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23

漫說《中阿含》(三十一)

(卷三十一)

賴咤惒羅經

事件地點:拘樓瘦的屍攝惒園中

參加人員:賴咤惒羅居士之子、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遊行時,賴咤惒羅居士之子感於佛法之妙,請父母許允其出家,父母不允,乃絕飲食而伏地不起,終於許其出家。出家後精進努力,成為阿羅漢。後回家乞食,父母欲用金錢,妻子欲破其戒,反而被其說服。並對國王敘說此世無護,無可依恃,此世一切趣向於老法,此世無常,要當捨去,此世無滿,無有厭足等四事。

這部《賴咤惒羅經》的故事情節很強,而且篇幅也較長。如果單純從篇幅的長短來衡量,此經納入《長阿含》內,似乎更為合適。這部經典簡直可以編成一部中篇小說,或者編成一個小規模的多幕劇。由於本經中所述故事情節較長,故我分為八個小節,分別敘述。

(一)出家因緣

這部經典中所述故事發生時,佛陀遊行到何地了呢?佛陀此時到了拘樓國。拘樓國為當時印度的十六大國之一,其位恆河上流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地區。佛陀帶領弟子們,一些遊行,一路教化,將佛法的種子遍撒至古印度整箇中北部地區。

當佛陀及其弟子們一行來到一個叫鍮蘆咤村時,便將位於村北的屍攝惒園,作為大家的住止之地。從中可以得知,佛陀很了不起,從個人角度來說,他喜歡寄居樹林之中,不僅適宜修行,而且也遠離喧攘,為弟子們覓得清淨的修行之所;從大眾角度來說,如果大批僧人都入住村落,勢力給村莊增加很多負擔,間接地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節奏。無論是與公與私,皆體現著佛陀處處都在為大家著想慈悲情懷。

不過,當地的居民以及官府人士,還是從不同渠道,獲悉了佛陀的蒞臨。佛陀的威名對於他們來說,早已是如雷貫耳,只恨無緣相見。如今終於盼來了寶貴的拜見機會,自然是不容錯過。如此一來,大家便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紛紛朝佛陀所居的樹林中朝禮而來。

按照慣例,佛陀都對大家都很客氣,待大家坐定已,便為他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人們在聽聞了善法之後,「各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佛三匝而去」。

然而,有一個人卻仍舊坐在原處,並沒有隨著大家離去。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當地富有盛名的大商人賴咤惒羅的兒子(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姑且稱其為「惒羅」)。待大家都走了,惒羅才從座位上站起來,重新向佛頂視,然後對佛陀說:「世尊啊!方才我聞佛所說,心中自然是歡喜萬分。但是我在想,如果按照您方才所說之法的內容來說,則假如我繼續留在家裡的話,就會被各種欲望之鎖所束縛,就算盡畢生,也無法修行最上的梵行。」

佛陀聽後,問道:「惒羅,那麼依你所想,你打算怎麼辦呢?」

惒羅叉手向佛:「世尊,願我得從世尊出家學道並受具足戒,而作比丘,淨修梵行。」

佛陀一聽,說:「我且問你:你的父母同意你出家學道嗎?」

惒羅一想,回答說我尚未請示呢,看樣子估計有點危險。因為惒羅在家中是獨子,其家大業大,如何會輕易同意他出家為僧?

佛陀聽後,說那可不行,我這裡有個規矩,出家必須要徵得父母親同意,否則我不會收你。「居士子!若父母不聽汝於正法、律中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我不得度汝出家學道,亦不得授具足。」——其實在原始佛教早其,比丘出家是不需要經過父母同意的。當佛陀數次返回故鄉時,他的堂兄堂弟絕大多數都隨他出家了,後來連淨飯王十分疼愛、並寄以厚望的羅睺羅,都被佛陀度脫出家而為沙彌。如此一來,釋迦族的王位繼承人發生了斷炊的危機。淨飯王實在無法,只得向佛陀提出建議:今後比丘出家,事先理應要得到父母的應允。這個建議,被佛陀接受了,自此之後,凡是比丘出家,皆需要徵得父母同意,否則不得出家。

惒羅聽佛陀如此一說,便說:「世尊!我當方便從父母求,必令聽我出家學道。」

佛陀聽後,說,好啊,我聽候你的好訊息。

(二)出家經過

話說這位惒羅,打從辭別了佛陀後,徑直回到家中,對父母表達了自己想出家修道的意願。誰曾想二位老人聽後,把腦袋搖得跟拔浪鼓似的,堅決反對兒子出家。他們的理由十分簡單:「我今唯有汝一子,極愛憐念,意常愛樂,見無厭足,若汝命終,我尚不欲相棄捨也,況生別離不見汝耶?」意思是說,我們老夫妻倆就你這麼一個兒子,家中的一切以後全部指望你了。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們都不打算活下去了,更何況你跑去出家,讓我們生生世世不得相見?因此無論如何,出家修道,連門兒都沒有。

無論惒羅是如何地哀求,二老就是死也不答應。其實我們也應該需要體諒惒羅的父母。人道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說句老實話,假如我身為人父,我也不會輕易讓兒子去出家修道的。雖說現今人們的思想已經開放了不少,而且寺院的物質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出於對子女的那種情結,是很難割捨的。進一步講,此時惒羅的父母在當地也算是響噹噹的富足人家,如果他的寶貝兒子一出家,今後偌大的家業誰來料理和繼承?而且,此時惒羅雖已結婚,然膝下無子。想當初釋迦太子出家時,其父也是多方阻止。悉達多太子夜逾出家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太子此時已經有了小王子羅睺羅,否則淨飯王必定會四處追尋。

惒羅一見父母死也不肯答應自己出家,他也實在是沒辦法了。最後他只得採取消極抵抗的辦法——也是大多數人都會採用的方法,就是從此絕食,以示抗爭:「從今不起(賴在地下不起身了),不吃不喝,直到你們答應我出家為止!」

在起初的一兩天裡,惒羅的父母也沒怎麼在意,他們以為兒子就是五分鐘熱度、使點性子而已。再說惒羅自打出生至今,每天好吃好喝,身體素質不錯,餓個兩、三天,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連續四、五天過去了,惒羅竟然是滴米未進,惒羅的父母有點著慌了。他們趕緊來到惒羅的身邊,好言相勸道:「兒子啊,汝至柔軟,身體極好,常坐臥好床,汝今不知苦耶?惒羅!汝可速起,行欲布施,快修福業。所以者何?世尊境界甚難甚難!出家學道亦復甚難!」

若我們細想一下,惒羅父母所言也不無道理。第一,惒羅一貫以來都是嬌生慣養,從來沒吃過苦。而現在去過著那種十分清苦的、時飽時飢的出家生活,實在是自討苦吃;第二,縱然出家成功,要想修行證道,也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如果修成和佛陀一樣的絕妙境界,簡直是痴心妄想。所以我們常說,出家乃大丈夫行為,此言不假。這裡需要說明,出家其實並不難,但是想一以貫之地刻苦修行,並能取得非凡的修持成就,這才能稱之為「大夫夫行為」,而並非指單純把頭剃光、披上袈裟就是「大丈夫」。實際的情形是,出家僧人縱有萬千,然成就「大丈夫」名位者,寥若晨星也!而絕大多數的僧人,與凡夫俗子並無本質上的差別。

對於父母的苦苦勸說,惒羅不為所動。他不聲不響,就是躺在地上,不吃也不喝,繼續作著無聲的抗爭。

時間在一天一天地過去,眼看著兒子身體開始出現虛脫,並且一天不如一天,老倆口真是無計可施。最後,他們開始動員親朋好友、當地信佛的大居士、兒子昔日的同伴同學,甚至連官府的人都出動了,他們輪番上陣,紛紛勸說惒羅不要出家了,在家裡多好啊。再說在家裡當一名奉佛的優婆塞,認真修持五戒十善,不也是挺好嗎?何必那麼死心眼,非要出家不可呢?然而大家的勸告,均以失敗而告終。後來眼著著惒羅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那些親朋故友們反過來勸慰起惒羅的父母:「可聽惒羅出家去學道。若其樂者,於此生中,故可相見;若不樂者,必自來還歸父母所。今若不聽,定死無疑,當何所益?」意思說,看眼下的形勢,如果這樣堅持下去,惒羅恐怕是性命不保。與其讓他白白丟了性命,倒還不如隨他去出家修道吧。惒羅出家後,如果一切順利,就囑咐他以後要經常回來看看父母;如果不順利,他自然會舍戒還俗的。

當惒羅聽到父母終於允許他出家的訊息後,「便大歡喜,生愛生樂,從地而起,漸養其身」。待身體完全康復後,便朝著佛陀居住樹林的方向,雀躍而去。

(三)出家證道

在獲得了父母的允許,惒羅自然是欣喜萬分。他從鍮蘆咤村出來,來到佛陀,稽首佛足,然後仰白佛言:「世尊!我的父母已經同意我出家為僧啦!」

從實際的情形來說,惒羅父母同意他出家,是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所作出的十分勉強行為。無論是他的父母,還是其家眷(妻室)和親朋故友,幾乎沒有一個人從內心讚嘆他出家為僧。就連那些奉佛情切的優婆塞們,也是態度曖昧。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在拘樓這個國家,對於佛法並不是那麼的了解,也不是那麼的至誠信仰,舉國之內,男子出家為僧,倒也並不常見。這個國家的傳統觀點是,出家動機一般分為四種——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將在後面的故事情節之中,進行詳細地說明。

佛陀見惒羅徵得了其父母的同意,便沒有再說什麼,於是就度其出家,並為其受具足戒。受了戒後,他就成為僧團里的一名正式比丘僧,處處都是服從於僧團的集體安排。大約在鍮蘆咤村住了數日後,惒羅就隨著佛陀一行,攝衣持缽,展轉遊行於四方,最後到達了舍衛國,住於勝林給孤獨園內。

這位惒羅比丘,也是不負眾望,自出家以後,乃於遠離之處而住,心不放逸,精勤修行。在佛陀的耐心指導下,他終於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從此了生脫死,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聖人尊者。但是他並不知足,仍在佛陀的座下,孜孜不倦地修學者,一刻也不曾放鬆自己。

(四)返鄉探親

有道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功夫,十年時光轉眼即逝。有一天,惒羅在樹下靜坐期間,心中忽然有一亮點閃過。他忽地想起來,當時出家時曾經對於父母的許諾:出家之後,如有閒暇,勿望回鄉探望父母。而父母與自己別離已有十年之遙,如今父母均已年邁,他們身體還好嗎?一念及此,惒羅不禁有些思念起父母和故鄉了。

惒羅權衡再三,最後決定遵守昔日的承諾,定要回鄉探視父母一回。他從座上站起來,往詣佛所,在稽首佛足後,退坐一邊。

佛陀見他默不作聲,心下已明白了八九分。他詢問道:「惒羅,想念父母嗎?」

惒羅見世尊已識破自己的心思,便如實相稟:「世尊,我在出家時,曾經對父母說:如修道成功,還要回去看望他們的。我現在準備向佛陀辭行,我想回鄉一趟,可以嗎?」

佛陀回答說:「好啊,惒羅。出家不念父母,那是沒有道理的。再說你已成就道業,道心自然不會退轉,與凡夫俗子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你儘管去吧!」在臨行之際,佛陀一再地叮囑道:「你在回鄉期間,見未度者度要度化,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滅訖者令得滅訖。」就是說,你在探親期間,不要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沙門比丘,切莫忘記度脫那些尚在痛苦之中掙扎的煩惱眾生。

惒羅謹記佛陀教誨,回到自己的寮房後,收拾行囊,著衣持缽,朝著自己家鄉的方向,疾步走去。

(五)父子相見

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惒羅尊者自從出家以後,經過十年的修行,不僅在道業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就是外在相貌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變得莊嚴了,完全脫離了出家前的那種塵勞習氣,取代之的則是仙風道骨般的離塵脫垢之相。可以說,當他出現在鍮蘆咤村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人認得他了,就連他的生父,也完全認不出他了!

有一天快要吃午飯的時候,他來到了自己的家門口托缽乞食。恰巧他的父親正在庭堂之中請人修理鬚髮。其父一見到眼前來了個托缽乞食的遊方僧,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甚至破口大罵了:「此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破壞我家。我有一子,極愛憐念,意常忍樂,見無厭足,彼將去度,當莫與食。」在這裡,惒羅父把出家比丘甚至比作與惡魔同類之物,專門乾起了讓人們斷子絕孫的勾當。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惒羅的父母是多麼地不情願自己的兒子出家為僧,他們在惒羅離家期間內,心裡是多麼地黯然傷神。老人家當時或許是情急所致,對於眼前的這個出家僧人沒有顧得上細看,或者他壓根就沒有料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會出家在自己的家門口。

惒羅見父親如此生氣,他也沒有多說,心裡多少有些失望。他轉過身,默默地離開了。

然而惒羅也並沒有到別處去乞食,他站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準備等父親火氣消了,再去見面。此時,他覺得很餓,很想找口飯吃。我們知道,比丘都是日中一食,也就是一天只吃一頓飯。惒羅已有整整一天沒吃飯了,加上旅途勞頓,他此時很想吃點東西以作充飢。正在此時,他見到了家中的婢女用竹箕,盛著一箕剩飯,端出來準備倒掉。他見狀後,商量說能不能施捨一點:「汝妹!若此臭爛飲食法應棄者,可著我缽中,我當食之。」

這個婢女也沒多說,她就將剩飯悉數倒入缽中。但是這個婢女在惒羅家中已經十數年,她發覺眼前這位比丘說話聲音聽起來很耳熟。待再細細打量這位比丘,她終於認出了站在眼前的,正是從前的少東家。她顧不上多想,立即進屋將此事稟報了惒羅父母。

惒羅的父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正在理髮的他顧不得許多,立即披頭散髮地從家中奪門而出。他一把抱住兒子,對他說:「惒羅!汝至柔軟,身體極好,常食好食。而今你為什麼連剩飯都開始吃起來了呢?趕緊跟我回家,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惒羅再次見到父母時,見到二老已經蒼老了許多。此時,他心裡掠過絲絲的悲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