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解脫之路的難與易


時間:2019/2/23 作者:holy99

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和苦惱,所以才尋求解脫。然而真正解脫者卻並不多。自古以來,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說明真理探索之路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說明真理不是現象。只有表面現象,才容易發現,而且易學、易用、易流行。就像一棵大樹,外在部分容易看到,根卻不容易看到,種子則更容易被忽視。那麼什麼是真理?又如何證明是真理呢?本文將提供一點參考,歡迎指正。

古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朝聞道,夕死足矣;以及當下的宗教熱等等,足以說明人們對真理的渴望。

真理具有什麼樣的魅力,一直以來,被志士仁人、哲人智者所推崇和嚮往?

真理是哲學,是最根本、最徹底的哲學。而哲學又是關於本質的學問。所以哲學的作用是根本性和決定性的,可謂以一持萬、綱舉目張。

哲學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哲學能開闊人的視野。使人高瞻遠矚,放眼全局,把握大局,能夠全方位看待事物。從而減少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誘惑與干擾。

哲學可以使人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如果哲學不被重視,本末倒置就不可避免。對於教育來說,教育的目的是教書育人,提升人類整體素質,而素質的主要評判指標是品質。學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需要人來駕馭,恰恰人品是支配能力的內在動力。只有良好品行,才能使能力得以正向發揮。否則就會起反作用。有才無德,反而危害更大。所以衡量人才的標準是「德才兼備」。即便是人的幸福,品質也是決定性因素。

哲學可使人確立正確信仰,把握正確人生方向。如果忽視哲學的作用,就會追求表面浮華,把非本質需要當成終極目標。導致人心浮躁,迷茫糾結。只有哲學人生,才不會偏離方向。

哲學可以使人明確人生意義和價值。現實中的諸多茫然,究其原因是:只看到人的生老病死,而忽視本質。面對曇花一現的人生,不論如何輝煌,都是同樣歸宿,因此感到茫然。

人生作為生命(本質)進化全過程的一個節點,人生的意義,歸根結底是生命的意義,即生命的進化。而生命進化的標誌是心性的淨化與升華。

真正的道理可以孕育真心,把善良美好心性開發出來。只有真心主事,才能扼制惡劣心性的生髮;也只有真心,才能給人帶來可持續的快樂幸福,同時使生命進化升華。只有規範人心,才能使心性得到淨化和升華。所以真正的戒律是戒心,而不是戒行為。

哲學是科學的根。離開哲學的根基,終會有局限。牛頓、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一生雖有大量的發明,卻發現還有很多現象無法解釋,所以走入哲學之門,開啟了尋根之旅。

作為真理的代名詞,哲學既然這麼重要,它具有什麼特性呢?

普遍適應性:真正的道理適用於所有領域和層面,經得起檢驗。人們常常用帶有啟示性的小故事來說明問題,如果以此得出普遍性結論,就容易出問題。在傳統文化中就存在這樣的現象,當強調女人的作用時,說女人決定男人;當要說明男人的重要時,又說男人決定女人。當把2種觀點放到一起時,矛盾是很明顯的。所以不能以個別案例得出普遍性結論。

無限性。大千世界,豐富多彩,變化萬千。雖無言,卻時時在述說著一個不變的道理,即「無盡的可能」。

我們看一看現實,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營養,也有垃圾;或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已經發生和未曾發生的等等。都在暗示人們這種不變的道理。

人生存在無限可能,生命進化同樣具有無限可能。有限與無限、進化與退化、短暫與永恆、煩惱與解脫、圓滿與缺憾等等。可能無限,所以選擇無限。

現實中,人體要新陳代謝,公共衛生需要清理,生活垃圾需要清掃等等。都說明:存在的,並不都可取。就像垃圾,存在是必然,卻並不可取。人為什麼要修行?就是要取其美好,實現品質的淨化與升華,擁有幸福美好人生。

現實中有這樣一種觀點提請大家注意:沒有對錯。理由是一切都來源於本質,都是本質的體現,所以不要分別。

對於存在本身,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對於存在,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事實上,即使人們不分別,存在也不盡相同,不然世界就不會多姿多彩。

如果說沒有對錯,就談不上選擇,也無所謂取捨。可眾生為什麼要選擇天堂和極樂,而不是其它。佛教倡導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如果也被認為是分別心,那麼解脫還有希望嗎?缺少美好品質的極樂,還能叫淨土嗎?

還有人把「沒有對錯」說成最高境界。按照這種說法,無論做什麼都是對的。如果人人都按這個標準行事,不論正邪、善惡、美醜等等。如此一來,法律也是多餘,道德更不值一提。這樣社會不就大亂了嗎?

凡是發生的,都來自於本源。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阻止不合理性的發生。這就需要我們用包容的態度,包容不合理的存在。但是包容不等於縱容。包容是一種尊重,體現人的心胸與格局;不縱容是責任,體現的是慈悲與擔當。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做為參考: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尊重你說話的權力。

至簡性:真理是最本質的存在,一切存在都是本質的體現。正因為真理蘊藏於司空見慣的平常之中,所以容易被忽視。現象雖然反映本質,卻不等於本質。就如陰陽,雖源於本質,卻不是本質。包括各種神通和能力,也是如此。

可檢驗性:真理經得起檢驗。不論是邏輯,還是事實;不論是現實,還是規律法則;不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還有實實在在的作用效果等等,都可以證明它的正確性。

但是有一種誤區,容易被忽視。就是暫時性的效果,容易痳痺人。這種暫時效果,會使人寄予全部希望。當發現有問題之後,糾正起來卻很難。本人在之前文章提到的傳統文化的家庭倫理教育,對人眼光的局限,就是明顯例子。

人不論做什麼,都需要一種堅持。同時還要善於總結。通過前後對比,就能發現問題。如果正確,就會形成良性循環。比如:心胸越來越開闊;眼界越來越寬廣;認識越來越完善;疑惑、煩惱越來越少等。

那麼如何獲得真理呢?要獲得真理,首先要有解脫的願望,同時還需要正確態度,否則很難與真理相遇。

由於個體精力有限,就需要以開放的態度,相互學習和借鑑,才能全方位吸收營養。況且與別人觀點對照,恰恰可以檢驗自己觀點的優劣。所以不能封閉,更不能保守。如果停滯不前,就是墜落的開始。

自古以來,為什麼真正解脫者少之又少?就是真理難遇,即使相遇,也很難克服所知障的干擾,因為先入為主的舊有觀念,已經習以為常。正確理念要發生作用,談何容易。所以需要持之以恆的執行力。

只有身體力行,踐行實證,知行合一,才能充分發揮真理的作用。俗話說:難了不會,會了不難。只要走上正軌,堅持不懈,解脫就是早晚的事。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