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四(之五)  


《楞嚴經》輕鬆學卷四(之五)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富樓那尊者說道:我與如來您同樣具有『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它是平等無二而圓滿的。」

「但是,我因過去無始以來遭遇了無明『妄想』,所以長期在六道輪迴當中流轉。如今雖然已經證得無漏聖果,卻仍未到達究竟覺悟。世尊您則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經圓滿寂滅,獨顯真常妙性。」

【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即前文「寶覺真心」之別名,更加具體而已。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無始妄想】也就是「無明妄想」,或者「無始無明」。

既然「寶覺真心」無二無別,那麼,富樓那尊者與世尊的差距就只在於「無始妄想」。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咱與世尊的差距,主要在於「無始妄想」,或者叫做「無明妄想」。那麼,這個「妄想」到底怎麼來的呢?

富樓那尊者繼續說道: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我冒昧地請問您,一切眾生到底因為什麼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輪迴苦海呢?」

【敢問】謙辭,冒昧地請問。

前文當中,富樓那尊者曾問:「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而世尊則將其比喻為「空花」,直顯「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之虛妄不實,本不曾生,亦無可滅,純屬妄想。

於是,富樓那尊者便以為,世尊不會再產生「有為習漏」,也不會再產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眾生卻會產生「妄想」。那麼,這個「妄想」是從哪裡來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佛陀告訴富樓那尊者:你雖然已經除去了許多疑慮,但是,殘餘的迷惑尚未除盡。」

「我用世間當前的事情作比喻,再來問你。」

所謂的「汝雖除疑,余惑未盡」,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狀況。就是說,即便開悟了,即便證果了,也不等於沒有了迷惑,因為,「無始無明」尚在,它總會表現出來的。

因此呢,「明心見性」之後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廣學多聞」,這樣既可以檢驗並升華見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細的「迷惑」。

而且,透徹的「明心見性」,可以獲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煩惱,得自利;而「廣學多聞」卻可以進一步開發「後得智」,明辨法相差別,降伏細煩惱,具備行菩薩道的種種方便,能夠自他兩利。後者,才堪稱為「菩薩」。

下面,世尊以當時室羅筏城裡面的一個名人——演若達多,作為活生生的例子,來解答富樓那尊者的疑問。

世尊說道: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難道你不曾聽說過,舍衛城當中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鏡子的時候,喜愛上了鏡子裡面那個眉目清爽的人頭,竟然嗔怒地責備自己的腦袋無法見到。」

「於是呢,他以為自己是一個沒頭的鬼怪,便無緣無故地癲狂奔走,到處去尋找腦袋。」

【演若達多】譯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禱告懷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痴昧)】山澤鬼怪之類。

這個比喻極為生動貼切,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演若達多這個人太愚痴可笑了,因為,咱大家其實都和他差不多。

為啥呢?您看,演若達多「丟了」自己的腦袋,是夠愚痴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眾生呢,卻「丟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當前的「山河大地有為習漏」等等,都當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進行攀緣與分別,自己無端地製造了生死輪迴之苦海。這,難道還不夠愚痴嗎?

況且,演若達多還知道四處去尋找自己的「腦袋」;請看這芸芸眾生,有幾個人知道去尋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說那些世間俗人了,就是學佛人當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觀察尋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學佛者,包括許多出家法師在內,他們總是安慰自己說:「嗨,算了,這輩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種點兒善根,將來再說吧。」

——這就是典型的「自誤」,自己耽誤自己。

其實,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達多找到自己的腦袋一樣簡單,一念間迴轉向外攀緣的那個「知覺」,當下就會明白。

——您能夠找到自己的「腦袋」嗎?那好,您比演若達多聰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無形的鏡子,照出了世間萬象,也包容著世間萬象。請不要老盯著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鏡子吧。

關於演若達多,世尊問須菩提尊者:

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你怎麼看呢,這個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癲狂奔走呢?」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富樓那尊者回答:這個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發人深省。

例如,大家應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各位怎麼看呢?世間人為什麼會四處攀緣,癲狂追求財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惱不堪呢?

答:這些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其實,就我個人體會,既不要面子也毫不誇張地說,我這個人在三十六歲以前就是一個「神經病」,整天胡思亂想,什麼事兒都放不下,什麼都在乎,敏感而苦惱。那不就是發狂嗎?

幸好,在二十四歲之後就開始學佛了,雖然苦惱不堪,依仗著對於佛法的信心,終於看到了一點兒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薩和祖師們的事跡,便找到了榜樣,知道自己該如何度此一生了。

對我來說,在家學佛和出家學佛的二十年當中,就是從一個「神經病人」逐漸康復為「正常人」的過程。如今,我仍有許多煩惱習氣,不過,生死戰局早已扭轉,在教法的薰陶下,我已經看得很清楚,它們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對於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認。同時,無形當中,尊者前文的問題:「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其實,已經站不住腳了。

於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說道:此『寶覺真心』既是『妙覺明圓』之『空如來藏』,也是『本圓明妙』之『不空如來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無始妄想』,又如何會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話,就成了實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其中,「妙覺明圓」強調的是「圓」,即「圓滿」,對應於「空如來藏」;而「本圓明妙」強調的是「妙」,即「妙用」,對應於「不空如來藏」。兩者無二無別,同時具足,才叫做「寶覺真心」,或者「圓滿法身」。

在「寶覺真心」當中,「無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虛妄的,沒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繼續說道: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只是各種『妄想』互為因緣,輾轉生滅;以至於迷上加迷,越迷越深,眾生因此而歷經了微塵數劫的生生死死。雖然有佛出世宣發顯明了『妄想』不實之妙義,卻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歸『寶覺真心』。」

「這個所謂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認識到迷惑本無『起因』,那麼,『妄想』也就沒有了依存之處。於是才明白,所謂的『妄想』尚且不曾產生過,又何必想要去消滅它呢!」

【展轉】即「輾轉」,反覆交替的意思。

正如《圓覺經》所云:「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謂的「無始妄想」,並不曾真正產生過,它是如幻的;所謂的「有為習漏」及「生死輪迴」呢,也是一樣,純屬幻覺。

知曉了「幻覺」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幻覺」,不需要再做什麼了;明達了「生死如幻」之時,此明達之心,已經超越了「生死輪迴」,它就是本然覺性,哪裡還有什麼修證次第呢。

乃至於,佛陀超越了「無始妄想」,得證無上菩提之時,也本無所得。不僅本無所得,而且,他也沒有辦法把那個所謂的「無始妄想」取出來給大家看,來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從何而來。

對此,世尊說道: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成就無上菩提之人說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說夢中故事一樣。他的心縱然已經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夠把夢裡的東西,取出來給別人看呢。」

所謂「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覺悟之後,都會為眾生慈悲說法,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麼可能把「輪迴大夢」當中的「無始妄想」之「起因」,拿出來給富樓那尊者看呢!

更何況,這個所謂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於是,世尊繼續說道: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何況『妄想』並沒有『起因』,連『妄想』本身也並非實有。」

「這就如同舍衛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一樣,無端地以為自己沒頭而恐怖地狂走,哪裡有什麼因緣呢?」

「一旦他忽然間狂心歇下來,便會發現,頭就在那裡,並不是從外面找到的。縱然在他狂心沒歇下來的時候,頭又何曾遺失過呢!」

咱大家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具足「寶覺真心」,與如來無二無別。只因為無故癲狂而不停地分別、攀緣,才流浪於虛假的生死輪迴。一旦咱忽然間覺悟,便會發現,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尋,也不屬於修證所得。

如今,雖然咱的癲狂「妄想」尚未歇下來,又何曾遺失過咱的「寶覺真心」呢!

所謂的「妄想」就是如此虛妄,它毫無真實可言,又怎麼會有「起因」呢?

世尊說道: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虛假不實,它哪裡會有什麼『起因』呢?」

雖然「無始妄想」沒有「起因」,但是,其虛妄作用——即生死輪迴,已經被「妄想」出來了。因此,要想結束它,就必須放下連續的「妄想」,才能夠超出輪迴幻境。

對此,世尊說道: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隨著『妄想分別\』而落入『世界(世間)相續』、『眾生相續』和『業果相續』三種相續當中。首先斬斷

《楞嚴經》輕鬆學卷四(之五)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富樓那尊者說道:我與如來您同樣具有『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它是平等無二而圓滿的。」

「但是,我因過去無始以來遭遇了無明『妄想』,所以長期在六道輪迴當中流轉。如今雖然已經證得無漏聖果,卻仍未到達究竟覺悟。世尊您則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經圓滿寂滅,獨顯真常妙性。」

【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即前文「寶覺真心」之別名,更加具體而已。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無始妄想】也就是「無明妄想」,或者「無始無明」。

既然「寶覺真心」無二無別,那麼,富樓那尊者與世尊的差距就只在於「無始妄想」。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咱與世尊的差距,主要在於「無始妄想」,或者叫做「無明妄想」。那麼,這個「妄想」到底怎麼來的呢?

富樓那尊者繼續說道: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我冒昧地請問您,一切眾生到底因為什麼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輪迴苦海呢?」

【敢問】謙辭,冒昧地請問。

前文當中,富樓那尊者曾問:「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而世尊則將其比喻為「空花」,直顯「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之虛妄不實,本不曾生,亦無可滅,純屬妄想。

於是,富樓那尊者便以為,世尊不會再產生「有為習漏」,也不會再產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眾生卻會產生「妄想」。那麼,這個「妄想」是從哪裡來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佛陀告訴富樓那尊者:你雖然已經除去了許多疑慮,但是,殘餘的迷惑尚未除盡。」

「我用世間當前的事情作比喻,再來問你。」

所謂的「汝雖除疑,余惑未盡」,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狀況。就是說,即便開悟了,即便證果了,也不等於沒有了迷惑,因為,「無始無明」尚在,它總會表現出來的。

因此呢,「明心見性」之後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廣學多聞」,這樣既可以檢驗並升華見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細的「迷惑」。

而且,透徹的「明心見性」,可以獲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煩惱,得自利;而「廣學多聞」卻可以進一步開發「後得智」,明辨法相差別,降伏細煩惱,具備行菩薩道的種種方便,能夠自他兩利。後者,才堪稱為「菩薩」。

下面,世尊以當時室羅筏城裡面的一個名人——演若達多,作為活生生的例子,來解答富樓那尊者的疑問。

世尊說道: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難道你不曾聽說過,舍衛城當中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鏡子的時候,喜愛上了鏡子裡面那個眉目清爽的人頭,竟然嗔怒地責備自己的腦袋無法見到。」

「於是呢,他以為自己是一個沒頭的鬼怪,便無緣無故地癲狂奔走,到處去尋找腦袋。」

【演若達多】譯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禱告懷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痴昧)】山澤鬼怪之類。

這個比喻極為生動貼切,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演若達多這個人太愚痴可笑了,因為,咱大家其實都和他差不多。

為啥呢?您看,演若達多「丟了」自己的腦袋,是夠愚痴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眾生呢,卻「丟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當前的「山河大地有為習漏」等等,都當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進行攀緣與分別,自己無端地製造了生死輪迴之苦海。這,難道還不夠愚痴嗎?

況且,演若達多還知道四處去尋找自己的「腦袋」;請看這芸芸眾生,有幾個人知道去尋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說那些世間俗人了,就是學佛人當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觀察尋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學佛者,包括許多出家法師在內,他們總是安慰自己說:「嗨,算了,這輩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種點兒善根,將來再說吧。」

——這就是典型的「自誤」,自己耽誤自己。

其實,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達多找到自己的腦袋一樣簡單,一念間迴轉向外攀緣的那個「知覺」,當下就會明白。

——您能夠找到自己的「腦袋」嗎?那好,您比演若達多聰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無形的鏡子,照出了世間萬象,也包容著世間萬象。請不要老盯著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鏡子吧。

關於演若達多,世尊問須菩提尊者:

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你怎麼看呢,這個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癲狂奔走呢?」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富樓那尊者回答:這個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發人深省。

例如,大家應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各位怎麼看呢?世間人為什麼會四處攀緣,癲狂追求財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惱不堪呢?

答:這些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其實,就我個人體會,既不要面子也毫不誇張地說,我這個人在三十六歲以前就是一個「神經病」,整天胡思亂想,什麼事兒都放不下,什麼都在乎,敏感而苦惱。那不就是發狂嗎?

幸好,在二十四歲之後就開始學佛了,雖然苦惱不堪,依仗著對於佛法的信心,終於看到了一點兒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薩和祖師們的事跡,便找到了榜樣,知道自己該如何度此一生了。

對我來說,在家學佛和出家學佛的二十年當中,就是從一個「神經病人」逐漸康復為「正常人」的過程。如今,我仍有許多煩惱習氣,不過,生死戰局早已扭轉,在教法的薰陶下,我已經看得很清楚,它們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對於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認。同時,無形當中,尊者前文的問題:「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其實,已經站不住腳了。

於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說道:此『寶覺真心』既是『妙覺明圓』之『空如來藏』,也是『本圓明妙』之『不空如來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無始妄想』,又如何會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話,就成了實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其中,「妙覺明圓」強調的是「圓」,即「圓滿」,對應於「空如來藏」;而「本圓明妙」強調的是「妙」,即「妙用」,對應於「不空如來藏」。兩者無二無別,同時具足,才叫做「寶覺真心」,或者「圓滿法身」。

在「寶覺真心」當中,「無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虛妄的,沒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繼續說道: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只是各種『妄想』互為因緣,輾轉生滅;以至於迷上加迷,越迷越深,眾生因此而歷經了微塵數劫的生生死死。雖然有佛出世宣發顯明了『妄想\』不實之妙義,卻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歸『寶覺真心』。」

「這個所謂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認識到迷惑本無『起因』,那麼,『妄想』也就沒有了依存之處。於是才明白,所謂的『妄想』尚且不曾產生過,又何必想要去消滅它呢!」

【展轉】即「輾轉」,反覆交替的意思。

正如《圓覺經》所云:「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謂的「無始妄想」,並不曾真正產生過,它是如幻的;所謂的「有為習漏」及「生死輪迴」呢,也是一樣,純屬幻覺。

知曉了「幻覺」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幻覺」,不需要再做什麼了;明達了「生死如幻」之時,此明達之心,已經超越了「生死輪迴」,它就是本然覺性,哪裡還有什麼修證次第呢。

乃至於,佛陀超越了「無始妄想」,得證無上菩提之時,也本無所得。不僅本無所得,而且,他也沒有辦法把那個所謂的「無始妄想」取出來給大家看,來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從何而來。

對此,世尊說道: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成就無上菩提之人說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說夢中故事一樣。他的心縱然已經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夠把夢裡的東西,取出來給別人看呢。」

所謂「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覺悟之後,都會為眾生慈悲說法,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麼可能把「輪迴大夢」當中的「無始妄想」之「起因」,拿出來給富樓那尊者看呢!

更何況,這個所謂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於是,世尊繼續說道: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何況『妄想\』並沒有『起因\』,連『妄想\』本身也並非實有。」

「這就如同舍衛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一樣,無端地以為自己沒頭而恐怖地狂走,哪裡有什麼因緣呢?」

「一旦他忽然間狂心歇下來,便會發現,頭就在那裡,並不是從外面找到的。縱然在他狂心沒歇下來的時候,頭又何曾遺失過呢!」

咱大家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具足「寶覺真心」,與如來無二無別。只因為無故癲狂而不停地分別、攀緣,才流浪於虛假的生死輪迴。一旦咱忽然間覺悟,便會發現,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尋,也不屬於修證所得。

如今,雖然咱的癲狂「妄想」尚未歇下來,又何曾遺失過咱的「寶覺真心」呢!

所謂的「妄想」就是如此虛妄,它毫無真實可言,又怎麼會有「起因」呢?

世尊說道: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虛假不實,它哪裡會有什麼『起因』呢?」

雖然「無始妄想」沒有「起因」,但是,其虛妄作用——即生死輪迴,已經被「妄想」出來了。因此,要想結束它,就必須放下連續的「妄想」,才能夠超出輪迴幻境。

對此,世尊說道: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隨著『妄想分別』而落入『世界(世間)相續』、『眾生相續』和\『業果相續』三種相續當中。首先斬斷『殺、盜、淫』三種業緣;再放下『妄想』,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產生。」

【三緣】指前文「業果相續」當中的「欲貪」、「殺貪」和「盜貪」,即「殺、盜、淫」三種業緣,簡稱「三緣」。

【三因】指「三種相續」之因,其中,「世界相續」之因乃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等等;「眾生相續」之因乃是「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等等;「業果相續」之因乃是「唯殺盜淫,三為根本」等等。

作為大阿羅漢,富樓那尊者已經斬斷了「殺、盜、淫」三種業緣,所以,他沒有了「業果相續」,已經超出六道輪迴。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細「妄想」,尤其是虛妄的「明覺」還在,因此,「三種相續」之因,還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樓那尊者一旦摧破了「無始妄想」,徹底斷盡了「三種相續」之因的話,那就會: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那麼,你心中猶如演若達多那樣的癲狂之性自然就會歇下來,狂性歇了而心性不會滅,它就是菩提覺性;即勝淨妙明之心,它本來就周全遍滿於法界,不是從別處得來的。哪裡需要藉助於勞累筋骨的艱苦修證呢。」

【劬(音:渠)勞】辛勞。

【肯綮(音:慶)】本意是「筋骨結合處」,引申為:勞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於艱苦與否,而在於能否斬斷「殺、盜、淫」三種業緣;能否放下「分別妄想」,而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發生。

前者,就是老實「持戒」;後者,就是踏實學習經教,並付諸於禪修觀察。合在一起,無非是「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已。

有人問:「戒、定、慧」當中,或者說「六度」當中,哪個是根本呢?是戒律嗎?

答:如佛所說,「六波羅蜜」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因此,應當以「智慧」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與修定難免誤入歧途,與外道並無本質差別。而「智慧」來自於哪裡呢?當然是佛經,也包括菩薩的論典在內。所以,在漢傳佛教當中,特彆強調「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之「四依法」。

當然,佛陀也強調過「以戒為師」,這並不矛盾,因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來應當是由「師父」來教導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個「師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後,弟子眾多,難免發生分歧,到底該如何行持呢?針對如此狀況,世尊才提前開示了「以戒為師」,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為日常行為的準則。至於修學的重點,對於大乘佛教來說,當然還是要放在「般若波羅蜜」上面。

實際情況是,如今,多數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難,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難做到。說實話,我自己連「沙彌戒」都沒持好,可是當年卻一起受了「三壇大戒」,所謂「菩薩戒」、「比丘戒」和「沙彌戒」。

對於「菩薩戒」,細節不論,時常擁有「菩提心」,如今大體可以做到,這是我修行的本錢,力量都發源於此。而「比丘戒」,只能說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彌戒」呢,也還守得不全。不過,由於受經教的薰陶,我的「出離心」相當堅定,於人於事都不會糾纏,大體能夠放下。

所以呀,僅從「持戒」的現象來說,我不能算一個很合格的出家人。許多出家人也都是類似的狀況,他們因此而對於自己的修行越來越沒有信心,他們很苦惱。他們認為,自己連戒都持不好,唉,這修行沒希望了。

我不一樣,我大約屬於古人所說的「無慚愧者」,我貪吃貪睡,既不能過午不食,也無法守持「金錢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對自己未來的解脫之路充滿了信心,因為,通過學習大乘經典,我認識到,解脫主要源於「般若波羅蜜」,源於「智慧」。至於「戒律」,既然已經接受了,我儘量去做,暫時做不到的,對不起,慚愧,容我慢慢來,慢慢提高,慢慢降伏習氣。

由於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絕不把修行的「重點」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離心」上面,放在學習經教和禪修觀心上面。我以為,這才符合世尊的教導,因為,「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也不從修行而得,不從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來覺悟。

覺悟之後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個人,他的衣服裡面佩戴著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

「於是呢,他竟然因為極度貧窮而流浪他鄉,整天東奔西走討飯為生。」

「不過,雖然如此貧窮,他的『如意寶珠』卻不曾丟失過。」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寶珠」,傳說中的有求必應之寶珠。

一切眾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蘊含著「如來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自己卻不知道。於是呢,反而拚命地向境界當中去追求,求財、求色、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健康平安,求升學,求才藝,求幸福,等等。因為追求而把自己折騰得苦不堪言,像個可憐的窮鬼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丟失過。

為何說「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於無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來具足一切,又豈是「如意寶珠」可以相比擬呢。

既然如此,只要覺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樂。縱然宿世習氣還在,還想求些什麼的話,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別處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懇懇,巧作因緣,將來必有相應的回報。

「心想事成」是可以實現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緣成熟之時,急不得。猶如春種、夏長、秋收一樣,您盡可播種「善願」,然後需要積累福德資糧,將來,您的「善願」必將成就。只是,那時的您,或許已經不是您了。

例如,過去的「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歷經了無量劫的菩薩行,如今已經善願成就,功德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現成佛,名為「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切,都發生在「法藏比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並不是從外面求來的。而如今的「無量壽佛」,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法藏比丘」了。

雖然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寶珠」,但是,如果沒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導,大家終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說的那個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衣服里佩戴著「如意寶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為他指示出了『如意寶珠\』,他才如獲新生一般,從『如意寶珠\』那裡求得了一切所需,變得大富大貴。」

「這時,他才覺悟到,神奇的『如意寶珠\』終究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如今,咱大家學習《楞嚴經》,承蒙世尊給咱指示出了「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內心的「不生滅性」,一切功德都盡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寶貴之機緣,耐心學習,深入觀察,持之以恆,那麼,找到它並不困難,「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覺悟之後,您會發現,任何東西都不需要向外邊去追求,咱的心本來就是自在而安樂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寶珠」。人人都在用,卻人人都不知。它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因為,它沒有「自然體」可得,也不依存於任何條件。它無處不在,而需要時時覺悟明了。

對於世尊所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阿難尊者忽然有了疑問,他以為,這恰恰就屬於「因緣所生」。可為何世尊前文卻說「既稱為妄,云何有因?」乃至於在第二卷當中,世尊為何反覆強調,「本覺明妙,性非因緣,非自然性」呢?

於是,阿難便準備向世尊請法。

殺、盜、淫』三種業緣;再放下『妄想』,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產生。」

【三緣】指前文「業果相續」當中的「欲貪」、「殺貪」和「盜貪」,即「殺、盜、淫」三種業緣,簡稱「三緣」。

【三因】指「三種相續」之因,其中,「世界相續」之因乃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等等;「眾生相續」之因乃是「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等等;「業果相續」之因乃是「唯殺盜淫,三為根本」等等。

作為大阿羅漢,富樓那尊者已經斬斷了「殺、盜、淫」三種業緣,所以,他沒有了「業果相續」,已經超出六道輪迴。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細「妄想」,尤其是虛妄的「明覺」還在,因此,「三種相續」之因,還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樓那尊者一旦摧破了「無始妄想」,徹底斷盡了「三種相續」之因的話,那就會: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那麼,你心中猶如演若達多那樣的癲狂之性自然就會歇下來,狂性歇了而心性不會滅,它就是菩提覺性;即勝淨妙明之心,它本來就周全遍滿於法界,不是從別處得來的。哪裡需要藉助於勞累筋骨的艱苦修證呢。」

【劬(音:渠)勞】辛勞。

【肯綮(音:慶)】本意是「筋骨結合處」,引申為:勞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於艱苦與否,而在於能否斬斷「殺、盜、淫」三種業緣;能否放下「分別妄想」,而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發生。

前者,就是老實「持戒」;後者,就是踏實學習經教,並付諸於禪修觀察。合在一起,無非是「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已。

有人問:「戒、定、慧」當中,或者說「六度」當中,哪個是根本呢?是戒律嗎?

答:如佛所說,「六波羅蜜」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因此,應當以「智慧」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與修定難免誤入歧途,與外道並無本質差別。而「智慧」來自於哪裡呢?當然是佛經,也包括菩薩的論典在內。所以,在漢傳佛教當中,特彆強調「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之「四依法」。

當然,佛陀也強調過「以戒為師」,這並不矛盾,因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來應當是由「師父」來教導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個「師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後,弟子眾多,難免發生分歧,到底該如何行持呢?針對如此狀況,世尊才提前開示了「以戒為師」,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為日常行為的準則。至於修學的重點,對於大乘佛教來說,當然還是要放在「般若波羅蜜」上面。

實際情況是,如今,多數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難,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難做到。說實話,我自己連「沙彌戒」都沒持好,可是當年卻一起受了「三壇大戒」,所謂「菩薩戒」、「比丘戒」和「沙彌戒」。

對於「菩薩戒」,細節不論,時常擁有「菩提心」,如今大體可以做到,這是我修行的本錢,力量都發源於此。而「比丘戒」,只能說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彌戒」呢,也還守得不全。不過,由於受經教的薰陶,我的「出離心」相當堅定,於人於事都不會糾纏,大體能夠放下。

所以呀,僅從「持戒」的現象來說,我不能算一個很合格的出家人。許多出家人也都是類似的狀況,他們因此而對於自己的修行越來越沒有信心,他們很苦惱。他們認為,自己連戒都持不好,唉,這修行沒希望了。

我不一樣,我大約屬於古人所說的「無慚愧者」,我貪吃貪睡,既不能過午不食,也無法守持「金錢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對自己未來的解脫之路充滿了信心,因為,通過學習大乘經典,我認識到,解脫主要源於「般若波羅蜜」,源於「智慧」。至於「戒律」,既然已經接受了,我儘量去做,暫時做不到的,對不起,慚愧,容我慢慢來,慢慢提高,慢慢降伏習氣。

由於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絕不把修行的「重點」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離心」上面,放在學習經教和禪修觀心上面。我以為,這才符合世尊的教導,因為,「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也不從修行而得,不從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來覺悟。

覺悟之後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個人,他的衣服裡面佩戴著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

「於是呢,他竟然因為極度貧窮而流浪他鄉,整天東奔西走討飯為生。」

「不過,雖然如此貧窮,他的『如意寶珠\』卻不曾丟失過。」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寶珠」,傳說中的有求必應之寶珠。

一切眾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蘊含著「如來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自己卻不知道。於是呢,反而拚命地向境界當中去追求,求財、求色、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健康平安,求升學,求才藝,求幸福,等等。因為追求而把自己折騰得苦不堪言,像個可憐的窮鬼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丟失過。

為何說「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於無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來具足一切,又豈是「如意寶珠」可以相比擬呢。

既然如此,只要覺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樂。縱然宿世習氣還在,還想求些什麼的話,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別處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懇懇,巧作因緣,將來必有相應的回報。

「心想事成」是可以實現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緣成熟之時,急不得。猶如春種、夏長、秋收一樣,您盡可播種「善願」,然後需要積累福德資糧,將來,您的「善願」必將成就。只是,那時的您,或許已經不是您了。

例如,過去的「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歷經了無量劫的菩薩行,如今已經善願成就,功德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現成佛,名為「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切,都發生在「法藏比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並不是從外面求來的。而如今的「無量壽佛」,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法藏比丘」了。

雖然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寶珠」,但是,如果沒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導,大家終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說的那個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衣服里佩戴著「如意寶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為他指示出了『如意寶珠』,他才如獲新生一般,從『如意寶珠』那裡求得了一切所需,變得大富大貴。」

「這時,他才覺悟到,神奇的『如意寶珠』終究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如今,咱大家學習《楞嚴經》,承蒙世尊給咱指示出了「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內心的「不生滅性」,一切功德都盡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寶貴之機緣,耐心學習,深入觀察,持之以恆,那麼,找到它並不困難,「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覺悟之後,您會發現,任何東西都不需要向外邊去追求,咱的心本來就是自在而安樂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寶珠」。人人都在用,卻人人都不知。它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因為,它沒有「自然體」可得,也不依存於任何條件。它無處不在,而需要時時覺悟明了。

對於世尊所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阿難尊者忽然有了疑問,他以為,這恰恰就屬於「因緣所生」。可為何世尊前文卻說「既稱為妄,云何有因?」乃至於在第二卷當中,世尊為何反覆強調,「本覺明妙,性非因緣,非自然性」呢?

於是,阿難便準備向世尊請法。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