸佛見自性。即以不見為見故。須知自性非所見。性是能見故。若以自眼求見自性。雖萬劫千生。終無得見之理。假使見得。亦非真自性。自性非所見故。此義本經辨見文中詳明。此不多述。所謂見自性者。以眾生有所見故。不見自性。諸佛無所見故。名為見性。可知見是自性之障。遠離諸見。即名見性。所以古人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又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知見性之見。離諸妄見也。如是以自性作為物見者錯矣。是以欲見自性者。當除諸見。諸見若除。無見亦不存。此即名為見自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見。故名之曰密耳。言密因。有時可見者。不但有違自性。密義亦不成。近有痴人。聞彼說自性有時可見故。即千方百計求見自性。猶如水中捉月。徒勞可愍。乃至因此妄求而遭邪魔者。皆不了見性之義之所誤也。若智者求見自性。而不直接見自性。知自性不可見故。但了目前境界。了得境空。則自性不見而自見。亦不認昭昭靈靈以為自性。以有所認識者。皆不是故。必待大地無寸土時。方是自性現前時。若目前有一法存在。而雲見自性者。皆自欺欺人。成大妄語。此系修行之關要。學佛者不可不知也。
二釋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亦分二。初釋修證了義。二釋諸菩薩萬行。今初。
修證了義。
修者。整治身心。斷除無明煩惱。及諸習氣也。證者。親入其境。徹悟真如自性。及大涅槃也。心境各別。謂之迷失真如。心境融通。謂之證得真如。眾生妄起煩惱。迷失真如。是故如來有修證之教也。修有二義。一曰緣修。即以緣慮心而修也。如三賢菩薩。從初信自心。不生不滅。遠離妄想諸生滅法。以緣心去取。故名緣修。即緣境而修也。二曰真修。亦名性修。即以真心而修也。如十地菩薩。已見性故。從性起修。遠離外境故。無不生滅之可求。亦無生滅之可舍。無修而修。故名真修也。其所修。即伏斷無明煩惱。成就如來密因也。以此密因。眾生迷失已久。雖經發明。非修而不能成就故。證亦有二義。一曰偏證。即三賢菩薩斷枝末無明。證偏真之理也。二曰圓證。即十地菩薩斷根本無明。證究竟法身也。又說初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十地菩薩滿證法身。其所證之法身。亦即如來密因也。此密因在眾生望佛即名果。在諸佛望眾生即名因。其實因即果。果即是因。非果外有因。亦非因外有果。因果之實體。即眾生之自性。初修名因。修成名果。無二法也。了此密因之義而修而證者。即名修證了義。第一時說。捨生死。證涅槃。是不了義。第二時說。無生死。本來涅槃。亦是不了義。第三時說。無生死。本來涅槃。無自性性。是了義。不了此密因而修而證者。即名修證不了義。亦名為盲修瞎練。此句專明修證。故定此為行名也。
二釋諸菩薩萬行。
諸菩薩萬行。
諸者。眾也。菩薩。略梵語。具雲。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義謂雖已覺悟。未了緣情。故名覺有情。此單約當體釋也。又義。以菩提道。覺悟諸有情。故名覺有情。此單約利他釋也。又義。上求佛道曰覺。下化眾生曰有情。此兼自他而釋也。又翻大道心眾生。及大士。開示等。義亦同上。菩薩有初心。及三賢十地等之別。故曰諸菩薩。眾生從初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由乾慧至四加行盡。皆名為權修。從初地至十地盡。皆名為實行。其中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所積集之功行。實不可數計。故名之曰萬行。萬字舉最多數而言。非止萬而已也。又此行。非人天小乘之行。故曰諸菩薩萬行。行。謂施行六度之德行也。行。亦有二義。一曰正行。二曰助行。前五波羅密屬外境。是所修法。假彼之法。成我之功。故名助行。亦名行行。是所行故。第六波羅密屬內智。是能行前五波羅密之心。以前五行皆由此而行。故名正行。亦名慧行。以離前五。則有慧而無福故。若依本經而論。頓教以禪那。及反聞自性為正行。持戒。誦咒等。為助行。漸教以持戒為正行。亦以誦咒為助行。此句釋上修證了義。以諸菩薩之萬行。即了義之修證故。修證了義。依理而名也。諸菩薩萬行。依事而名也。理事雖異。同是行名也。
三釋首楞嚴。
首楞嚴。
此果名也。由諸菩薩萬行。而證入首楞嚴故。涅槃經釋首楞嚴雲。首楞者。一切事竟。嚴者。堅固。謂一切事竟而得堅固之理體。曰首楞嚴。所言一切事者。即本經所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眾生於一切事未曾竟。故有生滅去來。成住壞空等。種種不堅固之相。諸佛已了四科七大等事。非因緣。非不因緣。非自然。非不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畢竟無一事相可得。而常住堅固之地。是為入首楞嚴三昧。亦名住常寂光土。又即本經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義也。是故余謂。首楞嚴。是果名也。或以首楞嚴連屬上文。作修行解。彼不知修行是遷流變化。正是不堅固之相。任爾修至金剛心後。亦不得名為一切事竟堅固。竟。即不行故。如是以首楞嚴作修行事解。則有與名義相違過。是故將首楞嚴另作一句。不同他釋曰。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也。又此經程次。先明理。次明行。後明果。若將首楞嚴連上作一句讀。則此名題。有理有行。而無效果。則名題與文義不相符。豈不又成一大謬點乎。經題義該全經故。不可無果名也。以上分釋別名竟。
二合釋。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總上因行果三。合成此經之別名。此別名中。含攝兩重因行果。即顯教因行果。與密教因行果也。顯教又分頓漸二教。此經顯(經文)密(咒)圓融故。名題亦具顯密二義也。所言密教因行果者。大佛頂。密因名也。修證了義。密行名也。首楞嚴。密果名也。顯教因行果者。如來密因。顯因名也。諸菩薩萬行。顯行名也。首楞嚴。顯果名也。顯密同一首楞嚴果者。顯密雖殊。證果不異。殊途同歸也。又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若將經文合此名題。從阿難見佛起。至第四卷尚留觀聽止。此中專談如來因地之心理。故名如來密因也。從第四卷阿難請入華屋起。至第七卷所作如願止。此中專談修行法門。故名諸菩薩萬行也。從第七卷阿難請示行位起。至第九卷即魔王說止。此中專談證果之位次。及邪行之妄果。故名首楞嚴。此漸教之首楞嚴果也。從第九卷如來將罷法座起。至第十卷不戀三界止。此中專談禪那中魔事。直指人心。不假方便。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此即頓教之果也。頓教因該果海。果徹因原。發心究竟二不別。果中含攝因行故。但言頓教果。不另言頓教因行也。亦因不落因果及諸位次。故名頓教也。至於密教之因行果。大佛頂是密因。能化佛說咒故。化佛說神咒是密行。持誦此咒。能斷一切惑障故。咒後表示咒功。即密果。能得一切善果故。咒之道理。及功用。不可思議。故名密也。經文道理及功用。皆可解說。故名顯也。總而言之。顯密皆不外斷惑證真。原無顯密之可分別也。此名義該全經。全經不外此名。名為大綱。經為細目。名實相符。了得名義。亦可了其經義矣。然名雖有因行果之別。其實即一眾生本具自心而已。以初明此心故曰因。趣向此心故曰行。證入此心故曰果。如是可知名雖三。而體實一。大佛頂。是成因也。修證了義。是壞因也。首楞嚴。是空因也。又如來密因。預行也。諸菩薩萬行。正行也。首楞嚴。已行也。又大佛頂。始生果也。修證了義。分成果也。首楞嚴。究竟果也。又大佛頂。般若德也。以能化佛說法即佛母故。修證了義。解脫德也。以能斷除諸障礙故。首楞嚴。法身德也。以為因行之體故。又如來密因。相大也。以能具足性功德故。諸菩薩萬行。用大也。以能出生世出世間善因果故。首楞嚴。體大也。以能一切法真如平等無增減故。名三體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亦一亦三。非三非一。三一圓融。不可思議。斯為大佛頂首楞嚴經之別名也。以上略釋名題竟。
二釋通名。
經。
梵語修多羅。正翻線。謂能貫攝諸法故。又翻契經。謂能契理契機故。以線不尊重故。舍而不用。遂依此土聖人之言。名之曰經也。古解經義。有五種揀別。一曰法本。二曰微發。三曰湧泉。四曰繩墨。五曰結鬘。然經義在貫攝。言教有結鬘一義已可了矣。以世間亦有典籍如經之結鬘者。但不如經指歸正道。故加繩墨以揀別之。繩墨。即規正人心義也。世間亦有規正人心之言論。似經繩墨者。但義理不能深入。不如經之義理無窮。故更加湧泉以揀別之。湧泉。即出生無窮義也。世間亦有義理幽邃深遠似經者。但不如經之深入微細。故復加微發以揀別之。然世間亦有深入精微之言論似佛經者。但不如經之能究竟法本。故又加法本以揀別之也。然經名雖貴。猶是總稱。必具足此五義者。方名佛經也。天台教於此五法。各以教行理三配合之。未免過於繁瑣。而反失五法之原義也。又有曆法明經之說。謂經之一法。不但以色塵名。六塵皆可名經也。然此思想雖深。無乃反失經之正義也。如本經別題。即所詮之教行理。通題。即能詮之文字。今講經字。不應再涉及教行理。以教行理應在別題中講。不應在通題中講故。通題中講教行理。即混亂通別故。如能貫攝者經也。所貫攝者理也。經與理。如花與線。能貫攝者名線。所貫攝者名花。花線既分。不得以花作線。亦不得以線作花。即能詮經。與所詮理既分。不可以經作理。亦不可以理作經也。如彼曰。某佛以光明為佛事。即以光明為經。某佛以香飯為佛事。即以食味為經。吾佛以音聲為佛事。以音聲為經。今不以音聲為經。而以代表音聲之文字為經。此文字不但代表音聲。色香味觸等塵無不代表也。文字為六塵之總代表。已明文字之經。更不得於文字經外再有曆法明經矣。須知解事與解理不同。解理愈深愈妙。解事有一定的標準。若有太過不及。皆失其標準也。如此經之一字。實是指文字而言。離開文字更言經。豈不反失其經之真相乎。以上略釋名題竟。
二懸示綱要。大義分九。初能說教主。二說經時間。三所說教體。四所被根機。五說教宗旨。六修行妙用。七乘分大小。八教判頓漸。九東流歷程。今初。
古雲。經通五人共說。謂佛說。弟子說。化人說。天說。仙說。佛說又有三。謂法身佛說。報身佛說。應身佛說。此經總名曰佛說。未知法身佛說耶。報身佛說耶。應身佛說耶。或三身共說耶。或三身外更兼誰說耶。如此問題。更請說之。嘗聞。法身無相。不說諸法。說法者。唯報應二身。又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當知。三身佛。各有能說不能說。若全不說法。何以名佛。若一佛能說諸法。何須分別三身也。如報身說真不說假。應身說假不說真。法身真假俱不說。即以不說為說。是故三身各有能說不能說也。所謂報身真說者。報身以身說法。不同應身以口說。如經雲。法法頭頭皆演妙音者是也。又如佛放光現瑞。顯示妙法者。皆報身說也。報身即智身。即佛之智慧光明故。法身以不說為說者。法身以心說。金剛經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此法唯許意會。不可言傳。此身常說。無不說時。應身說法者。如世人以言語而演說妙法也。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故。應佛不說真法也。報身不用言說故。不說假法也。法身不用言說。亦不用身說。故不說真假也。考此經中第六卷。觀音圓通後。佛從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此林木池沼演法。即報身佛說也。情與無情。皆是如來法身所現之相故。五體同放寶光。以及余處放光演法者。皆報身佛說也。其餘經文。皆應身佛說。當知應身。即法報身之代表。如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若非應身代表。世人那知如此也。頂光化佛說咒。此化人說也。二十五圓通。及文殊選圓。阿難富樓那等說。皆弟子說也。如是此經。是三佛共說。於五人說中。具佛說。化人說。弟子說。缺仙說天說。有謂摩登伽女。用先梵天咒。亦可說具仙說天說。但彼咒不載此經。故不可說有仙說天說也。
二說經時間。
吾佛成道已後。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所說經法。義理有淺深。時間有先後。未知此經說於何時。考華嚴經雲。吾佛說法。大概有四種時間。所謂譬如日出。先照須彌等諸大高山。即說華嚴時也。次照黑山。即說阿含時也。次照高原。即說方等時也。然後普照大地。即說般若涅槃時也。如此四時。乃因眾生機感。自然而成四重程次。非因年月而分也。以上是一往而論。若普通而論對機說法。無有定時。如對菩薩說華嚴時。即對小乘說阿含時。如對小乘說阿含時。亦可對初心菩薩說方等。或說般若。如此四時。各通前後。所言華嚴通後者。華嚴雲。如來常放無礙智慧光明照諸菩薩。乃至窮未來際。亦無間斷故。阿含通後者。從鹿野苑。至涅槃城。無時不說小乘經故。方等通前後者。華嚴涅槃皆歸方等攝故。般若通前者。經雲。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般若故。言此四時。雖無一定之年月。而四時決定是有。考證此經。當在第三照高原時。即方等時。方等是大乘初門。阿難問佛。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斯知此經是大乘初門也。若依年限考此經。當說在如來成道後三十二年。以因緣經雲。如來與波斯匿王同年生。波斯匿王。年當六十有二。吾佛亦六十二歲時說此經。依如來三十成道而論。故知此經說在成道後三十二年也。此說時部有異他教。辨如起信論懸義。此不複述。
三所說教體。
已明說法之時間。次明所說之教體。佛教無量。其體止二。一偏真。小乘教體也。二真如。大乘教體也。所謂體者。本質也。如世間人物。鹹以四大合成之身為體。世間器具。皆以物質為體。此皆借他為體。非自有之體也。所謂自體者。不假他成。本自如然。無名無相。不增不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不可心思。不可言議。方便名之曰真如。或名實相。即大乘之教體也。所以起信論雲。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故知真如是教之本質也。古雲。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實相。即真如之變名也。然真如既為一切法之總體。如是能說所說言語文字無不是教體。法法全真故。何須分別所說教體耶。但眾生迷真逐妄。若不假妄。不能顯真。若不顯真。不能知妄。是故隨順眾生。於無真妄中而分真妄也。今於此經假言說中而顯示真體者。其示有二。一在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後。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此從事修而得體也。亦即顯教之體也。二在罷座再來。說禪那中五十種陰魔後。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從理悟而得體也。亦顯密教之體也。然顯體之處雖二。其體則一。體若有二。即非真體故。義如二路還家。路雖有二。其家則一故。不同他教。謂成佛有高低。得體有淺深也。如本經雲。理雖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漸次盡。因斷惑有理事之別故。佛教有頓漸之分。若理若事。皆以惑盡為止。故證真無二。體無差別也。問二教之體。一曰成無上道。一曰歸無所得。一空一有。顯然不同。云何無差別耶。答。成無上道者。漸教之人。因中不了體義。由斷惑而證真。惑盡體成。故曰成無上道。歸無所得者。頓教之人。因中即了體義。任運斷惑。全妄即真。故曰歸無所得。所言有者。有其體。所言空者。空其境。境空體必露。體露境必空。言雖不同。義實無別也。若謂成佛有差別。則違佛說。佛佛道同。學者思之。問。有雲此經以三如來藏為教體。今何不然耶。答。如來藏性。是體之外相。非體之實質也。如阿難等。雖悟如來藏性。不可謂已得教體。何以故。阿難悟後。請入華屋之門。可證阿難只得體之外相。未得體之內容也。若謂見如來藏性。即名得體者。後來入華屋。成無上覺。反成贅文矣。須知悟如來藏性。如初見華屋。圓滿菩提。如入華屋見主人。又如來藏。由四科七大。一切生滅之相之所顯示。當知但凡藉他物而顯示者。絕非實體。體不可表示故。起信論雲。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心生滅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是故如來藏。非摩訶衍體。起信論以如來藏為相大。以真如為體大故。教體為學佛之目標。必須認清。若稍有錯訛。即違佛教。落於邪道矣。若人了知教體。然後聽聞。乃至受持讀誦。句句體會真如。不落語言文字之相。則功德不可思議。是故凡講佛教。皆應先明教體。否則。聽者無目標。雖講佛教。等與世間講語言文字。
四所被根機。
教從機興。既有能詮之教。必有所被之機。不知此教被何等根機耶。華嚴經雲。如來智慧鑒機說法。有四種階級。譬如日出。初照高山。此被宿世根熟菩薩機也。次照黑山。此被二乘機也。次照高原。此被決定善根眾生機也。然後普照大地。此被將來發心一切眾生及邪定等機也。此經於此四種機中。合第三決定善根眾生。以阿難等雖得小果。已決定發大心故。阿難非根熟菩薩。故非第一種機。又非未發心及邪定等。故非第四種機也。
五說教宗旨。
已聞所說之教體。及所被之機宜。未知說此經者。是何宗旨。次當發明。宗猶主也。即作事者之主意也。凡立一法作一事。乃至一言一行。無不先有主動之意。若無主意。決不能發現事相。如射箭也。必先有中的之主意。若無中的之主意。決無射箭之事。故其未射箭之前。所具中的之心。即名為之宗旨。亦名為之主意。宗旨雖不可見。察其所事之始末。而宗旨自現矣。考察此經之宗旨。由阿難自淫室歸來。急求吾佛開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可見阿難請佛之宗旨。在得成菩提。得成菩提之發原。在誤墮淫室。原始要終。而定此經之宗旨。在空不空如來藏。眾生由認假迷真而墮苦海。欲救眾生出苦。必須破妄顯真。本經會一切法歸如來藏。是說此經之宗旨也。依此修行。能證無上之果。是故宗旨即因地心也。若分而言之。在理解。則以止諸惡莫作為宗旨。在修行。則以觀眾善奉行為宗旨。在證果。則以止觀不二。歸無所得為宗旨。前以歸無所得為體。此復以為宗者。在因為宗。在果為體。體宗不二故。吾佛對阿難征心辨見四科七大。皆欲令阿難等離幻化相。成就理解之宗旨也。明五蘊之來原。六根之生起。解結選通。反聞聞性。皆欲令阿難等見真實性。成就修行之宗旨也。說三漸次。五十五位單復十二位等。皆欲令阿難成無上道。成就證果之宗旨也。以上乃依漸教論宗旨。若論頓教宗旨。則不如是。頓教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無佛無眾生法法皆空。若起一念。即乖自宗。真可謂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況雲立宗旨乎。此教直可以無所宗為宗。無所宗之宗。是佛教之真宗。以凡有所宗。皆落偏見故。如是可知顯教之宗。乃隨眾生情見而有。非吾佛之本懷也。近有言佛教非宗教。有言佛教是宗教。如此二說。皆未了佛教之真宗旨。何以故。佛教無所宗故。不應言佛教是宗教。佛教以無宗為宗故。不應言佛教非宗教。若言佛教是宗教者。則與外道等。若言佛教非宗教者。無宗即無主。無主則如無舵之舟。隨流而流。無有定旨。佛教豈是此乎。
六修行妙用。
已知此經是攝一切法。歸如來藏為宗旨。猶不知此經有何妙用。能成就此宗旨。此當明之。用謂力用。即能成就其宗旨之事功之力也。如武人射的。則以矢為用。如匠人成器。則以斧鑿為用。若有宗旨而無功用。則成虛願矣。論此經之力用。有正有兼。正者。即文殊所選耳根圓通。所謂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者是也。兼者。即持戒誦咒等是也。此依漸教而論功用也。若論頓教之用。則有異於此。頓教功用者。離諸功用。以無功用為真功用也。若方便名之。即深妙禪定。經雲。理雖頓悟。乘悟並消。又雲。何假劬勞肯綮修證。此皆顯頓教無功用之真功用也。總而言之。破妄顯真。修因證果。是本經之功用也。有謂此經以離愛得脫為功用。當知。此非功用。乃功用之結果也。如阿難離愛得脫。乃仗如來神咒之功能也。若無神咒之功用。阿難不能離愛得脫。是故余謂離愛得脫非功用。乃功用之結果也。若謂此經有離愛。即以離愛為用者。亦不然。何以故。以上明體論宗。皆超極地。離愛得脫。乃人間小事。如此功用。何能相應體宗歟。而且阿難離愛得脫。事在經前。得脫已後。方聞經法。如是離愛得脫。乃啟經之因緣。非經之功用明矣。此經當時能令阿難獲法身。性比丘尼證四果。迨至後來。能令無量無數眾生成就無上菩提。皆此經之功用也。若專指阿難離愛得脫為此經之功用。未免小視此經甚矣。
七乘分大小。
佛教有大小二乘。未知此經屬於何乘。次當揀別。佛教所以分大小乘者。以眾生根機有大小不同。如來隨機設教。故教亦有大小也。所謂小乘教者。以眾生善根不深。智慧不大故。佛對彼說半教。即但說人空。不說法空也。又名偏教。即說三界苦空無常無我。偏於空邊也。以說法不圓故。名小乘也。大乘教者。以眾生善根具足。智慧宏深故。佛對彼說滿教。即空與不空俱遣也。又名圓教。即人法雙亡。不落二邊。圓融中道也。以說法圓滿故。名大乘也。若論此經。則屬大乘。不屬小乘。何以故。經雲。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人法俱空。故屬大乘也。此大乘中。又有二義。一方等大乘。如先人空。後法空。即由小乘轉入大乘也。所以方等會上。多彈偏斥小。回小向大義也。二般若最上乘。人法雙亡。不分前後。此教之人。不由小而大。始發心即大故。般若經雲。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又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雲。眾生本來寂滅。更無滅可滅。此皆雙遣二邊義也。此經於此兩種大乘兼有之。但正屬方等。兼屬般若最上乘。亦即顯密雙彰也。問。經中言阿難。性比丘尼。皆證小果。及二十五圓通。多有小乘法。何專屬大乘。不兼小乘耶。答。二十五圓通中雖說有小乘法門。此經不取故。不得謂此經兼屬小乘也。阿難等證果雖小。發心是大。不得以中途作結論。如行路者以目的地為標準。不可以中途小憩為定論也。又如人從遠地歸家。中途兼顧親眷。小休小息。然後至家。此可雲到家兼到某處。若直至其家。中途雖經過親眷之處。不休不息。何得雲兼到某處耶。又若雲。經中談及小乘。即兼屬小乘。若經中談及三途魔外等法。此經即兼屬三途魔外。豈非大笑話乎。又如是兼帶雜亂之法。何能獨名大佛頂經乎。如是須知。佛經大乘。決定是大乘。小乘決定是小乘。無兼帶理也。
八教判頓漸。
佛教有大小二乘。大小乘中復分頓漸二教。未知此經於大乘中是頓是漸。次當判之。佛乘中又分頓漸教者。此亦隨機而立。如大乘中有佛乘。(或雲最上乘)。菩薩乘。小乘中有聲聞乘。緣覺乘。吾佛隨機設教。即對佛機說大乘頓教。對菩薩機說大乘漸教。對緣覺說小乘頓教。對聲聞說小乘漸教。或雲眾生機本同。因學教而別。非也。然則。對機說教。應病下藥之說。應改為應藥生病。對教生機。豈不謬之甚乎。然則。眾生同一生性。云何而有漸頓之差別耶。經雲。從無始來。一念不覺而妄動。動是生之因。以動即有妄境界發現故。心境對緣。妄起分別。或執能緣之心為我。或執所緣之法為我所。重能輕所者為頓根性。重所輕能者為漸根性。頓漸之別。由生性不同。非本性不同也。頓漸修行雖異。歸元無二。故本經兼大乘頓漸二教。五十五位菩提路。大乘漸教也。五陰魔盡。頓超十地。大乘頓教也。又經雲。理雖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又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何假劬勞肯綮修證。皆頓教義也。
九東來歷程。四。初譯經人。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本經原出印度。為彼國之秘寶。禁止外傳。譯師欲利此土眾人。冒禁特來。按譯經圖記載。此經譯於唐朝。則天罷政。中宗嗣位。神龍元年。故曰唐。此表東來之時間也。中天竺。國名也。此雲月邦。此國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南廣北狹。形如半月。又雲。此國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故曰月邦。地當贍部之中。周九萬餘里。分東西南北中。皆名天竺。即今之印度。此表譯師之生處也。沙門者。釋子之通稱。此翻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此表譯師之德行也。般剌密諦。翻極量。或雲到彼岸。謂自行化他。皆極盡其量。不留餘地。是為譯師之德號也。譯謂翻易。翻天竺之梵語。為中夏之華言也。此經未來。盛名先至。智者大師。欲見此經。向西禮拜十八年。竟未滿願。或謂譯師。因國禁故。以密絹細書此經。藏於膊中而來。譯書不載。理想亦不能。蓋好奇者謠言。而顯異也。其不知因異而疑。反為此經之障。欲高而反墮矣。
二譯語人。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此雲苑。阿輸迦王之苑囿也。地在北天竺境內。彌伽釋迦。此雲能降伏。謂能降伏煩惱諸魔怨也。譯語者。即是翻音。西竺言語文字。皆異此土。譯經者。先翻字。即以此土之文字。詮西竺之梵音。等如咒語。然後須通兩國言語者。再譯梵音為華言。是為譯語。即考訂言語。裁成章句。此顯譯經者。但通華文。不通華言。故另有譯語人也。
三證譯人。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羅浮山。在廣東。增城縣。瑰奇靈秀。粵中之名山也。迪師循州人。因住羅浮山南樓寺。故連帶稱之。名懷迪者。迪者啟也。謂懷正法。啟迪後人也。證譯者。謂於字音二者之中。參詳校正。以前二師。皆外國籍。雖通中國文言。難免無訛。迪師地近南海。常與梵師接見。久習經論。備諳梵音。故於譯場中充任此任也。
此經譯於廣州制止寺。彼時南北交通不便。又非奉詔之譯。傳聞不一。記譯之書。有載有不載。加之天台教益以神秘之語。以致後人疑此經來歷不明。誤為偽造者。蓋由此也。
四筆授人。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菩薩戒。即優婆塞戒經六重二十八輕戒也。又可說。是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此戒匪但出家人受。人人皆得受之。梵網經雲。國王百官受位之時。應先受菩薩戒。以戒有一切鬼神救護故。房相遵從佛教。故受菩薩戒也。以佛為師。故曰弟子。正議。官名也。史稱正諫。謂以正言進諫於王也。大夫者。謂此官能大正風化。扶樹人材。進賢退不肖。有維持世道之任。即人中大人義也。中書。與門下。二俱內省。即左右相府也。中書省。多掌王言。門下省。多出政事。融職兼二省。故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書經雲。平章百姓。平者均也。章者顯也。謂平均國政。章顯法度等事也。融筆授此經時。已罷免此職。故曰前政議大夫云云也。清河。地名。融相之生處也。融相謫高州。適逢此事。此經得房相之筆。成就最勝莊嚴。以致世人稱讚經文。勝過諸經。此甚深功德。難遭難遇。余謂房相被謫之不幸。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三正釋經文。將釋此經。大科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序又二。初通序。二別序。通序又二。初標說法時處。二引大眾同聞。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
所謂序分者。序述此經發起之因緣也。通序者。與諸經相通。不獨此經而然也。古人講經。隨文釋義。不分科判。自晉道安法師。始分三科。始則鹹謂割裂經文。後有清光十地論來此。亦有序正流通三分。人始信之。而復贊曰。彌天高判。雅合清光。由此凡講經者。皆遵行之。又此通序。亦名經後序。佛臨涅槃而說此故。佛將入滅時。阿難悲哀。阿那律陀尊者。令阿難問佛四事。一問佛滅後。以何為師。佛曰。以波那提木叉為師。二問佛滅後以何為住。佛曰。依四念處住。三問佛滅後。惡行比丘。如何調伏。佛曰。默而擯之。四問一切經首安何言句。以別外道。佛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眾雲。是故阿難集結經藏。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故名此為通序也。又名證信序。凡經首有如是我聞。即知是佛經。否則即非佛經故。古德判此通序。名為六種成就。如是二字允可之義。即信成就也。又是指法之詞。指全經而言也。古將如是二字。分開解釋。有種種解法不同。餘思如是二字。實是指法之詞。代表全經。若將二字分釋。未免穿鑿過當。反失正義。故不取也。我聞。即聞成就也。我是阿難自稱。謂如是之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也。我是主宰之義。小聖無我。無我之我。是為小聖之我。亦即法我也。一時。時成就也。時乃不相應法。與色與心。皆不相應故。佛教以明心為主要。不重時事。故不立年月也。此以師資會合。說聽始終。名曰一時。佛者。主成就也。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能覺諸法之本元故。即本師釋迦牟尼。娑婆教主也。佛所以稱覺者。有三義。一自覺。揀凡夫迷而不自覺也。我等凡夫。自以為能知能覺。若問其人物宇宙之本源。則茫然不知。故曰不覺也。二覺他。揀小乘雖能自覺。不能覺他也。小乘雖覺三界如幻。五陰無我。不了眾生同一體性。故曰。不覺他也。三覺滿。揀菩薩覺他不滿也。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不能周遍法界。窮盡有情。故曰。覺不滿也。惟佛三覺圓滿。遠離長夜。如夢已惺。故曰覺者。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處成就也。在者住也。佛住室羅筏城。此依應身而言。以法身周遍法界。無住無不住故。室羅筏。舊雲舍衛。華言豐德。謂五欲。聖賢。解脫。財寶。四德豐盛故。又名聞物。以國內人財貨物之盛。遠聞他國故。只桓精舍者。即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只陀園。建精嚴之舍。請佛說法。感只陀太子施桓。桓即園內林木也。精舍。即孤獨長者所建築之堂宇也。梵語只陀。此雲戰勝。波斯匿王之太子也。須達多長者。布金買園。事出涅槃經。此不重錄。
二引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緣覺眾。三菩薩眾。初又三。初標數。二嘆德。三列名。今初。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前文已明五種成就。此下明眾成就也。與者共也。與佛共住只桓精舍者。有諸大眾。大者讚美之詞。比丘。是梵語。此翻有三義。一雲乞士。外乞食以資身。內乞法以資心也。二雲破惡。破三界見思諸煩惱也。三曰怖魔。比丘受具時。白四羯磨盡。地行那剎唱善。空行那剎轉唱。聲聞魔宮。魔樂生死。聞世人受佛戒。展轉化他。了脫生死。出離三界。魔子減少。故生恐怖也。多人為眾。梵語僧伽。此雲和合眾。謂事理和合。無分彼此也。若但身口和合。未足以名僧眾也。千二百五十人。略標僧眾之大數也。有雲。佛成道後。初度陳如等五人。次度耶舍等五十人。次度優樓頻螺迦葉及弟子等五百人。次度伽耶迦葉及弟子等三百人。又度那提迦葉及弟子等二百人。復度身子等一百人。又度目連等一百人。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零從躉。故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者皆也。謂此諸人皆在其會也。以此諸人常隨於佛故。又名常隨眾。余謂千二百五十人。乃舉大數而言。不必專指三迦葉等千二百五十人。如大迦葉。阿難。難陀等。皆不在千二百五十數內。若此千二百五十人專指三迦葉等而言。則大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皆不應與其會。若與其會。云何不在數耶。是故余謂千二百五十人。乃舉其大數而已。不必指定。
二嘆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梵語阿羅漢。此雲應供。因中為人天福田。果上應受人天供養。即乞士果也。又名殺賊。修四諦行。殺煩惱賊。即破惡果也。又名無生。證偏真涅槃。了分段生死。即怖魔果也。不受三界生死煩惱之所流轉。故名阿羅漢。羅漢而名大者。略具三義。一者多義。謂內典外籍無不博通故。二者勝義。以智慧超勝九十五種外道故。三者大義。謂天王大人皆敬仰故。此等大阿羅漢。皆不受三界因果流轉。故名無漏。我等凡夫。終日無明熏真如。變生成熟。造因感果。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生死無窮。故名有漏。羅漢之枝末無明已破。不取著外境。即不熏真如。以不造生死因故。生死果亦斷。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無漏也。古有人問禪師雲。如何是有漏。禪師曰。笊籬。又問如何是無漏。禪師曰木杓。此皆借物明心也。又漏有三義。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也。欲漏。即欲界見思煩惱也。有漏。即色無色界煩惱。因果不亡故名有。無明漏。即三界痴惑。此皆依小乘釋無漏也。阿羅漢之法身慧命。皆從佛法而生。故曰佛子。經所謂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住持者。謂此僧寶。住於世間。傳持佛法也。諸有者。謂三界九有。或雲二十五有。然三界中眾生不能忘我。故皆名有也。羅漢修八背舍。觀五陰空無我。不受後有。故曰善超諸有。以超有而不離有。不超而超。故名善超。若沉空滯寂之阿羅漢。不住持世間。傳持佛法。則不得名為善超矣。比丘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名為律儀戒。若於行住坐臥。身口七支。時時謹守不犯。名為成就威儀。威儀具。則鬼神欽仰。威儀不具。則世人譏嫌。欽仰是福之因。譏嫌是罪之本。威儀雖是外表。具則令人得福。缺則令人造罪。其關係亦大矣。比丘為世間福田。為比丘者。可不謹慎威儀乎。比丘失威儀。皆由於散亂心。若攝心常在定。則自然不犯一切威儀矣。以上嘆定德也。從佛轉輪者。輪謂法輪。佛法圓融。無始無終。猶如車輪。展轉不窮。又能運載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喻佛法如輪也。又輪有摧碾義。佛法能摧碾眾生煩惱殼。現真實相。故名輪也。妙堪遺囑者。謂有大智力。能擔負佛法。佛所遺囑。一一能如法守持。不致散亂遺失也。如般若會上。須菩提等。能轉教菩薩。即其事也。以上嘆智德也。毗尼。義翻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也。正翻為律。律者法也。吾佛所制。輕重開遮持犯等法。名為律。即戒之總名也。輕重等法。不令有犯。戒行無虧。名曰嚴淨毗尼。如此者。即為出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大軌範也。以上嘆戒德也。總上三德。皆名自利德。佛法利眾生。不獨以僧像教化眾生。乃如觀音隨類現身。普度一切。故曰應身無量。尤不但度現前眾生。而欲拔濟未來一切眾生。又不但度一處眾生。而度十方一切眾生。是為度脫眾生。眾生義有三。一生生不已。名曰眾生。二五蘊四大和合而生。故名眾生。三世間生相無量。故名眾生。出煩惱坑曰拔。渡生死海曰濟。越諸塵累者。謂佛教濟人。匪但救衣食度貧窮之苦而已。而欲度越六根。出離六塵。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清淨。故曰越諸塵累。以上嘆利他德也。此中阿羅漢。皆已回小向大。故有自利利他等德也。或有以此羅漢回心向大。而證明此經說在法華之後。文句則不許。又有以耶輸陀那等受記作證。謂此經說在法華之後。文句辨曰。此經言耶輸等已受記。乃在阿含方等中所受之記。非在法華會上受記也。噫。授記何等尊重。可授而再授乎。楞嚴與法華。前後自有定論。何必強辨也。蓋台教說。法華與涅槃同部。若法華後。再說楞嚴。則法華涅槃同部之說不成。故不容不強辨也。其實吾佛說法。或大或小。或淺或深。無一定程次也。若法華與涅槃義同。雖異時說。亦不妨說同部。若法華與涅槃旨趣不一。雖說在一時。亦不得謂之同部。學者思之。
三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梵語舍利。此雲身。母名也。母身相好端嚴。故以身名。梵語弗。此雲子。舍利所生之子。連母而名。故名身子。父名優波提舍。姓拘栗陀。婆羅門種。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故稱大智。增一雲。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摩訶。此雲大。目犍連。此雲采菽氏。是采菉豆仙之苗裔。母姓也。名尼拘律陀。此雲無節。樹名也。因禱此樹而生。故名也。佛弟子中神通第一。增一雲。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連第一。拘絺羅。此雲大膝。依形狀而名也。即身子之舅。性好辨論。常與姊論。姊不能勝。姊孕身子後。論不能勝姊。知甥有大智也。乃發憤遊學。誓不剪爪。讀十八種經。學訖還家。問姊。外甥何在。姊曰。已投佛出家。長爪輕佛。遂往佛處索甥。欲與佛論議。佛令彼立宗。長爪曰。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問曰。是見還受否。是見。指所立之宗。若雲受。即違自宗。若雲不受。即自破其宗。兩邊負墮。自知智不如佛。故投佛出家。佛弟子中。問答第一。增一雲。我弟子中。得四辨才。觸問能答。拘絺羅第一。南方天王。常來隨侍。富樓。此雲滿。那。乃男子之通稱。父名也。彌多那。此雲慈。尼。乃女子之都名。母名也。依父母而名。故曰滿慈子。佛弟子中。說法第一。增一雲。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慈子最第一。須菩提。此雲空生。又雲善現。生時家中庫藏皆空。故名空生。相師占之雲。是善相現。故名善現。即不久庫藏復現也。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優波尼沙陀。此雲塵性。觀塵性空而悟道。故名也。又雲近少。觀白骨微塵。近空故少也。等者。余名眾多。不能盡述。故以等字該之也。以上諸人。才德俱尊。為大眾之首領。法會之標幟。故稱為上首。
二獨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前是隨佛結夏之眾。此是夏外之眾。已敘結夏之眾。再敘夏外之眾。故曰復有。梵語辟支迦羅。此雲獨覺。亦云緣覺。若出無佛時。獨宿孤峰。觀物榮枯而悟無生。故名獨覺。以由觀物變易因緣而悟道故。又名緣覺。又從佛聞法。悟因緣所生法空者。但名緣覺。不名獨覺。古謂獨覺有二類。一名麟角。謂樂獨善寂。不利他人也。二名部行。謂隨緣利生。如鹿同行。回顧後部也。又說獨覺有願見佛者。有不願見佛者。不願見佛者。佛出世時。即先入滅。或避入深山。或被佛徙入他土。願見佛者。隨緣赴感。亦不常隨佛住。是故佛出世時。有五百獨覺。從山中來。又仁王經雲。八百萬億大仙緣覺。皆來集會。此皆願見佛之緣獨覺也。無學者。見思俱盡。已證阿羅漢果。所作皆辦。故曰無學。初心。即初發心之獨覺也。同來佛所。附屬比丘。休夏自恣者。佛制四月十五日結夏。禁足。七月十五日解夏。亦名休夏。以夏日地多蟲蟻。佛慈悲故。結足禁行。免傷蟲蟻。夏事已畢。故名休夏。休夏已後。任意參求。故曰自恣。即自由參訪也。或謂自恣者。一夏以來。若有過非。或知不知。一任他人舉示。故名自恣。世法以隱人之過非為有德。佛法以覆藏人之過非為有罪。罪宜露而不宜藏。如世間草木之根。露則枯滅。藏則增長故。惟於善人則可。於惡人則不可。以防禍也。休夏自恣之恣。與咨決心疑之咨不同。余說自恣。乃恣縱之恣。亦兼咨問之咨。若雲自恣。是任人舉過。如諸獨覺。從他方來。此不知彼過。彼亦不知此過。云何而成自恣耶。是故余謂。諸獨覺從他方來。隨意參請。亦名自恣也。
問。聲聞證果。名阿羅漢。獨覺證果。何亦名阿羅漢耶。答。聲聞斷見思。出三界。證無生。獨覺亦斷見思。出三界。證無生。所證之果既同。果名焉能不同歟。聲聞無生之梵語曰。阿羅漢。獨覺無生之梵語不曰阿羅漢。而曰誰耶。聲聞緣覺因地修法不同故。因名亦不同。證果無別故。果名亦無別。又佛因地有八萬四千法門不同。成佛則一。若因名異。果名亦異者。則有八萬四千佛果之名。豈有此理乎。是故阿羅漢。不獨屬聲聞。亦兼緣覺也。或謂此時阿難受別請。有破夏之過。余謂無量辟支。同來佛所。休夏自恣。正可證明此時系解夏之後。非正解夏之日也。以他處之僧。不經解夏。不應來佛所故。若謂阿難受請是破夏。此會來眾。皆破夏而來耶。
三菩薩眾。二。初夏終自恣。二聞音遠來。今初。
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菩薩散處十方。隨機設化。今來集會。所為有二。一決疑。二求密。然菩薩雖有智慧。無明未盡故。遇事不能決定無疑。凡有所疑。當咨決於如來。夏期之中。嚴禁出入。今夏期已畢。故來集會。咨決心疑也。咨者問也。疑者。是非不能判決也。欽者敬也。奉侍也。與樂曰慈。止過曰嚴。慈嚴父道也。佛愛菩薩如子故。菩薩敬佛如父也。將求密義者。心疑已決。將欲求佛開示。深入密門也。密義即心法也。以自心之外。所有境界。皆可測量。惟有自心。深妙不測。故曰密義。如來知彼等有所請求。故敷設法座。宴然安坐。為諸菩薩宣示深奧法門。不可測量曰深。難到之處曰奧。如是深奧妙法。但標其名。而不說明如何深奧者。如來說法。有以身說。有以光明說。有以口說。如此密義。非口所能言。當知如來敷座宴安時。息滅諸緣。獨露真詮。正是圓音演唱。宣示深奧密義。若是手便眼快者。一見便知落處。惟愚痴著相者。佇待如來開口。宣說深奧。噫。曾可謂三級浪高魚化龍。痴人猶□夜塘水也。筵者席也。清眾者。離諸塵累之人也。聞所未聞曰。得未曾有。讀清眾得未曾有。可想見如來宴安之間。非宴安而已。含有深義也。惟未具法眼者。只見宴安。而不見宴安中之密義也。若謂宴安中有所言說。集結者略而不言者。則不得稱為密義矣。
二聞音遠來。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迦陵。略梵語。具雲迦陵頻伽。此雲妙聲。鳥名也。此鳥音聲微妙。和雅不倫。含義無窮。故曰仙音。似佛音聲。故假喻也。聲之曲折曰音。吾佛以通身之口。出圓滿之音。宣示深奧之密義。響遍十方世界。震動十方菩薩清淨耳鼓。是故尋聲赴感。來聚道場也。恆沙者。恆河之沙也。恆河之沙。其細如面。吾佛說法。每逢其數之多者。輒以其沙而比之。道場者。宣示道義之場也。文殊師利。此雲妙德。又雲妙首。又雲妙吉祥。菩薩中智慧第一。故為菩薩眾之上首也。以上眾成就竟。總上六種。成就法會。凡一切法會。皆具此六種。缺一不可。故此六種通於諸經。
以上通序竟。
二別序。二。初示墮因緣。二神咒護攝。初三。初佛僧應供。二阿難等乞。三淫室誤墮。今初。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時字。古疏多指自恣之日。即解夏日。謂自恣之時。諸佛歡喜之日。此日薦親。功倍尋常。余謂此時。定非自恣之日。前文如來宴坐。宣示深奧。時間延促不定。又匿王之父諱日。非選擇之日也。又若此是自恣之時。阿難破夏受別請。不但阿難有過。佛亦有過。阿難常為佛之侍者。若聽其犯過而不制止。即養成阿難之罪過也。余謂佛絕無此事。而阿難亦不敢如此放逸。是故余謂此時。定系解夏後日也。梵語波斯匿。此雲勝軍。謂此王軍旅強勝。諸國不能勝也。諱日者。父喪之日也。此日隱諱不言。言之痛心故。又此日忌舉吉事。故曰諱日也。茲當父王忌辰之日。欲以報答親恩。故設齋請佛。以資冥福也。營。謂設備也。齋。謂潔淨之飲食也。宮掖者。內宮之左右掖庭。表地之尊也。自迎其佛。又延其伴。表請主之恭敬也。珍羞之廣。妙味之上。表供養之貴也。年高德重曰長者。好談名言。清淨自居。曰居士。佇者立候也。佛已受王宮之請。不能再應其他齋主。故敕遣文殊。領眾分應也。
二阿難等乞。三。初等乞因由。二思維等乞。三正行等乞。今初。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別請者。別受施主請。非普請也。亦非次第請也。大乘律。禁受別請。及別請僧。毗尼律中。別請與別請僧。有戒有開。開者。病時。行時。作衣時。施衣時無犯。余皆不得受別請。及別請僧。但令僧次通請一人。余別請無犯。今值休夏已後。時當施衣。故阿難得受別請也。遑者暇也。又及也。因歸途遙遠。故不及僧眾之次序。而受齋主之請也。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即齒尊也。二福德上座。即德重也。三法性上座。即智廣戒先也。梵語阿闍黎。此雲軌範師。四分律雲。闍黎有五。一剃度。二教授。即受具時之乞戒師也。三羯磨。即受具時稟白羯磨之師也。四授經。即教授一切經典之師也。五依止。即參學處之主人也。律制一僧遠出。必有二師翊從。所以嚴行止也。阿難受別請。不同遠出。故無伴侶。途中獨歸也。僧眾悉皆受請。故阿難是日無供。
二思維等乞。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梵語缽多羅。此雲應量器。應自食量大小而成其器也。又體色量三。皆應法故。名應器。游城者。游化之城。即舍衛大城也。次第者。不越貧富也。循乞者。依順大乘法律。平等次第而乞也。阿難思維。先前施主已請佛僧。若有最後之施主。即為我阿難之齋主也。但我所求之施主。不論梵志之淨姓。旃陀之穢姓。皆得為我齋主也。檀越。此雲施主。即行施修福之主也。剎利。此雲王種。亦云田主。尊姓也。旃陀羅。此雲殺者。屠割為業。卑穢之家也。印度有四姓。舉首尾以攝中二也。方者法也。依法而行平等之心也。不擇貴賤者。即平等義也。為欲圓滿成就一切眾生無量功德故。所以不問淨穢。次第循乞也。若有揀擇。即不能圓滿成就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平常行乞。蓋不如此。今日特作此舉也。須菩提。舍貧乞富。謂富家食多。乞之無妨也。大迦葉。舍富乞貧。謂貧人無福。令種福田也。二尊者雖各有所見。亦各有所遮。失其平等。而且偏貧。令人致疑。謂別有所感。偏富令人生謗。謂有愛富之心。故皆被佛訶。心不均平等。阿難欽仰如來平等之法。背棄貧富偏別之乞。開闡大乘無遮之行。度越世人疑謗之心。阿難思維已定。以下依計而行乞。
三正行等乞。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經者。過也。隍者。城外乾塹也。徐步。緩急得宜。如法而行也。郭門。城之外門也。行將與人市交接故。嚴肅整頓身形。免失威儀。致人輕毀。而招無故之罪也。恭謹誠肅。令人欽仰。而從無意中得福也。然嚴整威儀。有生善滅惡之功。非阿難故作異態。邀人恭敬也。
三淫室誤墮。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幻者。變化之義。作幻化法曰術。如空中花。水中月。此乃天然之幻境也。若幻師者。能以非人幻人。非馬幻馬。變幻一切。惑亂無知之人。名為幻術。凡一切幻術。但迷無知之人。不知幻者。幻即是真故。若了知是幻。則了無能為矣。登伽經雲。有摩登伽。神語符咒。能移日月墮地。能咒梵天使下。咒力怪大。故稱大幻術。摩登伽。此雲小家種。亦云下賤種。女。即登伽所生之女也。女名缽吉歸。此雲本性。然其多生為淫女。不失本性。故名性女。出家後。名性比丘尼。娑毗迦羅。此雲金頭。發黃如金故。即冥性外道也。咒。即術法也。外道謬謂此咒。是先梵天所傳。故名先梵天咒。性女用此咒。攝取阿難。以遂私慾。阿難未證道果。不知其幻。故遭其術。然雖遭彼幻術。以持戒之功已深。自有護戒之心。而感佛救援。彼時阿難若無護戒之心。必隨流而去。佛亦不救。佛由感而應。無感則不應故。以阿難遭幻術時。只知護戒。余無所念故。雖入淫席。被性女之淫躬撫摩。而阿難如痴如醉。無應念之心故。一時不能損壞彼之戒體也。戒體。即定慧之基礎。由受具時。羯磨師白四羯磨。得成妙善無漏之心。此心從受所引而發現。不假造作。故名無作戒體。此體非戒。而能發生戒心。故名戒體。若犯根本戒時。戒心即壞。戒體亦隱。不復更生。如人斷頭。不更復活故。小乘戒中犯根本戒者。不通懺悔也。凡夫常為淫慾所迷。阿難以墮淫室而發起大教者。良有以也。淫為萬惡之首。眾苦之原。欲出苦海。必先斷淫。所以經雲。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證性命。再則。後世眾生。尚於多聞。言不能顧行。終成說食數寶。阿難以多聞而墮淫室。一鼓兩響。誠可謂善於起教矣。後世讀此經者。不可以阿難作他人會。直以阿難作我。及我聞性。以先梵天咒作美音聲。以性女作美色相。我人聞美音聲時。即被先梵天咒所攝。我人見美色相時。即被性女淫躬撫摩。如是我人時時被幻術所攝。刻刻被女色所迷。而不自知。悲哉。若欲脫離此幻術者。當熟讀此經。若讀經之念起時。即佛敕文殊往救。念與經相應時。即為出離淫室。歸來佛所。如此者可謂善讀此經。利益無量矣。若以阿難認為他人。自己是傍觀者。則自他各別。雖終日手不釋卷。亦徒自辛苦。無實利益。以不識經之正義故。世人貪求美聲美色者。即自投淫室。非但不識墮落。而反以為樂。較之阿難。其愚智可知矣。我人聞說阿難墮淫室。以為多聞無用。當知世人終日遭幻術。墮淫室。而不自知者。皆為無多聞之功故也。
二神咒護攝。三。初應感還園。二放光說咒。三文殊往救。今初。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阿難墮於淫室。雖經登伽之門者。亦不得而知。如來應供王宮。云何而知耶。有他神報告否。佛有神通否。非。以阿難有護戒之善念。自然感動佛心故。如來於人皆不知處。而獨知之也。有謂如來大圓鏡智無處不矚。自然而知。余謂如來妙智。雖周遍法界。無感而不能應。何以故。若無感而應者。則如來之智慧。同凡夫之妄想。無故而生知覺故。又如來無感而能應者。十方一切眾生。受苦無量。皆應往救。若往救者。世間苦事何不息耶。若知而不救。則非佛心。如世間火性。周遍法界。無處不有。若無因緣接觸。畢竟不能發現。佛性亦復如是。佛雖有普度之心。非有感而不能應也。佛食之常儀。齋後為施者說法。令得法益。以報施恩。今齋畢旋歸。異夫尋常。因此眾知別有因緣。故俱隨佛而往。願聞法要也。
二放光說咒。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凡欲破彼者。必反對於彼若不反對於彼。即不能破彼。吾佛以正咒。破彼邪咒。亦對治義也。如來頂。即肉髻相。從頂放光。為神咒之本源。表至極高上。勝彼仙咒之源出於梵天也。頂光化佛說咒。對彼冥性外道說咒。即以明破暗義也。明能破暗。暗不能破明。故稱無畏光明也。百寶光明。即具足一切光明。能破一切暗冥也。彼咒由冥諦傳於登伽。登伽處於淫室卑穢之地。此咒由佛放光化佛。化佛處於千葉寶蓮極淨之地。茲以至淨而對彼至穢也。彼咒是由登伽有為心所說。此咒是由化佛無為心所說。此以無漏化有漏也。如是此咒相反彼咒。而復相勝彼咒故。兩相對峙。如杲日消霜。所以能解阿難之危也。此神咒。不但能解阿難淫室之危。乃至一切眾生。一切厄難。鹹能解除。於下文說咒之後自見。此不重錄。
三文殊往救。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神咒既能消除惡咒。何更敕文殊往護耶。蓋梵天惡咒雖消。性女之痴愛不解。性女焉肯輕棄阿難而回乎。又焉能與阿難同來佛所乎。是故佛敕文殊。將咒往護。以如來神咒。消先梵惡咒。以文殊智慧。化性女痴愛。故能提拔阿難出於淫室。獎勸性女歸來佛所也。前文已說。將阿難作為自己。邪咒淫室。即現前美聲美色。見色即墮淫室。聞聲即遭邪咒。偶然覺照。即佛齋畢旋歸。放光化佛。求出離聲色之方法。即化佛說咒。起出離之心。即佛敕文殊。了聲色空無所有。即歸來佛所。簡直而言。佛即真心也。文殊即正智也。阿難即妄心也。惡咒即幻聲也。性女即妄色也。可嘆世人誰不是遭大幻術。墮於淫室之中耶。有幾人如阿難具護戒之正念。感佛護救歟。觀今之人。不惟不求出淫室。猶恐不得入淫室。此吾佛所謂可憐愍者也。以上為發起此經之因緣。即別序竟。
二正宗分。三。初如來密因名信解分。二菩薩萬行。名修行分。三首楞嚴。名證果分。初三。初阿難請求方便法門。二世尊顯示如來藏性。三合破因緣圓成密因。初二。初阿難啟請。二大眾願聞。今初。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阿難自恨。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偶遭幻術。不能自救。阿難與佛。同時發心。佛喜實行。阿難尚多聞。佛已證果。阿難猶未了道。故自恨也。解此文者。多謂多聞為招禍之端。其實不然。多聞非真能招禍也。觀今之世人。自入淫室。不但不畏其苦。而反以為樂。敵體反與阿難者何耶。即不如阿難多聞故也。若阿難無多聞之功。恐亦求之不得。何恨誤墮乎。是以多聞。不但不招禍。而且能離禍。又不但能離禍。而且為入正道之因緣。若多聞果能招禍。無聞比丘。可為出世之表率矣。然則。何自恨多聞耶。以一向多聞。未能從聞思修。以致道力未全。徒聞無益。故自恨耳。如此恨多聞。因多聞而障道。禪宗禁學者看經。亦恐成多聞障。非欲隔絕文字。不通道理也。今阿難知過能改。故啟請上乘禪定法門。若非多聞。焉知有此哉。菩提。此雲覺道。即成正覺之道也。諸佛已成就此覺道。眾生正迷此覺道。阿難欲效十方如來成就覺道故。所以殷勤啟請。最初方便。方便者。以初學智淺。不能直達覺道。假設一法。以便初學。故曰方便。方即法也。奢摩他。此雲止。即定也。三摩。此雲觀。即慧也。禪那。此雲靜慮。即止觀不二也。妙止者。不止而止。滅一切妄心。即空如來藏也。如二次征心。心境俱空是也。又雲。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亦破有成空義也。妙觀者。不觀而觀。顯示一切見性。即不空如來藏也。如後文十番辨見。無非是見是也。又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亦顯空中有不空義也。止觀不二者。即非空非有。離二邊。顯中道。即空不空如來藏也。如後文四科文中。非因緣。非自然。七大文中。非和合。非不和合。皆二邊俱非是也。以上三法圓明。即得不生不滅之如來密因。本經喻此。如天王賜與華屋。是為如來答阿難問。成就菩提最初方便也。以明如來藏性。故名信解分。以下如來明二決定義。選耳根圓通。修行真菩提路。乃至持戒誦咒等。總是如來答阿難發覺初心之實行也。此中所明。皆修行法門。故名修道分。由罷座再來。明五十種陰魔。是為如來特示阿難圓滿菩提。即示證真之義。故名證道分。其實修行圓滿。即名證道。修行分外。別無證道分。此另立證道分者。本經證道有二義。一漸教證道。即五十五位後。妙覺果是也。二頓教證道。即今所立是也。漸教以修該證。故無證道分。頓教以證該修。不立位次。故有證道無修道也。以上第一信解分中。雖具言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三義。其實只具妙奢摩他一義。第二修道分中具三摩義。第三證道分中具禪那義。如是三問題。為全經之綱要。全經皆說明此三問題也。
二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大眾聞阿難請佛說無上大法。猶如飢人見美膳。無不樂受。故曰。俱願樂聞。虛心而待。故退坐默然。樂聞佛說。故承受聖旨。
二世尊顯示如來藏性。五。初二次征心。顯空如來藏。二十番辨見。顯不空如來藏。三四科七大。顯空不空如來藏。四結述大眾。領悟如來藏性。五更除諸疑。圓成如來密因。初二。初以相征心處。二以握拳征心體。初五。初探入道。知妄想之生處。二斥妄想。為征處之緣因。三令直心。為征處之關要。四以身相征心目之在處。五令指處破阿難之妄計。初二。初如來探問因心。二阿難用諸妄想。今初。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與佛同一祖父。一脈所生。故曰同氣。情均同胞。天倫兄弟。非義交道合可比。此敘人倫之情。以安阿難之心也。復問見何勝相。以探阿難入道之源也。言世間深恩重愛。莫過父母。今汝舍父母而投我出家。必於我出家法中。見有超勝之相。否則。必不肯舍父母而出家故。出家雖是好事。因地不正。亦不能感受好果。是故世尊問阿難出家之因緣也。此如醫士診病。必先探病之來因。然後方可下藥也。
二阿難用諸妄想。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如來由頂至踵。有三十二種福德相。皆由因中修福德而成也。三十二相。備明法數。勝妙殊絕者。讚美之詞也。超一切曰勝。好至極曰妙。無比對曰殊。邁今古曰絕。六根分張曰形。四大和合曰體。血肉瑩淨於內。而映現於外。皮膚光明於外。而徹見於內。內外映徹。故如琉璃。此贊身之好也。阿難愛佛相好。常自思惟。如來身相如此之好。此相不同常人之身相。從欲愛所生。以淫慾之氣。猥褻粗濁故。父精母血。和合成身。從尿道出。故曰腥臊交遘。男女會合曰交遘。如是膿液精血雜亂之本質。只可成下劣不淨粗濁渾暗之凡夫身。焉能成勝淨妙明紫金光聚之如來身哉。因渴愛仰慕如來之相好故。是以從佛剃落鬚髮。而出家焉。阿難出家之心。貪佛相好。猶似世間之貪心。以心著外相故。雖身出家。心不入道也。此系阿難出家不入道之病。已為如來所探得矣。
二斥妄想。為征處之緣因。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善哉。讚嘆之詞也。言好者。阿難自能說出生死之根源也。自性本具。故無有始。由一念妄想而成眾生。故曰眾生從無始來。即由始初成眾生而有生死。以至如今。相續不斷。其生死不斷之原因。皆由迷失不生不滅。無去無來之常住真心。自性清淨光明之體。用諸生滅無常之妄想心。以為自己。如思惟如來相好。非欲愛所生等。皆妄想也。虛而不實曰妄。緣塵分別曰想。不知此想由不覺而起。如空花水月。非自性中本有之物。故曰不真。以迷真逐妄故。妄復生妄。故六道輪轉。無有已時。阿難以妄想心為出家之本因。縱有修行。亦增生死。以妄想是生死因。非菩提本故。如來已將真妄表示分明。阿難等皆以妄想為心。而不知有真心。如來欲示阿難之真心故。先破阿難之妄想。是為下文征破之緣因也。
三令直心為征處之要關。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如來已發明阿難所用之心不真。阿難亦知自用之心是妄。正是欲舍妄求真。所以世尊誡令阿難曰。汝欲研求無上菩提。真實發明自性者。應當直心酬我所問。酬謂答覆也。直心。即真心。如有則言有。無則言無。真實不虛也。否則。成委曲心。破妄而反生妄。猶如醫士已得病原。將欲施藥治病。必先預誡病者。汝欲求健全身體者。當依我所忌。否則。治病而反生病。雖藥亦無效。故世尊欲治阿難心病。乃令阿難將心中所有知解。直心吐露。不得私藏曲隱。若有絲毫隱藏。即不得謂之直心。如是直心。即返妄歸真之心。起信論雲。真心者。正念真如法故。正念者。離諸念也。真如是心之體。一念未生前。無諸委曲相。名為直心。一念無明起。即心體上生起之委曲相。可知現前念念皆是心體上之委曲相。無非委曲相者。必至大地平沉。虛空粉碎。七處皆非。可雲離諸委曲。現正直心矣。即此直心二字。世尊已將阿難所問。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和盤托出。奈阿難不解領取何。又淨名經雲。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言非直心。不能行菩提路也。正同此經。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義也。若以直心行菩提道。由始至終。一超直入。故曰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此言頓超法門。不墮諸數故如此。若依漸次法。則有三賢十地位次。即菩提路中之委曲相也。灣環曰委。折迭曰曲。即非直路也。
四以身相征心目之在處。二。初牒前起征。二征心在處。今初。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如來初聞阿難渴仰勝相。從佛剃落。即知阿難之病矣。而不即除阿難之病者。以阿難妄病已久。以妄想為心。猶如以病為身。更不知有真身在矣。若頓與以法藥治病。恐阿難不知治病。反以為喪身。故預示曰真心。曰妄想。真心體也。妄想病也。更誡令直心酬問。恐隱留病根。體不健全。如是處處安排已定。正欲阿難將病來受藥。故牒問曰。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此問猶如頂門之針。直欲阿難起死回生。阿難若解回光自照。直下覓愛樂之心了不可得。則改頭換面。諸病皆痊。全體顯露矣。無奈阿難隨人舌根所轉。不了言中的旨。乃曰。如是愛樂。用我心目。卻不審以何為目。更以何為心。是以引起下文無限糾紛也。阿難若了心目假名無實。當下瓦解冰消。則十卷靈文。無由生起。然非阿難不智也。乃世人病都如是。若阿難不發如是病。如來不施如是藥。則眾生之病。將如何救療乎。目是眼識。心是意識。凡是外境。心先以目睹。目攝境影。入於心中。心緣境影。(法塵)。故起愛樂。法相宗說。意識與前五識。同緣外境。則違佛說。六識緣六塵。若意識緣外境。則十八界皆紊亂。不能成界矣。
二征心在處。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古解此經。從此向後。謂之七處征心其實此文不是征心。乃征心之在處也。經雲。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又曰。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乃至後文阿難所計。皆言心之在處。何得誤認為征心耶。七處之後。佛問阿難。汝目可見。以何為心。阿難答曰。如來征心。即能推者。我將為心。彼處方是征心之文。如是征心與征心之在處。了了分明。古解以征處為征心。以征心為餘波。謬甚矣。夫眾生心。本來常住不動。由六根對六塵。引起六識。貪著六塵。為六塵之所勞動。而造種種業。隨業流轉六道。推其流轉之原因。心目為咎。咎病也。今欲息其生死之塵勞。必先知心目之所在。國王。喻心王也。賊喻心目。能劫奪故。侵占也。謂心目之賊。侵占真如之心地。而為六塵之境界故。兵喻修因之心。亦即法藥。將欲施藥。必先知病之在處。若不知病之在處。則藥無處用。若不知病而亂用藥者。則舊病未除。必將引起新病。是故願捨生死。必先知心目所在也。
五令指處破阿難之妄計。七。初破內計。二破外計。三破根裹計。四破轉內計。五破合處計。六破中間計。七破無著計。初二。初阿難計內。二如來破計。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阿難示同愚痴。只知有妄。不知有真。宛同蠢夫無知。隨人起倒。不知性真常中。心目之名。皆不可得。說心說目。已示迷情。更於心目上分內分外。可謂曲盡愚態矣。十種異生者。卵。胎。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也。缺非有色。非無色者。以此二種。即正智真如。此二為根本。生前十種異生。總名為之十二類生。此依末而言曰。十種異生。異謂生法不同也。古解十種異生。謂於十二類除去空散消沉。及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二類。故成十種。以此二類。落於非情。故除之也。此解不確。以此二類。正在十種之內故。此義明於後文十二類生中。此不多辨。阿難以十種異生。心鹹在內。取證自心亦在內。正所謂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也。如來眼。清淨光明。形似蓮華瓣。在於佛面。復以佛眼。證明自己之眼。亦在面上浮根四塵。即地水火風。以此四塵。浮托見性。而成眼根也。或謂四塵。是色香味觸。非也。眼根明是四大結成故。色香味觸。乃四根所對之塵。非獨眼根所有故。阿難不審如來問意所在。直以浮根在外。識心在內答之。果如是。人皆知之。何須問汝耶。阿難但隨如來舌頭。不顧自己腳跟。世尊無可如何。只得將錯就錯。隨其所計而破之。直將阿難逼拶到山窮水盡處。無計可施而後已。
二如來破計。三。初審境立例。二預示正路。三按例破計。今初。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只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此先預設一種譬喻。為下文破計之定例。要令阿難不能出於所破之定例。以阿難之身例心。以堂閣例身。以如來例身內之臟腑。以大眾例筋脈。以戶牖例眼根。以園林例外塵。阿難只解隨如來所問而答。而不知自己所計。已墮在自己所答之中矣。
二預示正路。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世尊在大眾中。伸出金色之臂。摩阿難頂。表示慈愛不捨義也。又欲令其開頂門正眼義也。三摩地。乃禪定之總名也。亦即總阿難所問之三義而言之也。梵語三摩提。此雲遍攝受。謂攝持一切諸法。令不失故。又智論雲。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地。大佛頂。因心也。首楞嚴。果覺也。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不二。表此三昧。三昧中王。隨解隨證。因果一如。入此三昧。即入一切三昧。無功不成。無德不具。故曰具足萬行。十方如來。皆從此門而超出。更無別路。故曰一門。莊嚴。謂福慧兩種莊嚴也。不同小乘有限量之福慧。一即一切。故曰妙莊嚴門與路。皆能通義。超出者。不落階級。揀別漸次修證。有諸階級也。諦聽者。令阿難除其粗浮之氣。誠實而聽也。阿難頂禮。表示遵從也。伏受者。折伏妄心。承受佛法也。慈旨。即慈尊所說佛法之旨趣也。正在破阿難妄計之時。夾敘楞嚴妙定。是何故耶。蓋世尊老婆心切。處處望阿難返照回光。恐阿難於破計之間。忽爾回光。無有落處。故預開此通天之路。以待阿難也。無奈阿難竟不如斯何。若不然者。觀其下文。亦不接說。如何為三摩地。前無來龍。後無續脈。前後不相關。特然而說此。等若閒文。若反觀所破之境。處處皆示三摩地。以破內外諸境。即不受諸受。名為正受故。唯於語言上取分消者。只作尋常看過。若具眼之士。自知綿里有針。言中有的矣。如是下文處處破計。即處處顯示三摩地。前文問心目所在。亦欲阿難當下識取三摩地。因阿難不解離妄觀真。故此直言之也。阿難若於所破之下。息心觀之。無不是入三摩地之處矣。吾佛恐阿難當面錯過。故於未破計前。預言之也。
三按例破計。三。初引例自非。二將非破計。三結破內計。今初。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此引前定之例。以遺內見外之事問阿難。令伊自定其非。然後將伊之非。破伊之計。要令阿難不能不甘伏其破也。
二將非破計。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此將阿難之所非。復破阿難之所計。破曰。阿難。汝言靈明了知之心。實在身內者。當如人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後觀林泉。如是世人。應當先見臟腑。次見外根。後見外物。適今頗有眾生。先見身中臟腑。後見外物否。若曰臟腑迫近於心。如眉在眼上。因太近故不見者。然而指端之爪生。皮外之髮長。骨間之筋轉。膚里之脈搖。此皆於心不近不遠。誠合明了。云何不知耶。既不內知。何言心在身內也。若心在內。而不內知。應如盲人。處於暗室。內外皆無所知。今既能見外。而不見內。則心不在內明矣。如汝前言。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不亦然乎。
三結破內計。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如上辨論結果。心不在身內。阿難妄計心在身內。故曰。無有是處。
二破外計。二。初阿難計外。二如來破計。今初。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稽首。以首稽留於地。即頂禮之異名也。法音者。如來說法之音聲也。如前說心。不在身內等。悟者。明了義。眾生皆說心在身內。故我亦說心在身內。今聞如來說心不在內。是故另起一種思想。以不見內故。不在身內。能見外故。在身外也。因此悟知我心實在身外。更表其所以不在內而在外義曰。譬如燈光。然於室中。乃至後及庭際等。此喻明前文在內之非。以成下文在外之必是也。燈光居於室外。不能照室。正喻心在外也。此從計外生計。眾生向不計心在外故。以室喻身。以燈喻心。阿難自謂以此喻義。必能明心。必無如前惑為身內之失也。佛亦說心不在內。可以同佛了明心義矣。自計如此。不知世尊以為何如。故曰。得無妄耶。若知得心之本義。自然知得心之落處。心之本義尚不知。從何而知落處歟。望空計議。焉有是哉。
二如來破計。四。初立喻定例。二按例破計。三驗境明非。四結破外計。今初。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只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佛說食有四種。謂觸食。思食。識食。摶食也。摶食者。即世人之飲食。有分段形式。可摶取故。宿謂過去也。佛齋食已畢。名曰宿齋。眾人正食齋時。所以問阿難曰。汝觀諸比丘。一人食時。眾人心中。能知飽否。佛以此義問阿難。欲令阿難知其身心各別。身心各別故。不能相知。如自他各別。他人吃飯。自不知飽。故阿難答曰。阿羅漢雖了五蘊是空。究竟身軀性命不同。云何一人吃飯。能令眾飽耶。各人吃飯各人飽。正是身心相外。不能相知義也。阿難何明於此。而暗於彼耶。
二按例破計。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立喻既明。即以阿難所明之喻。而破阿難所計之處曰。汝言能知能見之心。實在身外者。應如自他相外。不相干涉。如他人吃飯。我不知飽。如此則心之所知。身不知覺。身之所覺。心不能知。身心相外。如自他各別故。阿難所計。自以為然。以喻例之。則淆訛自顯矣。
三驗境明非。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佛手柔軟。故喻之以兜羅綿。佛復以手顯驗阿難心不在外曰。汝眼見我手時。心分別否。眼即身也。果如阿難所計。身心相外。當眼見手時。心不應分別。若眼見時。心生分別。則身心不相外。則阿難所計非矣。阿難答曰。如是身心。非不相知。然則。身心相外。而復相知者。則應一人食時。能令眾飽。此言汝自不許。身心相外。各不相知。如各人食時各人飽。此非汝所計。如是互相違背。是故佛責阿難曰。汝既雲身心相知。云何又言心在身外耶。
四結破外計。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是故指上所破之言。身心相外。各不相干。可知汝計心在身外。無有是處矣。
三破根里計。二。初阿難妄計。二如來破計。初三。初泛計。二審實。三喻明。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計內計外。皆被佛破。今舍內外。別轉一計。此則泛言一處。未曾指定。
二審實。
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惟。潛伏根里。
阿難泛言一處。故世尊審實阿難曰。處今何在。阿難復作如是思惟。既不知內。而又能知外。不在內外。而又不離內外。蓋潛藏隱伏在眼根之里。可內可外也。眼能生識。故名眼根。前文所謂浮根四塵者是也。或謂眼根。指勝義根。非也。勝義根。即根中之見性。見性所依。謂之浮根塵。四塵為根性所依。故曰。潛伏根里。若以勝義為根。更說誰潛伏歟。
三喻明。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琉璃。色淨體明。內外照徹。琉璃合眼。不礙於眼。喻眼根籠心。不礙於心也。琉璃照境。眼即隨見。喻根見境。心隨分別也。以在根故。不見內也。潛根里故。能見外也。內外之過已離。根里之計成矣。
二如來破計。三。初就喻立例。二按例破計。三結破根里。今初。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里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眼見境。心生分別。心雖分別。實不見眼。彼喻琉璃籠眼。眼見山河。亦見琉璃。已呈法喻不齊之相。法喻不齊。在隨義不成。以心眼皆能見。故能成隨也。琉璃是境。故不能與眼成隨也。阿難只解瞻前。不知顧後。據理直答。曰實見琉璃。不知已與自計相矛盾矣。
二按例破計。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當見山河。何不見眼。以此義顯法喻不齊。眼若同境。則不得成隨。眼若非境。則不同琉璃。見與不見。兩邊俱墮。故結破曰。云何說言。了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耶。
三結破根里。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此總結第三計。潛伏根里。義不能成。
四破轉內計。二。初阿難妄計。二如來破計。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阿難妄心不歇。前三既非。又起思惟。如是。指下文所計。思惟者。計較忖度之義。靈樞素問雲。人身中有五臟六腑。五臟者。心。肝。脾。肺。腎。六腑者。大腸。小腸。膽。胃。膀胱。三焦也。髒藏精氣。腑傳水谷。臟腑相維表里。所謂心與小腸相表里。肺與大腸相表里。肝與膽相表里。脾與胃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相生而復相剋。是故人身生滅變易。無時休歇也。竅穴者。眼耳鼻舌七孔。內外通氣。故曰竅穴。臟腑居於身內。有所隱藏故暗。此明前文。在內不見內之故也。竅穴浮於面上。無所遮攔。故明。此明前文。在內而能見外之故也。以上表述前文。內計非而不非。以下出計雲。開眼見明。名為見外。此如戶牖開豁。遠觀林園也。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此如我在堂中。先見如來也。如是思惟。轉計在內之計已成。請示於佛曰。是義云何。
二如來破除。三。初正破其計。二防其轉變。三結破轉內。今初。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開眼見明。名為見外。此與現實相符。故不申破。此所破者。惟閉眼見暗。名為見內一句。破此一句。要在所見之暗。為與眼對。為不對眼。暗若對眼。暗在眼前。眼前之暗。非汝焦腑。內義不成。若不對眼。暗與眼相違。見義不成。二邊俱非。轉內之計。又窮矣。
二防其轉變。三。初防轉外。二防轉空。三防二覺。今初。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
心在身內。暗在眼前。內對不成。若轉心在外。與面相合。離於外見。眼前之暗。名為身中。如是轉變。義亦不成。何以故。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當見汝面。面在心前故。若不見面。面即不在眼前。如是內對。亦不能成。縱許阿難異於常人。能見汝面。內對雖成。而汝了知之心。及與眼根。反處於虛空。何得名為在內耶。如是內對成與不成。皆不得謂心在身內。
二防轉空。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若阿難再轉邪計曰。我心即在虛空。有何不可乎。世尊轉破曰。汝心若在虛空。汝身即非汝身。己為汝所見之物故。若虛空能見汝面。虛空即汝之身。如來見汝面。如來亦應是汝之身。汝之知覺。既在虛空。汝之自身。應合非覺。然人無二知覺故。今觀虛空。及與如來。實非汝身。汝身亦非無知無覺。是故汝心。不在虛空也。
三防二覺。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阿難曰。我身我眼。各有感覺。云何只許眼見。不許身覺耶。是故世尊。再破曰。汝必執言。身眼兩覺。則汝一人。應有二個了知之心。若一身有二心。即一人成二佛。世無一人成二佛故。即無一身有二覺也。一身無二覺。則身不離心。心不離身。即心不在虛空也。亦即心不在外也。如是內對之說。終不能成。
三結破轉內。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為見內者。無有是處。
已明內對不成。故結破曰。汝言閉眼見暗。名為見內。無有是處。
五破合處計。二。初阿難妄計。二如來破除。今初。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以上四計。皆從世間法上起思惟。此下三計。皆從佛法上起思惟。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即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也。如來常為四眾弟子說如是法。阿難為佛侍者。故常聞也。心生種種法生者。心與法互待相生。絕無有心無法。亦無有法無心。生必俱生。滅必俱滅。然心與法生起。亦有二種差別。所謂心生法生者。指七識而言。法生心生者。指六識而言。非心法反覆無區別也。起信論雲。無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心即七識。以有妄心。復熏無明。起妄境。此即心生種種法生義也。由妄境熏妄心。起諸差別見。差別見。即六識。六識從妄境生。故曰法生種種心生也。此破六識心。但取法生種種心生。阿難雲。隨所合處。心則隨有。即法生心生義也。思惟體。即六識心性也。此心無一時無一處不有。故非但內外中間三處也。
二如來破除。三。初按定所計。二正破合處。三結破合處。今初。
佛告阿難。汝今所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此文按定阿難所計。以起下文破斥也。
二正破合處。二。初破無體。二破有體。今初。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凡言合者。一要有自體。體有則可合。無則無處合故。二要性相同。如六根合六塵。眼根合色塵。耳根合聲塵。眼不合聲。耳不合色。性不同故。今阿難以思惟為心體。思惟即六識。如水月空花。故世尊曰。是心無體。則無所合。阿難以意識心。合外五塵。即種種法。外五塵合外五根。不與思惟心合。故曰。則無所合。倘若阿難必謂思惟無體之心有可合者。則於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外。另加無體根。故成十九界。於六塵外。另有種種法塵。故成七塵。方成合義。今觀世間只有六根合六塵。故曰。是義不然。
二破有體。二。初破後來體。二破本有體。今初。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有。有二義。一本有。二後來有。今破後來有也。凡言有者。必有來處。若無來處。有義不成。是以破此有體者。先問來處也。挃者擊也。心之來處。不出內外二處。故問曰。為從內出。為從外來。若從內出。當見身中臟腑。今不然故。內出不成。若從外來。先合見面。今不然故。外來亦不成。來處且無。從何而知有體耶。阿難解救曰。眼能見。心能知。不可以眼見。而渾心知也。如眼從外來。先合見面。則可。心從外來。先合見面。則不可。心非能見故。是以。佛再破眼見曰。人之有眼。如室之有門。汝在室中。門能見否。門因人而能見外。如眼因心而能見物也。門是無情。見與不見。無從考究。眼是能見。不無依據。若無心而眼能見者。則諸已死之人。尚有眼存。應皆見物。死人之眼。見與不見。他人雖不得而知。但有一死字。可以判斷眼不能見。何以故。死者無知覺也。若有知見。則不名死故。
二破本有體。二。初總問。二別破。今初。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世尊恐阿難曰。我心本有。故無來處。何得以無來即謂無心體耶。故世尊又對阿難曰。汝心若必有體者。當可表示。若無表示。空言其有。誰信汝也。我今問汝。汝心之體。是一體耶。是多體耶。汝心之體。在汝身中。為遍身耶。為不遍身耶。於此四問之中。能表示一種。則可雲心有體矣。
二別破。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淴一支時。四支應覺。若鹹覺者。淴應無在。若淴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淴。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汝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一體者。謂四支同一體也。故曰淴一支時。四支鹹覺。若不鹹覺。不名一體故。若鹹覺者。則淴不應有所在。若淴有所在。即有所不在。是故一體不成。若多體者。即四支各有體也。然一人只有一體。若有多體。即成多人。則又不知那一體是汝阿難之體。那一體是他人之體矣。遍體者。周遍身體。即一體也。故曰。同前所淴。不遍體者。即半有半無也。如頭有腳無。或腳有頭無。故曰。當汝觸頭。亦觸汝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方成不遍。今汝頭足。鹹皆有覺。是故非不遍體也。以此四種體相。都不相應故。有體之說不成。體尚不有。何云乎合哉。
三結破合處。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已明心體有無。義皆不成。故結破曰。汝心隨合隨有。無有是處。
六破中間計。三。初阿難妄計。二如來破除。三結破中間。初三。初阿難泛計。二如來駁斥。三阿難指中。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實相者。諸法本具之相也。不生不滅。無去無來。不同幻相生滅變異。故曰實相。金剛經雲。是實相者。即是非相。謂遠離諸幻化相也。是故佛說實相心體曰。不在內。不在外。以此離內外諸相。正顯實相也。阿難雖聞佛說實相。而未了實相真理。故舍內外。而立中間。其不知舍卻二邊。即無中間也。若舍邊立中。依然成為幻妄之相。有中可表。即名有相故。又佛說心不在內等。亦不同阿難但指身內身外。乃不在一切法內。不在一切法外。即一切無在也。若在法中。豈不依然在內乎。阿難於此又起思惟曰。若心在內。則臟腑應當窺見。若心在外。則身心不應相知。我今不能知內。故在內不成。正同佛說。心不在內也。身心非不相知故。在外非義。正合佛說。心不在外也。我今身心雖然相知。而復不能見內。不內不外。故曰當在中間。
二如來駁斥。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依內說外。依外說內。皆名相待假。依內外說中間。亦名相待假。阿難雖說中間。實未了中間之真理。故世尊駁斥曰。汝既言中間。中間之義必明了而不迷。迷即不解說故。汝既明中。必有所在。考世人言中。大概不外二處。一在正報之身。二在依報之處。今汝推求所立之中。為在身耶。為在處耶。若在身中。即同在內。已如前破。若在處者。必有表示。若無所表。云何為中。若有所表。中體混亂。何以故。如人立表。測驗晷影。以表中時。南人觀表。則表成北。東人觀表。則表成西。表無定位。故曰混亂。能表之體。既然混亂。所表之中。焉能不混。汝今以中表心。故曰心應雜亂。
三阿難指中。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我所說中。非此二種。避前所破也。眼色為緣。識生其中。是為阿難指定之中間。其實中道不存揀擇。唯了中道者。無不是中道也。不了中道者。任何揀擇。皆不得中也。智度論心法四緣生。謂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也。因緣即六根也。所緣即六塵也。眼識之增上緣。謂空明等也。等無間緣。即前識後識互相酬引相續不斷也。四緣聚。而識生焉。今雲。眼色為緣者。蓋省文也。阿難謂識生於眼色之中間。即名為心之在處也。阿難所說。與佛所說。其餘皆同。只多中間二字。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或謂眼色為緣。心生其中。有眼意二識不分過。非也。識謂了別之義。六識皆能了別。皆能名心。非獨意識名為心故。今舉眼識。以該其餘。亦非單指眼識。不關其餘也。
二如來破除。二初雙牒根塵。二分驗中間。今初。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兼二者。兼根兼塵。即聯合根塵名為中間也。不兼二者。離根離塵。別有中間也。以此二間。皆牒於根塵。若離根塵。即無中間之可言故。亦可知中非真中矣。
二分驗中間。二。初驗兼二。二驗不兼。今初。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兼二者。一半是色。一半是根。根是有情。色是無知。知與不知。和合為體。故曰物體雜亂。以物為心體。物非體之有知。以根為心體。根同體之有知。如是兼根則相成。兼塵則相敵。成敵兩立。正成二邊。故責問曰。云何為中。
二驗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兼二不成。即不兼二也。不兼根故非知。不兼塵故非不知。離卻知與不知。則心之體性無。故曰非知不知。即無體性。若有體性。可以表中。體性且無。以何而表中相歟。
三結破中間。
是故應知。當知中間。無有是處。
以上已明有體無體皆無中間可得。故結破曰。無有是處。
或謂。前雲亦非內外中間三處。此復雲。當在中間。應知經文錯簡。須將第六易為第五。則有多種妙處云云。彼謂自揀中間。復又自計中間。似乎自相違背。若先計後揀。即為文順。是故須五六顛倒也。其實非經文錯簡。乃彼誤解經文也。何以故。第五計雲。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觀此文義。可知非內外中間之非字。不是揀棄內外中間三處。言其非但內外中間三處。乃至隨所有處。皆心之合處也。若揀棄內外中間三處。則處有限制。何成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乎。而且阿難所計之中。各有不同。如第三計根里。即根中。此計根塵之中。中中不同。何錯簡之有乎。
七破無著計。三。初阿難妄計。二如來破除。三結破無著。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大弟子者。此四為眾中之上首故曰大。學在師後曰弟。法從師生曰子。共轉法輪者。大品般若雲。如是種種法門。汝當為菩薩說。般若會上。有二乘替佛宣說。轉教菩薩。故云共轉也。亦即共說義也。般若專談實相妙理。故常言非內非外非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也。又金剛經雲。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應無所住。阿難據此。故以無著為心。問佛是乎否耶。
二如來破除。二。初釋一切。二破無著。今初。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
一切者。該括之詞也。世間所有者。水中有魚鱉等。陸上有人畜等。空間有飛鳥等。總名為之有相。更兼與有相對之空相。該括空有。名為一切。
二破無著。
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汝言汝心無著。我當問汝。汝心為在為無。在即有也。汝心若無。則同龜毛兔角。有名無實。心且不有。說誰無著耶。汝心若有。不應名無著。何以故。汝心非無。則必有相。既然有相。必有處所。如鳥飛空。即以空為處。如魚入水。即以水為處。如人物住地。即以地為處。統觀世間一切有情無情。無不著之相。汝心既有相。云何無著耶。然則。佛云何說心無所住耶。當知。佛說心無所住者。佛觀一切法空。故心無所住也。不同阿難捨棄一切法不住。而住於虛無。謂之無著也。
三結破無著。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如來七處破計。無非破阿難分別心。分別心是萬惡之本。學者破此為最初方便。阿難分別至此。已到水盡山窮。對於外境不能再起分別矣。以上七種計破。總破心之處所也。前六破有處。後一破無處。有有差別。故用六破。無無差別。故一破即已也。世間處所。不出有無二處。破盡有無。即破盡心之處所也。如來於破計之初。曾許阿難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觀此七處破計。毫未提著三摩地。好似所說非所許。若從七處所破之後而觀之。一切處所俱破。即一切散亂心無。正是顯出常住不動之心體。非大佛頂首楞嚴之三摩地而何耶。阿難只知在如來口邊討訊息。而不解回頭自顧。故猶有以下諸問也。然如來何不直將三摩地指示阿難。而用此隱示耶。須知三摩地。本身無言可說。不得不如是也。
古解此文。鹹名七處征心。今不然者何耶。余謂征者問也。如來征問阿難心目所在。非征問阿難如何為心。是故余謂此系征心處。非征心也。由佛一問。阿難答出七處。如是不但征心與征心處不同。而七破與七征。亦不無分別。是以余改七處征心。為初次征處也。正實征心。尚在後文故。然所以征心處者。要引出阿難妄計。藉破妄境。而顯真空。即空如來藏性。讀此文者。當總七處所破。作一種觀境。自見真空妙理。若泥於一計一破。是不但不顯真理。則如來與阿難相等爾。以一計一破。皆不免於是非故。有何道理可顯歟。是故善讀經者。當於言下取義。不徒學語而已也。前破七處。是破賊之窠巢。以下破緣心。是擒賊也。
二以握拳征心之本體。二。初阿難再請妙定。二如來二次征心。初二。初自責前非。二請示妙定。今初。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嬌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禮雲。請益則起。阿難請佛開示。故從本座而起。以行請益之禮儀也。袒者露也。偏露右肩。西土之服式也。右膝著地。示卑己而尊佛也。合掌。表諸心合一也。無散慢之心曰恭。無傲墮之氣曰敬。下告上曰白。以上皆經家敘請益之儀式也。四王八子。阿難居後。故曰最小之弟。佛以阿難歲小。雖然出家。未以嚴厲管束。故曰蒙佛慈愛。乃至如今。猶恃佛憐愛。而嬌泰之習不脫。所以只知多聞。不修無漏。以無無漏之功故。所以不能折伏娑毗羅咒。而為彼邪術所轉。以致沒溺於淫舍也。推其沒溺之由。當在不識真際所詣。阿難因尚多聞。不能造詣真如實際。而今已覺其非矣。
二請示妙定。
惟願世尊。大悲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阿難雖受如來七番破斥。仍然不識如來所破斥之用意。故又請示奢摩他。能詣真如實際理地。故曰路。亦即眾生成佛之門路也。闡提。此雲不具信。彌戾車。此雲惡知見。隳者壞也。阿難初請如來開示妙奢摩他。三摩。禪那。融三為一。是為最極圓融。乃頓超法門也。如來開示至此。莫知其妙。故今重請。單示奢摩他。蓋期漸次而進也。傾者自下其心。以輸誠也。渴者愛慕聖道。謂景仰也。翹者。起足也。佇者。立待也。傾渴翹佇。皆表示求佛誨示之心。至極勤懇。有若大旱之望雲霓。
二如來二次征心。二。初密示。二顯說。今初。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髮際以下名為面門。六根都會之處也。從此放光者。表示六根離六塵。如鏡離垢。故放淨光明也。種種光。如百千日者。以離一染心。即有一光明。種種染心俱離。故有種種光明也。如百千日。表光明最超勝也。六種震動者。動。踴。起。震。吼。擊。表此法能驚覺一切昏迷也。十方國土一時開現者。表一心所成之萬法。即下文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義也。諸世界合成一世界者。表萬法還歸一心。即行奢摩他路義也。菩薩皆住本國承聽者。菩薩表淨心人也。本國。表本有心地也。謂聞此法者。必須還歸本有心地之人。若流落他鄉。妄心未了者。未能聞也。如來將欲破阿難妄心故。預示此妄心之盡相也。凡如來放光現瑞。皆是智身說法。智即光明故。智身說法。唯上根人能了。中下之士。茫然無知。故曰密示。為中下之根不了。復以應身顯說。如是顯說與密示雖異。義必是一。若放光與說法不相應。則放光與顯說。有何異乎。古有解此文者。表示此光。有種種奇特之境界。與所說之法不相關。是皆私臆所測。無本可據。未足信也。
二顯說。五。初引征。二正征。三破妄。四除疑。五責誤。初二。初認妄迷真。二分別真妄。今初。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砂。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眾生本性無始。由無始起不覺而成眾生。故曰。眾生從無始來。由不覺故。認假為真。迷己為物。將物為己。故曰種種顛倒。顛倒即無明。亦名為惑。以不了前境。為境所迷惑。故起種種貪嗔。作種種善惡。善惡。即因惑所生之業也。以有業故。感受將來六道之報。報即因業所生之苦也。由惑招業。由業受苦。惑業苦三。不相舍離。故為惡叉聚。梵語惡叉聚。此雲線串珠。西域有樹。名惡叉聚。以此樹之果。三為一聚故。惑業苦三。相聚不離。相似此果。故比之耳。凡欲脫離世間苦者。總名修行人。脫苦之道不一。故有諸修行人。既然修行。而不能成無上菩提者。概因無明未破。認法不真故耳。惑是苦因。故不成菩提之樂果。所謂認法不真者。或謂菩提是空。故別成聲聞緣覺之果也。或有不了無生之理。妄擬生理者。故成外道。或有取他人之功行。為自己之功行者。故成天魔等。或有欲脫苦趣。而不捨有相者。故生天上。彼等因有修行。故得上生。因著相故。成外道魔王。及魔眷屬。功力深者。為魔王。功力淺者。為魔眷屬。彼等雖生天上。業盡下墮。故非真果。梵語魔羅。此雲殺者。能斷人慧命故。佛魔相反。一欲生人慧命。一欲斷人慧命故。佛欲破魔。魔欲害佛也。以上諸修行人。皆未得修行之正因。故不得菩提之正果。猶如不識饌本。以砂作饌。砂非饌本故。縱經塵劫。終不能得。彼等以生滅心修行。欲成不生滅果。故曰。錯亂修習。今人動輒曰。我修行。其實修行法門。全未理會。觀此可知。不解道理而修行者。唐傷光陰。空費精神。盲修瞎練而已。阿難二次問奢摩他。如來皆未開示用功法門。亦未說明如何為奢摩他。而反問阿難心之在處。又問如何為心。不知者。以為如來迂於阿難。實不知如來速成阿難也。何以故。所謂成菩提者。即明自心也。心明則菩提成矣。如來征心處。以及後文征心。正是菩提最初方便也。若舍此而另說其他法門。如怎樣念佛。怎樣參禪等。總是蜐砂之徒。未足以名道也。
二分別真妄。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六識攀緣六塵。故名攀緣心。此心緣境而生。亦隨境而滅。從緣而生無自體性。眾生不知。認為自性。復於諸塵分別好醜。造諸惡業。隨業流轉。眾生生死。皆由彼造。故名無始生死根本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本來無生死煩惱。我等菩提涅槃之體。初無垢染。故曰元清淨。此體者誰。識精是也。識即心也。精者純一之義。眾生分中。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名為雜心。亦名染心。即不純淨也。若盡其生滅。成為不生滅。離諸雜染。純一不雜。是為識精。即眾生本具絕對之真性。亦即諸佛所證覺體也。元明者。本有之明。非後生之明。即非明非暗之真明。非明暗對待之明也。一切緣慮之心。皆從此起。故曰能生諸緣。若準唯識解。識精。即八識體。所生諸緣。即六七識。然其識精全體是明。更無所明。由一念不覺。妄起明相。即意根。名為七識。由意根起六識。即分別事識。即今之能生諸緣義也。攀緣之心。無所不緣。但不能緣於元清淨體。為緣心之所遺。故曰緣所遺者。者字。指定元清淨體而言也。凡被所緣者。即名為染。此體非但六識不能緣。即七識亦不能緣。以從來未為緣心所緣故。名元清淨也。若息諸緣。方會此體。眾生緣心不息。故遺此本明也。本明者。即元明之本也。本明之明。不同元明之明。一真一妄故。元明之明。又不同凡夫之明。一凡一聖故。聖謂小聖也。凡夫對於本明。猶如生盲人對於顏色。任佛如何發明。眾生畢竟不能明了。必須息滅諸緣。方有會本明之希望。若不如是。任爾如何修行。不能出生死。念念修行。念念造生死。因修行。入諸趣。而不自知。不亦枉哉。
二正征。二。初握拳試問。二追征心體。今初。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初征心處。是阿難之心趣於如來勝相之境。此征心體。是如來之拳曜於阿難之心。心趣境故。迷之在境。故破境。(即處。)境曜心故。迷之在心。故破心。破境如破賊窠巢。破心如獲賊之本身。征心處與征心體不同之如此。其輕重亦可知矣。古解。謂此文是征心之餘波。未知心與心處之別也。下文明說。如來現今征心。何得認為征心之餘波耶。屈指為拳。申指為掌。可知拳是假名。如來以此試問阿難。意欲阿難知幻而離幻也。阿難曰見。這一見字。不帶粘纖。煞有可觀。雖如來亦不能辨他是非。果能於此見取。則菩提不從人得。恐阿難口是心非。故再問曰。汝何所見。這是試金之爐錘。阿難言。見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阿難不是真金。一經爐錘。假相現矣。如來雖知阿難落於前塵。若迴光返照。心境俱空。亦可得奢摩他路。故復問曰。汝將誰見。誰字是令返照義。無乃阿難自己不妙。猶欲鈍致他人。故曰。我與大眾。同將眼見。大眾之中。未必竟同阿難也。如來處處舉示。阿難頭頭錯過。苦哉。雖然如是。若於眼下見取。猶可為人天之師。恐阿難口雖言眼。而心實不在眼也。不信且看下文。
二追征心體。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世尊老婆心切。推尋阿難之妄心。著著逼近。直將阿難追窮到底。阿難前雲。同將眼見。然眼猶不盡非。若是元明心眼。方便言見。亦可成就菩提。若是凡夫之肉眼。著於前塵。則生死不了。故又追問曰。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阿難言。即能推求尋逐者。我將為心。阿難果不以眼根照境為心。而以逐根中影者為心。於此可見阿難所認之心。至極之妄矣。如來征心。至此已得阿難之病源矣。
三破妄。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如來驀然而咄。正似獅子一吼。百獸潛蹤。又如平空霹靂。雨霽雲消。意欲阿難停息緣心。凝睛正見。而曰此非汝心。此系金剛劍。斬斷阿難之緣心。眾生無量劫來。皆以之妄想。想者。於無名無相之真性上。施設種種名相。故名曰想。以真性為名相。故曰惑汝真性。以妄想為自心。故曰認賊為子。妄想劫奪功德法財。故曰賊。真心能紹佛家業。故曰子。以真性為外境。故曰失汝元常。元者。本也。即本有實性也。常者無起滅。即本有之真心也。失元常。即失不動之主宰。認妄想。即隨名相之流變。以流變六道。或上或下。無有停止。故曰受輪轉。
四除疑。二。初阿難疑問。二如來破疑。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偏愛曰寵。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奉事於佛。曰供養。通達理事曰善知識。於無過非處說過非曰謗。作善作惡皆用此心。若無此心。則不能作善作惡。故同諸土木。阿難如坐井觀天。而不知心量之廣大無邊。故曰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以所知不出三界所有。故常在三界。流轉生死。殊不知離此覺知。大有好訊息在也。以其不知真故。不肯離妄。夫眾生之有妄知也。猶牛鼻之有繩索。以牛鼻有繩故。隨人牽使。以眾生有知故。隨業流轉。若牛鼻無繩。則遼於天外。任意逍遙。若眾生無知。則脫離生死。隨心自在。眾生不肯離覺知。可謂大惑矣。若於覺知上更求奇巧。以為爭人奪我之準備。則迷倒無可言喻矣。世間之人。不論男女。智愚賢不肖。無不以能知能覺者為自心。終日用此心作善作惡。爭名奪利。總沒有檢點過此心之在處。乃至臨死。亦不知檢點。誠可謂迷之極矣。我佛欲破世人之迷。故假阿難發表之。
二如來破疑。二。初明心體。二絕眾疑。初二。初因心成物。二以物驗心。今初。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不拒來者曰忍。即可義也。凡事可於心。即不拒絕故。如凡夫聞說。人有生死。則忍可於心。而不拒絕。若聞說人無生死。則不忍可於心。必拒絕而不承認。此未明無生之理。故不能忍也。若能於法法上親見無生之理。聞說無生。自然忍可。而不拒絕。是為入無生忍。得此忍者。即名入定。不為生滅所牽流故。如來欲令阿難入無生忍。故摩頂而告之也。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者。諸法無體。唯心之所變現。生唯心生。滅唯心滅。如種種瓦器。唯微塵所現。生唯塵生。滅唯塵滅。即諸法無生義也。諸法者。即一切有因有果之法。因唯是心。果成諸法也。所謂因果法者。大而世界。小而微塵。中括萬有。皆有因有果。故曰。因心成體。離心則無萬法故。如種種瓦器。因塵成體。離塵則無種種瓦器故。
二以物驗心。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葉由草生。即以草為性。結因縷起。即以縷為體。此世界中最微末之法。究問其根元。鹹皆有體性。縱令無體性之虛空。尚有虛空之名。空洞之貌。亦不致無從稽考。況成一切諸法之心。反自無體。有是理乎。以上總要阿難信得自心。是有體性之法。非空泛不實之物也。清淨者。本來無染也。此依心體言。妙淨者。在染而不染也。此依心用言。以無染故。靈鑒不昧。故曰明心。此性即一切諸法之性。一切法性從心而起。故曰性一切心。所生諸法尚有體性。何況能生之自性。豈有無體之理乎。
二絕眾疑。四。初明有所非心。二指無所亦事。三示塵影無常。四大眾知非。今初。
若汝執□。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執□者。不捨舊習也。初見法曰覺。起思量曰觀。分別覺觀。即緣塵之心有所了知故。若以有所了知覺觀之性。必為心者。依前文所明。心不無體。若離前塵。別有全性則可。無如此分別覺觀。緣塵則有。離塵則無。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塵而有分別也。設我不說法。而汝分別。則無有處。此心離塵別無全性。非可執□也。凡有所作。皆名曰事。凡事已成。皆名曰業。世間之事。不離五塵。故曰塵事。業由事成。故曰事業。此明凡有所知。皆覺性不全。非真心也。
二指無所亦事。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前曰。分別覺觀。諸塵事業。非是真心。今再推進一層說曰。不但有事業非真心。縱滅盡一切事業。內守幽閒。亦非真心。然此無事。非真無事故。見聞覺知。總該六識而言。見屬眼。聞屬耳。覺屬鼻舌身。知屬意。六識不分別六塵。故曰內守幽閒。世人以幽閒為無事。殊不知守幽閒亦事也。此幽閒之事。從法塵中分別而來。若無法塵。幽閒亦不可得故。法塵是前五塵之影。故曰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亦非真心也。總而言之。凡夫皆以前塵為心。離卻前塵。無心可得。若了不可得中這麼得。則舍卻前塵矣。否則。前塵是命根。焉肯舍卻哉。
三示塵影無常。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如來一再斥阿難所執非心。非如來有意非汝所執也。然汝所執。實在非心也。不信。汝自於心。微細揣摩。揣摩者。測度心之有無也。如眼識離前色塵。可能再分別否。若能分別。即真汝心。若離前塵。分別都無。然汝所執。非塵影而何耶。若汝即以塵影為心者。則有斷滅過。何以。塵非常住故。若前塵變滅時。汝心亦隨之變滅。而成有名無實之心。故同龜毛兔角也。心是法身之慧命。心斷滅故。法身同斷滅。身心俱斷。其誰修證無生法忍耶。汝有如是非執。焉能不斥耶。
四大眾知非。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阿難至此。已知緣塵非心。無由再辯。但默默無言。莫知所之。自失其向日所守而已。然阿難雖未見真心。已將前塵及緣塵之心。悉知非真。心境俱寂。即六識心空。故明得空如來藏性之理也。
五責誤。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諸修學人。指聲聞而言也。九次第定者。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定也。聲聞人修此。從欲界至初禪。乃至非非想。漸次而入。故名次第。至滅受想定成。三界九地思惑盡。名為無學。思惑盡。盡智現前。故成無學。見惑未盡。無生智未現。故不成無生果。故曰。不得漏盡成阿羅漢。漏不盡。即生死不盡也。其不成之故。皆由執此生死根本。緣塵妄想不捨也。認假違真。即見惑。見惑不破。前塵不捨也。或雲。聲聞先破見惑盡。後破思惑。於此可知其非矣。以上對已證初二三果。未成阿羅漢者言也。阿難是初心聲聞。因見惑不破。執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故。所以不得聖果也。或謂阿難。於楞嚴會前。已成小乘初果。於此亦可知其非矣。以上二次征心。破心法及心所法。顯空如來藏性。成就奢摩他路初分已竟。攀緣心息。不隨塵境散動。即入奢摩他。問。前雲。見道分中。總是答三摩之問。何雲此處奢摩他路竟耶。答。此三法中。各具三法。不同凡小偏見之法。不能融通也。如見道分。初見奢摩。次見三摩。次見禪那。總此三法為一妙慧。故名見道。證道亦復如是。
[二名征心表]
第一征處—唯心與目——阿難答
今何所在
第二征心—汝目可見——阿難答
以何為心
————在
┬即能推者
└我將為心
┬內
├外
├根里
├轉內
├合處
├中間
└無著
世尊初次征問阿難心之在處。阿難答處有七。古解誤以征【處】為征【心】。故不曰。七征心處。而曰。七處征心。反將征心之正文。作為征心之餘波。復將七答為七征。有違經義。故改為二次征心。即第一征處。第二征心也。
二。十番辨見顯不空藏性。三。初阿難請開道眼。二如來開示道眼。三破余疑顯不空。初二。初悲感自悔。二正請開示。今初。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阿難淫室歸來。悲淚求佛。此復悲淚。故曰重複。哀昔傷心曰悲。水從眼出曰淚。五體投地者。兩手。兩足。及頭。皆投於地也。頭手俱起。兩膝在地曰長跪。合掌白佛。此是經家敘儀也。阿難曰。由我隨從於佛。發心出離家室。倚恃佛之威德神力。時常自作思惟。無須勞我修行。修指定而言也。將謂如來惠與我三昧也。三昧。此雲正定。卻不知各人身心。本不可以相替代。今已失我出家之本心。以致身雖出家。而心不入道也。一向傷失本具性德。故喻如窮子。背覺故。如舍父。合塵故。如逃逝。以上一說一喻。是自敘不行。故有失也。今日乃知多聞不行。與不聞等。喻如說食不飽。此敘出家非修行不能成功也。阿難曲盡凡情。宛同近日之愚夫婦。燒香拜佛。求惠功利。自不修行。然阿難已知自失矣。不知近日之愚夫婦。何日知自失耶。余謂愚夫婦燒香求佛。終有知自失之日。若不燒香求佛者。恐無知自失之日矣。我聞楊子。拔一毛利天下人而不為。蓋亦深知身心本不相代。故如此也。惜乎。不遇知者。竟為人呼為異端也。夫智者。生不逢時。每不若常人之得意。其何故哉。蓋不遇知己而已也。生逢知己。其幸會大焉。
二正請開示。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二障者。所知障。煩惱障也。所知障涅槃。而有生死纏也。煩惱障菩提。而有愛染纏也。先有所知。後有煩惱。二障在一法上見。如見一物。不了本自其然。而起法見。有所知故。名為所知障。起信論雲。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不了法即真如。而於法見上起愛染。愛染者。即緣慮也。擾亂本智。故名為煩惱障。起信論雲。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以妄起法見。名所知。以緣境故。名煩惱。無所知。不生煩惱。有煩惱。必有所知。以二障同生一境。不得相離故也。所知障生在最前。一念不覺。即無明故。滅亦在最後。成佛時。頓破無明。成一切種智。即所知盡故。良猶誠也。寂常心性者。寂即不生。常即不滅。不生不滅之心。是諸法之性。故名寂常心性也。誠由不知寂常心性。故被二障所纏。若了寂常心性。則二障之纏可免矣。以此寂常心性。不能不知。故請如來哀我無法性功德之窮子。愍我不識家鄉之露人。發妙明心。妙明心。即明暗不昏之見性。能了此妙明之理者。名為道眼。道眼。乃見道之眼。即三摩觀慧也。道眼開。則見妙明心。見妙明心。則知寂常性。知寂常性。則脫二障矣。故此科要在開道眼也。亦即前文已成奢摩他路。此下要求三摩妙觀。為行奢摩他路之道眼也。
二如來開示道眼。二。初密示總許。二顯示別說。今初。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卍字。即梵書萬字也。如來胸前有卍德吉祥相。此相由清淨眼之所修成。今欲令阿難得清淨眼。故從此放光也。光表見性。昱曜。表見性之妙明威勝也。有千百色。表見性隨緣有種種相也。世界周遍。表見性橫遍十方也。灌如來頂。表見性豎窮無際也。旋至阿難等。表以此豎窮橫遍之見性。轉示阿難。及諸大眾也。若也如是會得。無須下文十番之勞矣。奈阿難不解光中妙義。故世尊明告曰。吾今為汝建大法幢。幢者。摧邪立正也。即摧阿難之邪見。而立正見也。獲者得也。妙微密性者。自性之於萬法。無不具之。常在諸人目前顯示。而諸人不能知。故曰妙微密。此心一塵不染。明暗不昏。故曰淨明心。獲此性心。即名得清淨眼。遠離諸幻相。
二顯示別說。十。初明暗不昏顯見性非眼。二如來光手顯見性不動。三匿王觀河顯見性不滅。四輪手上下顯見性無失。五寄宿旅亭顯見性無去。六還前八塵顯見性無還。七萬物非見顯見性是汝。八器有方圓顯見無舒縮。九不即不離顯見物不二。十無是無非顯見性無侶。初三。初定例。二破迷。三結成。初二。初引前破見。二比較成例。今初。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閻浮檀。樹名也。須彌山南有此樹。其樹之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故名閻浮檀金。塹音錫赤光焰也。如來身色如之。世尊問將誰見。阿難答以眼觀。阿難以眼為見。故世尊顯見非眼也。
二比較成例。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否。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有智者。指世間智也。世人言見即眼。言眼即見。眼與見摶恫不分。今欲分別眼見故。要以譬喻開悟。凡事單見不明。喻則淆訛必顯。如以眼喻手。以拳喻見。拳是假名。見有實義。阿難不知。而曰事義相類。阿難真假不分。已顯然於此矣。
二。破迷。二。初破拳見不類。二顯見性不昏。今初。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無手畢竟無拳者。手是拳之本。無本。故末不能生。猶如無水。畢竟無波也。無眼非見全無者。眼是見之末。無末故。本不必無。猶如無波。不畢竟無水也。是故拳見相類。義不能然。若無手。畢竟無拳。例無見。畢竟無眼。則事義類矣。又無眼。非見全無。例無拳。非手全無。則事義亦類矣。無眼曰盲。世人以無眼即為無見。及詢其如何無見。曰見暗。將言無見。又言見暗。此系千古之顛倒夢。無人勘破。於此可朗然大覺矣。前塵自暗者。塵性本暗。明非自有。今雖不見明。於前塵性質上。並無缺見之處。塵自暗也。我之見性何虧損哉。
二顯見性不昏。二。初以盲顯。二以燈喻。今初。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眾生由結聲色成根以來。一向迷物為己。故常在聲色明塵之中。偶違明塵。即名無見。殊不知此見性。歷然超出明暗二塵之外。畢竟不隨明暗而有而無。故世尊以有眼人。處於暗室之見黑。比較盲者之見黑。所有二黑。既然無異。能見二性。焉能不同有哉。見黑既不關於眼。見明何獨關於眼乎。
二以燈喻。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無眼人。得眼則能見種種色。暗中人。得燈亦能見種種色。如是燈與眼同。人與見同。然則暗中無人。雖有燈而不見種種色。例如盲人無見。雖有眼而亦不見種種色。今不然故。顯然盲者有見。如暗中有人也。若謂盲者得眼見種種色。是眼見。非見見者。例暗中人。得燈見種種色。應是燈見。而非人見耶。眼不名見。世所共迷。燈不名見。世所共知也。若汝必謂燈能見者。燈既能見。應名曰見。不應名燈。既已名燈。非能見也。若謂燈名。另有見義者。則又燈觀。何關汝事耶。四面八方。審察推尋。終無眼見之理。則見性非眼之義成矣。
三結成。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燈眼同名顯色。各有所顯不同。燈即明。眼識之增上緣也。眼即浮塵根。見性之增上緣也。十番顯見。非顯見識。乃顯見性也。見即眼識。前文已征破故。見性是末那識。是心非眼之心字。即指七識心也。見精是八識。見性之體也。此十番顯見。但顯見性。不顯見識。不顯見精。今依通名。故曰顯見。以下文中。或曰見。或曰見性。或曰見精。各有用意不同。讀者須知。不可混然而不分也。云何而知顯見性。不顯見識。不顯見精耶。見是常人所知。無須顯故。又前文破緣塵心。即破見故。見精是體。非所顯故。四科七大文中。方即物示體故。惟見性。眾生不知。故需顯也。見性真而非真故。顯後而復破。如後文雲。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此即破所顯之見性也。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此系示見精也。以所顯之見性可破故。亦可證非顯見精矣。精體不可破故。
二如來光手顯見性不動。二。初大眾默感。二。如來慈示。今初。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前文辨別眼見。阿難已理窮辭盡。無再辨之能力。只得默然而已。如來雖顯明見性非眼。猶未顯如何之為見性。故阿難等。心未開悟。猶望如來慈音宣示也。慈與樂。悲拔苦。佇立待也。
二如來慈示。三。初立義。二驗解。三責迷。初二。初如來舒指問悟。二陳那陳悟客塵。今初。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佛手有網幔相。故曰網相光手。鹿園。在波羅□國。先王養鹿之園也。佛於此園。初轉四諦法輪。阿若多。此雲最初解。名也。姓憍陳那。此雲火器。先世事火。故命族也。阿若多。十力迦葉。頞鞞。跋提。拘力。是為五比丘。頞鞞。又雲馬勝。跋提。此雲小賢。拘力。此雲摩訶男。前二母族。後三父族。如來初出家。父王命此五人伴修。後以不耐苦行。自奔鹿園。各修異道。佛觀因緣。乃先度之。菩提。此雲正覺。大乘果也。阿羅漢。小乘果也。客塵煩惱。即小乘見思惑也。誤即迷惑也。誤認客塵。迷失主空。故不成聖果耳。佛欲以客塵之義。破阿難之迷。令眾中已悟者說之。以昭信實也。
二陳那陳悟客塵。二。初總陳。二別解。今初。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陳那年德俱尊。故稱長老。如來說法。陳那最初得解。故獨得以解為名也。五塵生滅不停。故如客義。五根見性。不生不滅。故如主義。法塵浮動不息。故如塵義。意根見性常靜。故如空義。因悟六塵如客塵故。舍客塵而得主空。名證小乘聖果也。此依陳那所悟而言也。若以來去客義。比分段生死。以浮動塵義。此變易生死。則大小二乘。皆具矣。
二別解。二。初解客義。二解塵義。今初。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行客。且以幻身而言。旅即客也。亭者。停也。旅客停息之處。故曰旅亭。投寄旅亭。喻生於世間也。或宿或食。喻一生之事業也。宿食事畢。喻宿業報盡。新業已成也。俶裝前途。喻隨新業而去也。不遑安住。喻隨業牽流不息也。主人。喻偏真法身也。無攸往。喻無分段生死也。幻身無住。故喻名客。法身常住。故喻名主人。是以不住者。名為客義也。凡不住者。皆名客義。非但幻身而已也。此預示下文輪掌開合義也。
二解塵義。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雨後初晴。謂之新霽。喻初伏煩惱也。雨後無塵昏之相。故曰清暘升天。喻始覺智也。光入隙中。喻小乘之智。照見萬象生滅不停也。空中塵相。喻所見之幻相。生滅不停也。空寂。喻幻相之真性不動也。真性澄寂故。喻名空。幻相搖動故。喻名塵。是故以搖動之幻相。名為塵義也。故佛證解曰。如是。此預示下文寶掌飛光義也。
二驗解。二。初以輪指開合驗客義。二以寶手飛光驗塵義。今初。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佛之手足。皆有千輻輪相。故名佛手曰輪掌也。佛以手指開而復屈。屈而復開。如客往來不停。以驗阿難之見解。阿難曰。佛手有開有合。我見無開無合。阿難亦瞭然客與主矣。然客有行客住客之不同。若以暫住之客為主。依然迷於真主也。故又問曰。誰動誰靜。動靜即住不住也。阿難言。佛手不住。如客不遑安住也。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如主人尚無來相。誰成去相也。阿難見解。正合客主之義。故佛證解曰。如是。
二以寶手飛光驗塵義。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光飛左右。令頭搖動。如塵旋繞。以驗阿難之見解。阿難曰。左右觀光。頭自搖動。阿難瞭然塵與空矣。此處雖未問見。見亦暗在其中。無空相不顯塵相故。然塵有動有靜。若以暫止之塵為空者。則未識真空也。故又呼阿難問曰。為汝頭動。為復見動。阿難答世尊曰。我頭自動。如塵由靜而自然動也。以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如空本來不動。故無止相。止相尚無。何成搖動。阿難見解不違塵空義。故世尊證解曰。如是。
三責迷。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上來數問數答中。所解不動之見性。已顯然可見矣。故如來普告大眾曰。眾生既知搖動者是塵。不住者是客。宛然陳那無異。非若愚昧無知矣。何以知其外。而不知其內。知其他。而不知其己耶。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塵空分明。汝何只知其塵不知其空耶。觀如來手自開合。見無舒捲。賓主歷然。汝何只知其賓不知其主耶。不知主空且已。云何汝今反以來去之動客而為根身耶。云何反以搖動之塵而為真境耶。觀此則可知眾生之過。不在不識主人翁。而在反客為主也。眾生之過。不在不識真境。而在反妄為真也。以反客為主。反妄為真故。從一念不覺成眾生之始。以至忽破無明成正覺之終。隨逐客塵。念念生滅。遺失澄寂真性之空。認取搖動幻相之塵。故曰顛倒行事。遺失法性心之真主人。攬取假合身之偽客者。故曰認物為己。以顛倒行事故。輪迴塵境中也。以認物為己故。輪迴客身中也。輪迴此客塵之中者。非客塵使汝流轉耶。而汝隨逐客塵。自取流轉耶。眾生作業。自作自受。如蠶作繭。自纏自縛。世人每遇禍亂。不怨天。必尤人。而不知自責。其愚甚矣。
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