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讓自己欲望滿足,甚至很多人不惜犧牲最寶貴的生命。現在就要想:為什麼我願意為自己這樣付出,也希望別人對我付出,卻不願意用同樣的方式對別人付出?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年輕人時,希望長輩能呵護疼惜我們;可當自己長大成人,就覺得步入老年的長輩們講話囉嗦,做的事情也不合我們的意,愈來愈討厭。想一想,當我們年老時,當然希望有人能幫助我們、服侍我們、孝敬我們,現在有人需要我們照顧時,我們怎麼能吝於付出!就像我們生病,渴望有人來探視、安慰我們,期盼醫生趕快醫好自己的病,好讓自己從病痛中得到解脫;可是當別人生病時,我們就躲得遠遠的,不願意去接近,大多數人會對病房有恐懼感。
要知道,人的生命有著相似的循環過程,現在這些我們所不喜歡的或想逃避的情境,如病人、老人、囉唆的人,再過一段時間,我們也會走上他們的道路。這些都必須深入思考,才能細細體會。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擁有快樂、財富、權勢時會非常滿足愜意,所以,在別人擁有時我們也應該感到同樣的快樂。特別是菩提心所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兩個人,而是希望所有的眾生都可以得到如此的福報與功德,同時有盡心力為他們付出的心態。
古時候許多高僧都曾經告訴弟子們要學會一個法門,就是訓練自己將所希望的或想擁有的給予別的生命,而自己不希望也不願意接受的事物就不要給予別人。
我們對自己很珍惜,所以要用同等的心情與方式去對待別人。
你付出如此偉大的愛給別人,到最後從中享受最多愛的還是自己。
因此,要學會平等去看待每一個生命。
(平等心,是要我們學會面對自己的痛苦時想到一切的眾生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和痛楚。當我們獲得快樂時要感知一切的眾生都有這種追求快樂的渴求和希望。一切的美好對於我們是這麼的珍貴,那麼別的生命體何嘗不是這樣的感受呢?慈悲,要學會己所欲,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