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聖賢法要新白話版11


時間:2019/6/8 作者:常念彌陀

明傳燈

楊次公(宋朝楊傑)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對娑婆世界有一點愛放不下,那麼臨終就被這愛牽引,何況更多愛呢?對極樂世界有一點念不專一,那麼臨終就被這念轉移,何況更多念呢?這個愛戀,有輕的重的,厚的薄的,正報的,依報的。列出這些名目,其中有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法術技藝、衣服飲食、房屋田園、林泉華草、珍寶玩物,不能細說。有一樣東西不能忘,就是愛;有一念不能放下,就是愛;有一愛掛在心上,念就不專一;有一念不歸向專一,就不能往生淨土。

有人問:減輕愛有辦法嗎?

回答:減輕愛,莫過於專注一念。

問:專注一念有辦法嗎?

回答:專注一念,莫過於減輕愛。因為念不專一,所以心散亂就有各種緣產生;心散亂有各種緣,於是追逐外境紛亂奔忙產生了。娑婆世界有一境界,眾生就有一妄心;眾生有一妄心,娑婆世界就有一境界。各種緣的內動,心就向外奔忙,心境互動作用,紛亂如塵沙。所以想要減輕那愛,不如杜絕那境界,所有境界都空了,萬緣就寂滅了;萬緣都寂滅了,專注一念自然成就;專注一念既然成就,愛緣就都盡了。

問:杜絕境界有辦法嗎?

回答:所謂杜絕境界,不是清除所有,也不是閉眼不看啊。當下的境界明白它是虛幻,體會本源而空無所有啊。萬法本來不是實有,有的是情識;所以情識在物就在,情識空物就空,萬法都空了,而本性就現前了;本性現前,而情識就息止了,自然而然,不是勉強的。《楞嚴經》所謂的「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原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所以要杜絕外境,莫過於體會到萬物的虛幻;體會萬物的虛幻,情識就自然斷絕了;情識斷絕,愛就不生起,而萬法唯心現前,念的專一就成就了。所以《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兩方面的一去一來,是不容有一點間隔的;那功效的快速,就像鼓槌敲鼓只是一瞬間。學道的人,應該在這地方用心。

問:減輕愛已經明白了,專注一念怎麼做?

回答:專注一念的道理有三個,叫做信,叫做行,叫做願。

一、求生極樂,以誠信為開始。必須遍讀大乘,廣學祖師的教法,凡是講解淨土的書,都須要了解弄懂,領悟到極樂世界原本就是我唯心的淨土,不是別的什麼土。了悟到彌陀原本就是我本性中的佛,不是別的什麼佛。

二、修行的人,行門有二種,一是正,二是助。正行又有二種,一是稱名,二是觀想。稱名,如小本《彌陀經》上說的,七天持名,一心不亂。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的不同,比如口裡念佛名,心繫念在淨土的緣,聲聲相續,心心不亂。如果心有妄想,就要約束收回。這須要發起堅定的心,斷除來世的念頭,拋開世間的事,放下攀緣的心,使專念的心漸漸增長。從短暫到長久,從少到多,一天二天,甚至七天,畢竟要成就一心不亂而後已,這就是事一心啊。如果明白這個理,那麼極樂世界的淨因成就了,臨終的正念是必然的。親眼見到阿彌陀佛,垂手來接引,往生淨土必然無疑了。理一心也沒有別的,只是在事一心上,念念清楚,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平等,十方互相融會,不是空不是有,不是自己不是他人,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一念的心,便是未來的淨土。雖念卻沒有念,沒有念就是念。沒有生就是生,雖生卻沒有生。在沒有什麼可念的狀態中,猛烈地念佛。在沒有什麼可生的狀態中,猛烈地求往生。這是在事一心中去明白理一心啊。其次是觀想的人,就如《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境界有十六種,觀佛最切要。應當觀想阿彌陀佛一丈六尺高的身軀,好像是紫磨黃金色的像,立在華池上,作出垂手接引的樣子。那身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相有八十種隨形好。這二種正行,應當相互配合進行。凡是行住坐臥時,就一心稱佛名號;凡是盤坐時,就心心觀想佛相。經行累了,就盤坐觀想佛相,坐夠了,就經行稱佛名號。如果在四種威儀(行住坐臥)中,修行不間斷,往生淨土必定無疑了。助行也有二種。一是世間的修行,如孝順父母,修行世間的仁慈,慈心不殺,守持戒律。一切利益之事,如果能回向西方淨土,無非都是助道的修行。二是出世的修行,如六度(六波羅蜜)萬行,種種的功德,讀誦大乘經典,修各種懺法。也須要用回向心來助修,無非都是淨土的修行啊。更有一種微妙的助行,當遇到各種因緣外境,處處用心。如見到眷屬,應當把他們想成西方淨土的法眷。用淨土法門開導他們,使他們減輕愛能專注一念,成為將來永遠的無生眷屬。如果生起恩愛時,應當想到淨土眷屬,沒有情愛,一旦往生淨土,就遠離這情愛了。如果生起瞋恚時,應當想到淨土眷屬,沒有煩惱,一旦往生淨土,就出離這瞋心了。如果受苦時,應當想到淨土,沒有眾苦,只有各種的樂。如果享受樂時,應當想到淨土的樂,無邊無際。凡是遇到各種因緣外境,都用這樣的想法推廣開來,那一切時間地點,無非都是淨土的助行啊。

三、所謂『願』,就是淨土的航船,要把『信』作為船舵,『行』作為船櫓,『願』作為風帆。沒有船舵就沒有指南,沒有船櫓就不能航行,沒有風帆就不能乘風破浪快速到達,所以行是表明願啊。但是願有通有別,有廣有狹,有遍有局。通,如古大德訂立的《回向發願文》;別,就是各自隨自己的意願。廣,就是四宏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狹,就是量力而行,決定往生;局,如課誦有定時,隨眾一起發。遍,就是時時發願,處處表明心跡。但須要大體符合四宏誓願,不能隨心所欲胡亂訂立。有這樣三種法,可以往生淨土,快速見到彌陀了。一切淨土法門,不過如此了。(《淨土法語》)

清智旭(蓮宗九祖)

怎樣才是念佛門中的向上一路(徹悟境界)?怎樣才能離四句絕百非(參禪指南)?怎樣才是念佛人最後的極則(最高準則)?怎樣才是淆訛處腦後一錘(打禪機的話)?希望和尚將常說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等話,先放一邊去,看看如來的境界,快說一番,震動大千世界。

智旭回答說:向上一著(指徹悟),不是禪不是淨,就是禪就是淨。才說要參究,就已經是轉為下根了。如果真是大丈夫,自然應當真的相信這心能作佛,這心就是佛。只要有一念與佛有相隔,就不叫念佛三昧。若是念念與佛無間,何必再問念佛的是誰?淨土至極的準則是,沒有念外面的佛,是所念的念,沒有佛外面的念,是能念的佛。正當下手時,就不落進四句百非,全身投入了。只要見到阿彌陀佛一毛孔的光,就是見到十方無量的諸佛。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佛的國土,就是往生到十方諸佛的淨土,這就是向上一路。若是捨棄現前的彌陀,另說自性彌陀,捨棄西方淨土,另說唯心淨土,這是淆訛了公案。經上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這是腦後一錘。只要能深信這一法門,依信生起願,依願生起行,那就是念念流出無量的如來,一坐遍滿十方微塵的國土,轉大法輪(說法)。那光芒照古照今,不是分外的事,哪裡止是震動大千世界呢?

至於念佛法門,沒有別的奇特,只是深信力行為要旨罷了。佛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大師說:「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為三昧中王。」雲棲大師說:「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如今的人將念佛看做淺近的勾當,認為是愚夫愚婦的工夫。所以信既然不深,行也就沒有力量,終日忽忽悠悠,淨土的功夫不能成就。有人巧設方便,想要深切表明這念佛三昧,動不動用參究「誰」這個字作為向上一路。卻不知一念現前的心,本來就是離句絕非,不需要特意去離去絕。就是現前一句所念的佛,也本來就是超凡情離知見的,哪裡需要說妙說玄呢?只是要信得徹底,守得穩當,一直下念去。或一晝夜念十萬,或念五萬三萬,以決定的數字不少為準。用盡一生,誓死不改變,那這樣還不能往生的話,就是三世諸佛打誑語。一旦往生,就永無退轉,種種的法門,全都現前了。切忌的是今天張三,明天李四,遇著教下的人,又想尋章摘句搞研究;遇著宗門的人,又想參究問答搞禪機;遇著修律的人,又想搭衣用缽。這是哪一頭都不了,哪一筆帳都算不清,哪裡知道念熟了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極致的法則教理,都在裡面了;一千七百個公案,向上的關鍵,也在裡面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擇善法戒攝眾生戒),也在裡面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再生起貪瞋痴,就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較是非人我,就是大忍辱;真能念佛,不有一點間斷夾雜,就是大精進;真能念佛,不胡思亂想,就是大禪定;真能念佛,不被其他歧途迷惑,就是大智慧。試著檢點自己,對於身心世界,還沒有放下;貪瞋痴的念頭,還會自然生起;是非人我的計較分別,還自然掛懷不忘;間斷與夾雜,還沒有除盡;妄想的賓士,還沒有永遠消滅;種種其他歧途,還能迷惑志願,就不是真的念佛啊。要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也沒有其他法術。最初下手,須要用念珠,記得分明,制定課程,決定沒有缺失。久久純熟了,不念自然就在念,然後記數也可以,不記數也可以。如果是初發心的人就要說好看的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得不深,實行不得力。就算你講得十二分教理,懂得一千七百個公案,那都是生死岸邊的事,臨命終時,決定用不著。(《靈峰宗論》)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