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往生,唯是菩薩。】
古大德有這麼一個說法,「上輩往生」(本經裡面講「三輩往生」),這個上輩是菩薩。我們不是菩薩,我們就沒分了。
【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
善導大師以前古來的大德。
【多認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
這個位次太高太高了。
【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
為什麼?都是大菩薩,初地就明心見性。這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是唐朝古德們所說的。善導大師的說法跟他們不一樣。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這兩句是個小標題,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說的。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到我們中國來的,那麼善導大師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自己宣說的。
【善導大師四帖疏。】
這個《四帖疏》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註疏,這個註疏是善導大師說的。因為他把這一部經分成四個部分,所以叫《四帖疏》,就是《觀無量壽經》的註解。
【破前說曰:】
這個「破」,要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批判;批判從前人所說的,從前人說的不對,不是佛的意思。
【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乾大小聖也。】
這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的。善導大師所講的是《觀無量壽佛經》,用在《無量壽經》上,或者用在《阿彌陀經》上,都非常適當。為什麼?因為這三部經都是專講西方極樂世界,實在是一而三,三而一,可以通用的。換句話說,佛說淨土法門,這個淨土三經裡面,它的理論、方法、境界,全是為六道輪迴眾生所說的。
這個「常沒」,就是指的六道。「沒」是什麼?「沒」是佛經裡面用的比喻,叫「頭出頭沒」,比喻三界;三界三善道,生到三善道,這個人好像在水裡面冒出一個頭出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說明這個時間很短;再一個筋斗栽下去,就到水底裡面去了,不曉得到什麼時候再能夠冒出來一下。說明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所以叫「常沒眾生」,特別是指六道裡面,三惡道極苦的眾生,佛為這些人說的。
「不乾大小聖也」。乾就是干涉。大聖是菩薩,小聖是聲聞、緣覺。前面古人講上輩往生、中輩上品,都是大乘小乘的菩薩、阿羅漢,善導大師反駁,與他們不相干,三輩九品統統是為度凡夫的。
【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話說得非常非常之好,非常的明確。為什麼會有九品差別?我們將來往生,到底能夠得什麼樣的品位?善導大師說這個的確不一定,看你遇緣;正是《彌陀經》上所說的善根、福德、因緣。換句話說,得生淨土與否,是你的善根、福德;品位高下,那要看你所遇的緣分,關係在此地。緣分,實在講,你所遇到的老師、你所遇到的同學,在佛門叫同參道友,也就是你修學的環境。如果你所遇的緣殊勝,遇的這個老師對淨宗的理論、方法、境界,真正通達明了,你跟他學,決定斷疑生信,你走的是一條最直捷的道路,不會走彎曲的路程,不會耽誤你的時間,你的成就就快,成就就高。如果遇緣差一點,對於淨宗的理論不能夠明了,方法也沒有真正徹底理解,這一句佛號也能成就、也能成功,品位可能會低一點。這個九品差別,原因在此地。
【又云: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
這是把淨宗攝受的根機圓圓滿滿統統包括盡了,上到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只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沒有一個不能修學,沒有一個不能成功。
【大師之說,上契聖心。】
善導大師這個話才真正是佛的本意,是佛度眾生的本懷。
【下洽群機。】
對於我們業習煩惱深重的凡夫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我們曉得,如果遇到的緣殊勝,上輩往生我們也有指望,也不是沒有希望。我們今天的緣,可以說比過去歷代,任何一個時代的緣都要殊勝,真的是愈是在苦難的時代,佛菩薩對於眾生憐憫心更切。我們在受苦!
殊勝在什麼地方?唐朝以後,一直到民國初年,這一千多年,《無量壽經》沒有人讀,沒有人流通,也沒有人講解,大家所能夠依據的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沒有《無量壽經》這麼樣的詳細,這麼樣的明白。換句話說,信願果然堅定,那實在是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深厚。
所以,自古以來許多大德們常常警惕我們,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念佛而不能往生?還是遇緣有差別,遇到的緣不一樣。我們今天讀的這一部《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這也是大菩薩再來,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將五種原譯本會集成一本;這個本子,實在就是集五本原譯之大成,我們讀這一本,等於五種原譯本統統都讀到了。這個緣就殊勝,過去人沒有見過這個本子。換句話說,十年前,諸位想見這個本子都見不到,大概你也沒聽說過,因為在台灣流通量很少很少。
民國三十九年,李老師第一次在台灣講這一部經的時候,大概只印了一千本。三十九年第一次印,以後就再沒有印過了。到民國五十八年,我到台北發心想講這一部經,印了兩千本。李老師認為時機沒有成熟,不讓我講這一部經,這個本子也就跟大家結緣了。一直到李老師往生之後,也就是六年前,為了紀念李老師,我們將他眉注這個本子,印了一萬本流通,這個數量才比較多一點,大家才真正能夠看到。如果單看這個本子,它的好處不見得能看出來;李老師的註解,雖然注得很簡單、很扼要,經的重點,確實他統統給我們指出來了,所以你看這個本子能生歡喜心。
一直到三年前,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有一部非常詳細的註解,在我們台灣開始流通,對這一部《無量壽經》深入研究,才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參考資料。
所以,諸位接觸這個經之後,都能夠生歡喜心,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緣比十年前修學淨土的那些人殊勝太多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我們不成功則已;如果成功,我相信品位都相當之高。
無量壽經(第十二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