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祥法師:《首楞嚴經》講解第十九講  


《首楞嚴經》講解第十九講

主講:釋慧祥法師

日期:2007年05月20日

請大家合掌!

至心贊願:「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再至心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並回向畢者,請放掌!眾佛友!我們接著說明《楞嚴經》的經文。

【經文】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釋經】拔濟未來的一切眾生,令他們自己都能學到如何超越五欲六塵的累贅。

【說明】眾佛友!為什麼是「拔濟未來,越諸塵累」而不是「拔濟現在,越諸塵累」呢?

眾佛友!雖然一切萬法,永遠在當下。依著當下所造的因緣在變化著的方式,永遠存在著。但是,眾生雖日用而不自知。因此,心繫未來,而不能安住於當下,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沒有活在當下」。

眾佛友!當眾生心繫未來,則於「當下」的道理。就不能如實照見。就不能「超越未來的塵累」。

例如:有人想,我下輩子要如何如何。這時,您就可以知道此人的心,還在攝受下一次的投生。所以所造非是解脫業,是輪迴業。

又例如:有人不曾想下輩子如何如何,而只是迷糊過日子。依過去世的行為習慣來過日子。這屬愚痴業,也是會依過去輪迴的習慣而發展,而不能解脫輪迴。例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CBETA,T13,no.412,p.781,b25~29)

眾佛友!眾生之心,本具如來無量功德。但是,由於下列原因,造成不能如諸佛一樣展現本具的無量功德。

一、妄想:因不自知自己本具如來無量功德,所以就自以為沒有這些功德。所以,雖有,而不會拿來用用。又不自知,又說明者不能引導令照見本具的無量功德,則不相信。所以就不會去運用這些無量功德。這不相信自己本具如來無量功德,是屬於「妄想」。

二、顛倒:或有人相信自己本具如來無量功德,但是因為不親近善友,或因為不聽聞正法,或因為不如理思量,或因為不如法修證,或因為未完全通達一切法。所以就不能正確有效的展現這無量功德。這就是想做,做不到。屬「顛倒」。

我們還在因地修行者,很多都是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只有等到真正成佛時,才能完全解決。但是,對我們本具如來無量功德一事,我們是要從不知道,去學習知道。知道,要去學習知道更深。從知道更深,而肯定。從肯定而相信,從相信,而發願。從發願而起修。從起修而少分證。從少分證,而增進成多分證。從多分證而全證。從全證而廣教一切眾生。

眾佛友!初學佛者,首先要親近善友(善知識)時,要學的就是請善知識幫助我們肯定我們本具如來無量功德。

眾佛友!當一個修行人,能肯定自己本具如來無量功德時,名為「明心見性」。名為「悟佛知見」。所以名為「開悟」。「悟」,明吾心性也。但是,悟後,當起修。修什麼呢?就是修行令自己隨時能展現如來無量功德。

三、執著:或有人相信自己本具如來無量功德,也親近善知識學習正法,也修行而有所證。但是,由於「執著」於過去的成功經驗,於實際因緣變化的萬象而不能因時致宜,所以所學到的法門,有時會無效。這就是「執著」而造成我們不能完全展現如來無量功德。

眾佛友!由於「妄想(不自知而不相信)」「顛倒(沒學會如何做,故做不到)」「執著(執著經驗而不知依實際有效發展)」所以我們就不能展現如來無量功德。如果我們能去除這「妄想」「顛倒」「執著」,則無師知、無礙智、自然智,就能現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複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CBETA,T10,no.279,p.272,c4~7)

眾佛友!我們修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曾失去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曾少了什麼。但是我們並不知道。

所以修行,就是為了:去知道我們本來就不曾失去什麼。

修行,就是為了去知道我們本來就不曾少了什麼。

修行,就是為了去展現我們本自具足的令它至少展現一次。所以肯定我們真的本具如此能力。

修行,就是為了去展現我們本自具足的令隨時可以安全有效無後患地展現一切的功德。所以可以巧妙運用解脫自在。

眾佛友!修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修行,只是為了去展現那本自具足的而已。但是,眾生並不自知,所以眾生修行,都是為了捉取「未來」那無常變化的幻相。這時就迷失了!所以,眾生修行前,想得很苦。眾生修行時,困難重重,發展得很苦。眾生得到時,立即無常變化而又失去所要的,所以失落時更苦。這就是眾生「不守真常,追逐生滅」所造成的。

眾佛友!我們不要捉著「過去」。因為「過去」已滅不可得。

眾佛友!我們不要捉著「未來」。因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有無量,不是單一路線。

眾佛友!我們不要滯留於「現在」。因為真正的「當下」是流動的,是永恆的。

眾佛友!眾生往往寄望於「未來」。而反而不能真正好好發展「當下」。

眾佛友!我們要安住於這「永恆的當下」,「流動的當下」好好學會展現本具的功德。

您聽過「靜止的流水」一詞嗎?「靜止的流水」就是在說明「當下是永恆的,所以說是靜止。而當下又是流動的,所以形容如流水。」加起來就是「永恆的流動」。

眾佛友!我們自性本具如來無量功德。但是我們往往不知道要令自己在當下去流動它。令這無量功德能顯隱自如。

眾佛友!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被卡在「五欲」「六塵」之中,而隨「五欲」「六塵」的變化而輪迴。而佛陀一千二百五十位大弟子們,都已經超越這些問題了。並願意幫助眾生,他們慈悲的觀察眾生的根基、習慣、需要。對那些根基成熟者,就創造因緣來拔濟他們令眾生解脫。對根基未成熟者,就創造因緣為他們種下未來可能得度的因緣,令眾生有機會能超越五欲六塵的累贅。

眾佛友!諸佛所說無量法門,只要我們依其中任一個法門,來深入學習,有效運用,無限廣大,則都能通向無上菩提。

眾佛友!如經文中「拔濟未來」,也是一個法門。一、是指自已的未來。二、是指眾生的未來。如果指自己的未來,則我解釋為:拔除攀緣未來,所以能安住當下好好發展。所以能「越諸塵累」。如果指眾生的未來,則我解釋為:對根基未成熟者,就創造因緣為他們種下未來可能得度的因緣,令眾生有機會能超越五欲六塵的累贅。而兩者放在一起,則將「拔濟未來,越諸塵累。」一句解釋為:拔除攀緣未來的心,好好安住於當下來發展,以便幫助眾生為他們造下未來得度的因緣,令彼此都能超越五欲六塵的累贅。

眾佛友!您們知道為什麼我將「塵累」一詞,解釋為「五欲六塵的累贅」嗎?

眾佛友!眾生狂心,追逐生滅的六塵境界,而造做種種惡業,引發種種惡報,而不能自出。為什麼呢?因為有「五欲」。五欲為因,六塵境為緣,輪迴於六塵之中之累為果。

眾佛友!一切眾生,都是於自心大圓鏡的境界中,清淨無染。只是不自知,而妄認五欲為自心相,六塵為自身相。所以才會迷失於五欲六塵之中的。

眾佛友!我們要明大圓鏡心,是如如不動的。我們要明五欲六塵只是鏡中相,是生滅來去的。

眾佛友!如如不動的大圓鏡心,就是永遠存在的,是真常。也就是常住的真心。我們要「守於真常」。生滅來去的五欲六塵,是無常變化的,是來來去去的,是有為法,是幻相,是鏡中相。我們不要「追逐生滅」。如《首楞嚴經》載佛說:「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眾佛友!如果我們追逐五欲六塵的狂心能歇息下來,不再追逐五欲六塵的幻相,而能去觀照永遠的,如如不動的,本具的真常性德,則我們的菩提心性,就能顯現出來了。因此,《首楞嚴經》佛說:「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眾佛友!不是我們沒有如來無量功德。而是我們將這些無量功德,只發揮了一點點,而又在發揮出來時,妄認幻相,以為自性。

眾佛友!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清淨妙明,能生萬法,而不曾被萬法所染污。但是,我們的認知有誤,將生滅的萬法,誤以為是自性。所以就追逐著生滅的萬法,迷失本心本性。

眾佛友!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非是自性。

眾佛友!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如鏡。萬法非自性,萬法如鏡中相。

眾佛友!再換個方式說明。自性,如螢光幕。萬法,如影像。

眾佛友!我們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端座在自心的螢光幕前,看著萬法來來去去。

眾佛友!為了真的能做到「越諸塵累」,就要有三種修行。

第一、學「止」,奢摩他:看著,而不去改變什麼。去認清什麼是「心中那如如不動的螢光幕」及「螢光幕上生滅來去的影像」。如《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載佛說:「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第二、學「觀」,三摩缽提:依諸佛菩薩之本願為我們的目標,來學習變化鏡中相。《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CBETA,T17,no.842,p.921,b8~11)

第三、學「止觀雙運」,禪那:依數門(勝進算數),無限開發。《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眾佛友!此三種法門「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都是以「悟淨圓覺」之心為基礎下來發展的。

一、悟:就是明自心性本具如來無量功德。

二、淨:就是明自心性本自清淨,一切萬法只是幻相,不能染污。

三、圓:就是明自心性,即大圓鏡性,一切萬法只是鏡中幻相。幻相生滅,鏡性永存,圓滿周遍法界。

四、覺:就是要明注意力放哪兒,則鏡相就會跟著動。當我們有「悟淨圓覺」的基礎了。我們就應依「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來修行,則能證入無上圓覺。

這時,就是真的做到「越諸塵累」了。

眾佛友!現在,給作業:

一、為什麼要「拔濟未來」?

二、為什麼要「越諸塵累」?

三、為什麼修「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能「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下課!祝大家進步,無有障礙,直至無上菩提。

一真1: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真1頂禮智慧吉祥

一真1:師父,在今天上課內容中,末學有疑惑處,可以請問嗎?

師:(^_^)

師:可也!

一真1:智慧吉祥對所有人說:五欲為因,六塵境為緣,輪迴於六塵之中之累為果。

一真1:一籽對【一真1】說:下次問好不好?師父他…還沒吃早餐)

師:沒事。

師:我還不很餓!

一真1:謝師父慈悲!

一真1:請問【五欲】是指什麼呢?

師:五欲:「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師:將五欲,解釋為「財色名食睡」,非是佛經的定義。

師:眼見色,而想要攀緣色境,名為色慾。

師:其餘也是如此。

一真1:【比丘。當知我說此喻。欲令知義。慧者聞喻。則解其趣。此說有義。大泉水者。謂是五欲愛念歡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大泉水者。當知是五欲也】(中阿含經)

一真1:為什麼沒有第六欲【法欲】呢?

師:因為法欲,只是五欲的綜合而已。

師:又五欲,是依五根而引發,會將眾生綁於「欲界」。所以才叫「五欲」。

一真1:嗯

師:離五欲境界,安住於法塵境,則進入色界。

師:又離五欲境,也過一切色境,則入無色界。

師:我們就是要對這三界,都要能出入自在。

一真1:喔!既然有第六塵,為什麼沒有對應的第六欲(安立)。末學依然不解

一真1:師父,末學對什麼是五欲,知道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法欲。

一真1:嗯,請問師父您說的佛的分類是怎樣的呢?

師:一真,請您依佛的分類,而別依您的分類。

師:因為實際上沒有「法欲」的現象。

師:請您深入觀照。

一真1:嗯

一真1:法欲的現象就是前五欲的綜合

師:五欲,將人綁於「欲界」。

一真1:嗯

師:當您回憶五欲境界,名為法塵。

一真1:喔,是這樣

一真1:現在有點點明白了,願深入再請問可以嗎?

一真1:我只是學到些名相,缺少對名相所指實際現象的如實觀察,所以常常迷糊。

師:嗯!願您深入無礙!

一真1:師父以前開示過什麼是【法】。請師父再深入開示那個假安立的【法欲】,其中的法,是指什麼呢?

師:指「法塵」。

一真1:那什麼是【法塵】呢?如何觀照呢?

一真1:意根所對為法塵。我是這樣認為的

師:心,透過「眼根」所能認識到的境界,名為「色塵」。

一真1:是的

師:心,透過「意根」所能認識到的境界,名為「法塵」。

一真1:嗯!

一真1:再請問師父,什麼是【意根】呢?

師:意根,有二類:

一真1:謝謝師父慈悲!

一真1:恭請師父開示

師:一、浮塵根中的意根:即肉體的大腦。

一真1:嗯

師:是會生滅的。是會消失的。非是永恆的!

一真1:嗯

師:二、勝義根中的意根:即末那(非末那識)。是永恆的。不曾被萬法所染。本具平等性德。

一真1:嗯!

一真1:師父說;【勝義根中的意根:即末那(非末那識)。】請問:【末那】與【末那識】差別在哪裡呢?

師:一真!

一真1:在!大悲師父!

一真1:在!大慈悲師父!

師:有關您所要知道的,得專開一課,來特別說明才行。所以我不想草草說明。

一真1:嗯(^_^)

師:我只用譬喻來簡單說明。

一真1:好的

師:識,是指認識的功能及作用。

師:末那,是指心中的螢光幕。

一真1:嗯

師:當我們的認識的功能,對「末那」起認識作用時,名為「末那識」。

師:例如:眼睛是指眼珠等。

師:眼識,是指緣於眼睛所起的認識作用。

師:所以不能將「眼根」,跟「眼識」,混為一談。

一真1:嗯

師:同樣的,不能將「末那」及「末那識」混為一談。

一真1:嗯,有些理解了,

一真1:我也依據自己的理解作個譬喻。可以嗎?

師:非也。

師:一真!

一真1:在!師父!

師:您還不能做譬喻。

師:因為您還未照見末那。

師:一真!

一真1:是的,師父!我沒有照見。

一真1:在!師父!

師:您知道什麼時候,當用譬喻嗎?

一真1:不知道,師父!

師:當說者,明白。一時,沒有時間引導聽者照見,或當時沒有實例可以舉例時,才會譬喻來說明。令聽者自行觀照。

師:這時,聽者,聽了譬喻後,是要去觀照實相才是。

一真1:嗯!

師:例如:有人說太陽如火球高掛天空放光芒。

師:這時,此人才觀照天光放光芒的太陽。而不應去研究火球。

一真1:是

師:(更正)這時,此人當觀照天光放光芒的太陽。而不應去研究火球。

一真1:嗯

師:(再更正)這時,此人當觀照天空放光芒的太陽。而不應去研究火球。

一真1:嗯(^_^)

一真1頂禮智慧吉祥

師:呵呵!我肚子真的餓了!要下了!

一真1: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一真1:謝謝師父慈悲開示!末學並不急於結論是什麼,而學會去不斷深入觀察到什麼。謝謝師父!

師:很好!

一真1:頂禮師父!再見師父!

師:人多不就不一一回禮了!祝吉祥平安進步!

師:走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