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優陀羅經
說法地點:勝林給孤獨園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優陀羅並不知道甚麼叫做癰本,雖然生在於非非想處,然而還墮於狸中。佛陀乃提示大眾而說:比丘應知,身為癰,渴愛就是癰之本,六更觸處就是一切漏。
在談本經的主要內容之前,我覺得對於「優陀羅」這個人還需要大體了解一下。佛陀在夜逾城牆染衣出家,其時他只是覺得世間無常,自己無法解決生老病死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他選擇了出家修行這條道路。既然出家,總要尋找一位比自己高明的師父。世尊所禮敬的第一個師父,就是阿羅邏迦蘭。這位阿羅邏迦蘭居住在王舍城附近,在六師外道中間久富盛名,據說他的弟子有三千人,為正統婆羅門以外的修定主義者,以無所有處定為理想的境地。世尊參訪其後,很快便證得了無所有處定。世尊並不以此為滿足,於是又禮事了修行層次更高的優陀羅羅摩子(簡稱優陀羅)。優陀羅所修之定,叫「非想非非想定」,據說層次相當了得,在當時聲望很高。但是佛陀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很快便證得了「非想非非想定」。然而佛陀認為此定仍落於六道,根本解決不了生死問題,於是又離開他,自悟出無上正等正覺。佛陀證道以後,曾經為自己是否為眾生說法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所證的法甚深難知,眾生未證此法,徒令我勞虛費言說」,此時他想自己覺悟了就完事了,沒有必要再為眾生說法,因為大家很難聽得懂也很難接受他所說的法。後來在梵王的一再請求下,終於答應大開經筵,為眾生宣講正法。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鹿野苑為佛陀第一次講經之處,但在此之前,佛陀並沒有立即考慮到五比丘,而是想度化他證道前的兩位老師,即阿羅邏和優陀羅。在《佛本行集經》中,將佛陀當時的心理狀態作了比較完整的記錄:「爾時世尊,作如是念:其優陀羅迦羅摩子,心應巧智,辨了聰明,長夜成就。其心雖復少有塵垢,諸使結薄,根熟智利。我今應當於優陀羅迦羅摩子,對於其前,先為說法。我所說法,彼能速疾。證知我法。」但是世尊剛產生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天空之中出現一位天人,他來到佛所,對佛陀說:「那個優陀羅的,已經在七天前就過世了。」佛陀起初表示詫異,但是他用心智一觀察,果然如此,此天人並沒有說謊。佛陀後來再作觀察,發現兩位老師都離世了。於是他就將說法的對象,擬定為早期隨他一起苦行的五比丘了。
上面已經講過,優陀羅證得了非想非非想處定,這種禪定的層次相當高,「此天之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故稱非想;尚有細想,故稱非非想」(《佛光大辭典》)。但是有一點,無論它的修行層次有多高,只要是解決不了生死問題,都是屬於聖凡的境地,不能劃歸為聖位等級,仍要流轉於生死。當其福報壽命結束之後,便會下墮到人間——這位優陀羅就是這樣。佛陀當著弟子們的面為優陀羅授記,說「彼壽盡已,復來此間,生於狸中」,墮入畜生道中。既然優陀羅已經修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如此高妙的禪定,為什麼不能更進一步修行呢?因為在他看來,非想非非想處定,就是最高之定,最妙之定,修到這個層次,就到頂了,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層次更高的禪定了。佛陀在分析優陀羅時,將他的一切妄知妄見歸結為「不知癰本」。什麼叫「不知癰本」呢?「癰」就是毒瘡,潰爛流膿的惡瘡;「本」就是根本,根源。「不知癰本」就是搞不清爛膿的根本原因,用佛教的話說,就是不知道造成我們痛苦的根源所在。既然不知道「癰本」在哪,所以無論你如何修行,還是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作為比丘,就要樹立正觀,決不能和外道一般見識。只有樹立正觀了,才能「具知癰本」。
那麼,什麼是比丘的正觀呢?世尊在經中對弟子們說:
作為比丘,對於六觸處(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諸法)、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都要如實知道,並且要知道:
1、它們是如何生起的(知習)?
2、它們是如何滅盡的?
3、它們是如何膠著在一起的(味)?
4、它們會帶來哪些災患?
5、如何解脫它們?
世尊說,從我們的自身來說,「癰」就是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色身實際上是四大假合而成,它是無常之法、會散之法;從思想上講,「癰本」就是我們的貪愛之念,即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對於萬物萬物而言,「六觸處」就是造成「一切漏」的根本原因所在。世尊最後強調,對於什麼叫「癰」、什麼叫「癰本」、什麼叫「一切漏」,他已闡述得非常詳盡了。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既然明白了有關「癰」的道理,接下來就看比丘們各自如何修行了。大家務必「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否則,再好的導師也幫不了我們。一句話,修行的核心要素,就是要看我們每人的實際行動。(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