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三(之二)  


《楞嚴經》輕鬆學卷三(之二)

接下來,在「六入」當中,再來看「舌入」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世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

「阿難,就好比有一個人,用舌頭舔自己的嘴唇,反覆地舔,舌頭感到疲勞之後,就會發生疲勞幻覺。如果這個人正在生病,就會嘗到苦味;如果是健康無病的人,就會嘗到一種淡淡的甜味。」

【舐(音:是)】用舌頭舔。

【吻】嘴唇。

這也是一個生活常識,其要點是,要用舌頭舔嘴唇的裡面,津液就會出來,而健康人的津液有淡淡的甜味,生病了以後呢,則是苦的。俗話說,感到「口苦」,就說明生病了。

有的時候,身體雖然不曾生病,但是,內心陷入了妄想煩惱當中,或者特別執著的時候,口水也是苦的。我自己就有體會,有一次,網購了一件質量不太好的電子產品,接觸不良,不是大毛病,但是很惱火。哎,退回去吧,太痲煩,再說還得重新買,又得費事。

於是,乾脆自己修理,折騰了一下午,其間,好幾次無意中嘗到自己的口水是苦的,可是,當時自己明明不曾生病,很清楚,那是執著出來的心火之苦哇。終於修好了之後呢,哎,身心舒暢地去吃晚飯,胃口很好,口水又是甜的了。

——萬法唯心在哪裡?生活裡面處處都是,只不過,人們心太粗,不知不覺罷了。

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由於甜和苦等種種味道的發生,才顯出了舌根(舌入)的品嘗作用,這也反襯出,即使在『舌入』不作用的時候,那種平淡的味性也一直都在。」

「實際上,包括『舌入』和它的各種疲勞幻覺在內,都是菩提覺性當中的疲勞幻相。」

【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即使舌根(舌入)不作用的時候,那種平淡的味性也一直都在。

這說明,無論有沒有去品嘗,咱大家「舌入」的「知味性」一直都在,不曾消亡。這也恰恰證明了,這個「知味性」從未斷滅,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關於啥叫「舌入」的「知味性」,世尊說道: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在用舌頭舔自己嘴唇這個事例當中,因為『舌入』疲勞幻覺的這個味覺裡面,具有或甜或苦(有味)以及平淡無味(無味)兩種虛妄的味塵,『舌入』對應著便從中發起了『品嘗』,與『有味』和『無味』兩種味塵相對,並且『吸納』其中的濃淡味感。這個『品嘗』,就叫做『知味性』。」

「而實際上,這個『知味性』一旦離開了有味和無味兩種虛妄的味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甜苦、淡二種妄塵】或甜或苦(有味)以及平淡無味(無味)兩種虛妄的味塵。

也如同前文所論述,對於「眼入」來說,光明(有亮)和黑暗(無亮)都是色塵。

對於「舌入」來說也是一樣,酸甜苦辣鹹等五味屬於「有味」,而更多的時候呢,咱的嘴裡是平淡無味,則屬於「無味」。「有味」和「無味」是兩種基本的味塵,雖然它是虛妄的,卻需要分別清楚才好進行討論。

【知味性】也叫做「嘗性」,單指「舌根」,即「舌入」所發起的對於飲食等等的品嘗作用。

——在「六根」所對應的「六塵」當中,「舌根」對應的是「味塵」,也就是飲食等物的口味之塵境。

要想證明「舌入」及其「知味性」是虛妄的,首先需要證明它不是某種獨立存在,如上所說,世尊已經論述得很清楚,這個『知味性』一旦離開了或甜或苦等有味,以及平淡無味,這兩種虛妄的味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其次呢,還需要證明這個「知味性」沒有來處,那麼,它就純屬幻覺了。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是這樣的,阿難,你要知道,『舌入』這個能夠品嘗出甜苦等有味以及平淡無味的『知味性』,既不是從或甜或苦的『有味』之味塵生出來的,也不是從平淡『無味』之味塵生出來的;另外,它也不是從『舌根』生出來的;更不是從虛空裡面生出來的。」

關於其中原因,請看世尊的一一論證: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知味性』是從甜苦等等之有味而來,那麼,到了平淡無味的時候,甜苦之味沒有了,這個『知味性』就應當隨之消失,那為什麼還會嘗出平淡無味呢?」

「如果『知味性』是從平淡無味而來,那麼,到了有甜苦之味的時候,就不再是平淡無味,這個『知味性』也應當隨之消失,那怎麼還會知道有甜苦之味呢?」

實際上,咱的「舌入」之「知味性」,在「有味」的時候,可以嘗出各種酸甜苦辣之味;在「無味」的時候,也可以立即嘗出是平淡無味。這就說明,「知味性」不可能來自於種種「有味」,也不可能來自於平淡「無味」。也就是說,這個「知味性」不來自於「味塵」。

接下來,再來看它是否來自於舌根。世尊繼續說道: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如果『知味性』是從舌根產生的,那就與甜苦以及平淡無味等味塵無關了,也就不會再有『有味』與『無味』的差別,嘗什麼都一樣。那麼,這個『知味之根性』(即『知味性』),就失去了意義,沒有了實質內容。」

——這也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有味」的時候,大家可以嘗出各種酸甜苦辣鹹之口味;「無味」的時候呢,也因為嘗而知道是平淡無味,絕不可能嘗什麼都一樣。所以,證明「知味性」並不來自於「舌根」。

最後,「知味性」是否來自於虛空呢?世尊說道: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如果『知味性』是從虛空生出來的,那麼,虛空自己能夠嘗出味道,就不是你的口能夠品嘗知曉的了。」

「況且,既然虛空自己能夠知味,那與你的舌頭(舌入)還有什麼關係呢?」

顯然,咱大家的知味作用離不開咱的嘴巴和舌頭;虛空自己也不可能知味。這就說明,咱的「知味性」並不來自於虛空。

綜上所述,「知味性」既不是甜苦等味以及平淡無味之外的獨立存在,也終究沒有來處,所以,它是虛妄的幻覺。這也就證明了,「舌入」是虛妄的幻覺。同時,咱的「舌入」及其「知味性」也顯然不屬於虛無,它具有著無邊廣大的作用,因此,它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對於「六入」當中的「舌入」,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六入』當中的『舌入』,是虛妄而不真實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六入」當中,再來看「身入」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世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

「阿難,就好比有一個人,用一隻冰冷的手,去接觸另一隻暖熱的手。如果那隻冷手冷得更厲害一些,那麼,暖熱的手就會隨著變冷;如果那隻熱手熱量更多一些,那麼,冷手就會隨著變熱。」

在生活當中,有的人氣血充足,手就很熱;有的人則氣血虛虧,就會手腳發涼,甚至冰冷,那就需要善加調養和保護了。咋調養呢?就我個人體會,第一是要堅持運動,例如散步、跑步、登山、打太極拳,等等,效果都很好;第二是要適當加強營養,蔬菜與主食合理調配;第三呢,應當學習靜坐,在運動之後靜坐,可以疏通氣血,益壽延年;第四還要減少胡思亂想,因為,心思一亂,氣血就耗散了;第五最好時常靜坐念經,聲音平緩自然,是可以增補元氣的,同時,又可以藉助於教法的薰陶,去消除並懺悔業障,感應到善神擁護,自然諸事吉祥,越來越健康。

所謂的觸覺,都屬於「身入」的疲勞幻覺。例如一位小朋友的冷手,被大人握在了溫暖的手心,小朋友的手就會逐漸暖和起來。這種感受似乎很真實,但是,仍舊是「身根」,即「身入」的疲勞幻覺。

在這個過程當中,「身入」的觸覺,就隨著「合」與「離」而發生了。其中冷熱勢力的交融,則因為接觸疲勞而發生。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像這樣,通過兩隻手相合而接觸,就顯發出了『離』與『合』的知覺作用;兩手相接觸後冷熱勢力的交融,正是因為發生了接觸疲勞,產生了疲勞幻覺。」

「實際上,包括『身入』和它的疲勞幻覺在內,都是菩提覺性當中的疲勞幻相。」

【合覺之觸,顯於離知】兩隻手相合而接觸,就顯發出了「離」與「合」的知覺作用。

意思就是說,兩手相合的時候,「身入」知道是相合;兩手分離的時候呢,「身入」也知道是分離。這就是觸覺的知覺性。

【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兩手相接觸後冷熱勢力的交融,正是因為發生了接觸疲勞,產生了疲勞幻覺。

所謂的「涉勢」,就是指冷、熱兩種勢力的相互交涉,相互影響,即交融。

當接觸發生了以後,觸覺就會隨之發生,也就是: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在冷手和熱手相觸這個事例當中,因為『身入』的疲勞幻覺裡面,具有『分離』和『相合』兩種虛妄的觸塵,『身入』對應著便從中發起了『觸覺』,『吸納』其中的離合狀況。這個『觸覺』,就叫做『知覺性』。」

「而實際上,這個『知覺性』,一旦離開了『離』與『合(其中含有『違』與『順』兩種狀況)』兩種虛妄的觸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知覺性】也叫做「觸覺性」,單指「身根」,即「身入」所發起的對於「分離」與「相合」等等狀況的知覺作用。

【離合違順二塵】「離」與「合(其中含有『違』與『順』兩種狀況)」兩種虛妄的觸塵。

「離」就是色身與外境「分離」的狀況,「合」就是色身與外境「相合」的狀況,這就是兩種虛妄的觸塵。其中,在「身入」與外境「相合」的時候,又會發生兩種狀況,一是「違」,即違背了身體的舒適感;二是「順」,即順應了身體的舒適感。「違」就感到難受,「順」就感到舒服,因此而有了苦和樂的感受。

——在「六根」所對應的「六塵」當中,「身根」對應的是「觸塵」,也就是離合違順之塵境。

要想證明「身入」及其「知覺性」是虛妄的,首先需要證明它不是某種獨立存在,如上所說,世尊已經論述得很清楚,這個『知覺性\』一旦離開了離、合(含有違、順)這兩種虛妄的觸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其次呢,還需要證明這個「知覺性」沒有來處,那麼,它就純屬幻覺了。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是這樣的,阿難,你要知道,『身入』的這個『知覺性』,既不是從離、合之狀態生出來的,也不是從違、順之觸塵生出來的;另外,它也不是從『身根\』生出來的;更不是從虛空裡面生出來的。」

關於其中原因,請看世尊的一一論證: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身入』的『知覺性』是從身根與觸塵『相合』而來,那麼,到了根塵『分離』的時候,『相合』已不復存在,這個『知覺性』就應當隨之消失,那為什麼還能夠覺知到『分離』呢?」

「反過來,同樣的道理,說『知覺性』從根塵『分離』而來,或者從違、順之觸塵而來,顯然也不成立。」

實際上,咱「身入」的「知覺性」,在根塵相合的時候,知道「相合」;在根塵分離的時候,知道「分離」;在觸塵違背了身體舒適感的時候,知道不舒服,知道這就是「違」;在觸塵順應了身體舒適感的時候,也知道舒適,知道這就是「順」。

也就是說,無論離與合,違與順,這兩對觸塵如何發生,咱「身入」的「知覺性」呢,都是如如常在的,因此,這個「知覺性」顯然不來自於離合違順等觸塵。

那麼,它是否來自於「身根」呢?世尊繼續說道: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如果這個『知覺性』是從『身根』產生的,那就與離合、違、順這四種觸塵無關了,因而也就不會再有離合違順的差別,觸什麼都一樣。那麼,這個『身入』的『知覺性』,就失去了意義,沒有了實質內容。」

——這也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根塵分離的時候,咱大家能夠覺知「分離」;根塵相合的時候呢,咱也能夠覺知「相合」;觸塵違背了身體舒適感的時候,咱就知道不舒服;觸塵順應了身體舒適感的時候呢,咱也知道舒適,絕不可能觸什麼都一樣。因此,證明「知覺性」並不來自於「身根」。

最後,再來看看,「知覺性」是否來自於虛空。世尊說道: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如果『知覺性』是從虛空生出來的,虛空自己能夠覺知觸塵,那麼,種種觸覺感受和你的身體(身入)還有什麼關係呢?」

——實際上,咱大家的種種觸覺感受,都離不開咱的身體,即「身入」。這就說明,咱「身入」的「知覺性」並不來自於虛空。

綜上所述,「身入」的「知覺性」既不是離、合、違、順等觸塵之外的獨立存在,也終究沒有來處,所以,它是虛妄的幻覺。這也就證明了,「身入」是虛妄的幻覺。同時,咱的「身入」及其「知覺性」也顯然不屬於虛無,它具有著無邊廣大的作用,因此,它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對於「六入」當中的「身入」,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六入』當中的『身入』,是虛妄而不真實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六入」當中,最後來看「意入」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世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

「阿難,就好比一個人,當他的心疲勞倦怠了以後,就會睡眠;當他睡夠了以後,就會醒來。當他在心裡瀏覽回放曾經的六塵境界,這就是記憶;如果記憶失去了,就叫做遺忘。」

睡眠,叫做「寐」;睡醒,叫做「寤」。內心瀏覽回放曾經的六塵境界,叫做「憶」,也就是記憶;記憶失去了,就叫做「忘」,即:遺忘。

其中的「寤」與「寐」,「憶」與「忘」,就是咱大家「意入」的基本內容與狀態,屬於法塵。世尊的描述,簡直就是活字典,太精準了。

另外,如果再進一步觀察的話,寤、寐、憶、忘當中,都有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即所謂的生、住、異、滅。因為,咱大家的心念裡面,每一個念頭都是如此,都從意根而產生(生),然後持續一點兒時間(住),接著進行變化(異),最後消亡(滅)。一個念頭滅亡的同時,下一個念頭就又開始產生了,如此生、住、異、滅,生生不息,就是眾生之心。一個念頭是這樣,由許許多多念頭組成的寤和寐、憶和忘,等等法塵,也是這樣,都有其各自的生、住、異、滅之過程。

關於「意根」,或者說「意入」,與上述四種法塵,世尊繼續開示道:

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其實,這些都是『意入』的一些念頭,及其顛倒的生、住、異、滅之疲勞幻覺而已。因為心念的發源地『意入』,它能夠攀緣吸附各種塵境,並且把種種攀緣習氣和攀緣的內容帶回到心裏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念頭生、住、異、滅的次序絲毫也不會混亂。所以,把它叫做『意知根\』(既是『意根』,也是『意入』,其基本功能,就是覺知與了知)。」

「實際上,包括『意入』和它的種種疲勞幻覺在內,都是菩提覺性當中的疲勞幻相。」

【是其顛倒生、住、異、滅】這些都是「意入」的一些念頭,及其顛倒的生、住、異、滅之疲勞幻覺而已。

前面,咱說過念頭的生、住、異、滅,推而廣之,包括寤、寐、憶、忘在內,一切法都有其生、住、異、滅的過程。甚至,大到咱這個世界也是一樣,世界的生滅過程,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成、住、壞、空,叫法不一樣,意思完全一致。對於每個人來說呢,人生的過程叫做生、老、病、死,也比較接近。

另外,生、住、異、滅的過程也可以省略為:生滅。這樣的話,所謂的「寤寐」,就是睡眠的「生滅」過程,「寐」則睡眠產生,「寤」則睡眠消滅;而「憶忘」就是記憶的生滅過程,「憶」則記憶產生,「忘」則記憶消滅。

因此,可以用「生滅」來概括「意入」的一切法塵,因為,其中的內容,無非是種種生滅心念而已。世尊對此繼續開示: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在寤、寐、憶、忘當中,因為『意入』的疲勞幻覺裡面,具有『生』和『滅』兩種虛妄的法塵,『意入』對應著便從中採集並發起了『覺知\』,來吸納內里的『生滅』法塵。此時,原來向外攀緣的見聞覺知之心,就會逆著攀緣而流回到內心裏面,但是,只到達了『意根\』,而尚未到達阿賴耶識和本元心地。這個往回流的『覺知\』,就叫做『覺知性』。」

「而實際上,這個『覺知性』,一旦離開了寤與寐,或者生與滅,兩種虛妄的法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集知居中,吸撮內塵】「意入」對應著生滅心念,便從中採集並發起了「覺知」,來吸納內里的「生滅」法塵。

所謂的「集知居中」,就是緣起之心,也是經論所說的「集起名心」,正是佛法當中對於「心」的定義之一。它也正是「六塵緣影之心」,如《楞嚴經》第二卷開始不久,世尊曾說過:「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圓覺經》也有類似的開示:「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假名為心」。

總之,所謂的「覺知」,就是指「覺知」心念的起起滅滅;而那些向外的「分別」呢,不叫做「覺知」,應當叫做「攀緣」。

——所以,咱大家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放下向外的種種「攀緣」,讓攀緣心反向流動,回歸於內在的「覺知」。然後,逐漸反觀自性,一旦明了,便是最初的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再深入禪修,消融種種細微習氣,最終,必將回歸於心的源頭,而見性成佛。如馬鳴菩薩《起信論》所說:「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這個「心源」在哪裡呢?依據《楞嚴經》第十卷,先要通過禪修到達第八識——識陰,在發現並破除了識陰當中看似如如清淨的種子急流之後,顛倒微細妄想滅盡,便回歸大涅槃,那就是寂滅精妙的本元心地,它就是心的源頭。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原來向外攀緣的見聞覺知之心,逆著攀緣而流回到內心裏面,但是,只到達了『意根\』,而尚未到達阿賴耶識和本元心地。

所謂的「見聞逆流」,就是「反聞聞自性」當中的「反聞」;而「流不及地」,就是指「反聞」的力量太弱,尚未到達眾生心的基礎地——阿賴耶識,更不曾做到「聞自性」。

因此,每個人都具有「反聞」或者「反觀」的能力,只是,很少有人能夠持之以恆地深入「反聞」下去,直到到達本元心地,而「聞自性」。所以,一切眾生心,都叫做「覺知心」,而不足以稱為「本知本覺」。

【覺知性】也叫做「知性」,單指「意根」,即「意入」所發起的對於心念法塵之「生」與「滅」等等狀況的覺知作用。

——在「六根」所對應的「六塵」當中,「意根」對應的是「法塵」,也就是寤寐、憶忘等等生滅塵境。

要想證明「意入」及其「覺知性」是虛妄的,首先需要證明它不是某種獨立存在,如上所說,世尊已經論述得很清楚,這個「覺知性」,一旦離開了寤與寐,生和滅,兩種虛妄的法塵,就根本沒有它自己的獨立體性了。

其次呢,還需要證明這個「覺知性」沒有來處,那麼,它就純屬幻覺了。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是這樣的,阿難,你要知道,『意入』的這個『覺知性』及其根源,既不是從寤、寐之狀態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生、滅之法塵生出來的;另外,它也不是從『意根』生出來的;更不是從虛空裡面生出來的。」

關於其中原因,請看世尊的一一論證: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意入』的『覺知性』是從『寤』,即睡醒的狀態而來,那麼,到了『寐』,即睡眠的時候,這個『覺知性』就應當隨之消失,那為什麼還能夠覺知夢境,到底是誰在睡夢當中呢?」

「如果這個『覺知性』是在念頭產生的時候才有,到了念頭消滅的時候,這個『覺知性』就應當隨之消失,那麼,是誰知道念頭消滅了呢?」

「同樣,如果這個『覺知性』是在念頭消滅的時候才有,到了念頭再次產生的時候,這個『覺知性』就應當隨之消失,那麼,是誰知道念頭再次產生了呢?」

實際上,咱「意入」的「覺知性」,睡醒了能夠覺知生活當中的一切;睡著了呢,又能夠覺知夢境裡的一切。在心念產生的時候,它知道;在心念消滅的時候呢,它也知道。

也就是說,無論寤與寐,生與滅,這兩對法塵如何交替發生,咱「意入」的「覺知性」呢,都是如如常在的。因此,這個「覺知性」顯然不來自於寤寐、生滅等等法塵。

那麼,它是否來自於「意根」呢?世尊繼續說道: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如果這個『覺知性』是從『意根』產生的,那就與寤、寐兩種狀況無關了,任何時候的覺知內容都一樣。可實際上,在寤、寐兩種狀況下,隨著色身放開活動(開)而睡醒(寤),則覺知生活里的內容;隨著色身蜷縮躺下(合)而睡眠(寐),則覺知夢境裡的內容,顯然不一樣。」

「一旦離開了寤、寐這兩種狀況,離開了身體開、合這兩種情形,『覺知性』也就沒有了相應的覺知內容,這個『意入』的『覺知性』,就如同虛空花一般沒有了意義,了無實質可得。」

最後,再來看看,「覺知性」是否來自於虛空。世尊說道: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如果『覺知性』是從虛空生出來的,虛空自己能夠覺知法塵,那麼,對於寤寐、生滅等種種法塵的覺知,和你的意根(意入)還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上,咱大家對於寤寐、生滅的種種覺知,都離不開咱的意根,即「意入」;虛空自己也不可能覺知法塵。這就說明,咱「意入」的「覺知性」並不來自於虛空。

綜上所述,「意入」的「覺知性」既不是寤寐、生滅等法塵之外的獨立存在,也終究沒有來處,所以,它是虛妄的幻覺。這也就證明了,「意入」是虛妄的幻覺。同時,咱的「意入」及其「覺知性」也顯然不屬於虛無,它具有著無邊廣大的作用,因此,它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對於「六入」當中的「意入」,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六入』當中的『意入』,是虛妄而不真實的;它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