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老師,阿彌陀佛的願是以成就國土種種為主,為眾生打造一個進修的最佳環境;各位菩薩的願以救度、離苦為主。只是,完成願的過程是一樣的,還是互相的配合,或是另有其他?
另,《維摩詰經》中佛講諸佛在行菩薩道時,因其種種行做而成就未來佛國的種種,但阿彌陀佛雖然也是如此行做,卻似乎逆向而做,以願先來成就國土莊嚴,以此成就再救度眾生等。
老師:菩薩願和佛願是有區別的。
佛願是菩薩依此願而成就為佛;
菩薩願是菩薩依此願而行走於菩提之路。
之前說菩提願有兩個大的方向:一是取願作佛;二是取願救度眾生。當菩薩救度眾生做得差不多了,終究會發現,最後還是要成佛,才能完成更好的救度。
比如,釋迦佛成佛了,他可以招感所有和他有緣的眾生來到娑婆(被其他世界摒棄的眾生),受他教化,這就更方便了。
而菩薩救度眾生,往往是菩薩要深入到眾生身邊周圍,雖然是主動的,但一次行走所能覆蓋的眾生範圍就太有限。
因此,佛可以招感眾生到自己國土,再繼續受教化,這就明顯比菩薩跑到眾生身邊去救度要更加快速、迅猛、宏大、方便、直接、高效了。
比如說,彌勒菩薩將要成佛,那麼他成佛時,國土內的所有眾生,不管是什麼樣的,都是和他有緣的,都是他以佛力感召而來的。所以成佛要負責一個空間範疇的支撐,他支起一個大的平台,各位菩薩、各階菩薩再參與其中,分領部分工作,共同完成。
如果不以佛身出現,那麼無論彌勒菩薩出現在哪裡,最多是這個地方的一些人和他有緣,不可能全部都有緣,而且範圍就不可能太大。這是菩薩和佛在救度眾生上的差別,然後才是法門的部分。
佛是所有法門悉知悉通,而菩薩全程要解決的就是「破法執」,也就是怎麼破除對某法的執著。只有到了位面很高的菩薩位了,才算是沒有法執了。所以,在菩薩全程的各個階段里,很長一段時間,是有自己所執的法門。
這就相當於,你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了,你執著於這個模式,這模式是否足夠覆蓋全部眾生?是否可以覆蓋全部情況?
很顯然,以一個固定模式是很難完成好的,而某些眾生如果不滿足這個模式,就不能接受救度。因此,以一個較為固定的模式救度眾生,會有非常明顯的界限分割,由此被模式摒棄在外的眾生也就會更多。
而佛不執著這些,但他知道這些。所以佛救度眾生是全方位覆蓋,多角度救度,這和菩薩是有很大不同的。
之前說,要完善救度版圖,不應該出現明顯的硬性的缺項。缺項越多,越明顯,越剛硬,這就是菩薩的位面越低,能力越差,智慧越少;相反,越是靠近佛位的菩薩,他們在救度半徑上,救度範圍上,救度版圖上,都在努力覆蓋全部,而不令產生某類大項的缺失。
所以菩薩願和佛願在表述上,在所涉及的事物上,是有很多不同的,目標、方法、手段、範圍等等也有種種的不同。
任何一尊菩薩在行菩薩道時,往往都很辛苦,很努力,也很漫長,其實也是在摸索救度範圍是否存在漏項,從而讓自己的救度版圖能夠覆蓋全部,以此基礎堪得成佛。
若行菩薩道時就有很多麤漏,以這樣的基礎成佛,必然要摒棄非常多的眾生在自己的救度範圍外。
佛是無分別、自性無分別性、身語意無分別業。若救度眾生有分別,這就是理上答100分,事上不足20分,總體不及格,怎麼可能作佛?
菩薩也懂得不分別,可是事上很難做到不分別,因為能力不夠,不能毫無分別地對待一切眾生。這樣他就必須努力成長,讓自己能做到事無分別,從而匹配理論的高度,達成理事圓融。
我們看《八大人覺經》,「等念冤親,不念舊惡」,這是佛對菩薩大士說的內容。如果菩薩都能面對親疏一視同仁,佛用叮囑嗎?顯然彼時聽課的很多菩薩,還不具備這個能力,還沒達到這個水平。
而我們理解菩薩,往往較為狹隘,都眼睛盯著等覺、妙覺這類大菩薩了,可是這類菩薩在全部菩薩里,也是億萬分之一二而已,不是全部都這樣的。因此,總觀佛與菩薩的願行,在救度的層面、能力、範圍乃至各項細節都有種種的不同。
人間天於幻海迷局20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