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何苦為自他招禍殃,不為自他作幸福耶


時間:2018/2/22 作者:心愿

那麼這一段,李叔卿被陷害,最後得到憂鬱症死掉,他太太上吊自殺,都是誰害的?孫容害的,這個陰媚小人害的。印光大師怎麼說?印光大師說,有這張嘴巴,「幸有此口,何苦為自他招禍殃」,他說,有這張嘴巴,為什麼為自己、為別人,招來災禍跟災殃呢?造口業嘛,孫容就是造口業啊。「不為自他作幸福耶」,為什麼不用這個嘴巴造福報呢?「惡口者,說話凶暴,如刀如劍」,你惡口罵人,這嘴巴就像一把刀劍一樣刺人,「令人難受」,讓人家聽了很不舒服、很難過。孫容就是造口業,造成李叔卿憂鬱症,他妻子悲憤自殺,上吊自殺,「令人難受」。

「兩舌者,兩頭挑唆是非」,兩舌就是兩邊挑撥是非、撥弄是非。「小則誤人,大則誤國」,小事的話誤人家的前途,大的話連國家都賣掉,「大則誤國」。「此四不行」,這四個不能造啊,惡口、兩舌、妄語、綺語,所以十惡業裡面口業占四個。為什麼現在癌症特別多?癌症就是那個病裡面,有三個口,下面一個山,吃肉也是用這個嘴巴,惡口、兩舌、妄語、綺語也是這個嘴巴,則為口業,口業造的,口業如山,當然得癌症。「此四不行,則為口業善,行則為口業惡」,嘴巴可以造善,嘴巴也可以造惡。

「意業」,印光大師說,也有貪瞋痴三種,「貪慾、瞋恚、愚痴」。那一般貪慾,大概都偏向在錢財跟色。錢財、田地、雜物,想統統歸給我,愈多愈好,絕對不嫌少,錢絕對不嫌少。瞋恚的話,「不論自己是非,若人不順己意,便發盛怒,且不受人以理諭。」瞋恚什麼意思呢?不檢討自己的是非,假如別人不順我們的意思,我們就生氣了,「便發盛怒」,而且不接受別人的講解,就是「不受人以理諭」。

愚痴的「不是絕無所知」,「不是」就是說,他不僅是毫無智慧,就算他「讀盡世間書,過目成誦」,甚至過目不忘,「開口成章」,但是他不相信三世因果,這叫愚痴。他「讀盡世間書,過目成誦」,可以過目不忘,「開口成章」。但是他「不信三世因果」,他也不相信「六道輪迴」。認為人死了神滅,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人死神滅,無有後世」,沒有後代,「皆名愚痴」,都叫愚痴。「此三不行」,這三種也不行,「則為意業善,行則為意業惡。」所以心可以造善,心也可以造惡,就意業。「若身口意三業通善之人,誦經念佛,比三業惡之人,功德大百千倍。」如果你身口意三業,都能夠統統是善的話,「誦經念佛」,你可以比那個三業惡的人,功德百千倍超過他。

所以印光大師說,《太上感應篇》裡面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這孫容害了李叔卿,害人就是害自己,幫助人就是幫助自己,「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於害己」。「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你殺人家的父親,人家也殺你父親。「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你殺人家的兄長,人家也殺你兄長。「善事其親者,其子必孝」,你能夠去事奉你的雙親的,你的兒子一定孝順的。「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你對你兄長很尊敬,我跟你講,你的兒女一定互相尊重,這叫「善事其兄者,其子必弟」,這個地方要念悌,「其子必弟」,孝悌。

「如屋檐水,後必繼前」,就好像我們屋檐,下雨的時候屋檐,那屋頂上的水會滑下來,順著屋檐水會滴下去。「如屋檐水,後必繼前」,後面的水一定往前衝嘛,前面走這樣後面就跟著走這樣,屋檐水就是這樣。「如屋檐水,後必繼前。由是觀之,孝親敬兄,愛人利物,皆為自己後來福基。」印祖這一段開示非常地好。由這樣看來,「孝親敬兄,愛人利物」,都是為自己將來植下好的福報基礎,「皆為自己後來福基」,你來生他世的福報基礎。「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皆為自己後來禍本」,將來下地獄的原因,是你「損人利己,傷天害理」。孫容把李叔卿害死了,把他的妻子害得上吊自殺,孫容他難道不要下地獄嗎?他下一世不要還命債嗎?要還哪。這就是「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皆為自己後來禍本」。

「人雖至愚,斷無幸災樂禍,趨凶避吉者」,人再怎麼笨,絶對不會幸災樂禍,看到災禍來說,很好很好,這叫「幸災樂禍」,再笨也不會「趨凶避吉」,好的事他避開,壞的事他往前走,再笨也不會這樣做,「趨凶避吉」。「而究其所行,適得其反何也」,可是偏偏他所做的,又剛好適得其反。為什麼他會這樣做呢?為什麼他會去「損人利己,傷天害理」呢?「以其未遇明理之人」,因為他不懂得因果道理,他不懂倫理道德,沒有遇到明理的人來教他,「為彼詳細發揮因果報應之事理故也」,沒有人來幫他講解這個因果報應的事情。

「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天下太不太平,跟每一個人都有關係。一個人如果行善,世間就多一件善事。一個人造惡,世間多一個造惡。為什麼現在會共業這麼嚴重?大家都在造惡,所以共業就嚴重了。一個人造善,天下就多一分祥和。一個人造惡,天下就多一分災難,大家都造惡,災難就來了,就「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匹夫何能令天下治乎」,個人怎麼可以讓天下太平呢?「使天下之人,同皆知因識果,則貪瞋痴心不至熾盛」,如果每一個人都知道「知因識果」,貪瞋痴的心都斷掉了,不會這麼茂盛,不會這麼熾盛,這麼強烈,「殺盜淫業,不敢妄作」,就不敢造殺盜淫妄了,就不敢妄作非為啊。

「愛人利物,樂天知命,心地既已正大光明,則前程所至,無往不是光明之域。」人人都能夠「愛人利物」,人人都能夠「樂天知命」,每一個人心地都光明正大,那麼這個社會就祥和了,前途就一片光明,大家就有未來,「無往不是光明之域」,無往而不利,那未來就是一片光明的美景。這個是《印光大師續篇》,「到光明之路」序文,有一本善書叫《到光明之路》,印祖為它題序文這裡面的,「到光明之路序」這裡面,印祖講出來的,他講得非常好。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九六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