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23

三、達梵行經

說法地點:拘樓瘦的劍磨瑟曇

參加人物: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提示知漏、知漏因、知報、知勝如、知盡、知滅道;如是覺、想、欲、業、苦、知因、乃至知道,就名叫達梵行,而能盡一切苦。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叫「達梵行」。根據佛陀的啟示:「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文有義,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名達梵行,能盡諸漏。」世尊的意思是說,他為我們開示法語,絕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有文有義的」,即是內容和形式都能做到高度一致的。佛陀的法語,能夠使我們內心感到清淨,從而修行並最終達到梵行,能夠斷除生死憂煩。

佛陀既然已經把什麼叫「達梵行」給我們解釋清楚了,接下來便是告訴我們如何抵達梵行了。抵達梵行首先要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說什麼叫作漏,什麼叫作覺,什麼叫做想……不僅如此,佛陀還讓我們知道這些漏想是怎麼產生的,又如何滅除它們?這些都是佛陀在這部經中所重點宣講的內容。

1、關於「知漏」

「漏」就是煩惱,這個我們已多次講到。為什麼煩惱的異名又叫「漏」呢?關於這個問題,很多詞典上的解釋都語焉不詳,或者說是含糊其辭。根據我的理解,所謂漏,就是不究竟不徹底的意思,眾生仍舊要流轉於生死,故名漏。其實佛陀在他所講的經典中,其義理其實並不是深不可測,它的關鍵在於實修,而不在於繁瑣的詮釋。後來那些宗教哲學家們越解釋越玄乎,一個詞繞來繞去,最後把教理詮釋得自相矛盾,連他本人都摸不著北了。

世尊對我們說,漏共有三種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把這三種漏搞明白了,就叫做知漏。這三種漏,泛指三界的一切煩惱。所謂欲漏,就是欲界的一切煩惱;有漏,有是苦果的別名,指色界的一切煩惱;無明漏,指三界中之一切無明煩惱。漏是從哪裡生起的?是從無明,有了無明便會產生漏;有了漏,便會產生果報,無論這種果報是善報還是惡報,都將會毫無例外地受到報應;這個報應是有差別的,主要差別一般是體現在六道之中。如何滅盡漏呢?就是要從它的源頭,即從滅除無明下手,無明一滅,漏自然就消失了。滅漏的具體方法,主要是所謂的八正道。關於八正道,相信我們對它已是十分熟悉了。

2、關於「知覺」

這裡的「覺」,並不是指「覺悟」,而是「受」的同義詞,即感覺與感受。覺分為三種,樂覺、苦覺以及不苦不樂覺。關於什麼叫「覺」,我們比較容易理解。那麼引起覺的原因在哪裡?就是「更樂」,即觸,是指境(對象)、根(感官及其機能)、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的精神作用,即是指主觀與客觀接觸時的感覺。有境有了感覺以後,便會產生愛著,便會產生樂覺、苦覺以及不苦不樂等不同的感覺。如何使我們不留戀於覺,當然是修習八正道。

3、關於「知想」

想,就是指造成概念及表象的作用,或指所作的概念及表象。比如說,我們在用眼睛看花朵時,便會很自然地產生諸如「白花」、「紅花」等等印象,將這個具象的加以抽象,就形成了概念,這個「想」,就相當於我們平常所說的「概念」。這裡把想分成四種想,分別是大想、小想、無量想以及無所有處想。大想就是將所觀的事物不斷擴大的一種觀想;小想就是將所觀的對象一步步地縮小;無量想就是將所想的對象擴大到無邊無界;無所有處想就是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一種觀想,它是屬於禪定的一種比較高級的境界。想也是由於更樂所引發,並產生了種種差別概念,比如說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等。同理,欲想滅除想,必須要先滅除更樂。滅除的途逕自然是八正道。

4、關於「知欲」

欲就是欲望,貪慾。比如像可愛、可喜、美色、美食等各種引起我們身心上愉悅的東西,都會引發我們的欲望。欲的種類共分五種,即我們常講的五欲。五欲即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

5、關於「知業」

「業」音譯為「羯磨」,是造作之義。並於業這個名詞它並不是佛教的首創,而是借鑑了婆羅門教的相關理論。那麼究竟什麼是「業」呢?就是通過我們身、口、意三方面所進行的各種活動而積累下來的一種潛在的力量,故而被稱為「業力」。這種力量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可以偶爾地隱約地感覺到。當因緣具備的時候,它便會顯現出它的威力。比如說一顆種子,如果條件不具備,這顆種子或許永遠都不會發芽結果;但是一旦它遇到了土壤、水份、陽光等助緣,它自然就會顯示出強大的力命力。業力也是這樣,像我們平常不經意間所造的各種身業、口業和意業,表面上看沒有什麼,比如說對天謾罵,趁人家不注意順手牽羊,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它所形成的業力,卻不會消失。在這裡,世尊將業分為二種業,即思業和已思業。所謂思業,就是意志力形成前的潛勢;已思業,即是指思後(通過身口意)而造業。佛陀在這裡為什麼將思業單列出來呢?因為在世尊看來,思想意識所造之業,比之身口二業所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絕不可掉以輕心。從法律角度上講,思惟犯罪並不構成犯罪,比如說一個人想把一輛公車給破壞了,但是實際上他並未付諸行動。而在佛教看來,這種破壞的念想危害將是巨大的,它的影響既持久,又頑固,很難根治。這好比諸葛亮七擒孟獲,前六次只是做到了「身擒」,而最後一次,使得孟獲口服心服,達到了「心擒」,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6、關於「知苦」

苦有八苦,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對於前七苦,諸經記載基本一致;而第八苦,有些經典上說是「五陰盛苦」,此經中載為「略五盛陰苦」,雖說差別不大,只是詞序排列稍有不同而已,但是我覺得還是「五盛陰苦」似更妥。

最後,讓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A、知漏,知漏因,知漏報,知漏勝如,知漏盡,知漏滅道;

B、知覺,知覺因,知覺報,知覺勝如,知覺盡,知覺滅道;

C、知想,知想因,知想報,知想勝如,知想盡,知想滅道;

D、知欲,知欲因,知欲報,知欲勝如,知欲盡,知欲滅道;

E、知業,知業因,知業報,知業勝如,知業盡,知業滅道;

F、知苦,知苦因,知苦報,知苦勝如,知苦盡,知苦滅道。

如果把以上六點全部做到的話,那麼就可以稱作「達梵行」。(09.06.6)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