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20

修行的指南——《楞嚴經》

傳喜法師誦《楞嚴經》開示(三)

一念示未學 銷罪福無邊

就像我們灑淨的時候跟大家講,三天會一晃就過去了。但是這整個過程當中我們每天在念,每一卷在念的時候都會覺得,哎呀,這一卷怎麼這麼長啊。這每一天也是,要一卷一卷的把十卷都念完,每一天是很充實的。但是這三天是很快的,三天多少個小時?七十二個小時是很快的,很快過去的。經過我們這三天誦經下來,我想不管是過去你誦過《楞嚴經》的還是沒有誦過的,經過這三天誦下來,你對《楞嚴經》都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這個《楞嚴經》,祂沒有像其祂經典,像《金剛經》一遍一遍重複《金剛經》的功德,重複了好像有九次。《楞嚴經》在最後快結束的時候,我們看三百五十七頁,最後這一點點,佛跟阿難說,阿難啊,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這所有虛空當中怎麼樣呢?盈滿七寶。十方的虛空裡面全部裝滿了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用這些七寶來供養奉侍這麼多佛,多少佛?數不過來,微塵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不單單事情上這麼做,心而且沒有虛度,心也是很虔誠的。

佛問阿難「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否?」佛在最後反問,這樣子來設問,這叫設問。阿難答言「虛空無盡」。十方虛空沒有邊際的,虛空無盡,珍寶呢,也是沒有邊的。說過去有一個人供養佛就七文錢,供佛七錢,他舍報之後尤獲轉輪王位。你想想看,過去有一個人有這個機會見到佛,供養佛七文錢,舍業報身之後做轉輪王。

過去有個小孩子,碰到佛出來化緣,這幾個小孩子做家家,弄泥啊、土啊在做飯。看到佛來了,他們說:「佛為什麼過來?」說:「佛是來托缽,化齋來了。」小孩子們說:「那我們把我們今天做的飯供養給佛好不好?」幾個小孩子就起鬨「好好好」。佛真的把缽伸過去,他們就把腳尖墊得高高的,夠不到,一個同伴趴下來,那個就踩著他背上去把土放在佛的缽里。你看這個連一文錢都不值,他就把這個土當飯供養給佛,這樣子這個小孩舍報之後做什麼?還做鐵輪王,就是聞名世界的阿育王,孔雀王朝鼎盛的皇帝——阿育王,你想想看。

所以阿難尊者這裡就說,虛空無盡啊,如果盡虛空都容藏著寶的話,這個寶也是無邊的。這樣子虔誠的來奉侍供養佛的話,「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窮劫,你拿什麼計算機都算不過來的。「是福云何更有邊際?」我也不知道,阿難最後一個結論就是,佛啊,我也不知道這個福有多少,太多了,多到我算也算不過來了,沒有辦法思維了。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首先告訴祂我是不會說瞎話的,在《金剛經》裡說佛是不妄語者、不異語者、實語者、如語者。「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四重是什麼?四重罪。十波羅夷呢?是十波羅夷罪。「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這種人呢,就是五逆十惡的這種人,瞬間就要墮落此方的無間地獄或者他方無間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乃至遍十方的無間地獄他都要去的。「靡不經歷」。就是沒有一個這樣子的無間地獄,也是一種肯定,他都要去。

但是,這有個轉折,「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末劫」,我們現在就屬於末法時代,末劫中。「開示未學」。不了解佛法的,不懂得修行的人,開示給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這個人的罪障應念銷滅。這個人縱使有四重十波羅夷,五逆十惡,下無間地獄,遍滿十方的無間地獄他都要去的,罪這麼重。但是能夠憶念這個法門為未學,在末世之中為未學去宣講的話,他的所有這些罪應念銷滅。

而且遍其所受地獄的苦因反過來成安樂果,安樂果就是極樂世界的。我們有句話叫火焰化紅蓮,得福超越,他的福,前面那些罪都滅掉了不算,還得福,反過來。福多少呢?「超越前之施人」。「前之施人」是誰啊?是施七錢的人還是施佛一盆飯的人?不是。是將十方虛空都充滿了七寶,供養微塵諸佛的那個人,超越前面這個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在《金剛經》裡面也屢次的這樣講,有人吶,以財富布施眾生乃至供養諸佛,很多很多這種。

但是在《楞嚴經》裡面,你看就最後一段,十卷的最後一段才這麼說一下。但是這樣說,太偉大了,偉大到沒有辦法說,就是這樣。所以在這個經典整個過程當中,一段一段,有時候我們讀了之後真的會很感動。

你看在這個經文當中有好多的段落都講到阿難尊者和大眾都是悲泣,從開始阿難尊者是不好意思,被文殊菩薩持佛的大佛頂咒,楞嚴咒帶回來。阿難見到佛時,那時候悲泣涕淚,那個時候是很慚愧的,悲泣涕淚。轉而到後來明白道理之後一次一次悲泣涕淚。

最後佛才說這個福德,用這樣子的一種比喻,前面有一個基礎,那位供養佛的施者跟了達《楞嚴經》功德的人比起來,還是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修行多歧路 楞嚴破魔障

但是真正超薦的力量,這幾天我們念《楞嚴經》是最大的超薦力量,所以說念這個《楞嚴經》也是召感,有很多眾生都來赴道場,都來到這裡。

每一天境界都不一樣,每一天境界還都不同,這就因為《楞嚴經》放大光明,大佛頂放大光明,光中湧出寶蓮,寶蓮上再坐上本師佛,在這個經文裡面,本師佛顯現的是什麼呢,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顯現這樣一種最高的境界。祂自己化身頭放光明,光中出寶蓮,寶蓮再端坐毗盧遮那佛。

在這裡面,文殊菩薩就代表持佛神咒者,文殊菩薩在這裡面顯現的也是祂的本位,報身佛的狀態。恰恰在這本經裡面阿難顯現的卻是一個應眾生機,代表一切眾生的機而發起佛說這個經。所以在這裡面,法、報、化在這本經當中就是這樣子的,完全地具足。而且對我們這個世界,叫一路超出妙涅槃門,十方諸佛的密因,一切菩薩的依據,諸菩薩萬行首,所以金剛不生不滅,究竟堅固這樣成佛之道。

但是作為我們修行人,我們積的習氣是很深厚的,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合成前面六根叫十二處,然後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前面的十二處叫十八界,根、處、界這裡面都破。從我們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也破。然後四禪八定,也都層層增上,不住不留礙。然後從得三摩地,三摩地裡面還有岐路,在這叫枝岐,「枝」是枝葉的「枝」,「岐是我們瞻岐的」岐「,還有什麼枝杈,還有什麼枝路、岔路都告訴我們,告知我們。

所以對於想修行的人來說,這個簡直是太殊勝了,你就是到哪你買地圖好了,你買不到這種地圖的。你買中國地圖,你到我們浙江省買浙江省交通圖,它就是個平面的。哪怕你說我現在有GPS了,我可以設定,那GPS用過的人就會知道,不是說就那個的,有時候來我們慧日寺,你在寧波定慧日寺好了,你看著,知道路的人就知道它給你繞一大圈,繞到北侖再來。繞到北侖就來了還不錯呢,有時候還繞不到,有時候按照那個繞了兩個小時還沒到慧日寺,你想想好了。那除了GPS現在最先進的這種導航,平面的地圖哪裡會指引你從這條路到那條路,怎麼樣岔路不出,很難的。所以《楞嚴經》祂就是偉大在這裡。

精研楞嚴不動搖

如果想修行,比如說我們在慧日寺,我覺得還好一點,我們中國人還會有一點人想修行。像我們今天幾百個人的話,還是會有一些人心裡想修行。想是想,動機是有想修行,但實際生活當中又很難修行。還是我那天講的這個話,十分之一的大概都很難,三百個人里三十個想修。真是有三十個人想修,實際上去修的又十分之一,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裡面去修的,能夠至始至終抱著《楞嚴經》往下走的又很少。

所以這次雖然開這個法會,最後能夠窮其一生精研楞嚴,按照這個修,成始成終,成為我們轉凡成聖的因,正因的,作為我們以後行菩薩道之首的,能究竟堅固不動不搖的,這條路走下去的,真的有一個人啊就可喜可賀了,真的是這樣。

佛教在我們中國確確實實是精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生活當中還是充滿了很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佛教文化在其中,現在我們中國開始恢復一些傳統節日了,這都是對中華文化恢復的一種實際行為。因為這些節日承載了太多的訊息,春節啊、中秋節啊、端午節啊、臘八節啊,太多的訊息在這裡面。所以中國人恢復了自己傳統節日之後,賦予傳統節日裡面真實的內容之後,就潛移默化,這些文化就滲透到我們的生命當中來了。所以我們學佛呢,還是會有一點相應。

現在的人都越來越怎麼樣?越急功近利,這是一個人的品質下降的一種標誌。越來越粗糙了,生命越來越粗糙,生命質量越來越低下了,這是這種標誌。所以在當今這個社會大背景下,我們現在真的是末法時代,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在這種狀況裡面,我們能奮起,要能識破這些圈套、魔掌,要超出三界,發這個心的還是有一些,要生起真心來學佛。

你要想著任何以世間法為目的的動機,你的那種小的動機,為了升官發財啊,為了身體健康啊等等,想想,在這世界上求這個很正常,但是你辜負了佛的真正的動機。佛來救我們,佛是來救苦救難的這樣的動機,對不起佛。哪怕你是做居士,你還在工作,但是你心裏面要生起這樣一種自我拯救的心,跟佛的度我們的這個本願要相應,才會感應道交,決定要出生死,要出生死苦海。

如果你不想出,你要知道你是你生命最大的壞蛋,沒有人能害你,沒有人能拖你在生死苦海,就你自己。你要不想出,十方諸佛拿你也沒辦法。佛把法都留給我們了,你要不想出,這個法對你來說一文不值,你要想出這很無價的,太偉大了。所以你看佛多慈悲。

奉持楞嚴 實踐佛法

我們趙、錢、孫、李,百家姓,問你,你為什麼姓趙?你都不知道你為什麼姓趙了。你為什麼姓李?其實中國人的姓氏也就幾千年,幾千年的根源,但是這個根源你都忘掉了。想想看你姓什麼這個根源你都忘掉了,都找不到了,但是佛還能把這個法保存下來,字字句句這麼清晰的保存下來,你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工程,頭目腦髓啊!這樣子啊!簡單的講講頭目腦髓。

看看《玄奘法師傳》,看看鑒真和尚,為什麼日本人那麼感恩鑒真和尚,你就看祂要把佛法傳到日本,一次一次渡海,一次一次的失敗,徒弟多少淹死在海里。從青壯年一直到老年,最後眼睛都瞎掉了。但是他下了這個心想把佛法傳過去,就是這樣矢志不渝,眼睛瞎掉了還是坐在船上,最後成功,東渡到日本。

所以日本人近千年來舉國上下都敬佩、尊重這位中國人,祂是一個去救苦救難的中國人,把佛法帶到日本的中國人。那你想想看,佛陀呢,釋迦佛陀呢?這每一位菩薩呢?我們眼眶子很小的,我們有時候就鼠目寸光,就看我們自己的生活,自己生活比天大。希望我們能夠開闊一點眼界,看到一些生命的真相,看到佛菩薩矗立已久,深切地看著我們,悲憫地看著我們,種種方法救著我們。

普賢菩薩所講的,此人無有福德,雖然不見我身相,我暗自為他摸頂,諸佛菩薩來給我們摩頂加持,我們沒福德還不知道。雖然不知道,佛菩薩依然在提攜著,拉扯著我們。我們每一位都是佛拉扯來的,不是佛把你拉來你早跑了,你來都不來,都是佛把你拉來的,你還問佛在哪佛在哪。所以要想一想。

有時我想到這個的時候,你不讀《楞嚴經》你怎麼會引領你進入那個境界,更深的境界。《楞嚴經》是指導我們實修的一本經,所以要好好地按照去修的。「過去有佛,名觀世音,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你看這句話。「聞思修」,你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樣的狀態?我們真要去修的話,這三個字就夠我們修好久的。如果你合格了你真不錯了,很久下來鍛鍊這個成熟了,你心無雜念了,那些東西沒有了,也可以把它縮短到很短,從聞思修,我那個《普門品》講解里就有。

聞思修有普通的,有漸根的,有下士的修法,有中士的修法,有上根者的修法,都不一樣的,聞思修。還有竅訣的修法,有耳傳部的聞思修。所以這個聞思修的時間長短看什麼?其實最終還是就看你,你合格不合格,不合格那個聞思修就拉得很長很長,或許幾十年你聞思修也不可能入三摩地。

有的人很用心很用心,真的很好,有可能聞思修就很短很短,一剎那就讓你入三摩地,所以佛法修行長短不是看其它,是看你的。有的人還沒聞呢就開始驕傲了,剛思一點就傲慢了,修那就覺得不得了了。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又更深入了,又一層進去了。好比進門一樣,又一層門進去了,又是一種境界了。這個裡面所講的任何一個都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不是書呆子都是平面的,至少是三維、四維、五維、六維的這樣進去的,不是永遠就是一個平面,兩維的。有的人能看到三維就不錯了,不僅要往三維還要往四維去看,這是指導你實踐的一本經書。

所以想實踐這是非常偉大的一部經,就奈何我們很少人願意去實踐。我們生活當中的事,任何一樣小事好了,都能圈著你輪迴好多世,就執迷不悟。這個世界的財,財就能迷得你團團轉,那個「財」字好了,「財」字就迷著我們團團轉。請問我們在座的有多少人你發誓說:「師父,我不為財迷了。」你敢發誓嗎?

第二色,色迷倒多少人?我們在座的不是男的就是女的,不是女的就是男的,不管是誰都有一個情和欲。好聽一點是情,感情,愛,我愛他,愛好像還蠻崇高的。愛和欲有時候又難解難分,什麼是本能的欲望,什麼是崇高的愛情,有時候很難去劃分的,很難從本能的欲升華到愛,再升華到親情,再升華到無緣的,從有緣的親升華到無緣的大愛。你說這條路多少人能走得出來,就一個本能的愛好了,在裡頭繞,不知繞多少生,財、色、名、食。

所以達摩祖師說「酒色財氣四堵牆,多少好漢圍中央,財色不斷莫問道。」財色不斷問什麼道啊,根本跟你不相干的,自甘腐朽的人你還問那個玉怎麼雕,玉跟你相干嗎?自己都自甘腐朽。所以這個我們要好好反省反省。我自己都覺得我們也很玄乎,本初是為了追求生命的真諦,學佛甚至是出家。所以我們還要,怎麼樣都要保持著我們佛教講的初心不改。當初我們學佛的那種發心,要經得起檢驗,不改。阿彌陀佛!

整理:妙就 校對:慧修 編輯:德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