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七課  


第七課

思考題

1.結合《經莊嚴論》的觀點,簡述如何方能現前神通?

2.解釋「世間所有諸恐怖,皆從我見我所生,若能斷除我我所,一切恐怖無所依。」

3.有些大德說極樂世界有凡夫,而有些大德則說極樂世界沒有凡夫,這兩種觀點矛盾嗎?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在講課之前,我想提醒各位道友一點:不管你是藏族人還是漢族人[1],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中斷每天的聽課。既然一件事情開了頭,就要有一個結尾。如果偶爾聽、偶爾不聽,這種學習態度是不好的。

外面通過網路聽課的人剛開始比較多,這兩天好像少了一些。這一點我也理解:身為城市裡的人,有時候煩惱比較多,有時候瑣事比較多,對聞法不是很重視,所以人數減少很正常。而我們學院則不同,剛開始聽法的人不太多,但越往後可能人越多,這就是寂靜地方的加持吧。

大家應該把聽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兩部法都不能聽圓滿,那麼長遠地發菩提心就更無法實現了。因此,除了實在無法抗拒的情況以外,各位道友千萬不要隨便中斷聽課,不要認為聽也可以,不聽也可以。雖然我這個人很一般,但我講的是真正的佛法,所以大家不能輕視。現在我們共同學習佛法的機會很難得,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我儘自己的能力認認真真地講,你們也要認認真真地聽。

現在我們正在講阿彌陀佛因地的四十八願。很多佛教徒對四十八願都比較熟悉,也經常念誦這些願,對欲求往生極樂世界者來講,這是不可缺少的。但我想提醒有些人的是:作為學習大乘佛法的人,如果光是自己念佛求生淨土,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置若罔聞,這也是不合理的。既然我們已經發了菩提心,就要對弘法利生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儘自己的一切能力弘揚能賜予眾生暫時和究竟利益的甘露妙法,儘自己的一切能力幫助有緣的眾生。每個學淨土法的人都應該在這些方面努力。

我有時候有這種感覺,許多佛教徒有好的自私自利和不好的自私自利:好的自私自利是自己求生淨土,不好的自私自利是只管自己解脫,根本不管別人的解脫。如果所有人都是這種獨享佛法的心態,那佛法在世界上就很難弘揚開了。

昨天,我看了鳳凰網資訊台的一篇報導。這篇報導中說,這幾年以來基督教在內地發展非常迅速,據官方統計,目前中國大陸有五萬五千多所教堂。但很多專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字,僅僅是已經登記的公開教堂,如果加上沒有登記的不公開教堂,實際數量應該在八萬所以上。此外,還有百分之二十幾的人在家庭教堂(上述八萬所教堂以外)進行宗教活動。

這篇報導中提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個記者在某地調研時問一位官員當地有沒有教堂,對方說沒有。可是就在他們附近就有一座很大的教堂,而且門上掛著一張很大的牌子——基督教聚會區。記者指著那個牌子說:「你看那不是有一座教堂嗎?」官員說:「我沒看見。」記者問:「我都看見了,你怎麼沒看見?」對方答:「中央沒看見,我怎麼看得見?」

今年年初,我去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演講,在與一些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目前基督教正有組織、有計畫地在各個大學弘揚他們的宗教。

當然,我並不排斥基督教的弘揚。畢竟沒有宗教和有宗教相比,還是有宗教好。我只不過為佛教感到惋惜:作為佛教徒,很多人希求的僅僅是自己往生淨土,自己即生虹身成就,佛教所講的智慧和慈悲這麼好,可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弘揚佛法的理念。

請大家想一想:既然基督教可以在各地建立教堂,為什麼佛教不能建立中心、寺院和居士林?根據國家的宗教政策,各個地方是允許建立居士林的,可是很多佛教徒都沒有採取行動。我對此感到特別遺憾。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很多地方會被其它宗教占據,到了那個時候,佛教即使想插入也沒有市場了。在這些重要的問題上,我希望有能力、有智慧、有經驗的人要及早採取行動。如果一直對此漠不關心,這恐怕是對佛法和眾生不負責任的態度。

學淨土法的人也不要每天拿著一串大大的念珠,一直閉著眼睛念佛,其它什麼事情都不管。否則,等周圍的空間被其它宗教占完了,那個時候你就不一定能安心念佛了,說不定你也會融入其它宗教,剛開始你還默默念幾句佛,到了最後連念佛的念頭都沒有了。

我擔心照這樣下去,再過二十年、五十年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人類社會變得特別快,不管物質領域還是精神領域,不需要很久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我的短暫人生經歷來看,二三十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言談舉止、思想觀念跟現在都截然不同。在這些變化中,有些是人為的,有些是眾生的共業所致,還有些是自然的力量。希望大家重視我說的話,儘量拿出實際行動,讓世界朝著好的方向變化。

下面繼續講四十八願。

九、得神足通願: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有情都要獲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如果沒有獲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乃至一念頃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佛剎,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娑婆世界的人整天忙著賺錢,早上起來想的是錢,晚上睡覺想的也是錢,甚至走路想的也是錢,一會兒付錢,一會兒收錢,一直活在金錢的世界中。而極樂世界不是這樣,那裡的菩薩不喜歡人民幣,也不喜歡美元,即使給錢也用不上,他們每天的事情就是以神通到他方佛剎聽經聞法或者利益眾生。

當年法處比丘發願:願我國中的有情一念頃能越過無數世界,如果不能獲得這樣的神通,我就不取證佛果。如今法處比丘已經獲得佛果,所以他的發願已經實現了,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具有無礙的神通。

其實神通是很重要的。很多高僧大德說,如果沒有示現神通,眾生很難生起信心,這樣就很難度化他們。佛經中說,一般凡夫人特別耽著神通。平時我們也能發現,很多人對特異功能特別在乎。也許是因為眾生有這方面的習氣,所以當年法處比丘發願,轉生自己淨土的眾生都要具足神通。

《極樂願文》中說,極樂世界的眾生依靠神通上午到現喜剎土、楊柳宮、普陀山等剎土,在諸佛菩薩面前聽受大乘妙法,到了傍晚的時候再無有艱難地返回極樂世界。所以,對極樂世界的眾生來說,具足神通也是求法的一種順緣。

除了依靠阿彌陀佛的加持而獲得神通以外,一般來講,只有具足禪定才能獲得神通。按照《俱舍論》的觀點,禪定是神通的所依,尤其依靠第四禪才能擁有圓滿的神通。《經莊嚴論》中也說:「第四極淨禪,無分別智攝,如所立方便,依此淨諸通。」意思是,大乘菩薩神通的所依是清淨的第四禪[2],其助伴是無分別智慧,其方便是對各種神通之因如理作意。比如欲得天耳通,就要專注作意各種聲音,欲彼一切現前;欲得他心通,就要專注作意他人的心態,欲彼一切現前。

從古人的眼光來看,神通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但從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好像神通也沒什麼稀奇的。拿天耳通來說,以前如果超越了肉耳所及的範圍,比如越過一座大山,就聽不到別人說話的聲音;但現在依靠電話、手機等工具,人們能和很遠地方的人通話,從某個角度講,這跟天耳通沒有很大差別。

天眼通也是如此。比如我在經堂給大家講課,越過高山、江河、太平洋、印度洋,遠在美國、歐洲的人都能通過網路收看。按照古人的分別念,這確實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和美國之間那麼遙遠,可是我七點零一分在這裡講課,他們七點零二分就能收看。所以,現代科技的方便如果用在好的方面,我們可以積累非常多的功德。

神足通也同樣。以前的很多大德都有神足通,西日桑哈、布瑪莫扎、貝若扎納的傳記中說,他們能夠身體離開地面自在飛行。依靠現代科技的方便,比如通過車輛或者飛機,人們也能夠擁有這種「神通」。人類最初使用的是人力車、馬車、牛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汽車、火車、電車,將來也許會出現「意念車」,只要心裡一想,車子「嗚——」就開走了。自從飛機問世以來,出現了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等各種飛機,還出現了載人宇宙飛船。雖然這些飛行器不能一念頃從中國飛到美國,但最多十幾個小時就能飛到。

這樣看來,既然依靠人們的分別念和眾生的共業,在娑婆世界都可以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那麼依靠阿彌陀佛的廣大願力以及諸菩薩的共同善業,極樂世界的菩薩獲得種種神變當然是可以的。

在有些偏僻地方,人們以前對現代科技的成果根本無法想像,但後來他們也享受著文明的生活。同樣,有些人以前認為往生極樂世界、獲得諸多功德是一種神話,後來通過長期學修淨土法門,終於明白這些「神話」其實是現實。不過某些人心態不開放,智慧始終沒有打開,所以不能接受這些甚深的道理。一般來講,愚者很難接納佛法的不可思議境界,就像瓦器不能盛獅子乳一樣。這與自己的福分有一定關係。

正因為如此,所以傳密法首先要觀察眾生的根機。是不是密宗的上師不公平,他們對個別人重視、對另一些人不重視呢?不是這樣的。眾生的根機各不相同,對於密宗的甚深見解和行為,有些人不但不能接受,反而妄加誹謗。為了防止他們生邪見、造口業,所以傳密法前觀察根機很有必要。

顯宗也有類似的情況。對於極樂世界的甚深道理,沒有智慧的人總是無法理解,一會兒產生懷疑,一會兒產生邪見。不管我們怎麼解釋,他們就是不相信。個別道友的父母就是這樣——「不管怎麼樣,反正我不信你這一套!」尤其有些老頭子是很難調化的。所以傳有些顯宗法前也需要觀察根機。

放眼望去,不管在大地上、海洋里還是虛空中,到處可以見到不可思議的現象,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對佛法的不可思議境界產生信心的助緣。當然,如果是不講道理的人,那我們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佛教說往生極樂世界好,你沒有任何理由卻硬說不好,這就是你個人的問題,如果真要拿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否認佛教的真理,這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

十、無有我執願: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起於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有情都無有我和我所想,如果有人生起少許我和我所想,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如今法處比丘已經成佛,所以他的發願已經實現了,極樂世界的所有補特伽羅[3]都沒有我和我所的執著。

一個人如果有了我和我所的執著,他是不可能獲得快樂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世間所有諸恐怖,皆從我見我所生,若能斷除我我所,一切恐怖無所依。」世間所有的恐怖、煩惱、痛苦、不平的來源是什麼呢?歸根結底就是對我和我所的耽著。因此,如果通過智慧斷除了我和我所,所有的不幸都將蕩然無存。

作為欲求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活著時破除我執也很重要。(到了極樂世界就不需要特別對治了,因為我執基本上都沒有了。)《入中論》云:「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師先破我。」意思是,以智慧見到一切煩惱和過患都是由薩迦耶見[4]而生,而「我」就是薩迦耶見的對境,所以瑜伽師首先應該破除「我」。《中觀寶鬘論》亦云:「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有業,有業亦有生。」乃至有對五蘊的執著期間,依靠它產生的我與我所執也就存在,如果有我與我所執,就會積累流轉輪迴的業,有了業就會投生三有。

在極樂世界,對我和我所的耽著是沒有的,否則法處比丘就不取佛果。從這個角度看,極樂世界應該沒有凡夫。當然,這是就「老常住」而言的,不包括蓮花苞里的「旁聽生」。這些「旁聽生」不算真正的眷屬,他們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只是在蓮花苞里聽一聽課,不用守極樂世界的紀律,行為也比較放鬆,上課時可以用手機,開玩笑。

十一、決定成佛願: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有情都決定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獲得大涅槃果位,如果不能決定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獲得大涅槃果位,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在娑婆世界修行經常容易退失。《俱舍論》中說,小乘的阿羅漢中有一種叫退法阿羅漢,這種人雖然證得了聖果,但還有退失的可能[5]。我在講《入行論》時也說過,有些大乘菩薩也會退失菩提心。但極樂世界不會有退失者,往生極樂世界者都將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獲得究竟的涅槃果位[6]。在極樂世界不會入於暫時的寂滅而不取證大涅槃,也不會修到一定果位後又回到人間變成凡夫。在人間,有些人在學校呆了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犯錯誤被開除,而極樂世界不可能有這種情況。

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很快就能獲得一地菩薩果位。雖然天台宗的論典有凡聖同居土的提法,但我認為這並非指極樂世界有一般的凡夫,而是在說某些人生前造惡業、之後帶業往生的情況。何謂帶業往生?舉例而言,《樂邦文類》在講下品下生時說:「十惡五逆,臨終苦逼,教稱十念,華開金色。」意思是,有些人生前造十惡五逆,臨終為劇苦所逼,由於遇到善知識開導,他們至心念十聲佛號,以念佛而見到金蓮花現於空中,之後於一念頃往生極樂世界。這類眾生往生後住於蓮花苞中[7],只有等到往昔的罪業消盡時方能從花苞中出來,然後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最後見到阿彌陀佛才能登歡喜地(一地)。

在這個問題上,我希望大家要有主見。不然諸方眾說紛紜,自己很可能不知所從。在藏傳佛教界,佐欽仁波切說極樂世界有凡夫,而喬美仁波切、麥彭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則認為:極樂世界都是一地以上的聖者。其實這兩種觀點不矛盾:凡夫人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不會退轉,剛往生到極樂世界時,某些人因為以前誹謗佛法、生邪見等惡業,暫時住在蓮花苞中(可以說就是凡聖同居土),見不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那時可以說是凡夫,而最終面見阿彌陀佛時,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下很快會獲得一地果位。

九品往生之說出自《觀無量壽佛經》,此經為劉宋時期畺良耶舍所譯,後來《樂邦文類》、《游心安樂道》等論典都依之宣講了九品往生。我詳細看了這些經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各種眾生都有往生淨土的機會,尤其下品下生者都是十惡五逆之輩,但這種業力深重者也能往生淨土,只不過到淨土後不能馬上登地。

總之,雖然諸大智者的說法有所不同,但究竟密意應該是一致的:即不管什麼人,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會從大菩提中退轉,能夠一生取證佛果[8]。所以大家應該承認,極樂世界沒有我們這個世間那樣的凡夫,往生者不會從大菩提中退轉,最終都能證得大涅槃。當然,在極樂世界證得大涅槃後就更不會退轉了。《大寶積經》云:「若至涅槃者,一往無復退。」講得很清楚,如果獲得了大涅槃,就再也不會退轉了。

一般來講,加行道、一地、八地都可以叫不退轉,其中一地以上就是真正的不退轉。在極樂世界,除了特殊情況者以外[9],其他菩薩和聲聞都是一地以上的聖者,他們不可能從大菩提中退轉,決定會證得大涅槃。當然,蓮花苞里的有情也不會退轉,不可能因犯錯誤而退回娑婆世界,他們遲早也會證得大涅槃。

以上是我綜合前輩高僧大德的金剛語進行分析後,對這個問題的一點個人看法。我覺得這樣解釋可能比較好。不然,現在有些人說極樂世界有凡夫,有些人說沒有凡夫,包括有些著名的法師也無法決定有還是沒有。總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從不同側面來理解前輩大德的不同說法。

十二、光明無量願:

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算數佛剎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身體的光明無量無邊,如果我的光明有限,下至不能照百千億那由他佛剎,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如今法處比丘的大願已經實現了,所以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光明。一般的光除了遣除黑暗以外,其它什麼能力都沒有。而佛陀的光不是這樣,佛陀有智慧光、慈悲光、威力光以及攝客群生光等各種光,這些光具有各種作用。

在大乘經典中,對佛光的描述非常多。如《華嚴經》云:「佛身無等無有比,光明照耀遍十方。」意思是,佛陀的身相在世間無與倫比,佛陀的光芒是太陽、月亮、星星等世間的光芒無法相比的,它能夠照耀十方無量的世界。

有些人可能想:我祈禱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時候,是不是佛陀發出一束光,就像太陽光從窗戶透進來一樣,照到我的頭上或者心口?不完全是這樣。佛光的範圍非常廣,不僅有肉眼能見到的光,還包括加持之光等無形的光。比如,上師的加持之光融入心間時,弟子能打開智慧、生起悲心、利益無量眾生,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光。

在無量光佛的剎土中,當然也有類似日光那種肉眼可見的光芒。許多淨土經論中都說,極樂世界雖然沒有日月,但阿彌陀佛的光能照亮國土。(不要說阿彌陀佛的光,諸菩薩的光也能照亮極樂世界。如《大智度論》云:「阿彌陀佛世界中諸菩薩身出常光,照十萬由旬。」)從這些教證來看,阿彌陀佛能發出肉眼可見的光。但除了這種可見的光以外,阿彌陀佛也能發出各種無形的光。

十三、佛壽無量願:若我成佛,壽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算數劫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我的壽命無有限量,如果我的壽量有限量,乃至以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數可以衡量,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此處的「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是指數量有限,並不是指一個具體的數量。關於這個道理,從《極樂願文》中便可以看出,如云:「彼剎阿彌陀佛尊,住無數劫不涅槃。」

阿彌陀佛又被稱為無量壽佛,原因就在於他的壽命長得不可思議。《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中對此也說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年法處比丘發願:如果將來自己壽命有限量,我就不成佛。如今他的大願已經實現了,所以,如果用人間的阿拉伯數字來計算,阿彌陀佛的壽量確實是不可思議的。

不僅阿彌陀佛自己,往生他國土者壽命也無有限量。《安樂集》中說:「若生阿彌陀淨國,壽命長遠不可思議。」長壽是人類最迫切的需求,人們都害怕沒活到百歲就死去,即使已經活到百歲也不滿足,但那時不滿足也沒辦法了——身體、精神都衰敗了,想再住世也不可能了,所以,想長壽的人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娑婆世界的有情壽命短、煩惱多、見解惡,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攝受這些濁世的眾生呢?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不共願力。有些大德說:「阿彌陀佛非常聰明,他的眷屬各方面素質都非常高,這些眾生很容易教化,不需要天天拿著鞭子管教;而釋迦牟尼佛的眷屬綜合素質特別差,所以很難調伏。」的確,諸佛發願攝受的眾生不盡相同:娑婆世界的眾生方方面面都很可憐;而極樂世界的眾生則方方面面都很優秀——長得好看,壽命也長,吃穿住用也不用發愁。

不僅諸佛攝受的眷屬不同,很多上師攝受的弟子也不同。藏地有些道場特別殊勝,不僅硬體環境、經濟實力非常不錯,講經說法的堪布一個個都很有辯才;而有些偏僻的道場則完全不同,到了那裡感覺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從這些差別也可以感覺到,諸上師的發願和弟子們的福報確有不同。

當然,我們不能說釋迦牟尼佛沒有福報。事實上,正是因為他悲憫五濁惡世的可憐眾生,所以才以非凡的勇氣發下五百大願,特意攝受我們這些低劣的眾生。佛經中記載,在賢劫千佛中,其它佛陀都發願攝受清淨眾生,唯有釋迦牟尼佛發願攝受濁世眾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偉大之處。

十四、聲聞無量願:

若我成佛,國中聲聞無有知其數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及諸緣覺於百千歲盡其智算,亦不能知,若有知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有無量聲聞聖者,沒有人能知道他們的數量,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都變成緣覺[10],他們於百千萬歲中盡其智力計算,也不能知道這些聲聞的數量,如果能知道聲聞的數量,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極樂世界的聲聞都是不退轉者,而且他們的數量是無法衡量的。如《阿彌陀經》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十五、有情壽命無量願:

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壽量有限齊者,不取菩提,唯除願力而受生者。

如果我將來成佛,國中有情壽命無有限量,如果他們的壽命有限量,我就不取菩提果位,除了以特殊願力[11]在他方世界受生者。

在我們這個世界,有情壽命的長短是不定的。醫院的救護車天天去接病人,然後送到手術台上。很多人經常懇求上師:「我要開刀了,請加持加持我」,「這個人得癌症了,請加持加持他」,「那個人要死了,請加持加持他」。不僅病人非常痛苦,家人也為他們而痛苦。而極樂世界不會有這些情況,除非為度化其它剎土的眾生,有些菩薩在極樂世界示現圓寂,然後轉生到其它剎土。

《增壹阿含經》中說,娑婆世界人命危脆,最多不過百歲。而極樂世界不是這樣,往生者壽命無有限量,只要自己願意,住世一劫、百劫、千劫乃至億劫都可以。現在很多人重視長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健康無病。這些人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到了那裡,就可以獲得究竟的長壽,能在無量的時日中住世。而且在此期間不會有任何煩惱和痛苦,就像天界一樣快樂無比。當然,極樂世界的快樂不是放逸,菩薩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能自然成辦利益眾生的事業。

今天所講的這些道理非常深奧,凡夫的智慧就像螞蟻一樣有限,只有深入經藏、廣聞博學,將佛陀和前輩大德的教言結合起來分析,才能領悟其中的甚深意義,所以大家課後還要認真思維。在廣大無邊的法界中,雖然我們的生命極其渺小,非常可憐,但能遇到這樣殊勝的淨土法門,還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大家一定要時時發大願,爭取早日前往清淨莊嚴、功德無量的極樂世界。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

[1] 佛學院有許多藏族僧人也在聽上師傳法。

[2] 由於遠離了尋、伺、呼氣、吸氣、樂受、苦受、意樂受、意苦受這八種過患,故第四禪被稱為清淨的禪定,而一二三禪都沒有遠離這些過患。

[3] 補特伽羅:又作富特伽羅、弗伽羅、福伽羅。譯為人、眾生、數取趣、眾數者,指輪迴轉生之主體。意為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即『我』之異名。佛教主張無我說,故不承認有生死主體之真實補特伽羅,但為解說權便之故,而將人假名為補特伽羅。此外,補特伽羅與人同義,如法蘊足論卷二將修行果位四雙八輩稱為四雙八隻補特伽羅。

[4] 也叫壞聚見,即於五蘊妄執有我的顛倒見解。

[5] 此為個別小乘宗之觀點。

[6] 真正的涅槃要滅除一切煩惱,如佛經云:「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否則就不算真正的涅槃,只能算暫時的寂滅境界。

[7] 關於在蓮花苞中呆多長時間,經論中有不同的說法。《極樂願文》云:「於五百年中……聽聞佛語聲,然花不綻放。」《觀經》中說,下品下生者在蓮花苞中呆十二個大劫,之後蓮花才開放。

[8] 見圓瑛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9] 如住在蓮花苞中等情況。

[10] 在康僧鎧譯本中是「悉成緣覺」,藏文譯本中也是如此。可能「悉成緣覺」比「及諸緣覺」好一點。不過我們尊重原文,經文不做調整,在解釋時靈活一點。

[11] 所謂特殊願力,在康僧鎧譯本具體說是:「除其本願,修短自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