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二章(1984)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因為這一段裡面說了許多的法相,四攝六度我們在前面都講過了。今天我們繼續再看十力,十力裡面第五,「欲智力」,這是說如來果地上有十種特殊的能力,這種能力都是從般若智慧裡面顯現出來的,換句話說,也是本性本來具足的德能。前面四種我們上次討論過了,今天從第五來說,這也是屬於觀機,像上次我們所講到的,我們遇到佛一定就能證果,原因是什麼?佛能觀機。他不但知道我們現前的根性,他能夠知道我們生生世世的根性。所以佛給我們一說法,沒有不開悟的,沒有不證果的,這也是說明我們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最主要的就是見阿彌陀佛,聽他老人家說法。

可是我們自己,特別是大師在這一章裡面給我們開導藏、通、別、圓,化儀、化法的意思。我們自己要想快速圓滿的成就一定要培養自己圓頓的根性。藏通別圓這四種根性不是天生的,是培養出來的。如果要是本來具足,那只有圓頓根性是本來有的。迷失了圓頓,所以才有別、才有通、才有藏,這是愈迷愈深,如果你統統都不迷了,這個根性本來就是圓極頓極,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如何從我們現前的根性逐漸提升到純圓純頓,那我們這一生的成就就不可思議,真正是無有限量。誰不願意把自己提升到圓頓根性?我想每一位同修都有這個願望。為什麼自己達不到這個願望?這裡面當然是有障礙,這個障礙當然是很多,可是把這許多障礙歸納起來,不外乎我們對於大乘的經論讀得太少了、聽得太少了。無始劫以來堅固的分別執著不但不能夠減少,還在天天增長,這個事情痲煩大了,所以才是事與願違,我們想求的目標達不到。這也說明了聽經的重要,聽經是天天在薰習,確實把我們藏、通的根性能夠熏成圓頓的根性。

這一條講到「欲智力」,「欲」就是欲望,一切眾生心裏面的欲望、愛好是千差萬別,各個不相同,可是佛都知道,真正是所謂的全智全能,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樁佛不知道。他知道所說的一切法門,所說的一切理論,不但你能夠徹底的了解消化,那些方法不但你能夠接受,而且非常樂意的去接受,這是他有這種能力。

第六種叫「界智力」,「界」,所謂是界分,我們講界限。他知道世間眾生,這個世間是包括了經論上常常講的三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我們一般也講九界有情,種種的界限。實際上界限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來的。如果沒有分別執著,哪來的界分?界就沒有了。這些事情佛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才能幫助我們突破。

第七種叫「至處智力」,「至處」是說修學某一種法門,你可以達到什麼樣的境界。譬如我們講六道,你修五戒十善,你就可以生到人道。如果你要是修學四禪八定,你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你修四諦法,可以證聲聞果。你修緣覺法門,可以證辟支佛果。你修六度萬行,可以證菩薩果。修因證果一定是相應的。如果因地搞錯了,所謂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功夫就白費了,但是這個裡面的真假是要以相當智慧才能夠辨別。佛知道,他是教化眾生。我們自己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很容易落到盲修瞎練,這個功夫就白費了。所以修學,有很多人羨慕許多大乘裡面的理論與法門,好不好?當然好,凡是佛所說的沒有一樣不好,何況經論裡頭一再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只能走一門才進得去,如果同時想走個兩門、三門是進不去的,這是我們要覺悟的。如果在許多法門的門口徘徊,那是浪費時間,結果還是不能成就。

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的修學跟世間法不相同,世間人講做學問譬喻金字塔,先博學,然後再專攻,就像金字塔的塔頂一樣,既博又高,這是世間法。佛法的修學,經典里常用樹來做比喻。你看佛是在菩提樹下成道,沒有說在金字塔下。樹是先修一門,你看樹只有一個枝幹,像一門,這一門成了之後,它就發許多的枝葉,開花結果,佛法很像這個。我們對於八萬四千法門都想學,四弘誓願裡頭就有「法門無量誓願學」,可是你要記住前面還有一條,前面先斷煩惱,斷煩惱只有一門是最容易斷。你搞的門多了,不但不能斷煩惱,反而增加煩惱。所以先攻一門,一門裡面一定要達到一個目標,那就是根本智現前,根本智現前在禪家講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看明心見性的時候,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破了一分,從此以後就博學多聞了,他在這個之前沒說博學多聞。

在《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給我們做的榜樣也是如此,他在文殊菩薩這會裡面專攻,一個老師,一個法門,到煩惱都斷了,智慧開了,這才出去參學,參學就是博學多聞。這個境界在念佛法門裡面可以說是最為方便、最為殊勝。念佛的目的是求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就是根本智現前,所以博學多聞是要得理一心以後,沒有得理一心之前只有一門深入才決定不錯。所以學東西不能操之過急,操之過急沒有不失敗的。

我們一門深入一定能夠證得根本智,也就是明心見性,在圓教裡面是初住菩薩的地位,到這個之後才參學,像善財童子一樣五十三參。世出世間各樣的人物、各種的境界都去參訪,才能把自己根本無明一分一分的破盡,從十住、十行,一直到圓滿菩提,這是佛在《華嚴經》裡面展示菩薩修學的程式。我們讀《華嚴》不能夠含糊籠統的看過去,要體會到這個意思,效法善財童子,採取善財童子的修學程式與方法,他一生成佛,我們必然也能夠一生成就。這是講「至處智力」。

第八講「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佛知道任何一個眾生,生生世世,每一世的情形他都瞭如指掌。你生在什麼地方?你叫什麼名字?你姓什麼?你父母是什麼人?你的生活狀況,他樣樣都知道,沒有一樁不知道。所以說我們想做事情,說是佛菩薩不知道,那真叫自欺欺人,佛菩薩沒有一樣不知道的。你要到了明心見性的地位,你也有這個能力,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我們一般人看這個叫神通,其實心清淨了,這十種能力是本能,並不是如來專有的,不是如來專利的,你心境清淨至極了,這個能力馬上就恢復。

第九是「天眼智力」,在阿羅漢叫天眼通,在如來果地上叫「天眼智力」,《金剛經》所講的「五眼圓明」就是天眼智力。世出世間十方三世,沒有一樁事情佛是看不到的,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凡夫在六道里輪迴,在哪一道什麼樣情形,看得清清楚楚,佛是大慈大悲,佛有耐心,佛對眾生非常的關注,就是非常的關心、愛護,你在六道輪轉,佛為什麼不來救你?他看得那麼清楚,來你也不聽,不聽怎麼辦?還是等一下,看到你幾時肯聽話,回心轉意了,佛就來度你了。在你不肯聽的時候,他也有許多的方便來誘導你,幫助你破迷開悟。像現在佛陀雖然不住世,可是佛的遺教在世間,這些經典、佛像、出家人的形相都是幫助你覺悟的,當然你總得要對佛法有相當的明了,它才幫得上忙。如果對於佛法是一無所知,你看到這個東西會增長你的迷信,那就又錯了。你要通達佛法的道理,增長你覺悟,不通達是增長你迷信,這個關係太大了。譬如我們見到佛像,通達的見到佛像,恭敬心當中能提起正念,效法佛菩薩。這個像裡面樣樣都是表法的。

今天九蓮觀音像已經送來了,待會兒諸位都可以帶回家去,我們印得很多,你可以多帶一些送給你的親戚朋友。如果你要想裱起來,在我們櫃檯上登記,我們統統一起拿去裱,價錢會便宜很多,大概裱一張只要一百多塊錢,如果諸位自己拿到裱畫店去裱,裱一張要好幾百。不裱,鑲鏡框也非常之好。

菩薩像,菩薩戴的帽子,它有它的意思,菩薩的姿態也有意思,他周圍環境統統是表法的。池子裡面九朵蓮花,雖然這是石刻的,我們是一色印的,黑色一色印的,跟原拓的顏色一樣,但是它裡面用線條來表示四種不同,表經裡面所講的四色蓮花。在菩薩的左上方有韋馱將軍,護法神,護持佛法,樣樣都有表法的依據。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看,真的心清淨,他開悟。不懂的人把它當神明看待,在佛像面前燒香禱告,那是迷信,所以效果就不一樣。他雖然是迷信,阿賴耶識裡頭也種了恭敬佛菩薩的種子,他有這個好處。他現前不得受用,幾時他一聞法開悟了,這個種子就起現行,就起作用。所以造像的功德無量無邊就在此地。這個佛像我們要送到國外去,也要送到香港去,大量的流通到國外。

剛才說過了,佛菩薩既然曉得我們在六道輪迴的這些狀況,以無量的善巧方便來幫助我們,善根厚的人,有福報的人,他就得度了,他得度位次的高下與他的福慧完全成正比例。福慧境界非常的廣大,我們在講席裡面常常說,善根是信解,福德是行證。肯依教修行的人,這個人有福;聽了能相信、能理解,這個人有慧,福慧雙修。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就是在境界裡頭你怎麼用心,事上來講,佛菩薩跟眾生沒有兩樣,事上沒有兩樣,心不一樣,用心大大的不相同。佛菩薩用真心,真心叫什麼?真心叫不動心。《金剛經》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是用的真心。凡夫不行,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心是妄心。福慧是從真心裏面生的,不是從妄心裏面生的。妄心裏面生的是迷情,妄心裏面能生世智辯聰,不能生智慧。智慧跟世智辯聰有一個很容易區別的地方,那就是智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世智辯聰裡頭有分別、有執著,換句話說,離開了分別執著,世智辯聰就是智慧,由此可知,分別執著要不得。分別執著,心動了;離開分別執著,心不動,如如不動。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真正是大慈大悲,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時時刻刻為我們提示,我們自己要覺悟,要能夠體會,契入這個境界,自然就得妙用無窮。

末後一條「漏盡智力」。前面的九條可以說全是利益眾生的,菩薩這個能力全是度眾生的,如果沒有這一條,縱然有前面九條,我們想他未必成佛,有了這一條才知道他真正成佛了。這一條是知自己也知道別人。「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它包括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如來在果地上,這三種煩惱都斷盡了,自己曉得自己成佛了。一切眾生修行,前面說過,修行到某一個階段,佛都知道。這個眾生煩惱斷盡了,圓滿菩提,也成佛了,佛當然知道。所以成佛一定要煩惱斷盡、無明斷盡。

煩惱跟無明本來空,本來沒有,從哪裡起來的?煩惱是從我執起來的,無明是從法執起來的,你說冤不冤枉。你在一切法裡頭有執著,在對你自己身心有執著,這是你無法斷煩惱、無法破無明的根本原因。你說我從今天起,我開悟了,我不執著了,你有沒有執著?你還是執著,你執著什麼?我開悟了,我不執著了,你還執著個不執著,還是執著。這是功夫、是意境、是境界,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去努力。而實在說,在這個境界裡面所謂用不得力了,一用力就錯了,一用力豈不又落在分別執著上了?不用力也錯了,不用力也落在分別執著上了,這個事情難辦。諸位要細心去體會才能夠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十力就介紹到此地。下面再介紹「四無畏」。

「四無畏」第一條,「一切智無畏」,也就是一般宗教里所講的,他們稱上帝是全知全能,其實我們曉得上帝並不是全知全能,他比我們人聰明一點,福報大一點,不是全知全能。如來才是全知全能,所以在一切法裡面他無畏,他樣樣都知道,無論什麼人向他請教,他都會給你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換句話說,決不會有一個問題、有一樁事情把佛難倒,這叫「一切智無畏」。

第二是「漏盡無畏」,煩惱斷盡。我們曉得煩惱是生死的根本,是生死的業因,因沒有了,果報當然沒有了。所以煩惱斷盡了,沒有分段生死,沒有變易生死。眾生最恐怖的是生死,生死都沒有了,給諸位說,什麼樣的災難也沒有,沒有生死哪來的災難?

第三「說障道無畏」,「道」是菩提大道,「障」是障礙,障礙了菩提大道,那些是什麼?佛樣樣都知道,能知、能說。你今天在菩提道上有障礙,你去請教他,他馬上就告訴你,你現在障礙在什麼地方。當然我們初學的人有無量無邊的障礙,許多障礙當中,現前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先把大的破掉,然後再破小的,可是給我們說出來我們要相信,不相信有什麼辦法?那就沒法子了。最大的障礙是迷惑,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這個障礙太嚴重了。如果事實真相都明白了,你這個障礙很容易破除。迷惑你才造業,造業你才有生死輪迴的果報,這個東西痲煩。如果事實真相明白了、通達了,他不造業了,不造業當然沒有果報,這些一定要在經論上去討教。

《阿彌陀經》裡面,行。《阿彌陀經》要加上古大德的註疏,像我們講堂採用的蓮池大師的《疏鈔演義》、蕅益大師的《要解》。《要解》是提綱挈領,《演義》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真正把這兩個世界的事理真相搞明白了,不迷惑了,我們一定能夠超出娑婆往生淨土,而且自己有真實的把握,全搞清楚了。沒搞清楚就沒把握,猶豫不決,這個裡面才有痛苦,那就造成障礙了。所以教理一天都不能中斷,佛在大經里教我們讀誦大乘,天天要讀。

修淨土的人,我覺得在《要解》、《疏鈔》裡面就夠了,我們一生就有決定的受用。如果再想多看一點,像印光大師告訴我們,有《淨土十要》就足夠了。從前曾經有人向印光大師建議,希望將「淨土十要」再擴大,變成「淨土百要」,印光大師搖搖頭,用不著,十要就夠了,就很好了,不必再添痲煩了,為什麼?我們求的是一心不亂,搞多了,心就亂掉了,目的就達不到了。一門走一條路,縱有障礙,它有限。你走好多條路,條條路上都有障礙,那個障礙清不了的。

第四「苦盡道無畏」,「苦」是講果報,「道」是方法,如何能把這個苦滅盡,這是我們很樂意聞的。我們現在有無量的苦,有個什麼方法把這些苦統統滅盡,佛知道,他能說,能知能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些法都是滅苦的方法,所以是教給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方法雖然多,方法很多,可是要曉得選擇,要曉得怎樣去運用,這點很重要,如果用錯了,又出痲煩了。譬如我們害病,佛知道醫藥,無量無邊的醫藥,藥能隨便吃嗎?不行。如果吃的藥不對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病上加病,這點我們要特別留意。

我在民國四十七年初到台中的時候,在李老師會下,我們同學們討論佛法,我就提出這點看法,「佛法可以救人,佛法也可以害死人」,當時有幾位同學聽了不服,去問李老師,李老師聽了,點點頭說「對」,李老師說「對的」。佛法就好比藥方,八萬四千門,八萬四千種藥方,我們是有病的人,那個法門要不契機就把你害死了,跟醫藥一樣,用對了救了你的命,用錯了把你害死。現在好比是藥在,大夫不在,懂得用藥的人沒有了,八萬四千法門擺在此地,大家都亂服,所以修了幾十年沒有成就,就是走錯路了,就是受害了。如果你要是覺悟了,我這麼多年沒有成就,大概是搞錯了,你還能回頭。如果你在裡面堅固的執著,一昧的盲修瞎練,那就壞了,那不能回頭,正所謂是「死在教下」,這是一個很可悲的現象。

其實佛雖然不在世,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將他不在世的那個方法也告訴我們,奈何我們不聽。佛滅度之後告訴我們四依法,大家都曉得,「依法不依人」,這句話的用意很深。「依法」,佛所說的是「法」,佛所講的一切經,這是「法」。「依義不依語」,「義」是裡面講的道理、方法,言語文字不重要,不必去斤斤考證這些文字,那就是增長煩惱,增長無明。「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了義是出三界的、了生死的。不了義是在六道裡面,人乘佛法不了義,天乘佛法不了義。要講了義,最起碼的是小乘阿羅漢,他出了三界。阿羅漢跟大乘兩個一比較,那小乘還不算了義,不是真正了義,真正了義是大乘菩薩法。末後叫我們「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叫我們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智慧不要依情識,我們以這個為基礎。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持戒清淨就能夠證果,那個時候人的根性利,心地誠實厚道,從戒律他就轉境界。像法時期,人的根性就比不上正法了,必須修禪定,要修定才能成就,持戒已經不行。末法時期連修禪定都不行了,在這個世界裡幾個人心能定得下來?能在境界裡如如不動?禪定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沒有法子。所以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末法眾生,淨土成就」,如果我們依法不依人,那佛講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今天修淨土,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這是「依法不依人」,這是「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法具足。

我們在這個時候再學禪,那就是不依法了。我們生在像法時期,我們修禪是對的,是佛說的。我們生在末法時期去學像法的修行方式,這個過失要怪自己,你這個禪不能成就,不能怪別人,怪你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到佛祖的苦口婆心,他是真正知道,真正能夠給我們開導,所以在這四種法裡面他無畏。

末後一句講『無量法門』,這句是總包括。此地沒有說到的,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佛都明了,都是能知能說,不但如來能知能說,如來一切應化的身都是能知能說。像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都說法,那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不但你見到佛身,他是一切都知道,佛在那裡變個鳥,變個樹,他也一切都知道。你在修行過程當中,哪個地方有障礙,哪個地方有困難,他自然就給你說這個法門,六塵說法。我在前面也跟諸位提示過,我們這個世間也是六塵說法,可惜我們太愚痴了,無法領略,所以沒有辦法。根性大利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念念生智慧。若不是六塵說法,怎麼能念念生智慧?所以如果我們真正的要會聽,那得的利益就無有窮盡了。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解【三十七品。收法雖盡。】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這是講釋迦如來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以這三十七類,『品』就是品類,統統包括盡了。不但世尊的一代時教,可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教學也不外乎這三十七類。所以說『收法雖盡』,雖然是收盡了,可是:

解【而機緣不等。】

這個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機』是講我們的根性,每一個人不一樣。『緣』是說因緣、緣分。經上常講「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屬於機,因緣就是講緣,我們今天講機會,機會不一樣。譬如有很多人確實善根福德深厚,但是他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法,或者沒有遇到正法,這也是一點都不假。諸位曉得在我們本省一貫道很多,一貫道不是正法。許多知識分子,甚至於大學教授,都去信一貫道,他不是沒有善根,不是沒有福德,他是沒有正法的機會,沒有這個緣分。他遇到一貫道,一貫道一勸他,他就去了。所以也有少數的,以後遇到佛法了,他一聽正法就回頭了,他有個比較,他能回頭,所以正法的機緣不容易,正是佛法里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所以眾生的機緣不相等,因緣要是遇到了,我們一定要珍惜。佛說種種法也是因為眾生『機緣不等』,所以底下講:

解【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

歸納就是這三十七類,展開無量無邊,能夠適應一切眾生的根性,能為一切眾生作增上緣。『開』是展開,『合』就是歸納,有時候有一個法門開無量法門,有時候在無量法門歸納到一個法門,無非都是適合於眾生的根性、機緣。他的目的,這就講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的目的就是底下這一句:

解【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這是目的,千經萬論都是這個目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是這個目的。而『念三寶』是修行的總綱領,就是我們朝暮課誦裡面的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個意思我們講得太多了。『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心。在經裡面,像《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至誠心是菩提心的本體,所以我們用心要真要誠,因為真誠心就是菩提心。我們用真誠的心待人接物就叫做發菩提心,別人不用誠心對待我,那他不發菩提心。他願意在六道輪迴,我們要想出離三界,我們就一定要用真誠之心。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清淨是自受用,不管在什麼境界裡面決定不失清淨,不失真誠。待人接物,他受用的是慈悲心,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這個三心是一心,就是真誠心,自己受用叫清淨,貢獻給別人受用叫慈悲,要發這個心。

「念三寶」正是幫助你發這個心,因為佛法是覺而不迷,法寶是正而不邪,僧寶是淨而不染。由此可知,你能念三寶,能發菩提心,就能夠伏煩惱。除非你不發,你只要一發,馬上就伏煩惱,立刻就能伏。伏的功夫用久了,煩惱自然就滅掉,就斷了。伏煩惱,給諸位說,是菩薩位,滅煩惱就成佛了,簡單的幾句話把整個佛法都講完了。人家要問佛法是什麼?你就把這幾句告訴他,這就是佛法,這是十方三世諸佛說法的總綱領。「念三寶,發菩提心」是正行,「伏滅煩惱」是結果。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這一段很重要,這是說明念三寶的因緣。不但淨土法門是以念佛為總綱領,為修學正當的法門,也是主法門。在如來一代時教里,尤其是《華嚴經》裡面所顯示的一切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以念三寶為主,這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你現在去看,不管是中國的佛法、是外國的佛法,不管它是什麼樣的宗派,你去看看它的課誦不一樣,修行所依據的經典不相同、方法不相同、儀規不相同,但是有一個決定是相同的,就是三皈依。不管哪個法門,它的課誦裡面都有三皈依,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決定是相同的,你就曉得這是行門的總綱領,所有一切方法都是要成就三皈,幫助三皈依。

如何能夠圓滿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在五十三參裡面,我們看到第一尊善友吉祥雲比丘教給善財童子念佛法門,最後一位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就曉得這個法門是一切法門裡面的主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不歸到這個法門,不能成佛,所以無論哪個法門都要修三皈依。念佛法門走的是直路,它一開始就是念三寶,它不必拐彎抹角,這是直截了當的一條成佛之道。前面經文上跟我們說過,我們是以念佛往生為因,以讀誦大乘、聞法悟入為緣,這就是它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破迷開悟。

『灼見慈威』這三句,「灼」是非常的明顯,「慈威」就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攝受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有折伏眾生種種煩惱習氣的威德,如來的慈與威都不可思議。我們要念佛,這從事上說,所以我們瞻仰阿彌陀佛的形像,要有如是的觀想。如果從理上說,佛者覺也,覺的作用是慈,覺是開悟,一切法無不覺悟,這是慈的意思。悟則不迷,不迷則是威的意思,一切法里不迷,那從理上講。所以不能不念佛。

『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這個必得入境界才行。換句話說,「法味」真正體會到了,這就是有樂趣。世間一切的樂沒有法樂那麼樣的殊勝,所以讀經聞法真是欲罷不能,為什麼?這字字句句真正體會到內心了。佛講覺法、講正法、講清淨法,轉法輪都轉到我們自己心裏面來了,使我們自己的身心像佛菩薩一樣的覺、正、淨,這是古德常用比喻話說「如飲甘露,如飲醍醐」,他怎麼不念法?他怎麼不讀經?怎麼不聽經?怎麼不講經?讀經、聽經、講經都叫做「念法」。

『同聞共稟』,這是講大眾在一塊修學。我們有許多的同參道友,志同道合。「稟」是稟承,就是我們同修一個法門,統一一種理論,彼此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古人那個時候有師道,有師承,今日之下,給諸位說,師道沒有了,師承也沒有了,所以我們的修學比過去是要困難得多。今天我們心目當中只有友,沒有師,這一點我們對於整個的時代、環境,要認識清楚。如果今天你出家了,以老師的身分來對待一切人,那錯了,大錯特錯。

從前老師訂下規矩,諸位知道的中國有名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訂的規矩叫大家守,那是老師。現在你要訂個規矩叫人守,誰也不守你的規矩。現在怎麼辦?大家在一起,我們來訂個公約,來開會,大家訂。你們大家訂了,我來守,大家遵守。這就是沒有老師的情形之下,就是每個人自己要約束自己。我們自己來訂規矩,自己來訂章程,訂了之後,各個人都同意了,多數人贊成了,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服從多數人的約束,這就是同學的地位,不是師生的地位。今天是同學的地位,我們要把這點認識清楚。

我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研究這個經典,所以諸位都可以提意見,提出來互相來討論,你們不肯提意見那是太客氣了、太謙虛了。所以我在講席當中也跟諸位多次的提到,我們今天是以誰為老師?以古大德為老師。我們今天講《要解》就是以蕅益大師為我們的導師,我們講《疏鈔》是以蓮池大師為我們的導師。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有這個看法,有這個認識,我們做古大德的私淑弟子。我們在一起都是同學,我們是蓮祖的學生,是蕅祖的學生,互相在一起研究他老人家的開示、教誡,我們才會有成就。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