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了一位王老師,《弟子規》的老師,她的丈夫崔居士,本身對《歷史感應統紀》非常地深入,在高中教書。他就曾經跟我講這個故事,就是他的爺爺在大陸,那個時間點應該是在清朝或者是民國初年,因為戰亂頻繁加上天災不斷,所以他爺爺都會在家門口,會找一個定點。因為他爺爺家裡經濟情況還算是中上以上,所以他爺爺就在這一個定點,就是這裡講的施粥,提供熱粥給路過的災民來食用。因為災難來的時候災民流離失所,所以他爺爺就常常做這樣一個施粥的善事。
這位崔居士就講,他爸爸跟他哥哥,因為他爸爸也剛好兩兄弟,他爸爸現在還住在台北縣(新北市)的永和。他爸爸跟他哥哥,他爸爸的哥哥就是他大伯,到東北去玩,剛好在松花江那邊滑冰,剛好那個時候是冬天,松花江那邊就結冰。他們就在上面,兩兄弟在上面滑冰玩樂,結果踩到一個地方,剛好是一個湖泊,那個地方冰當然就比較脆弱,他們就踩空以後,冰踏破,兩兄弟就掉下去了。掉下去就等於要沉屍湖底,那就要死掉了。正巧剛好有人路過,把他們兩兄弟救起來,沒有死亡。否則那次照他爸爸的形容,一定非死不可,怎麼會那麼巧在那個冰天雪地,雖然說很多人在滑冰,可是他們兩兄弟在滑的地方沒有什麼人。正好有一個人就在旁邊,就剛好把他們兩個救起來。
他爸爸後來在戰亂的時候,又撤退到中國南方來。那個時候,因為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時候兵荒馬亂,幾乎誰有辦法弄得到車位、弄得到機票,就有辦法搭上飛機、或者船、或者火車,才有辦法撤退到台灣本島。所以戰亂真的是很可憐,流離失所。他爸爸正好得到一個位子,是他們的一個好像是朋友給他的位子,就上去了。那就第二次了,結果跟他換的那個人,後來就在機場被炸死了,好像是死掉了,等於換了那個位子以後,就換了這個災難,就等於他順利到台灣來,跟他換位子的那個人,後來就戰死在機場附近,那就第二次災難了。
第三次,到台灣來,因為他爸爸對於《易經》,對中國古典的小說、古典的書籍很有興趣,而且象是知識分子,喜歡寫文章。早期台灣戒嚴,蔣介石先生在台灣實施戒嚴,他爸爸因為寫文章比較尖銳,不符合當局的需要,所以就被關了,在監獄裡面關了好幾年。他爸爸就在監獄裡面,就寫《易經》註解,出來以後去給人家算命,因為他會推算,《易經》他會推算,他自己知道,他知道他自己活幾歲。他跑去給人家算命,算命先生跟他講說,這個人,因為他去算命的時候,對方算命的不知道算命這個出生年月日是他爸爸本人。他說這個人應該死掉了,他說兩次都應該死,一次在北方,一次在多久以前,就是那個撤退戰亂的時候。所以很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地方講說,祝染他設粥大救飢民,他兒子得到大魁天下,這是有可能的,感應道交,福報很大可以福蔭子孫,這是事實。福報可以送給別人,但是功德沒辦法送給別人。比方說你修很多福,你可以送給你爸爸,給你媽媽。像我以前印經書,我都會寫我爸爸的名字、我媽媽的名字。雖然他們沒有學佛,但是他們臨命終的時候,都仗這個福德,都得到了利益。我都把那個助印經書的功德回向給他們,這是事實。我媽媽要往生的時候,那時候要斷氣,沒辦法斷氣,在那邊痛苦,在斷氣的時候非常痛苦,插管一個月,血都是用噴的。滿一個月以後,當天晚上她要舍報,那天晚上我在家裡就把她這十幾年來,我幫媽媽助印經書,就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助印佛經的這些經書的名稱,還有那個功德,我就跟佛菩薩稟報,跟地藏菩薩報告,我就把它化掉以後回向給媽媽,媽媽就舍報了,很不可思議就舍報了,結果當天晚上就舍報斷氣了,往生了。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百零五集)黃柏霖警官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