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丙』,這位居士了不起。在《居士傳》卷三十一裡面,清朝彭際清居士他說,「如如居士」,就是顏丙,「如如居士」者,「雪峯然公嗣也」。這個顏丙,如如居士他「嘗作三教詠」。他這一段原文非常地深,這個顏丙居士他寫的這個境界非常地高。我先把他這個原文念一遍,「甞作三教詠曰,硬似綿團軟似鐵,六月炎天一點雪。露柱燈籠笑點頭,啞子得夢向誰說。古來三教強安名,如來杜口於磨竭。夫子謂默而識之,老聃謂大辯若訥。直饒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這一段非常不簡單,我剛開始看的時候看不懂,第一次在看的時候,我不太清楚顏丙講的這個境界在說什麼。後來再看第二遍的時候,啊,恍然大悟,懂了一點了。
這裡面有一個名詞,我先解釋一下,「老聃」就是老子,「夫子」就是孔子,「如來」,當然就是佛陀了。那麼「磨竭」就是什麼?「磨竭」就是我們一般佛教裡面講又叫羯磨,傳戒的時候,有得戒大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羯磨就是佛教用語,它是佛教的術語。在僧團制度裡面,尤其是在結夏安居,在布薩誦戒的時候舉行,會舉行羯磨。尤其梵網經菩薩戒,或是誦菩薩戒的時候,出家人僧眾或是在家居士,都有半月、半月誦戒,叫布薩誦戒之後舉行。類似於民主制度中的投票表決,可以說是僧團的會議。負責舉行羯磨儀式的是上座比丘,稱為羯磨和尚。
那麼顏丙居士作這個「三教詠」,就是讚嘆儒釋道三教。他說,「硬似綿團軟似鐵」,三教都在講一件事情,講哪一件事情呢?講心性之學,也就講我們的這一念自性,也就是六祖大師開悟的那首偈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功德,我們自性它是超越對待的,它是絕待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它非青黃赤白,非大小方圓。只要相對性的東西,你說長跟短、高跟矮、美跟醜、是跟非、對跟錯、好跟不好,這些都是世間相對待的東西,它不是自性裡面的東西,自性是超越善惡的。也就是六祖大師跟惠明將軍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所以「硬似綿團軟似鐵」,這個在形容什麼?這形容軟硬不二。鐵是剛的,綿球的話是軟的,那在自性裡面,它知道是軟的,知道是剛的,但是自性它是超越軟跟剛,就是軟剛不二嘛。所以「硬似綿團軟似鐵」,這什麼意思呢?強硬的時候,他心裡慈悲得像綿一樣,那麼柔軟。「軟似鐵」就是什麼?就是他雖然很慈悲,但是他非常堅持的時候,他非常堅持,比如說這位修行人他很慈悲,但他非常堅持的時候,他堅持不犯戒律的時候,他像鋼鐵般的意志,就「硬似綿團軟似鐵」。要做到這樣的境界,除非他是能夠見到自性彌陀。所以這個「硬似綿團軟似鐵」在講自性,軟剛不二。
「六月炎天一點雪」,「六月」就是大家都太陽很熱了,夏天啦,那冬天就是下雪了,很冷啦,就「六月炎天一點雪」,就表冷熱不二。什麼人可以「六月炎天一點雪」呢?他在炎熱的夏天,他還很清涼。這個叫做「六月炎天一點雪」,冷熱不二。
「露柱燈籠笑點頭」,「露柱」就是什麼?見到自性了,有一點光明了,「露柱燈籠笑點頭」,見到佛性了,見到自性的光明了。「燈籠」就是什麼呢?「燈籠」就是在黑暗裡面,有一盞燈照出來。「露柱燈籠笑點頭」,已經見到自性了,見到自性光明了,這等於是見到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了,這個叫「露柱燈籠笑點頭」。
「啞子得夢向誰說」,啞子跟還在作夢的人,啞巴跟還在作夢的人,這比喻什麼?啞子跟作夢比喻凡夫。那大悟的人他如何去向凡夫說他所證的境界呢?「啞子得夢向誰說」。這也可以講說轉凡成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前像啞子一樣,現在耳聰目明了,以前是在作無明大夢,現在已經從夢中醒覺過來了,叫「啞子得夢向誰說」。
「古來三教強安名」,儒教、道教、佛教,這些都是佛菩薩、上天的方便施設。就像佛陀為他的弟子跟眾生開啟了三乘法門,有緣覺乘,有聲聞乘,有菩薩乘,但是講到《法華經》的時候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個叫做「古來三教強安名」,勉強跟它安個名,叫儒教、道教、佛教。度各種不同根機、不同因緣的眾生。你看有些喜歡儒教的,喜歡《論語》,喜歡《孟子》的,喜歡《大學》、《中庸》的,誒,孔子來度他,用儒教來度他。喜歡修身成仙的,那老子就用《道德經》、《感應篇》來度他,《太上感應篇》。那喜歡明白心性之學,想來學三皈五戒的,想來了解一乘了義的,佛陀講了三藏十二部來度他。
所以這個地方說,「如來杜口於磨竭,夫子謂默而識之,老聃謂大辯若訥」。你看他們三個聖人,佛陀在這個羯磨會議裡面,「杜口」就是什麼?沒有說一句話,就像佛陀在圓寂的時候講一句話,我沒有一個字給眾生。佛陀明明講三藏十二部經典,說法四十九年,他說他沒有說一個字給眾生,這就「如來杜口於磨竭」。我們說大道無言,哪一法不是佛法?所以法無定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哪一法不是佛法?這是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說的。所以永明延壽大師說,「撲通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佛陀在開悟的時候講一句法語,一切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所以「如來杜口於磨竭」的意思是說,佛陀所說的法,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在講我們自性功德,如來所講的如來智慧德相都是我們自性的智慧德相,這叫做「如來杜口於磨竭」。
「夫子謂默而識之」,如果你能夠體會《論語》、《孟子》的微言大義,你要了解孔子所說的,也是你的性德。「老聃謂大辯若訥」,「訥」就是無法可說了,大智若愚啦。大智若愚,形容智慧如海的人,就是大智若愚。你看起來就好像很木訥,事實上他智慧如海,「大辯若訥」。
「直饒剖破作一家」,這一句就是很重要了,直到你能夠打破我執、打破法執,再破一品根本無明,入一真法界,見法身了,就是「剖破作一家」。我的體悟是你入平等法界了,你見法身就入平等法界,住一真法界的時候,你見第一義諦,你進入空有不二的境界,成究竟佛。當然四十一品無明還沒有破盡,是分證佛,但是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是究竟成佛。你入平等法界的時候,這個叫做「直饒剖破作一家」。
「不免落在第二月」,你還沒有到達平等法界的時候,你沒有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你不是見第一月,是見「第二月」,第一月是什麼?第一月是如來自性,就是第一義諦,空有不二,就是天台宗裡面的空觀、假觀、中觀,進入中觀境界,空有不二,這個是第一月。如果你把,你透過,你還有法執,你還有微細的惑,就好像你手遮到你的眼睛,看月亮的時候,你見到不是第一月,是見「第二月」,這叫做「不免落在第二月」。就是你還是沒有破根本無明,還沒有見自性,這叫「不免落在第二月」,這個意思。
這一段的「三教詠」非常地深,我剛才講過,我看第一次的時候,我看不懂。這看了兩遍以後說,誒,就覺得它這個很有意思。再深一層體會,終於看出來,他講三教合一,入平等法界。你到平等法界的時候,老和尚說的,基督教也是佛示現的,阿拉也是佛示現的,穆罕默德也是佛示現的,耶穌也是佛示現的,天主教的也是觀音菩薩示現的。那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就是「直饒剖破作一家」了,就入平等法界了。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二十集)黃柏霖警官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