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超薦功德以及超薦的意義


時間:2018/4/24 作者:心愿

在這個地方,老法師就跟我們開示,為什麼誦經可以超度?怎麼樣才可以超度呢?他必須要有功德,這裡講「夫一念之雜」,不能夾雜。所以老法師就開示,超薦的重要意義。剛才我們讀到說,我們講到說這個士兵後來祂再給戚繼光託夢,戚繼光再誦第二部,後來祂就給他拜謝了,說祂已經獲得超度了。所以老法師說,三時繫念佛事,從淺的地方來說,它是孝道的顯示。儒家講「慎終追遠」,我們會利用三時繫念的佛事,我們超拔我們的祖先,但是它的效果是在「民德歸厚」。它是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導我們要孝親、報恩,這是德行的根本。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注重孝道,特別著重在祭祀祖先。所以我們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一年都作三次的清明祭祖、還有中元的祭祖、還有冬至的祭祖,一年要三次。那三次祭祖都是叫慎終追遠,那祭祖的時候同時作三天的中峰三時繫念佛事。

老法師說,祭祀是很慎重的,禮節相當繁瑣,其用意非常地深。如果你深一層去觀察,在佛法裡面,那這個意義就更大了。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世尊,具體的說明,超薦真是有效果。裡面舉婆羅門女跟光目女,她們的親人生前造作極重的罪業,死後墮到地獄。婆羅門女跟光目女,都設法要將親人從地獄裡面救度出來。《地藏經》是孝經嘛,那孝經的剛開始,是救度自己的祖先,最後救度所有眾生。

老法師說,設法將親人從地獄救出來,這是孝子之心。能不能做得到?能。老法師說,因為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有真誠心、慈悲心,依照佛教導的理論方法去修學,就能達到這個目的。但是你如果只有超度的形式,而沒有實質的轉變,就是你心念沒有改變,那就達不到。只能說,只可以說,你作比不作好。那麼實質上的效果,老法師說,就很難說了。

《地藏經》所用的方法是念佛,可見念佛的方法非常殊勝,念佛一定要念到有功夫,才會產生效果。若念佛沒有功夫,念得再多,境界轉不過來,超度的效果就達不到。婆羅門女念佛念一天一夜,在定中見到地獄,遇到鬼王告訴她,她的母親已經生到忉利天了。為什麼她的母親可以生忉利天呢?因為祂有一個孝女,依照佛的教誨超薦祂,不但生天,而且讓祂在一起受罪的這些地獄眾生也都沾光生天了。婆羅門女念佛一天一夜,有何轉變呢?因為她轉凡成聖,她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就是聖人了,不是凡夫。所以鬼王稱她,稱婆羅門女叫菩薩,這是定中的境界。由此可知,《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此事不假。婆羅門女念了一天一夜,她的功夫淺深我們不曉得,但她肯定得到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的淺深不同,有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法身大士的境界,理一心不亂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理一心淺深次第,有四十一個等級。事一心不亂也不例外,證得事一心不亂,功夫相當於阿羅漢,他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沒有斷,只能說是功夫成片。所以婆羅門女最低限度,是事一心不亂,她見思惑已經斷了,所以她被稱為菩薩啦。婆羅門女能夠轉凡成聖,幫助她母親,事實上她能夠轉凡成聖,是她母親幫助她的,母親要是不造業,不造作罪業,不墮地獄,她就不會念佛,她永遠是凡夫。所以母親的功德就在這個地方,是因為她的女兒,婆羅門女轉凡成聖了,所以她母親可以超度上去,可以有這個超薦功德,她的功德就這樣可以生天。

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才知道,想要超度家親眷屬要發真心,自己要真修,真正修行證果,功德回向給祂們。祂們墮落,就是這些已經往生的家人墮落,逼著我們非修不可,我不修祂們就不能得度,就要受苦。我真修,作出成績了,祂們就能夠離苦得樂,所以相輔相成。我們今天作佛事,依照儀規作一遍,我們境界如果沒有轉變,超度的效果就非常微薄。祖先在地獄道,還在地獄道;在餓鬼道,還是在餓鬼道。若超度的人在這一堂佛事中,觀念改變,作到轉惡為善、轉迷成悟,被超薦的祖先就得到利益。若真能在佛事當中轉凡成聖,那他的祖先必定脫離惡道。

光目女也是念佛,功夫就淺一點,沒有得到一心不亂,她得到的是功夫成片,所以只是在夢中得到感應。佛在夢中告訴她,告訴光目女,光目女的母親脫離惡道了,轉生到人道來了。婆羅門女的母親是生忉利天,光目女的母親投生,做家裡傭人的兒子。當然後來光目女的母親,因為光目女發願,她的母親又在十三歲死掉以後,又投生做為梵志。梵志就是修清淨行的修行人。到最後一次就生無憂國土,到極樂世界了。所以老法師說,光目女跟婆羅門女兩者比較,光目女功夫降一等,效果也降一等。

由此可知,接受人超薦不容易,老法師特別在這個地方提到說,信徒拿錢恭敬的請你為他超度,他說,你超不了,你拿了這個錢,痲煩就大了。老法師說他一生不敢做這種事,因為他了解其中的道理跟事實真相。所以作佛事應當不收一分錢,以真誠心盡力,盡心盡力來作,對祂們會有好處。若超度還要講價錢,這個地方特別老法師提到,若超度還要講價錢,說我這一堂法會要收多少錢。比如說我這一堂法會,要收五萬、十萬台幣,要三十萬等等,還要討價還價。老法師說,不但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有副作用,這是我們要知道的。由此可知,自己要真乾真修行,自己真有功夫,形式不要緊。

老法師特別舉說,倓虛老法師在《影塵回憶錄》裡面,有記載這一段故事,叫「八載寒窗讀《楞嚴》」。那時候倓虛老法師還沒有出家,倓虛老法師俗名叫王福庭。我們常常在講這個倓虛老法師的故事,當時他們這幾位同學在一起學習《楞嚴經》。他們就在一個中藥房,中藥鋪裡面,他們在這部《楞嚴經》用了八年的時間,共同研討這部《楞嚴經》,而且鍥而不捨,有這一分誠敬,有這一點功夫。

他們合夥在一家中藥鋪工作,中午沒有生意,他們就在櫃檯上打瞌睡。睡著的時候,彷彿在夢中,就是裡面有一位劉居士,有一位居士他看到兩個人來找他,這兩個人是他的冤親債主,因為生前曾經為了土地財物,跟他打官司,那這兩個人上吊自殺啦。因為這位劉居士打贏了,那這兩個人打輸以後,就上吊自殺啦。所以這兩個鬼走過來,他很驚奇的問一下說,你們來幹什麼?因為他知道祂們已經死掉了。這兩個鬼說,我來求超度的。他的心就稍微定下來了,說我怎麼超度你呢?祂說,只要你答應就好了。祂說,你肩膀借我們踩。他說,沒問題,我答應你。就看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肩膀生天了。什麼儀式也沒有。接著又看到兩個鬼魂了,一個是他過世的太太,他去世的太太,另外一個是他去世的小孩,小女兒。這兩個人也到他面前來超度,要求超度,他就答應了。就看著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肩膀生天了。

這是什麼道理?這跟《地藏經》道理一樣,他們八年讀《楞嚴經》有功夫了。所以修持沒有功夫,鬼不會來找你,祂會來找你,證明你的功夫可以幫助祂。所以老法師就常常勉勵同學,上台講經技術學會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德行最重要。你講經有德行,你才可以超度冤親債主。沒有德行,講經只是修福報,有福德。有福德不能出三界,只是來生得到好果報。講經說法是法布施嘛,來生就聰明智慧。如果有德行,講經說法是功德,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淨土,那決定得生。

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清楚明白。一堂超薦佛事,三時繫念,我們就知道怎麼作法了。三時繫念,老法師有講過,古大德教我們讀經研教要隨文入觀,隨文入觀就是契入境界。這個文不懂如何契入境界呢?一定要將方法說清楚,讓所有參與的人都能了解,讀文的時候感受就不一樣。換句話說,就轉境界了,也就是說你會相應,或者你會有一念相應的這種境界。雖然轉的時間不長,作完之後就忘了,但是在作的時候,能夠有幾分也好,也能產生一定的效果。若真的契入不退轉,那功德就很大,被超度的就真正得度了。

同樣的道理,修行任何法事對內容都要細說,都要好好去研究,最好參與者都能了解,這個佛事就無比殊勝。這些道理現在的科學來解釋,用現在的科學來解釋,叫波動現象。你修學,你讀誦經典,你念佛確實會有效果,不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對家親眷屬,乃至於對一切眾生都有好處。好處很多,有多少?有多大?完全是自己的用心,你心愈真誠、清淨、平等,效果就愈殊勝。

就像我們最近因為籌辦二0一六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暨萬人念佛。我們孝廉講堂就從今年元月要到十二月,我們舉辦十二次的中峰三時繫念。我們請台南極樂寺悟行法師來主法,到現在已經作三場了,非常地殊勝,非常地清淨。我們就完全照老法師的這個要求、這個開示,我們讓眾生隨喜,隨喜的錢我們都供齋,打齋供眾。我們講堂不收半毛錢,全部專款專用,還供養悅眾法師。就是這個法會非常地殊勝,就是我們完全遵照老法師這樣的開示來作,甚至有些有困難的,我們都幫祂立大牌。

像我們這邊南港展覽館,我們去年二0一五年四月份,我們辦祭祖大典跟萬人念佛。在我們辦萬人念佛的前大概一個月左右吧,前一段期間,剛好一架飛機在那個附近掉下去,裡面也有很多我們中國大陸來台灣旅遊的人士。南港分局知道我們這次又要辦萬人念佛,我們因為交通疏導需要他們配合、幫忙,那我們就去跟他協調。他特別拜託我們說,你們可不可以幫這些空難的眾生、這些亡者立大牌?他也給我們這些三十幾位罹難的、空難的這些亡者的名冊來給我們,那我們也在中峰三時繫念,也幫祂們立大牌,也幫祂們一一地立牌位。

老法師特別提到說,心愈真誠、清淨、平等,效果就愈殊勝。當中如果你夾雜疑惑、顧慮,夾雜妄想、煩惱,功夫就完全破壞掉,要明白這個道理。最後老法師特別在這個地方有提到,就是跟這一段有關的。老法師說,筆記小說裡面有提到一個故事,就是戚繼光。他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有一次作夢,夢到陣亡的士兵要求超度,戚繼光就誦《金剛經》回向。結果第二天,這個陣亡的士兵來給他託夢說,祂只得到半部的功德。

後來戚繼光就想了很久,才想到說,啊,原來當時在誦經的時候,家裡的傭人為他端一杯茶,茶餅。剛才講到茶餅,他沒有講話,只是用手揮一揮說不用,傭人就端回去了。那個士兵就說,祂只得到半部的功德。因為戚繼光在誦的時候,當時雖然沒有說話,但是中間夾雜一個不用這個妄念。一部經夾雜一個不用,效果就變成一半了。所以到第二天,戚繼光重新再念一部回向給祂。所以老法師說,誦經功德,功夫最忌諱是夾雜,一夾雜效果就沒有了。正因為如此,古人才說,讀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為愈簡單、愈短,不容易夾雜,真正作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那就是功夫。以上是老法師的開示,講到超薦功德以及超薦的意義。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七二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