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七套 六入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七套

圓瑛法匯楞嚴經講義

講題: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日期:2009.5.31——2009.6.4

片數:共2片(本片為第1片)DVD

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3稱)

卯二會六入即藏性(分二)]

[辰初總征二別釋今初]

也就是:眼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耳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鼻、舌、身、意,盡皆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複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也就是你的六根都是不生不滅的藏性。

[此總征。梵語缽羅吠奢,此雲入],六入,[亦云處],六處。[入有二義:一為能入,以能入塵取境故];因為眼根能取,來到塵境,塵是為所取。[二為所入],如果把外塵當作能的話,那麼,六入就是所。[以為塵入之處故]。以被塵所入之處的地方,所以,這裡是屬於被動的,所[入],那就很清楚了。[為]就是被,以被塵所入之處故,意思就是:外塵能主動的能入,透過六根就是六入。[按本文吸此塵象,當以吸入為義,即吸入六塵之處,故又名處]。這個角度的解釋也可以,能夠主動去緣,也能夠主動的吸入,像吸塵器一樣的吸入。[他經色心開合無此科],[色]就是色法,[心]就是心法,我們前面講過了,有時候開色法比較多,有時候開心法比較多;有時候合色法比較少,有時候合心法比較少;有時候開色合心,有時候開心合色,有時候雙開,色心俱開,就是十八界,我們解釋過了。[科]就是六入這一科。我們說四科七大,五蘊一科、六入一科、十二處一科、十八界一科;沒有六入這一科。[本經以根中不生滅性,即首楞嚴定體,亦即如來成佛之密因,修證圓通,下手所依之處,故特加焉]。所以,特別的加六入。

[本如來藏者,本即根本,一切枝末,依之而起,今追究六入枝末之根本,元是如來藏,如即本有不變,真如之本體,來即真如隨緣,遍周之妙用,藏者,含藏世出世間,一切善功德,無不具足,猶如寶故]。我們的本性是絕對的善,無量的善功德。《金剛經》講:以無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行任何的善事,都應當無所執著,善還是要做,人的一生一世,有因緣應當多多做善事,但是,必須以無所住心。

[妙真如性者:即如來藏之性。此性即理即事,全妄全真,不滯一法,不捨一法故,所以稱妙。非是此真而彼不真,此如而彼不如,若如是則有對待,則不圓滿;今乃統萬法惟是一心,一真一切真],為什麼講一心呢?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心影現出來的,現在證入絕對的心體,就是離念,《大乘起信論》裡面講:心體離念,是法界一總相,法界的總相是什麼?就是離念,心體離念,離什麼念?離執著念、分別念、愚痴顛倒念;離貪念、嗔念、愚痴念;離一切不必要的念,存在什麼?存在般若的念,他有心體。所以,今乃統萬法惟是一心,一真一切真,用真心來看事情,那統統是妙智慧。[無有那一法不真,一如一切如,無有那一法不如]:[如]就是畢竟空、不可得,世間眾相本來就是空,本來就是不可得。為什麼不見一物,名為見道?物物本空。

有一個居士來說:請師父您開示佛法!我跟他講:法法本空,法法何狀,你叫師父怎麼說呢?你叫我開示佛法,它又不是有任何的形狀。沒有形狀可以談,沒有佛法,因為它本來就空。禪宗裡面說:若悟無生法,即是傳佛心法。如果你能體悟一切法本自不生,今亦不滅,那麼,你就是真正傳法的人。法法本空,法法不可傳,若悟一切法無生,你就是一個真正傳佛法的人。沒有東西可以傳就是傳佛法,這一些像現在接了什麼祖師大德,像師父也接了禪宗的二個法脈,證書給你,當然這不是在那一張,證書只是個儀式,只是個表法的。所以,悟的人不需要這一張,你們就是傳佛的心法的人。一如一切如,無有哪一法不如,[即六入亦妙真如性也。初總標竟]。

[辰二別釋(分六)]

[巳初眼入乃至六意入]

[巳初分四午初舉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先看眼入。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阿難,就是那個眼睛,還有眼睛看出去,[勞]就是空華,就是虛空當中空中華。就是那個眼睛,能看的眼睛,還有看久了疲乏,在虛空當中產生的華相,虛空華。兼目與勞,這能、所統統是,兼那個能見之目,這個[勞]就是所見之勞相。兼目與勞,[目]就是能見之目;[勞]就是所見之勞相,同是菩提,只要能所會歸到最後,都是自證分,都是菩提。都是菩提影現出來的能所相。

[此舉前色陰,瞪目發勞為能例,發明眼入同一虛妄也。即彼:乃就彼色陰所云,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因此見勞,遂見空華之勞相]。這前面,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舉的例子,現在繼續來討論。[兼目與勞:勞字指空華,謂不特空華是勞相,兼能見之目,與所見之勞相,同是真性菩提心中,瞪發勞相]。所以,能、所統統是菩提真性裡面的勞相,能緣的意識心也是,所緣的一切塵境統統是。[如前所云: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能見的見分,與見緣就是相分,並所想像,就像虛空華,本無所有。這個就是佛陀看到徹底空,進入絕對的心靈。所謂徹底空,就是徹底見到緣起的無自性;這緣起無自性很難理解、很難體會!如果說用微塵觀,碎為微塵觀,這個是著相很嚴重的人,叫你直接破除對相上的執著;如果說用析空觀,分析這個塵,一直到鄰虛塵,用分析的方式,這個也不是佛陀的本意,叫做無自性。

這個空無自性應當用什麼來了解色即是空,用什麼來理解?要用現代化的名相來理解的話,就是完全透視;不是用眼睛看,是用智慧看,用法眼看一件東西。譬如說你看一朵花,你用智慧來看,完全能透視這個緣起性,它就是空性,緣起性就是空性。為什麼不見一物,名為見道?見了這一朵花,等同沒有見;但是,你講沒有見,不對喔,因為花確實是存在,因為它是緣起;你講見也不對,因為求其體性不可得。用這種透視的方法,內心裏面充滿了智慧,用智慧貫串一切緣起性的相,單刀直入,就見到生命的真相,就是空無所有。

譬如說你看到一個人,我們大部分都是被這個外表的衣服所騙去了,或者是被這一層皮所騙去了,我們眾生就是這樣。但是,如果你用智慧了解空無自性,一個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講無我相呢?用這個眼睛看還不準,很容易被迷茫;我們用智慧,用智慧單刀直入的貫穿相,就像X光照進去剩下骨頭,骨頭再貫進去剩下髄,髄再貫進去,沒有。單刀直入的透視緣起性的不實在。透視它,是叫我們內在裡面產生智慧,而煩惱愈來愈少,但不是說你透視它,你就有辦法去改變它;透視它跟改變它是不一樣,物質的世界,透視它可是你沒有辦法改變它,我透視它有什麼好處?我透視它知道緣起無自性,但是,我不會對這種東西很貪著,譬如說那是一座山,你能夠透視山是花草樹木、岩石、土壤、水份所構成的,那你一個人有辦法移動這一座山嗎?阿里山、玉山、喜馬拉雅山?你當然沒有辦法,所以,透視它並不是你一定要去改變這個環境。境不轉心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不需要去改變這個環境,因為環境本就空,但是,你又必須過著,你自己有能力的範圍的生活,因為我們是業感,業力的這個緣起的色身。所以,你這個所能承受的痛苦是有限度的。

雖然你了解是妄,譬如我們舉個例子來講,農藥,你吃了蔬菜、水果,裡面假設農藥太多的話,每天吃每天吃;或者是服用毒品太多,你一個人所能承受腦部的毒素是很有限的,超過那個量你沒有辦法正常思惟,你開始混亂,一片空白!有一個居士,她的兒子就是吸毒,他媽媽叫他沒有辦法,叫師父來教他。那個年輕人有頭腦,我說:你今天吸毒,你人很善良,你是交壞了朋友,不是你的本意,你用好奇的心來吸毒。他看到師父的時候,兩眼沒有神。我說:你想想看,你這個毒素,攻入你的內心、腦部,這個毒品到最後破壞你的中樞神經,沒有辦法思惟;一個人沒有辦法健全思惟的時候,他所產生的後代,像精蟲、DNA,它就沒有健康。強國要先強種,吸毒的人,他製造出來的精蟲沒有活動力,它不是缺頭就是缺尾,;要不然就搖晃兩下就死了。沒有生命力,中樞神經破壞的時候,它會影響到他的後代。我就跟他講:你不為自己想,也為後代想。所以,一個年輕人這樣吸毒,到最後兩眼沒有神!雖然說萬法都是假相,可是,你所能承受的這種毒素、痛苦,是很有限制的,力道還是很限的。

譬如一個人長年累月的,你一直給他壓力,給老婆壓力,或者是老婆給先生壓力。有一個人老婆,她每天就規定她先生幾點去、幾點回來,慢幾分鐘回來都不行,她老公一直很緊張,只要一下班,紅綠燈的時候就很緊張,因為不希望夫妻之間誤會,她給他非常重、非常大的壓力!壓力的時候,他長年累月就是睡覺當中都做夢,要騎機車趕著回來,後來得重度憂鬱症,她的先生,重度憂鬱症!一個正常人,你看,年紀這麼輕,還只有心理壓力而已,他老婆就是規定要這樣子做,否則就是說你外面怎麼樣子。

同學們,我們要互相勉勵,雖然完全了解色即是空,但是,必須過人類能力範圍的生活,不能好高騖遠、不能誇大其辭、也不能說你有通天的本領,不行的!你必須按部就班來,業力的眾生就是必須如此。說: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又如前所云:影見俱眚]。燈影還有妄見,都是見病所產生的。[眚與勞義同。能見之目是勞見,所見之相是勞相]。

[菩提是本有真心,真原無妄,由最初一念妄動,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由末推本,豈僅色陰虛妄,即眼入同是菩提心中,一念妄動之勞相。一念妄動,與無故瞪目,無以異也。初舉例顯妄竟]。無故就是無端;無以異也就是沒有什麼差別。

[午二辨妄無體]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因於明暗,就是我們的眼睛不是見明,就是見暗,二種妄塵;為什麼叫二種妄塵?於明相當中貪愛,於暗相當中恐懼,明、暗其實最重要的是表什麼?表生滅。因於明、暗生滅,二種妄塵,發見居中,產生見性,居在中間,吸此明、暗二種塵象,名為見性。在這裡要特別注意,這裡[見性]不是那個不生不滅的見性;這裡的見性就是眼根的見精,這裡就是帶妄,帶有少分妄的見性,因為它會吸取二種塵象。在這裡名為見性就是眼根的功能,就是根中局執的自性。這是眼睛因為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我們叫做見性,其實這個見性就是見精,帶有少分的妄的見精,因為它要面對生滅的外塵,不是不生不滅的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用這個就知道他講的是見精。這個見,我們說的見精,離彼明塵、暗塵二種,畢竟無體,就是空無自性,單單這個眼根就是不能發見,必須要明暗兩種外塵來引出你的見。所以,了解說因為明、暗二塵才引出來的見,所以,知道這個是無體性的,空無自性,畢竟無體。畢竟無體就是說:畢竟沒有永恆性的,只是借重緣起性,而緣起性是空性,所以,畢竟無自體性。

[前五句托塵妄現,後三句離塵無體。以此眼入,因有明、暗二塵,黏湛然之體],這個湛然之體就是如如不動、光明之本體,我們把如如不動、光明的本體遮住了,發出來的卻是妄見。[發為勞見,居於浮、勝二根之中],這個勞見的意思,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透過一層無明看世間,就像一個人,白天戴著深色的墨鏡看這個世間一樣的,完全是黑色的,加上一層黑色的。我們的光明體、不生滅體,見性發揮不出來,而變成帶著妄的見,所以,這個叫勞見,就是見精的意思,這勞見就等同見精。

居於浮、勝,浮塵根和勝義根,浮塵根就是我們所講的肉眼;勝義根就是我們所講的神經系統。二根之中,[吸入此明、暗二塵之象,如磁吸鐵,名為能見之量],這個[量]就是我們所講的一個範圍,能力的範圍。乃屬於托塵妄現,所以,能見之量[此即菩提瞪發勞相,乃屬託塵妄現]。托塵就是必須假借明、暗二塵,妄現的一種境界。[倘若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有能入之體可得,是謂離塵無體。下文阿難疑根性斷滅,亦由此也。《正脈》問:前取根性,離塵有體,異彼緣心],緣心就是能攀緣之意識心,這個又提到前面了,七處征心那個地方。說:異彼能緣,能攀緣之意識心,不生不滅的根性,是離塵有自體性的,有自體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存在的,不是像意識心是沒有體性的。換句話說:我們的本性是永恆的,它是一直存在的,涅槃妙心、般若智慧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沒有被發現;而我們現在所用的,就是生滅的意識心、妄執的意識心、能攀緣的意識心;可是能攀緣的意識心,剎那生、剎那滅,其實無自體性,是借重明、暗二塵的意識心。所以,意識心跟明、暗二塵,其實是空無自性。

[今雲明、暗雙離,畢竟無體,何異緣心之無體乎]?再講一遍:前面取根性,離塵有自體性,不同於能攀緣的意識心;現在又說:明、暗雙離,畢竟無體,那不是等於能攀緣的意識心的無體性嗎?要區別一下,不生滅的根性,跟離塵無自體性的緣心是不一樣的。[答:淺論之,前因眾生離緣心,不見真心],前面講的眾生離開能緣的意識心,但是,沒有見到真心,不生滅的真心,[乃就根中指性,令識真心]。就是真心,[然自]就是從[是心非眼之後],從知道說我們看東西是那個心,不是肉眼在看,要不然人死了肉眼還在,為什麼不看,這前面都講過了。然自,就是從那一段是心非眼,佛開示以後,[但唯顯性不復論根],只有顯不生滅的性,沒有講到六入的根。[所以極表其離塵有體之真。今已領真性],很可惜,還執著能入的六根性,但[尚執六根,別有體相],認為六根還是有自體性,不知道六根、六入還是無自體性。[未融一性];還沒有融通本來一性。所以,能緣的六根入,跟所緣的外塵,全部統統是無自體性。現在已領會了真性,但是,還執六入、六根別有自體性,未融為一性。

[更須令知,六入無自體相],六入就是能緣。[所以極破其離塵無體之妄]。徹底就是極,破其離六塵,離外面的六塵,無體之妄,無實體之妄;意思就是當體空,所以,同一真性,妄本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說見性],在此雖然也說到這個見性,[乃根中局執之自性],[乃]就是只是,[根]就是眼根當中;[局]就是局限;[執]就是能力的範圍,局執就是局限在能力的範圍,來討論它而已;自性,在這裡不當自性,當功能,乃是眼根當中,局限範圍討論的功能。[非離眼廓周之見性也]。不是連眼根、外塵都放下的,遍虛空的,如來藏性那個見性,叫做非離眼根廓,離開眼根,就沒有內外的見性。這一段意思是說:雖然這裡也說[見性]二個字,其實只是講眼根當中,局限在眼根的能見的範圍的功能,並不是離開眼根,而在外遍虛空界,周遍法界的如來藏性的見性。

[前顯是性],不生滅的性,[而此破相],就是破眼入之根相。[所以異矣]!就是連那個六入都要破,要不然把六入都弄不清楚,不知道六入仍然是空無自性,無自體性。[更深究之,此之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但是,我們一般眾生沒有辦法,眼見一切外塵,就誤認為它是真實的,到死都醒不過來。耳朵聽一切生滅的音聲相,也是一直誤認為它是實在的,所以,耳朵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那麼,我們現在很多人他不懂得佛法;可是,他覺得外面的外塵很累人,很吵!

有一個美國人,他是台灣的女婿,這個美國人住在這個城市裡面,他跟他太太講說:台灣的城市太吵,生活很辛苦,空氣不好。結果他去山上買了二、三分地,小小的,在山上。全部都自己住在上面,沒有水、沒有電,他自己用發電機,然後二分地,自己耕種,他在那邊自得其樂。他離開了動態的,進入山上的靜,他說:這裡很好,空氣不污染!結果他就自己一個人,他老婆跟兒子都住在城市。記者問:你為什麼不接你老婆來住?他說:我有接她好幾次,她住不下來!我說:山下很吵!她說:山上太靜受不了!遠離動,結果去靜的地方,諸位~!靜仍然是塵,它只是一個有聲音,一個沒有聲音而已啊,動、靜都是耳朵的塵。這個外國人沒有學佛,他以為跑到山上去,很靜很靜的時候,就以為解脫了,事實上,煩惱還是在。離開動、靜,動是動塵,靜還是塵啊,而見性就是:動還是不動,靜還是不動。為什麼?他透視動態本空、靜態還是本空,如如不動的心性無關於塵,這個就是功夫。所以,很多人認為塵世太吵,避開來到山上去住,環境比較安靜一點;但不是心裡的靜,不是心靜,心裡沒有充滿智慧,你住山上做什麼?你說:我關起來要用功!怎麼用功啊!沒有悟到如來藏性,不於動、靜取靜,了解動是塵、靜是塵。意思就是:你沒有大悟,住在城市也是污染,你住到山上沒有人,還是污染!動被動塵所污染,被山上的靜塵所污染。

為什麼被山上靜塵所污染?沒有人,久了就懶惰,沒人管啊,真的啊!煮一餐就吃了三、四餐,東西壞了快要酸臭。以前去了做早晚課,久了沒有人管,師父也不在,山高皇帝遠,早、晚課也不做,久了以後,自己懶惰,以為自己灑脫。後來下山以後,在這個團體,他活不下來,看這個法師也不習慣、看那個法師也不習慣,住山上,回來變成很奇怪!他自己覺得很有修行,出家以後,變成懶惰到自己不知道,什麼都沒有責任感、什麼都不扛,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很灑脫,自己認為,可是,經不了人家二句話,他就開始起煩惱!所以,自己的習氣自己不知道。在這裡你看,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這個可是很重要!眼睛離明相、離暗相;耳朵離動跟靜相。換句話說:眼睛見明相如如不動,見暗相如如不動,不恐懼;耳朵於動如如不動;耳朵于山上靜塵,仍然如如不動;鼻子無論嗅到香、臭,都不起煩惱,如如不動;舌頭嘗一切的味道,心如如不動;身體的觸、苦、樂、憂、喜等等,都如如不動;意根一切生滅、生住異滅的念頭,仍然如如不動那個就是佛。所以,並不離開吵雜的地方,到靜的地方,這個叫做修行,這個也是攀緣另外一種塵而已。底下,[則顯性之旨仍同,豈如緣心,直破其一定無體哉?二辨妄無體竟]。這不是像攀緣的意識心,直破其意識心是無體性的。

[午三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阿難,當知這個見性,就是見精,不是明、暗的塵來;也不是眼根自己跑出來;也不是虛空自己生出來的。

[此總標。據世人多謂見是其眼],佛陀說了,見如果是眼睛的話,人死了眼睛還在,為什麼看不到?所以,是心非眼。那麼,[從根是其正計],[根]就是眼根,什麼叫正計?正計就是一般人以此為正,一般人認為,看到是眼根看到。[餘二並破],餘二就是明暗,還有空生,叫做餘二並破。是從明暗來嗎?不從明暗來,也不從空生。從根是其正計,正計就是一般人以此為正,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正確的,認為眼根在看。那麼,其他二個,就是明暗來,或者是虛空來,一同破。[極顯其妄也。非明暗來不他生;非於根出不自生;不於空生,非無因生。於四性推檢無生],這個[性]不是那個性,這個性是情形,在那四種情形推檢無生,[但缺不共生]。這裡沒有講到不共生。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說:為什麼呢?如果這個見性是從明相來,那麼,明相走了,暗來的時候,見性已經跟明相走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如果從明來,到暗的時候,見性就沒有了,暗即隨滅。為什麼?它跟著明相走了,所以,等到見暗相的時候,他就見不到。所以,暗的時候即隨滅,就是見性隨滅,沒有見性,當然就沒有辦法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如果這個見性是從暗而來,那麼,暗走了,見性跟著跑,明即隨滅,明相就沒有,也就是看不到,應無見明。

[前三字總征;此不從塵來。若說眼入從明塵而來,暗生明滅之時,見亦隨滅,應不見暗;若從暗塵而來,明生暗滅之時,見亦隨滅,應無見明]。見性跟著跑了,[今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明暗有去來,見性不生滅,當知是見,非明、暗來也,明矣]!就是非常清楚!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這個容易了解,若說眼入從眼根自然而生,叫做若從根生。若說眼入,從眼根自然而生,必無明、暗,這一句就是:不必借重於外塵的明相跟暗相,自己根就能夠生出見性,沒有明、暗二相可言,不必借重於明、暗二相,如是見精,本無自性。你這個見精沒有明、暗,你看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啊,見精一定要借重不是見明、就是見暗,就是眼睛瞎掉的人,也是見暗啊,眼前一片淒黑啊!所以,如是見精,一定要借重明、暗,因此它本來就空無自性,本無自性就是:本來就沒有自性。為什麼?必須要借重明、暗二塵,才能夠有這個功能,因此它空無自性。如是見精,本無自性,重點就是:因為它必須借明、暗,才有見精顯現出來。

[此不從根來。若說眼入,從根而生],自然而生,[必無明、暗二塵時],必就是不必等待借重明、暗二塵之時。[單根不能生見]。只有眼根是不能生見的,眼根一定要有明、暗,才能顯現出來。[故曰: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自性乃能入之自體]。就是眼入的自體性,意思就是:眼入,你必須借重於塵的意思。因此,這一段的意思: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果說眼入,從眼根自然而生,不必借重於明、暗,很可惜!見精空無自性,因為見精必須借重明、暗,所以,這個是行不通的!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如果說這個見精,從虛空而來,就是眼入;如果說這個眼入從虛空而出,看到外面的塵相,回來見根,這個[根]就是虛空當中的眼入,因為虛空當中自己跑出來眼入。若於虛空當中自己跑出眼入,能夠看到前面的明、暗塵象,好!就算你這個假設是正確的,我們暫時接受,可是回來的時候,就應當見到自己虛空當中的眼根啊,就是眼入,為什麼沒有看到?就算你看到虛空當中的眼根,又空自觀,也沒有來到你的眼入,是虛空的眼入,又不關你的事情,又空自觀,何關汝入呢?又空自觀自己的眼入,跟你的眼入又有什麼關係?

[此不從空來。若說眼入,從空而出,則以空為見之根,出來時,前矚(看也)塵境萬象,回歸時,應當自見其根];就是虛空當中的眼入。這裡千萬不能誤會說,見其根,以為這個是眼入,不是的,是虛空當中,自己假設的。能出一定是能入,虛空自己能出眼入,回歸一定是虛空當中的眼入。[當然不能見。縱使能見],這是虛空的事情,[乃空自觀,何關汝眼入之事?三無所從來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無實體,無從來之故,當知眼入虛妄。以無實體故虛;無從來故妄,但是幻妄稱相。上句明相妄,下二句顯性真。謂眼入之相雖妄,妄不離真,其性本來不變,非因緣性;又復隨緣而非自然性耳。初眼入竟]。它能隨緣,所以,它不是無因。

[巳二耳入(分四)]

[午初舉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眼入講完了,講第二、耳入。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阿難!譬如有人,用兩個手指,快速的把他的耳朵塞起來,這個耳根塞久了,耳根勞故,就是頭中已經作聲,嗡嗡嗡,勞就是耳朵的聲相,疲勞的聲相,聲音之相。頭中作聲,兼耳朵跟聲音的勞相,都是菩提瞪發勞相。這意思就是:能緣、所緣,其實就是你本來的面目,只是因為你沒有發覺而已,我們還誤以為,有一個能緣的心,還有一個所緣的塵,其實都是你的自性所顯露出來的。

[此亦自法為例。以塞耳成勞,易知之例,以例耳入,所聞一切音聲,同一妄也。故呼阿難之名,而告之曰:譬如有人,此亦假設以顯妄。以者用也,用兩手指,急塞其耳,塞久成勞,以致頭中發為虛響,故云:頭中作聲]。

[兼耳與勞三句,耳字意取耳入聞性],就是六入當中的耳入的聞性。[以性不自顯,寄根說故]。諸位!這個聞性就是聞精,特別的注意,在這裡六入其實就是六種,見精、聞精、嗅、嘗精等等。寄根說故。[勞字乃指頭中作聲,以勞雖妄發,因境顯故,故曰兼,曰與。謂不特聲是耳入之勞相,兼能聞之耳入,與所聞之勞相],意思就是:能、所儘是妄,妄空就是真顯。[同是真性菩提心中,瞪發勞相;比例發明,令知根塵同源,同一妄也]。

[《指掌疏》雲:此三句有二義:一者比例信真]。用這個角度來比例、來信這個真。[言耳中聞性,本於真性菩提,人或易信;塞耳所發勞相,亦本於真性菩提,人皆難明,故曰同是菩提;佛意以根性本真,例彼勞相亦本真也]。諸位!這第一句就是一真一切真,就是能緣的耳根、所聞的外面的勞相,其實都是真心所影現出來的音聲相,這個時候是講站在真的角度。第二個是站在妄的角度,妄的角度,所有能、所有統統是妄,這個也很容易理解。

[二者比例知妄]。第一個比例是先見真,信真,站在真心的角度;第二個,要站在妄的角度,很簡單,能、所統統是妄。[言瞪發勞相,唯是虛妄無實,人皆易知;耳中能聞之性],也就是帶妄的聞精這個功能一直存在,只是有些妄。[亦惟是虛妄無實],在這裡,只要會歸到絕對的真,能所,能,只要帶一點少許的妄,統統判為妄。說妄的時候,連耳朵帶妄這個聞精也是妄,耳入的聞精叫做虛妄無實。[人或難信,故曰同是瞪發;佛意以瞪勞虛妄,例彼見性,亦唯妄也]。也就是要妄,統統告訴你:能、所統統放下,放下,那個就是真。而站在真的角度來講的話,能、所統統是真,放下能所的妄,那麼,真心就顯露出來。

[二義中],前面的二種義理當中,[前義比例信真,亦可兼釋總標中,浮塵諸幻化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之疑。以今瞪發勞相,與浮塵幻化無異,勞相本於菩提,重明幻化相,亦不離真也]。這是站在這個角度。[又瞪字],為什麼用[瞪]字,我們用眼睛瞪人家,這是講對的;可是,在這裡,瞪,凡是一件事情持續太久,都是用[瞪]字,耳朵、眼睛用[瞪]字,意思就是:同一件事情持續太久,統統用[瞪]字來表達。所以,後面六入統統用[瞪],直直的看、直直的聽,聽久了變成疲勞相,鼻子、舌頭、身根的觸塵也用[瞪];意根也是用[瞪]。[前眼入取例瞪目發勞,而後五入,何以亦用瞪發勞相]?這個[瞪]就是持續久的意思。[當知目瞪發勞,妄見空華,菩提心瞪發勞,則六精俱發],六精持續久了,妄動,六精俱發。所以,這裡講得很清楚,眼睛的見精、耳朵的聞精、鼻子的嗅精、舌頭的嘗精、身體的觸精、覺知性的意精,[故皆用瞪發勞相。初舉例顯妄竟]。

[午二辨妄無體]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這個聞精必須借重二種塵象,發聞居中,[聞]就是聞精,發出這個帶妄的聞精,髮帶妄之聞精,就在中間裡面誤判,所以,產生妄動。吸此塵象就是動、靜,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所以,在座諸位,不是跑到山上裡面靜靜的,就叫做修行,在這裡已經很明顯了。那只是一種方便,不想吵雜,過著一種閒雲野鶴、修行人的日子;日子喔,不是心境,心境不一樣,心境要大悟,動靜二塵,瞭然於胸,知道此是妄。所以,大悟,住城市就是等於住鄉村,寂靜處;如果你心不悟,住山上等於住城市一樣。那佛為什麼叫我們住阿蘭若?因為就以眾生來論斷,不以究竟的佛果來論斷,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大悟的聖人,他哪裡會被根、塵、識所動搖?佛為了度眾生,就是示現這樣子。

那我們現在講堂,就住在這個城市,但是,我們其它的道場,就離城市比較遙遠,喜歡靜的人,就發配自己到其他的分院去住。在文殊講堂有個好處就是:聽師父的法,他就比較容易、也比較方便,看病也方便、買東西也方便。在這裡就是運動比較不方便,出家眾在這裡運動,就是大家走來走去,也不能太大的動作;在山上,你怎麼運動沒有人知道。我就勸住在講堂這裡的法師,遠離在家居士,好好安住,如果需要,身體是自己的囉,需要的話,找時間自己運動。這運動一定要讓它流汗,它的新陳代謝。我們的新陳代謝,在毛細管(孔)它是一個最重要的!不流汗,它還沒有辦法達到新陳代謝的目的,流汗,這個毛細孔流汗出來,真正的新陳代謝、營養、分配,它就散開來。但是,不是流冷汗,身體就虛弱得不得了,你一直讓它流汗,流汗完了,身體不行了!那個要看情形。[前五句托塵妄。現以其動、靜不常,故稱為妄。聞則托塵似有,豈屬真實?此聞雖居耳根之中,吸入塵象,但名聽聞性,亦顯其唯是幻妄名相而已。下三句離塵無體,同前所解。二辨妄無體竟]。

[午三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這裡是總以下的標列,[此總以標列,下則征起逐破]。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這個很簡單,如果說這個聞入,耳根的聞入的聞精,若從靜來,如果這個從靜來,靜的時候有聞精,就是聞性;那麼,動的時候它就隨滅。對不對?因為靜就不是動了,所以,聞性就跟著靜走了,動來,當然就沒有辦法聞動。如果聞性一定是從動來,靜就應該隨著滅,為什麼?應該就沒有辦法覺察到這個靜;但是,動來知動,靜來知靜,這個聞性無關於動、靜。

[初句征起,下先破從塵來。若從靜塵來,動生靜滅,耳中聞性,即當隨靜塵以俱滅,應不能聞動;若從動塵來,亦復如是。二應字,俱讀平聲]。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這一句是:聞根必須借重動、靜,如果說單根,從聞根而來,不必借重外在的動、靜,那麼,沒有用!為什麼?如是聞體,這個聞根本來就是沒有能入之自性,意思就是:必須借重動、靜。此破從根自己能生。[此破從根生,若謂此聞從根而生者,但有增上緣,必無動、靜所緣之塵,如是聞體(根也),本來亦無能入之自性,以單根不立之故]。為什麼?單根,它只是個工具而已,肉做的而已。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如果說:你這個聞入、聞精是虛空而出的,虛空自己產生聞性,有聞成性。意思是說:有聞亦得成為根性,如果這個聞入是虛空自己來的,那麼,有聞就變成有情物了,虛空是頑空,是無情物,是不是?有聞變成有情物,有聞成性就是:如果有所聞入,那就應當是有情物的根性,那就不是無情物(虛空)了。又空自聞,何關汝入呢?虛空自己能夠有聞性,又跟你的聞入又有什麼關係啊?

[此破從空而生]。此破從虛空而生聞入。根性就是變成有情了。即成有情的根性,[若謂此聞從虛空而出者,是空能有聞,亦得成為根性,既成根性,即非虛空];當然就不是頑虛的虛空。為什麼?[以聞屬靈知,空乃頑礙故]。它是沒有靈知的,也是一種障礙。[又空縱有聞,乃空自聞,即同他聞],空自己有聞,又不關我們。[何預(乾也)汝之耳入?三無所從來竟]。又乾你的耳入是什麼事?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準上可知。二耳入竟]。

[巳三鼻入(分四)]

[午初畢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解釋一下:阿難!譬如說有人急畜,[畜]就是收縮,把它縮起來,把鼻子縮起來,叫做急畜其鼻,把鼻子縮起來。畜久成勞,經過一段時間,這鼻子一下通、一下不通,有勞相出現,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冷冷的。因觸分別,因為有這個觸就分別,現在鼻子通嗎?現在鼻子不通了,被塞住了;虛,虛就是氣通,有空間叫做虛。沒有空間就是鼻塞;實就是鼻中沒有空間吸氣,氣被堵住了,不通名為實,通名為虛。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相,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那麼,鼻子,它是什麼專屬器官呢?就是氣味的香跟臭,專門管轄這個範圍的。

[此亦假設為例。譬如有人,急畜縮也其鼻,鼻息出入,自有常度],常度就是平常呼吸的長短,一定的程度、一定的長短,太長不行,太短也不行。[無故急縮,連縮既久,則反常成勞,即於鼻中,聞有冷觸]。縮久了,聞到的空氣是冷空氣。[此冷觸由縮風所成,因有冷觸,則分別通、塞、虛、實;疏通呼吸之氣為虛,閉塞出入之息名實]。實當然就是堵塞,不通了。[如是乃至,吸入各種香、臭等氣,同一妄耳。兼鼻與勞:勞字指冷觸及香、臭氣;謂不特冷觸,香、臭氣,是鼻入之勞相,兼能聞之鼻入,與所聞之勞相,同是菩提心中,瞪發之勞相,以根塵同妄故]。

諸位,如果你了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那好辦事,不必討論這麼久。能緣、所緣;見分、相分儘是妄,雖然是妄,當體即空,完全是真,都是一個自體分所影現出來的,能緣的根、所緣的塵,統統是妄,那就不用再討論了。放下就是,真心自然就顯現。

[如第八番顯見文雲,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初舉例顯妄竟]。為什麼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呢?色空是眼睛所對的,

[午二辨妄無體]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這個很容易了解,解釋一下:因為在這個塵,通塵,或者是塞塵兩種塵,發什麼居中?發鼻聞,加一個[鼻],要不然把這個[聞]當作耳朵就慘了。發鼻聞,鼻的聞精,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精離開了彼通塵還有塞二塵,畢竟無體性,必須借重通跟塞。

[然此鼻入,元無自性,但因浮、勝二根,對彼通而有聞,塞而無聞,二種妄塵,黏湛發嗅,居於根中,吸入此塵象,名為嗅聞能入之性]。但是,必須借塵。[此聞亦不過幻妄稱相,離彼通、塞二種妄塵,畢竟無有能入之自體。上五句托塵妄現,後三句離塵無體。二辨妄無體竟]。

[午三無所從來]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此總以標列],當知這個鼻子的聞精、聞性,不是通、塞二塵來;不是聞根而出,聞根,單根不能出,也不於虛空而出。[下則征起別破]。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

就是:何以故?如果是從通來,塞的時候,這個聞精就滅,因為跟著通跑掉了,云何知道塞呢?如果這個嗅精、鼻的聞精,是因為塞而有,那麼,通的時候就無聞,因此云何發明,[發明]就是了解,怎麼能夠鼻通的時候,了解發明香、臭等觸呢?因為如果說塞有的話,通就無聞,跟著塞走了,云何能夠了解香、臭等氣?通的時候,就一定會了解是香還是臭;可是,如果說這個鼻的聞精跟著塞走的話,那當然通的時候也沒有用,因為沒有聞精。

[初句征,下先破不從塵生。若謂嗅聞之性,從有聞之通而來],通的時候稱為有聞,從有聞之通來,當它通的時候就稱為有聞。[至無聞之塞時],塞的時候就稱為無聞精。[此聞必隨通而去,應不更聞於塞,云何又知塞而無聞?既能知塞,則不從通來也明矣!如因無聞之塞,而有鼻入之嗅性,則至有聞之通時。此聞則應隨塞而滅,無有嗅聞之性,云何通時,又能發明香、臭等氣,來觸於鼻耶?既聞香、臭,應非從塞而有也,抑又明矣]![抑]就是還是,還是很明顯的道理,意思就是:沒有什麼好迷惑的,不難!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解釋一下:如果說這個鼻子,單根就能生出聞性,不必借重通、塞二塵;但是,我們了解,如是聞根,它是離塵自體性的,本無[能入之]自性,入,它一定必須借重通、塞。單根,沒有通、塞,哪有能入的東西啊?所以,本無能入之自體性,意思就是:根沒有辦法離開塵,根離開塵沒有辦法顯現,塵離開根也沒有意義啊![此破從根生。若謂鼻入嗅聞之性,從根而生者,則單根無塵,如是聞機(根也)離塵無體,本無能入之自性。以有所方有能],以有所聞,方有能聞,能所都沒有,[今既無所入之塵,安有能入之根]?記得!能、所是孿生兄弟的,這個沒有辦法分開的。[則不從根生也,抑又明矣]!還是很明顯的,沒有什麼好迷惑。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如果說從虛空而來,是聞精、是聞性自當返嗅你的鼻,因為鼻子裡面有小小的空,虛空自己有聞,何關汝入呢?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返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很容易看得懂。

[此破從空來。若謂嗅聞之性,從鼻孔之空而來者,是空有聞,自當回(返也)嗅汝之鼻根。因有回嗅二字,故知是指鼻孔之空,非外空也。縱許能嗅,但是虛空,自己有聞],虛空自己的事,[又何關汝阿難鼻入之事?是知不從空生也,抑又明矣!三無所從來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準上可知。三鼻入竟]。這個不是很困難。

[巳四舌入(分四)]

[午初舉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個舌稍微有一點不同,解釋一下: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吻]就是這個嘴巴的二個角,電影男女主角常常接吻,口的二個角就是吻。用自己的舌頭,舔自己嘴巴二個角,熟舐令勞,熟舐就是久,時間久,一直舔完左邊角,舔右邊角,叫做熟舐令勞,就是舔了很長的時間,就是舌觸。就是久了,讓這個舌識疲勞的意思,變成舌觸疲勞相,自己舔自己的嘴角。這個人沒有用任何的味道,其人若病,如果說這個人有病的話,自己生病了。則有苦味,因為身體有病,這個舌頭的味走樣了!這個是真的,一個人生病的時候,舌頭的味覺會消失的,會變味的。無病之人,微有甜觸,如果這個人沒有生病,他舔久了,嘴巴二個吻角甜甜的。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記住!苦還有甜,當作一起討論;這第二個就是淡,總共三種味道。三種味道,其實是二種情形,一個是苦,一個是甜,其實是一個有病,或者無病的時候的味道;一個是舌根不動的時候,淡性常在,不苦也不甜,這個是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此亦自法為例。假設一事,譬如有人,以舌舐吻;舐即舔也。舌根無有外物可舐,但用舌入,自舐其唇吻;吻即口之兩角。熟舐乃舐之既久],非常久,[令舌發勞。其人若病,舐之則妄有苦味,無病之人,舐之微有甜觸。由此熟舐,妄生甜苦,正顯舌入之根不動(即不舐之時),淡性(非甜非苦)常在。甜苦與淡,乃舌入之勞相,以此為例,兼能嘗之舌入,與甜苦淡之勞相,同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前三科塵唯舉二],前三科是指眼、耳、鼻,不能弄錯。這個[科]跟我們會四科,融七大那個科又不一樣。前三科就是眼、耳、鼻,這個塵只有兩個,眼睛是明、暗;耳朵是動、靜,所以,只有舉二個。[此科有甜、苦、淡三字,甜苦乃有味之味,淡屬無味之味,仍為二種。初舉例顯妄竟]。

[午二辨妄無體]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甜、苦]有味,[淡]無味,所以,這個就是用二種就好了,有味跟無味,有味道跟沒有味道;有味又分成甜跟苦。所以,甜、苦一起討論,甜、苦就是有味道,淡就是沒有味道。因有味道,一個是沒有味道的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就是舌精,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為什麼講二塵?因為甜、淡一起討論。

[此辨舌入虛妄。舌入元無自性,但因舌動時之甜、苦,及不動時之淡,二種妄塵,黏湛發知,居於根中,吸此塵象,托塵妄現,名為知味能入之性。然此舌入知性,離塵畢竟無體。二辨妄無體竟]。

[午三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此追究舌入無所從來,總標非塵、非根、非空]。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解釋一下:為什麼呢?如果我們這個舌入,就是舌精,從甜、苦而來,淡則知滅,到淡的時候,因為是甜、苦才有這個舌精,這個就是舌入。那麼,到淡的時候,這舌精、舌入已經沒有這個功能了。為什麼?跟甜、苦跑掉了。淡則知滅,這個覺知之性就沒有了,意思就是嘗性,品嘗這個甜味,已經跟著這個甜、苦味跑掉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到淡的時候,因為它沒有味道;到淡的時候,這個覺知、這個味道已經沒有了,這個舌精怎麼能夠知道淡味呢?如果這個嘗知之性,一定是從淡味,跟著淡味走,那麼,甜即知亡。甜就包括苦了,意思就是不知道甜跟苦。復云何知,甜、苦二相呢?

[初句征,下逐破。先破不從塵來]。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如果說從舌生,就不必借重甜、淡外塵,以及苦塵這些味道。意思就是:根不必借重塵,我們很清楚的,這個味根本來就沒有自性,意思就是:一定要借重甜、淡,甜苦還有淡,才能顯現舌根。

[此破不從根來]。

[若從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如果說這個舌入是從虛空而出,那麼,虛空自己的味道,又不關你的嘴巴的嘗知性,又空、虛空自知,也不關你的舌入。

[此破不從空生。三無所從來竟]。

到底是根、是塵,統統沒有,求其究竟之處,空無自性,都不可得,一切法本自無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本非因緣就是不能說是因緣所生,因為因緣所生本來就空。本非自然性,也不能說無因的自然性而生。

[準上可知。四舌入竟]。

這個六入,文字和義理不是很深,我們就不在這裡做太多的逗留時間。

[巳五身入(分四)]

[午初舉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阿難,譬如有一個人,用一隻冷手,去觸另外一隻熱手,自己本身去感受,如果冷的這個力勢比較大、比較多,那麼,熱者從冷。因為冷較強,冷勢多,那麼,熱就會從冷,熱就會跟著冷下來,因為冷的比較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果是熱的手比較強,那麼,冷的就會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因為這個觸,身入有合跟離,這觸有合觸,還有離二種,這是觸塵。以此合覺,手掌因合而覺,叫做合覺之觸,顯於手掌因離而知,因為身入是離、合二種塵象,所以,合覺或者是離知,合,要不然就離。合的時候也覺悟,離的時候也知道,這個就是觸塵。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涉勢就是冷熱相如果成定局了,就以這個來討論。因於勞觸,因為兩手相合,合手成勞觸、勞相,這個觸就是現冷熱相涉之觸,叫做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根身與冷熱之觸,都是菩提,瞪發勞相。

[此舉易知之身觸,以為能例,顯明身入虛妄。乃假設一人,用一隻冷手,觸合一隻熱手,兩手皆屬身根,與尋常有知之身,與無知之物,合則成觸不同]。一般我們用有知的身去觸無知的物,現在是兩隻手都是自己的手。[若冷之勢力多,則熱者從冷而成冷;若熱之功用勝,則冷者從熱而成熱矣。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下,如是指上四句,用此兩手相合,覺知冷熱之觸,顯於兩手相離時,亦復有知觸之用,以驗身入所對觸塵,有離、合二種]。離的時候知,合的時候覺,這統統是觸,身體的觸塵。[彼此兩手,冷熱相涉之勢若成,乃因兩手相合,合久成勞,故現冷熱相涉之觸。兼身下三句,謂不但交相涉入,冷熱之相,是身入之勞相],兼能入的身入,與外面的冷熱之塵象,[兼身入與冷熱之相,同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初舉例顯妄竟]。

在座諸位,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對不對?沒有能所,你就知道嘛,能緣、所緣儘是妄,妄放下,它就是真。修行說難很難,說簡單,也不是很困難。只是我們因為堅固的微細執著,太強烈而已。

[午二辨妄無體]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這文字很簡單。

[此身入之知覺,乃托塵妄現其相。因於離]塵、就是離知,或者是[合二種妄塵,黏起湛然之體],就是光明之體被黏住了。古時候用一個比喻,就是要把我們這個識心,跟這個性要剝離的時候,就象要剝了這層皮跟肉那麼的困難!因為我們習慣於用意識心,妄,我們已經用妄心習慣了!認為它就是理所當然的嘛,突然用正等正覺,有時候眾生反而不習慣。所以,要脫離、剝離那種執著,太難了!

這個就是修禪的人形容說,最後那關要破,那個微細的執著要破,簡直要把身體的那一層皮剝下來,從肉直接剝下來那麼的難!因為他已經無量劫來都用意識心習慣了,妄心都用習慣了,一下子用正覺的心,要剝離那個妄執、妄動、妄念、妄無明,最極微細的那一剎那,很是困難!底下,[發為覺精],覺精就是身為觸覺。這個[覺]是觸,身體的觸覺精,身體之觸覺之精,叫做觸覺精。[居於浮、勝二根之中,吸入此塵象,名為身入知覺之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有身入之自體可得。離、合屬二塵,違順乃二相]。離、合違順,離有違順,合還是有違順,要這樣念。[苦觸,則違背眾生,厭苦求樂之心理,故曰違;樂觸,則順從眾生,厭苦求樂之心理,故曰順。離、合各有違順二相。二辨妄無體竟]。離:離違、離順;合:合違、合順二相,這很容易了解。

[午三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如是,阿難!當知是身覺,這個[覺],當知是身覺、身的觸覺,這個不是悟的意思,是觸覺的意思。

[此總標無從來,下則征破]。

如是,阿難!當知是身體的觸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身根而出,又不是虛空自己跑出來,這個文字很簡單。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初句征,下先破從塵來]。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如果是從你的身根自己跑出來,不必借重離、合之塵,那麼,你的身根本來就空無自性,一定要借重離、合之塵。

[四相,非指離合違順為四,乃指離合二塵,各有違順二相],有時候,這個身體離的時候好;有時候,離的時候就比較不好。有的時候合的時候好,有的時候合的時候不好。[則成四相。此破從根出]。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如果是虛空變成你的身體的覺觸,那麼,就不關你的事情了。

[此破空生]。就是無因而生。這個就是[三無所從來竟]。無所從來。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準上可知。此中相妄性真之旨,如昔日僧問洞山曰:寒暑到來如何迴避]?一下很冷,一下很熱,寒暑來怎麼迴避啊?洞山禪師就說了,[山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去]?找一個無寒無暑的地方去啊![僧曰:如何是無寒暑處?山曰:寒時寒煞闍黎,熱時熱煞闍黎]。這什麼意思啊?意思就是:正冷的那個時候,悟到冷的時候是虛妄的觸,當下就是真。正熱的時候,體悟到正熱之時,悟熱也是妄,熱性本空。就在正在熱你的那個,當體即空。闍黎就是尊稱他,尊稱你阿闍黎。寒的時候,正冷到你的那個時候,你能體悟到冷本虛妄,那個時候就是不冷,就是真心。熱時熱煞闍黎;這闍黎是尊稱對方叫做阿闍黎。正是熱到你阿闍黎的時候,悟虛妄則無所謂熱,正在熱你的時候,熱性本空,往真心處悟,那個就是不熱。冷的時候是妄,真心就顯,熱的時候是妄,不著,熱性就消,就是這個意思。[此為達妄即真,處處總成華藏界矣!五身入竟]。

[巳六意入(分四)]

[午初舉例顯妄]

[二辨妄無體]

[三無所從來]

[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個六入當中,意入就稍微有一點點困難度。解釋一下: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哎呀!太疲勞了,困了就稍微眠。睡一會兒,[寤]就是醒過來了,意思就是:一下睡、一下醒。覽塵斯憶,[覽]就是歷覽前塵,因為在夢中的時候,想起夢中的時候,叫歷覽前塵,這個叫做記,醒的時候沒有夢,夢境的記憶已經消失了。所以,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現在在講憶根,憶恨就是內塵。集,這已經不是眼、耳、鼻、舌、身的外塵,它現在是對內的,內心裏面的生滅之塵,用憶念。說一下子記,一下子又忘,是其顛倒性;物是成、住、壞、空,那麼,心叫做生、住、異、滅。是其顛倒性,動念是生;安住一下叫住;這個念頭變了,有異;到最後念頭消失了,這個是滅。所以,生住異滅就是生滅的簡稱,講[生滅]是非常簡單之稱,總稱叫做[生住異滅];但是我們中國人好簡,講生住異滅痲煩,為什麼要講四——生相、住相、異相、滅相?講生滅,就知道法是無常的。

注意!生住異滅是心念變化的專屬名詞,如果是物質世界的名詞,叫做成住壞空。比較大的、外在的物質世界,稱成住壞空,不稱生住異滅。動念稱生、住、異、滅;外相稱成、住、壞、空;人類稱生、老、病、死;氣候稱為春、夏、秋、冬,這個稍微理解一下。但是,總歸無常,它的共同性就是無常,生住異滅。吸習中歸,就是吸入現在的習性的生住異滅,中歸就是最後落入、歸於意地,歸於意根。吸入現在的種種的習氣的生住異滅,或者成住壞空,而落入到怎麼樣?歸於意地,歸於我們意根。不相踰越,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起,不相逾越,稱意知根,我們叫它做意知根。兼意與勞,[勞]就是生滅相,疲勞的生滅相,得失相,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那麼,我們這個得失相、得失心,這個就非常困難!

在座諸位,這個生滅的塵,尤其是意根,一執著就非常困難!舉個例子,譬如說你身上有很多的珠寶!假設珠寶價值三百多萬,或者是一些比較價值的一些首飾。突然有一天被小偷統統偷走了,諸位,你那個意根,那個生滅的心,要很久很久才會弭平,很久!本來是擁有三百多萬,可以換現金,尤其是現在金條,慢慢漲,漲得嚇死人了!哇!三百多萬統統沒有!以前擁有這些東西,現在突然滅了,沒有了,這個內心裏面那種得跟失、生跟滅,對這個相上那種執著,是很辛苦的,非常困難!

譬如你的兒子,一直想考一個理想的大學,這樣栽培他,突然一間都沒考上!所以,我們一個人說到要放下,實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講一講很容易,那就放下,碰到你兒子、你女兒,放不下,真的!這個就是我們人類的意根是很難突破的,生滅得失心非常困難的!

[此亦舉意入易知之例,以顯虛妄。假設一人辛勞疲倦,精神不足,意根不對緣境,則妄現睡眠之相;睡眠既熟,精神恢復,意根不甘滯寂,則便現醒寤之相;此乃約忽寐忽覺而言],不是指晚上,[非指夜寐夙興也]。[夜寐]就晚上睡覺,早上就起來,不是那種睡眠,是突然忽睡一下;就像我們現在打個盹兒,不是指晚上一覺到天明那種睡覺,五、六個鐘頭的。[據此則勞倦睡熟,俱指意根,取此虛妄易知者,比例意入虛妄無體。覽塵斯憶,失憶為忘者:以既寤之時,則歷覽前塵],回想夢境,[而斯憶(記也);欲睡之時,則失憶以為忘]。歷覽前塵就記憶起來了,欲睡的時候,這個記憶消失了,叫做忘。[又正睡之時,夢中獨頭,所緣覽塵境,亦稱記憶];夢中獨頭,正在睡的時候,又起現行了。醒過來的時候,[既寤之後,則夢沉境寂],忘記了夢境裡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亦曰為忘]。所以,這個記跟忘,有時空性的,但是總是顛倒。

[是其顛倒,生、住、異、滅者:以上忽眠、忽寤,或憶、或忘,皆屬顛倒之相。生、住、異、滅,對眠、寤、憶、忘而說]。剛剛睡覺的時候,[初眠為生,正眠為住;將寤為異,寤已為滅]。醒過來的時候叫做滅,因為不再睡覺了;滅就是不再睡眠了,醒過來了,[始憶為生,正憶為住;將忘為異,忘盡為滅]。所以,這些名詞,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有時候它都站在某一個時空,在形容什麼事情,有時候會用生住異滅;但生住異滅是動念的專有名詞,用在念頭上,這個是唯識學裡面講得非常清楚的。[寤忘準此可知]。

[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者:謂意根能吸入現習,生、住、異、滅四相,次第遷流,中歸意地,前不落後,後不超前,不相踰越,稱意入為能知之根焉。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者:世人只知,眠、寤、憶、忘,為意家之勞相,並不知兼意知根,與所緣勞相,同是菩提心中,瞪發勞相。初舉例顯妄竟]。

[午二辨妄無體]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

因為在這個生、滅二種妄塵;其實是生、住、異、滅。生滅、生住異滅就是內意根的塵,意根不是生塵、就是滅塵,你要牢牢記住這個。眼睛不是明就是暗,耳朵不是動就是靜。而這個意根不是生就是滅,這生、滅二塵為意根所緣。所以,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因為它約緣內而言,叫做集知。吸撮內塵,就是法塵,這個內塵就是法塵,半分色塵、半分心。見、聞逆流,就算眼之見、耳之聞等根,要把它返回去、逆流回去,也流不及地,也沒有辦法流入意根之地,名覺知性。所以,這個覺知性,完全純粹是五根落卸的影子,完全是在裡面的,叫做內塵的,不是外塵的。

[此生滅,乃前五塵,落卸影子,有生、滅二種法塵之別。意入因於生、滅二塵,黏起湛然之體,集能知之性,居於意根之中,如幽室見]。幽室就是暗室,[吸撮內塵]:吸取內塵。[即吸取內之法塵,為己所緣。前五科]當中,就是指眼、耳、鼻、舌、身。前五科是[向外,故云發見發聞等],往外叫做[發],向內叫做[集]。你看,中文用字是很小心的,發見發聞,就是往外叫做發,你看,[今雲集知者],向內叫做集,[以其但約緣內塵言]。只緣心內之塵叫做內塵,心內之塵就是生、滅。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者:前五根緣五塵之境;見、聞二字,該餘三根],當然包括其他三根,包括鼻、舌、身三根。[皆順流外緣;倘若見、聞等根,要逆流反緣,也緣不到]意根。[因五塵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為意根之所獨緣,故曰見聞逆流,流不及地。此能緣性,名意入覺知之性,亦不過托塵妄現而已]。

[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現在就要講意根空無自性了。

[然此覺知之性,既是因塵而有,離塵自應無體可得。《正脈》雲:寤寐不同上眠寤,彼是假設,取於睡時,此是法塵,但約神思昏、明而已。二辨妄無體竟]。前面講的是睡覺,現在講的是法塵,不一樣的。

[午三無所從來]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這個一看就知道。阿難,當知這個覺知之意根,不是那個時候,醒或者是睡那個時候來,也絕對不是生滅而有的。所謂[生]就是有苦樂之感受;[滅]就是沒有苦樂的感受,在這裡稍微了解一下。滅是內守幽閒寂靜之境;不是開悟那種寂靜,只是比較沒有苦樂的感受那麼強。簡單講就是說:苦樂的強烈的感受叫做生,意根裡面覺得生;苦樂的感受沒有了,叫做滅,就這麼簡單!所以,這個你要特別注意,內心裏面對苦樂的感受,為什麼?它純粹內嘛,這是講感受,內在的覺受。對苦樂的感受有了,比較強,叫做生;苦樂的感受沒有了,就是內守幽閒寂靜之境,也不是因為苦樂的感受有沒有,而有意知根。不於根出,也絕對不是說,這個意知根自己跑出來這個覺知之根;亦非空生,這個談到意精。

[此總標,下征破]。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這一段有一點難,何以故,說:為什麼?若從寤來,諸位!此覺知之意入,若從醒的時候來,醒的時候才有意精,寐的時候,意精就沒有了。寐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覺察到寐了,將何為寐?[寐]就是睡覺,那做夢的人又是誰啊?那個意入就跟著寤的時候跑掉了;意入跟著寤跑掉了,寐的時候在睡覺,做夢的時候又是誰在做夢啊?寐即隨滅,因為沒有辦法覺察,因為寐已經沒有意入了。那又有誰能夠在做夢的時候,了解說做夢到底是誰啊?

好!必生時有,滅即同無,必這個意根的覺知性,生的時候才有,就是講生、滅法,這個意根的覺知性在生法的,意思就是動念,動到執著的那個念頭,這個法塵生的時候,你才說這個意根的覺知性才有;那麼,滅的時候,這個滅不是說滅無,是說沒有苦樂的強烈感受的這個時候,就即同無。這句話意思就是這個苦樂感受很強烈的時候,你這個意知根覺知它是有,如果說這個時候才有意精,那麼,滅塵的時候就沒有,因為沒有苦樂感受的時候,沒有強烈的時候,滅就同無。

再講一遍: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你一定要說,這個意根在覺知性生塵的時候,生出這個法塵的時候,這個意入才叫做有的時候;那麼,當意入的生沒有的時候,這生塵沒有了,滅塵就沒有辦法覺察了,滅塵沒有辦法覺察就同無,令誰受滅?那麼,滅塵來的時候,誰感受到這個滅塵呢?誰能夠感受到內守幽閒寂靜之境呢?意思就是這個意入,不隨生塵還有滅塵而改變,不管你的苦、樂生塵走了,就算苦、樂生塵沒有了,這個生塵,意入還是可以感受到滅塵。若從滅有,生即滅無,如果這個意根的覺知性從滅才有,因為滅了,才有這個覺知根;那麼,這個[生]就是法塵的生,就滅無了,就沒有覺知性。滅才有覺知性,生的法塵當然就沒有覺知性了。誰知生者,又有誰能夠知道,生法塵的時候,這個覺知性有苦、樂種種的感受呢?又有誰可以感受到苦、樂法塵之生呢?

[初句征;此先破從塵來。若謂此覺知之意入,從寤而來者,至於寐時,此覺知必隨寤而滅,又將何者而為寐乎?即今寐中,能做夢者,又是誰耶]?因為已經跟寤的時候跑掉了,那麼,睡覺當中做夢那個,能知道做夢的又是誰啊?意思就是:意入、意根,當然就沒有跟著寤的時候跑掉。[若從寐來],只有在睡夢當中,那個意根才顯現,[類此可推。若謂此覺知,必從生塵有者,至於滅塵時,即應同生塵而無矣,又令誰領受滅塵,而內守幽閒寂靜之境耶]?換另外一個角度說,[若謂此覺知,從滅塵有者],滅塵有,那麼,生塵當然就沒有了。[至於生塵時,即應同滅塵而無矣,即今能覺知生塵,分別苦樂者,又是誰耶]?意思就是:並沒有跟滅塵跑掉啊!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如果說這個意入、意根,不必借重於寤、寐二相,寤、寐二相其實就是生滅。隨身開合,這是指內在的心臟、肉團心,經典是這樣講:我們白天的時候,心臟是開的;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臟是合的,這用肉團心來講。隨身體的肉團心的開,就是醒了,合就是晚上睡夢了、睡覺的時候。離斯生滅二相,就是寤、寐,生滅二相、二體,離斯二體,此覺知者,這個覺知性,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此破從根出]。單根,是無自性的。[若謂此覺知,從意根出者,寤、寐二種之相,乃隨身根之內,肉團心開合而成。肉團心是肉質,狀如倒掛蓮華,寤則開,寐則合,離斯(此也)寤寐開合二體,此意入之覺知,同於空華,畢竟無有能入之性,是則根尚叵得,如何可說從根出也]?

[若從空出,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如果是虛空自己出,虛空不關你的事情。

[此破從空而出。若謂此覺知]性,[從空出者,空性頑鈍,根性靈知,虛空本屬無知,縱然能有知覺],就算虛空能有知覺,[自是空之有知,何關於汝意入之事]?也不關你意入之事,[以上追究,此覺知者,來處不可得。三無所從來竟]。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入都是這樣,是故當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都是虛妄;六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底下是告諸如何來破無自性,講到無自性的事情。

[準上可知。此處《正脈疏》,交光法師,發明入、處、界三科,破法有三種差別],破法就是讓他了悟空無自性。為什麼叫破法?讓眾生了悟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純粹是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叫做破法,破就是要讓大家了解相妄。好!下面師父來一一解釋,此處《正脈疏》,交光法師,發明入、六入;處、十二處;界、十八界,三科,破法有三種差別,[為千古獨唱]!

甲[一者約緣破]:約外在的緣,[言不局本法,廣破外緣也。如滅火不徑],[徑]就是直接,不直接[撲火,但抽去其薪],譬如說你要破這個眼,那麼,把這個明、暗除掉,[火自滅矣,以火無自體也]。所以滅火不直接撲火,釜底抽薪,[薪]就是木柴,火就自然滅,以火無自體性。

乙[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就是根、塵,根塵相依而立,[即須更互破之]。破根或者破塵,[如蛟水相依],蛟就是蛟龍,古傳說中一種似龍而能發洪水的動物,我們說蛟龍。蛟龍依水而住,所以,怎麼樣?[兩皆為患],你要除掉蛟龍,[除之者],很簡單,[驅蛟絕水之本],把水斷掉,意思是說你把這個蛟龍除掉就沒有水了,這當然是古時候的傳說啦,重點是表法的。[泄水],你把這個水泄掉,那麼,這個蛟龍就沒有地方可以居住。[破蛟之居也]。因為這個蛟龍居住在水,是不是?蛟龍會製造水,水又養著蛟龍,所以二個互相就是患。

丙[三者從要破]:從最重要的,從精要處破。[此有兩種],丙一:[一者二法從要破]:就是從根、塵的最重要的部位破。[如兩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邊,二皆倒矣]。就是空無自性的意思,其實這個統統在講空無自性,單根不生、單塵不生、單識也是不生。丙二:[二者三法從要破]:就根、塵、識,這後面會講到,十八界的時候,三法——根、塵、識,從要破。[如筋]、就弓箭,用弓箭來分析,筋當然就是做線的,弓箭的那個線,拉的。[膠]、粘的;[角]就是弓箭。做弓箭用硬的,做弓箭用角。[三合為弓,而膠為其要],膠就把三種粘住了,[但除去其膠,則筋、角皆不成弓矣]。筋是線,因為沒有粘住,線沒有用啊,還有那個弓也沒有用啊。[故此六入,全是約緣破],諸位!約緣破就是依甲。[塵即其緣也]。六入就是眼睛的、耳朵,乃至於意的生滅,就這個來破。

[下十二處,兼更互破],就是乙,依乙的方法破,後面會講到。[及二法從要破也],二法從要破就是丙一。[眼、色、耳、聲四處],就是破眼見聲色,或者破色生眼見,眼、色、耳、聲四處,[更互破也];到底是眼見生色塵呢?還是色生眼見呢?這後面會講到。這是十二處,十二處上面講眼、色跟耳、聲四處,當然還有八個地方。[餘八處二法從要破也]。餘八處,如果是鼻就對嗅;舌就對味;身就對觸;意就對生滅。餘八處就是鼻、嗅、舌、味、身、觸、意、法,意就是對法塵,就是生滅。[又惟身、觸二處,獨約根破],就是根身破,從身的要來破。[餘六處獨約塵破也]。六處就是鼻、舌、意,約外塵來破。[後十八界,全是三法從要破也]。三法從要破就是丙二,根、塵、識三法從要破,[然文雖從要]而破,[意實並破],意思是說:雖然文章從重要的破其無實體性,都是相依,就是緣起、空性、相妄性真;但重點其它他的用意是同時破。

[非同六入],不同於我們這一次的六入,剛剛講的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不同於六入。[正意在根也]。這個正意就是重要的用意在於六根,因為根裡面有這個見性、聞性、開採不生滅性。從根開採見性,從這個見性擴大到如來藏性,愈來愈廣,到最後就周遍法界的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所以,先從根,再來慢慢擴大,變成周遍法界如來藏性。正意在六根,如果這個六根的根性開發不出來,那麼,更談範圍那麼大的宇宙的如來藏性?所以,正意在根,重要的用意就是在六根;在其它的經典都是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而在《楞嚴經》首重六入,因為這六入是生死的根本,但是也是解脫的起源;六根讓你攀緣六塵造生死業,諸位!你要解脫就是從這個地方解。六根橫的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要直接深度的就是:動、靜、根、覺、空、滅,這個後面會講到。解六結,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就是在這個,後面會談到。[詳其結處,蓋可見矣。卯二六入竟]。最後的時候都是結妄歸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